蘇軾生平
蘇軾的生平經歷了哪些事情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蘇軾的生平,講述了蘇軾的少年啟蒙、應試及第以及出任鳳翔等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蘇軾的父親蘇洵,為子取名,深有講究。大兒子名“軾”。他說:車輪、車輻、車蓋和車軫,也即車后的橫木,都是車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軾,只是車前用作搭手的橫木,沒有它,雖然賣相會難看一點,但畢竟不要緊。蘇軾從小生性曠達,其父告誡他要像“軾”那樣放低身段,注意“外飾”,而不要自以為是,鋒芒畢露。(見《名二子說》) 巧妙地借名字作發(fā)揮,對兒子進行了為人處事方面的教誨。觀蘇軾生平,于黨爭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種種情形,竟與蘇洵當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啟蒙
蘇軾少年聰慧,讀了不少書,這與其父母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蘇軾的父親蘇洵,即是《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fā)憤”的“蘇老泉”。蘇洵發(fā)憤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fā)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學大家。
由于蘇軾從小天資聰穎,十歲時母親教他后漢書,在母親教導下進步非?。一日,蘇軾的母親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帶著十多歲的小蘇軾讀《后漢書.范滂傳》。(范滂是漢代一個官員,鐵面無私,得罪很多權貴,后被人誣告,判死刑。臨行前與其母告別,說:兒子不能進孝,要追隨黃泉下的父親,希望母親不要太悲傷。范滂的母親回答:“一個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長生富貴,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蘇軾對母親說:“我長大后希望做范滂這樣的人,您同意嗎?”程夫人平靜地說:“你能做范滂,我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呢?”這就是蘇軾的母親對兒子的潛移默化,以身作則,蘇軾一輩子,光明磊落,愛憎分明,瀟灑自如,眼里揉不進沙子。
小蘇軾在自己房前貼了一幅對聯(lián):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被傳為佳談。
應試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試時,獻上二十五篇進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評為翰林學士。嘉佑二年四月,母親程氏去世,蘇家父子三人在京,趕緊回鄉(xiāng)料理喪事。
嘉佑四年,母喪期滿,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嘉佑六年,蘇軾、蘇轍二人在恩師歐陽修推薦下參加制科考試。是年舉行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考試。蘇軾以三等、蘇轍以四等的成績分別考中入選。
出任鳳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蘇軾出任簽書鳳翔府判官事 ,離開父親和弟弟,蘇轍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鄭新門才與兄長道別。
任職期間,鬧過的水災和旱災,都得到很好的處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場的你爭我斗,蘇軾漸漸感到無比的憂戚。終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鳳翔的任期屆滿,蘇軾迫不及待的奔回父親及弟弟居住的都城開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親去世,帶著沉重的心情,蘇軾乘船運送父親及妻子的靈柩回故鄉(xiāng)眉山。
王安石變法
熙寧元年,神宗即位,正是北宋開始出現(xiàn)政治危機的時候,此時神宗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少年得志的人,兩人都被視為棟梁之才,而且皆以詩文名世。兩人真正的交鋒是從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的。當時,蘇氏兄弟服完父喪回到京師,蘇軾被任命為直史館、權開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變法新政,這樣,兩個大文豪同朝為官,爭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的勇氣銳意改革是令人起的。但關鍵的問題是,在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面前,在“以保守為天性,遵無動為大之教的國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動作到底是激進好抑或是漸進好?王安石思想竣急,無論是起用新人,還是施行新法,都體現(xiàn)了大刀闊斧的超常風格。而蘇軾呢,他并非不主張變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了,因為“法相應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因此,兩個人的政見也就鑿枘難合。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很不同意參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于朝廷。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歲的蘇軾調任杭州通判。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在辦完公務后,一得空便四處游玩,以解煩憂。結識了許多知交,也作了不少優(yōu)秀詩歌。如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樓醉書>等。
熙寧七年(1074),蘇軾調任密州 (今山東省諸城)任知州縣令。政績顯赫,深得民心。政治上的挫敗反而促使東坡體驗了更豐富的人生,開拓了一片更寬廣的文學領域,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名作如<超然臺記>、<水調歌頭 - 中秋懷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獵>等流傳于世。
烏臺詩案
后來蘇軾被調任到徐州 (今江蘇省銅山縣)、湖州 (今浙江省吳興縣)。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時,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個月的一天,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的網羅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案子轟動一時,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請和尚念經為他祈福,許多賞識他的官員都舍身挽救,最后只定 “譏諷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賜,判他流放黃州,免于一死。
流 放 黃 州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初到黃州,衣食住行都成問題。后來自力更生,開荒種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悅,并堅定要艱險、樂觀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進。一年后,蘇軾在東坡旁筑了一間書齋,命名其為「東坡雪堂」,從此自號“東坡居士”。長江邊的小城黃州雖然是蘇軾仕途的低谷,卻成了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圣地。蘇軾在長江邊吟出了響徹千古的如 <前赤壁賦>, <念奴嬌 - 赤壁懷古>、<后赤壁賦>等,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豐碑。
元豐七年,神宗下令蘇軾離開黃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縣) 團練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雖有不同政治見解,卻談得非常投機,王安石對他評價極高。
元佑更化
元豐七年,蘇軾恢復名譽,被起用為登州 (今山東省蓬萊縣)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禮部郎中。12月調回京都開封,任起居舍人。
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歲的哲宗登基,逐次廢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稱為「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1086),蘇軾晉升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同時兼任侍讀。但此時的蘇軾已對做官沒有興趣了。對王安石及新法的認識使他對新法有保留意見,保守派的人便說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當作自己人,所以東坡便變成夾縫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蘇軾擺脫派閥之爭,請調轉任杭州知事。蘇軾在知事任內修筑了西湖蘇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學士承旨,并兼任侍讀,但遭排斥,不到幾個月又被調任穎洲(今安徽省阜陽市)知事。離開朝廷,次年轉任揚州(江蘇省陽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蘇軾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書,十一月晉升為禮部尚書,此即蘇軾從政的最高職位。
南行千里
晉升高位后,受到的黨派攻擊也越來越多,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他對舊黨執(zhí)政后,暴露出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筑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郁郁不樂的蘇軾請奏調任江南,末獲批準。此時,繼室王氏又去世。
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縣)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冈痈剐娼Y束。18歲的哲宗開始親政,重新推行新法。
紹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歲的蘇軾被指稱誹謗朝廷,貶為嶺外英州 (廣東省英德縣)知事,六月在轉任英州的途中 (都還沒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廣東省惠州市)。在惠州的兩年中,蘇軾生活困窘,有時連釀酒的米也沒有,吃菜也靠自己種?墒翘K軾對磨難早就習慣了,對這一切安之若素。朝廷奸人仍不罷休,蘇軾被放逐到自古所說的天涯海角 - 儋州。生活雖然凄苦,但仍然超然灑脫,自得其樂。
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有著名的《豬肉頌》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著名的東坡肉烹調法了。蘇東坡后來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肉”也跟著沾光,名噪杭州,成了當?shù)氐囊坏烂肆恕?/p>
蘇軾退房
蘇軾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準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他問老婦哭什么,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百年了,被不孝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說的祖?zhèn)骼衔荨S谑翘K軾對她說:“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即焚燒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zhí)K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余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云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后,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里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少游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小妹也去摘花,少游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云:“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說完攤開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衣帶一拂石凳,騎著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話音未落,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此雖為傳說,可信度不可考,但也能從中窺出蘇軾之才。
永存詩人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蘇軾獲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時,蘇軾一家死了九口人,蘇軾本人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蘇軾臥病常州 (江蘇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
七月十八日,(臨終前十天)蘇軾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平生未嘗為惡,自信不會進地獄。你們不要哭泣。”(吾生無惡,死必不墮,慎無哭泣以怛化。)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歷經滄桑。66年的歲月里,或許波瀾重重,或許生活窘困,蘇軾始終未曾因而頹唐喪志,一直堅強的活下去。而最難得的,應屬他始終保有,那顆溫柔細膩的詩人心。
【蘇軾生平】相關文章:
蘇軾生平簡介08-09
蘇軾生平事跡05-16
蘇軾的生平事跡簡介09-29
秦觀的生平05-02
王安石的生平10-15
辛棄疾的生平10-13
王昌齡的生平06-14
劉長卿的生平10-12
柳宗元的生平08-01
韋應物的生平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