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石》韓愈唐詩全詩賞析
《山石》是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的詩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詩題為“山石”,但并非詠山石,而是一篇詩體的山水游記。此詩按時間順序記敘了游覽惠林寺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從黃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發(fā)了作者不愿為世俗羈絆的心情。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山石》韓愈唐詩全詩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山石⑴
山石犖確行徑微⑵,黃昏到寺蝙蝠飛⑶。
升堂坐階新雨足⑷,芭蕉葉大梔子肥⑸。
僧言古壁佛畫好⑹,以火來照所見、恕
鋪床拂席置羹飯⑻,疏糲亦足飽我饑⑼。
夜深靜臥百蟲絕⑽,清月出嶺光入扉⑾。
天明獨去無道路⑿,出入高下窮煙霏⒀。
山紅澗碧紛爛漫⒁,時見松櫪皆十圍⒂。
當流赤足踏澗石⒃,水聲激激風(fēng)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⒄,豈必局束為人靰⒅?
嗟哉吾黨二三子⒆,安得至老不更歸⒇。
【注釋】
⑴山石:這是取詩的首句開頭二字為題,乃舊詩標題的常見用法,它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guān)。
、茽未_(luòquè):指山石險峻不平的樣子。行徑:行下次的路徑。微:狹窄。
⑶蝙蝠:哺乳動物,夜間在空中飛翔,捕食蚊、蛾等。這是寫山寺黃昏的景象并點明到寺的時間。
⑷升堂:進入寺中廳堂。階:廳堂前的臺階。新雨:剛下過的雨。
、蓷d子:常綠灌水,夏季開白花,香氣濃郁。這兩句說,進入廳堂后坐在臺階上,這剛下過的一場雨水該有多么充足;那吸飽了雨水的芭蕉葉子更加碩大,而挺立枝頭的梔子花苞也顯得特別肥壯。詩人熱情地贊美了這山野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
⑹佛畫:畫的佛畫像。
⑺。阂老。:,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見。杭瓷僖姷暮卯。這兩句說,和尚告訴我說,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來燈火觀看,尚能依稀可見。
、讨茫汗。羹(gēng):菜湯。這里是泛指菜蔬。
、褪杓c(lì):糙米飯。這里是指簡單的飯食。飽我饑:給我充饑。
、伟傧x絕:一切蟲鳴聲都沒有了。
、锨逶拢呵謇实脑鹿狻3鰩X:指清月從山嶺那邊升上來。夜深月出,說明這是下弦月。扉(fēi):門。光入扉:指月光穿過門戶,照時室內(nèi)。
⑿無道路:指因晨霧迷茫,不辨道路,隨意步行的意思。
、殉鋈敫呦拢褐高M進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徑路的意思。霏:氛霧。窮煙霏:空盡云霧,即走遍了云遮霧繞的山徑。
、疑郊t澗碧:即山花紅艷、澗水清碧。紛:繁盛。爛漫:光彩四射的樣子。
、訖(lì):同“櫟”,落葉喬木。木圍:形容樹干非常粗大。兩手合抱一周稱一圍。
、援斄鳎簩χ魉3嘧闾臼菏钦f對著流水就打起赤腳,踏著澗中石頭淌水而過。
、杖松绱;指上面所說的山中賞心樂事。
、志质壕惺蛔杂傻囊馑。靰(jī):馬韁繩。這里作動詞用,比喻受人牽制、束縛。
、孜狳h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幾個朋友。
⒇安得:怎能。不更歸:不再回去了,表示對官場的厭棄。
【白話譯文】
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像羊腸,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臺階,剛下透雨一場,經(jīng)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席,又準備米飯菜湯,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饑腸。
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
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艷繁,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郁郁又蒼蒼。
遇到澗流當?shù)溃庵_板踏石淌,水聲激激風(fēng)飄飄,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yīng)自得其樂,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山石》的寫作時間歷代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寫于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韓愈離徐州去洛陽的途中。當時作者所游的是洛陽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興、侯喜、尉遲汾。
【賞析】
題目“山石”不是本要專門抒發(fā)的內(nèi)容,而是取首句的頭兩個字而已。這是一首記游詩,按時間地點依次寫來,全詩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芭蕉葉大梔子肥”,寫黃昏到寺所見景色。“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首句寫寺外山石的錯雜不平,道路的狹窄崎嶇;次句寫古寺的荒涼陳舊,到黃昏時眾多的蝙蝠竄上飛下,紛紛攘攘。僅此兩句,就把整個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突現(xiàn)出來,使人如臨其境。以下兩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見階下景物:芭蕉葉子闊大,梔子果實肥碩,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讀之令人頓覺精神爽快。
第二部分從“僧言古壁佛畫好”至“清月出嶺光入扉”,寫入寺后一夜的情景。這里一部分先寫僧人的熱情招待,先是主動地向客人介紹古壁佛畫,興致勃勃地擎著蠟燭引著客人前去觀看!跋 弊旨鹊莱霰诋嫷恼滟F,也生動地顯露出詩人的驚喜之情。接著寫僧人的殷勤鋪床置飯,“疏糲亦足飽我饑”,一見僧人生活的簡樸,二見詩人對僧家招待的滿意之情。后兩句寫夜深入睡,“百蟲絕”從反面襯托出深山古廟蟲鳴之盛,直到夜深之后才鳴聲漸息!扒逶鲁鰩X光入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詩句的意境,使人有無限靜寂之感。
第三部分從“天明獨去無道路”至“水聲激激風(fēng)吹衣”,寫晨去的路上所見所感。雨后的深山,晨霧繚繞,曲徑縈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難行。一個“窮” 字,寫出詩人奔出霧區(qū)的喜悅。接下去描繪脫離霧區(qū),在一片晴朗中所見到的秀麗山景:峭崖上紅花一片,山澗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壯的松、櫪樹時時躍入眼簾。“時見”二字看似平常,實有精確的含意,它表明這些松、櫪樹不是長在一處的,而是詩人在行進中時時見到的。如此便把景色拉開,使讀者的意念像跟著詩人行走似的一路領(lǐng)略山中風(fēng)情。下兩句寫新雨后的山澗,水流橫溢,激濺奔瀉,致使詩人脫去鞋子,提起褲管,小心翼翼地在溪流中移進。山風(fēng)陣陣,牽衣動裳,使人有賞不盡的山、水、風(fēng)、石的樂趣。這里景色豐富,境地清幽。所以詩寫到此,很自然地引出最后一段。
第四部分從“人生如此自可樂”到最后,是抒寫情懷。韓愈在長期的官場生活中,陟黜升沉,身不由己,滿腔的憤懣不平,郁積難抒。故對眼前這種自由自在,不受人挾制的山水生活感到十分快樂和滿足。從而希望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能一起來過這種清心適意的生活。這種痛恨官場、追求自由的思想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
這首詩看似平凡,實際有較高的藝術(shù)成就。突出的特點是巧妙地運用了賦體中“鋪采摛文”的手法。所謂賦體的“鋪采摛文”,就不是一般地敘事狀物,而是在記敘的過程中興會淋漓地、鋪揚蹈厲地狀寫事物,繪景抒情,使之物相盡形,達到輾轉(zhuǎn)生發(fā)的藝術(shù)效果!渡绞吩姳闶侨绱。無論是開頭部分的黃昏到寺,還是其后的歇寺、離寺,先后按時間推移,把在這一段時間中的所做所為、所見所聞、交待得清清楚楚。而這些事都是日常的平凡之事(像入寺、坐階、看畫、鋪床、睡覺、晨起登程等);客觀之景(像大石、蝙蝠、芭蕉、梔子、月光、晨霧、山花、澗水、松櫪等)就像一篇記事的日記一般,沒什么奇特之處。然而詩人卻在這些無甚奇特的事物中,洋溢著真摯之情,狀寫出美妙之景,從而生發(fā)出無限的詩意。如“黃昏到寺蝙蝠飛”,雖是一個很普通的現(xiàn)象,也無雕飾的詞語,但卻十分有力地烘托出深山古寺在黃昏中的氣氛,使人如見古寺之荒涼,環(huán)境之沉寂。如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一種美妙的詩意。再如“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fēng)吹衣”又是一幅多么優(yōu)美的圖畫。水聲激激,風(fēng)扯衣衫,一位赤足的人在溪流中上下小心踏石過流,其神其態(tài),其情其趣,使人對這幅充滿詩意的“山澗行”的圖畫,產(chǎn)生無限生趣。這就是詩人“鋪采摛文”筆法所升華出的功力。
這首詩為傳統(tǒng)的紀游詩開拓了新領(lǐng)域,它汲取了山水游記的特點,按照行程的順序逐層敘寫游蹤。然而卻不像記流水賬那樣呆板乏味,其表現(xiàn)手法是巧妙的。此詩雖說是逐層敘寫,仍經(jīng)過嚴格的選擇和經(jīng)心的提煉。如從“黃昏到寺”到就寢之前,實際上的所經(jīng)所見所聞所感當然很多,但攝入鏡頭的,卻只有“蝙蝠飛”、 “芭蕉葉大梔子肥”、寺僧陪看壁畫和“鋪床拂席置羹飯”等殷勤款待的情景,因為這體現(xiàn)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為人靰”的幕僚生活相對照,使詩人萌發(fā)了歸耕或歸隱的念頭,是結(jié)尾“主題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據(jù)。關(guān)于夜宿和早行,所攝者也只是最能體現(xiàn)山野的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那些鏡頭,同樣是結(jié)尾的主題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據(jù)。
再說,按行程順序敘寫,也就是按時間順序敘寫,時間不同,天氣的陰晴和光線的強弱也不同。這篇詩的突出特點,就在于詩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時間、特定天氣里所呈現(xiàn)的不同光感、不同濕度和不同色調(diào)。如用“新雨足”表明大地的一切剛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和洗滌;這才寫主人公于蒼茫暮色中贊賞“芭蕉葉大梔子肥”,而那芭蕉葉和梔子花也就帶著它們在雨后日暮之時所特有的光感、濕度和色調(diào)呈現(xiàn)出來。寫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兒。寫朝景,新奇而多變。因為他不是寫一般的朝景,而是寫山中雨后的朝景。他先以“天明獨去無道路”一句,總括了山中雨霽,地面潮濕,黎明之時,濃霧彌漫的特點,然后用 “出入高下窮煙霏”一句,畫出了霧中早行圖。“煙霏”既“窮”,陽光普照,就看見澗水經(jīng)雨而更深更碧,山花經(jīng)雨而更紅更亮。于是用“山紅澗碧”加以概括。山紅而澗碧,紅碧相輝映,色彩已很明麗。但由于詩人敏銳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陽照耀下的山花、澗水所特有的光感、濕度和色調(diào),因而感到光用“紅”、“碧” 還很不夠,又用“紛爛漫”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紅澗碧”的美景表現(xiàn)得鮮艷奪目。
作者
韓愈字退之,南陽人。少孤,刻苦為學(xué),盡通六經(jīng)百家。貞元八年,擢進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貶。初為監(jiān)察御史,上疏極論時事,貶陽山令,元和中,再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轉(zhuǎn)考功、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討淮西,請為行軍司馬,以功遷刑部侍郎。諫迎佛骨,謫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國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湊歸,轉(zhuǎn)吏部,為時宰所構(gòu),罷為兵部侍郎,尋復(fù)吏部。卒,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愈自比孟軻,辟佛老異端,篤舊恤孤,好誘進后學(xué),以之成名者甚眾。文自魏晉來。拘偶對體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為詩豪放,不避粗險,格之變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內(nèi)詩十卷,外集遺文十卷,內(nèi)詩十八篇。今合編為十卷。
【《山石》韓愈唐詩全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韓愈《山石》全詩翻譯和賞析10-22
韓愈古詩詞《山石》全詩賞析07-10
山石_韓愈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09
《山石》韓愈唐詩鑒賞10-25
《山石》韓愈唐詩鑒賞08-05
韓愈《山石》賞析10-05
山石韓愈詩鑒賞11-01
關(guān)于《山石》韓愈唐詩鑒賞08-12
韓愈《葡萄》全詩翻譯賞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