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

時間:2024-05-21 01:19:37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匯編15篇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記》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匯編15篇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列四個選項中與“見漁人,乃大驚”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B.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送東陽馬生序》

  C.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D.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犊诩肌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

 。1)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

 。2)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1)原來的,從前的';

 。2)計劃,打算。

  3.(1)捕魚的人對此感到很詫異。(他)繼續(xù)向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2)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意對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選自《桃花源記》)

  1.解釋下列加粗詞在句子中的意思。

 、俦阋家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___________________

 、墼勌卣f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

 、軐げ〗K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怕势拮右厝藖泶私^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余 人 各 復 延 至 其 家。

  4.下列對選文內容與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桃花源記》寫法與郭沫若的《天上街市》的寫法一樣,以美好的想象反襯現(xiàn)實的黑暗。

  B.桃源人“不復出焉”是因為與世隔絕時間太長,他們適應不了外面人的生活習慣。

  C.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尋找桃源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表明桃源是一個虛構的`社會,現(xiàn)實是不存在的。

  D.文章結尾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后人據此概括出一個成語“無人問津”。

  5.從《桃花源記》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沒有戰(zhàn)亂,安定團結,相處和諧,生活富足,環(huán)境優(yōu)美。你認為作者的理想境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完全實現(xiàn)了?請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一個例子闡述個人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同“邀”,邀請 ②詳細 ③到 ④隨即,不久

  2.⑴桃源人帶領妻子兒女以及相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凭晚樦郧暗穆,處處都做了記號。

  3.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4.B

  5.示例一:沒有完全實現(xiàn)。桃花源中環(huán)境優(yōu)美,而我們今天的社會,大量良田被占用,環(huán)境污染嚴重。我們村附近建立一個藥廠,村子里的溝凼全部變成了臭水溝。

  示例二:沒有完全實現(xiàn)!短一ㄔ从洝分腥藗兿嗵幒椭C。而今天,雖然人們物質生活富足了,但人際關系緊張,人人自危。前不久報上還刊登了一個消息,一個司機扶起馬路上倒下的老人,結果被說成這個司機撞到老人,被索賠。(答案合理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桑竹之屬( )

  (2)具答之( )

 。3)乃不知有漢( )

  (4)處處志之(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沒有交代漁人的答話,試說說漁人是怎樣回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說說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結構上的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類(2)詳細(3)竟然(4)作標記

  2.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的人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3.漁人詳細地告訴了他們從秦至晉這段歷史上發(fā)生的事。

  4.示例:表明這里與世隔絕,反襯外面世界的動蕩與黑暗,表現(xiàn)中心主旨;在結構上總結下文,又照應前文避秦時亂。

  5.示例:沿途所見,洞中所見,村人的招待等。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4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第11~14題。(15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 義犬(蒲松齡)

  周村有賈某,貿易(1)蕪湖,獲重資,賃舟將歸,見堤上有屠人縛犬倍價贖之豢養(yǎng)舟上。舟人固積寇也,窺客裝豐,蕩舟入莽(2),操刀欲殺。賈哀賜全尸,盜乃以氈裹置江中。犬見之,哀鳴投水;口銜裹具,與共浮沉。流蕩不知幾遠,淺擱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鳴。或以為異,從之而往,見氈束水中,引出,斷其繩。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復哀舟人載還蕪湖將以伺盜船之歸。登舟失犬,心甚悼(3)焉。

  抵關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盜船不見。

  適有同鄉(xiāng)賈(4)將攜俱歸,忽犬自來,望客鳴嗥,喚之卻走?拖轮鄢弥5)。犬奔上一舟,嚙人脛股,撻之不解。客近呵之,見所嚙即前盜也。衣服與舟皆易(6),故不得而認之矣?`而搜之,則曩金猶在。嗚呼!一犬也,而報恩如是,世無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ㄟx自《聊齋志異》)

  【注釋】(1)貿易:做生意。(2)莽:蘆葦叢。(3)悼:難過。(4)賈(gǔ):商人。(5)趁之:追它。(6)易:換。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4分)

 。1)屋舍儼然: (2)悉如外人:

  (3)或以為異,從之而往: (4)適有同鄉(xiāng)賈將攜俱歸: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近呵之,則所嚙即前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給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劃兩處)(2分)

  見 堤 上 有 屠 人 縛 犬 倍 價 贖 之 豢 養(yǎng) 舟 上。

  13、甲文中通過_______________及和平的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熱烈追求;而乙文則通過犬勇救被扔入江中的主人和_______________兩件事表達了犬的義舉。(2分)

  14、乙文中,作者發(fā)表議論的是哪一句?從該句中,我們可獲得怎樣的'啟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0、(4分)(1)儼然:整齊的樣子(2)悉:全、都(3)或:有的人(4)適:適逢,恰巧遇到

  1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2分)(2)賈某走上前去呵斥它,才發(fā)現(xiàn)被狗咬住的人就是先前的那個強盜。(2分)

  12、見堤上有屠人縛犬 / 倍價贖之 / 豢養(yǎng)舟上。(2分)

  13、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 跟蹤追擊辨識賊寇 (2分)

  14、(1)一犬也,而報恩如是,世無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啟迪:人要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意對即可)(3分)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5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大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欣然規(guī)往( )

  2.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芳草鮮美 陶后鮮有聞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予作文以記之

  D.設酒殺雞作食 食之不能盡其材

  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簡潔的文字補充下面對“漁人”行蹤的概括:

  發(fā)現(xiàn)桃花源→__________→做客桃花源→離開桃花源→__________。

  5.“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會理想,請談談你對作者這一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交錯相通(2)計劃

  2.B

  3.(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晉兩朝就更不用說了。

  或: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4.進入桃花源復尋(迷失)桃花源。

  5.作者這一社會理想寄托了作者對和平的向往,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觀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颍鹤髡哌@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只要答出要點“對和平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6

  (一)(16分)

 。祝┝直M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本文選自課文《 》 ,作者 ,又名,字元亮, (朝代)著名詩人。(2分)

  小題2:、下列劃線詞古今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B.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單指男方的配偶

  C.無論魏晉古義:(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D.來此絕境古義:極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今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3:、從下面兩句中任選一句翻譯。(2分)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選( ),譯文:

  小題4:、請寫出兩個源自《桃花源記》的成語。(2分)

  和

  小題5:、下列各句中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陶淵明《桃花源詩》)”意思相近的一項是( )(2分)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小題6:、桃花源人是什么時候來到這里的?為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2分)

  小題7:、《桃花源記》敘述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這個故事為什么具有長久的魅力?

  請談談你的看法 (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桃花源記》陶淵明 潛 元亮 東晉

  小題2:D

  小題3:(1)(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補充必要的成分,得1分;“要”譯為“邀請”,得1分。) (2)漁人為(他們)一一具體地說出自己聽到的事情,(他們聽罷)都感嘆驚訝。(“具言”譯為“具體地說出”、“嘆惋”譯為“感嘆驚訝”,各得1分,意近即可。)兩題都選者,改第一題。除標準外(1)只出現(xiàn)半句,如“設酒殺雞作食”被譯為“去吃飯”,須扣1分。(2)“具”譯為“詳細、詳盡”亦算對!巴铩北仨氉g為“驚訝”,否則扣1分。

  小題4: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得)、無人問津、雞犬相聞,正確寫出一個,即得1分。)

  小題5:C

  小題6:秦時;躲避秦時戰(zhàn)亂

  小題7:因為它勾畫了一個理想的生活境界,環(huán)境優(yōu)美,人們各得其所,自得其樂,彼此關心、愛護……這符合人們對理想社會的審美追求,令人向往。(言之有理即可。) 表明桃花源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得1分(突出“理想”即可);表明“桃花源”是人們千百年來的追求,得1分(突出“追求”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7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15.請利用《新華字典》查閱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

 。1)豁然開朗( ) (2)儼然( )

  (3)處處志之( ) (4)問君何能爾( )

  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展現(xiàn)的畫面。(4分)

  18.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和《飲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請結合當今社會實際,簡要說出你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3分)

  參考答案:

  15.(1)敞亮(2)整齊有序的`樣子(3)標明(4)罷了

  16.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②這中間非常微妙的情境,我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意思對即可。)

  17.示例: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印入眼簾。(情境要合理,描述要生動,否則應酌情扣分。)

  18.陶淵明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沒有戰(zhàn)亂,安定團結;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生活富足;環(huán)境優(yōu)美,人人自得其樂、和諧美好的社會。(意思對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聞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既遣人隧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在括號里給下面句中加粗字注音,并將它的意思寫在橫線上。

 、俦阋家( )____________

 、谠勌,說如此( )____________

  2、下列各種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聞之,欣然規(guī)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這件事。

  B、選文前兩段寫了漁人的行蹤:進入桃花源辭別桃花源尋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xiàn)了桃源人的淳樸、熱情、好客。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俾势拮右厝藖泶私^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诒惴鱿蚵,處處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么桃源人見漁人,乃大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yāo 邀請 ②yì 拜見

  2、C

  3、①(祖先)領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冢O人)救沿著舊路(回去),處處做了標記。(意對即可)

  4、桃源人與世隔絕久遠,對陌生人到來感到很驚異。(意思正確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9

  林盡水源,便得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1.從選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在空格處填入短語。

  發(fā)現(xiàn)桃花源——( )——( )

  2.在選段中找出與下列劃線字意思相同的詞。

 。1)悉如外人( )

 。2)便要還家(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訪問(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

  2.(1)咸(皆)

 。2)延

  3.(他們)問起現(xiàn)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了。

  4.寄托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爭,人人平等的美好生活和和平社會的向往之情。(意對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0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乙〕房玄齡①奏:“閱②府庫甲兵,遠勝隋世!鄙息墼唬骸凹妆鋫,誠不可缺;然煬帝④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房玄齡:唐太宗時任宰相。 ②閱:查看。 ③上:指唐太宗。④煬帝:指隋煬帝。 ⑤乂(yì):安定。

  7.用自己的語言回答:(甲)文村中人來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論述治國更需重視民生時舉的事例是 。(2分)

  8.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還家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誠不可缺 (4)卒亡天下

  9.哪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 )(2分)

  A.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B.遂與外人間隔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為壇而盟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吾聞二世少子也

  10.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2)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1.甲乙兩文都傳達著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愿望。如何實現(xiàn)這一愿望呢?選一個角度舉例說說你從古文學習中獲得的啟示。(3分)

  〔幫幫你〕:可聯(lián)系《治水必躬親》、《陳涉世家》等文章內容回答。

  答案:

  7.祖先躲避戰(zhàn)亂; 隋煬帝失天下(2分,每空1分)

  8.(4分,每小題1分)

 。1)同“邀”,邀請 (2)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3)確實 (4)終于

  9. D

  10.(4分,每句2分)

 。1)這個漁人一一地為(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述說,他們聽了都很驚嘆。

  (2)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這是我的武器裝備(或盔甲兵器)。

  11.

  示例1:我認為關注民間疾苦可以使百姓安樂。(1分)《陳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失期當斬”……等句,讓讀者看到秦王朝的暴力統(tǒng)治是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1)因此,減輕賦稅,關注民生,這才是使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關鍵。(1)

  示例2:我覺得為官者親歷親為、廉政愛民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1分)《治水必躬親》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時親臨現(xiàn)場,風雨無阻,不苛扣百姓錢糧。(1)像他這樣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1)

  譯文:

  房玄齡上奏說:“我看過朝廷府庫的兵械,遠遠超過隋朝!碧谡f:“鎧甲兵械等武器裝備,誠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煬帝兵械難道不夠嗎?最后還是丟掉了江山。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1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學家________(人名)(2分)。

  小題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文中劃線的詞:(5分)

 、傧蹋 ②邑人: ③絕境:

 、軣o論: ⑤不足:

  小題3:翻譯劃線的句子:(2分)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小題4: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2分)

  小題5: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6:桃花源人為什么“見漁人,乃大驚”? (2分)參考答案:

  小題1:東晉 陶淵明

  小題1:①都 ②鄉(xiāng)鄰 ③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④不要說(或更不必說) ⑤不值得

  小題1:這個人(為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

  小題1:桃花源人的祖先為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1: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小題1: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小題1:試題分析:陶淵明也可寫成陶潛。

  點評:對于文言文中的文學常識,尤其是名家名篇,一定要知道三點,即出處,作者、生活朝代。

  小題1:試題分析: “絕境” “無論”“不足”都是古今異義的詞語,解釋時要注意。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具”“嘆惋”等!熬摺痹诖司渲惺恰霸敿殹钡囊馑迹皣@惋”則是兩個詞組成的,應譯為“感嘆惋惜”。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1:試題分析:原文中有相關語句,即“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卮饡r,可以用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點評:要整體理解文章內容,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卮饐栴}時,要能抓住并利用原文語句做答。

  小題1:試題分析:從上文中的“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這個句子可以推知,桃源外的世界依然是紛爭不斷,人們過著雞犬不寧的生活。所以桃源的人們害怕世人知道此處后,都會紛紛來這里。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里也就和世外一個樣子了。

  點評:理解文章要透過句子看其根本,即有些句子我們要深入地想一想,這個句子有沒有深層的含義,它告訴了我們什么,它和上句有沒有聯(lián)系,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等。這樣,多思多想,對于文章的理解就會逐漸深入,我們的置疑的能力也會提高。

  小題1:試題分析:“乃大驚”表明桃源中的人很久沒有見到陌生人了。

  點評:理解文章要透過句子看其根本,即有些句子我們要深入地想一想,這個句子有沒有深層的含義,它告訴了我們什么,它和上句有沒有聯(lián)系,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等。這樣,多思多想,對于文章的理解就會逐漸深入,我們的置疑的能力也會提高,提出的問題也會越來越有水平。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2

  完成后面的問題。(18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來此絕境(2)尋病終

 。3)屋舍儼然(4)仿佛若有光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小題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3分)A.水陸草木之花B.何陋之有C.花之君子D.能以徑寸之木【小題4】作者筆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小題5】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4分)

  答案

  【小題1】(1)與人世隔絕的地方(2)不久(3)整齊的樣子(4)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的樣子。(4分)

  【小題1】(1)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2)就順著原路(回去),處處作了記號。(每句2分)

  【小題1】B(3分)

  【小題1】答案要點:①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②社會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樂。 (3分)

  【小題1】表達詩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種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勞動,和樂富足,寧靜淳樸的和諧生活環(huán)境。(4分)

  解析【小題1】這是對文言實虛詞考點的考查。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對教材中重點詞匯的理解、識記和積累。

  【小題1】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如:“交通、向、志”等重點詞語要理解精準。

  【小題1】明確“之”的四種用法,B為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其他均為結構助詞,的。

  【小題1】這是文言文中內容理解考點。學生篩選并提取文言文閱讀語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礎上的考查方式,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達到讀懂讀通的目的,能夠用自己的話來理解問題。

  【小題1】這是考查對文言文中心主題理解和表達。學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要求考生在分析歸納原文有關內容的基礎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敘述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作者的主張和看法。能結合文章做具體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3

  [甲]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ㄟx自《虞初新志》)

  [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選自《桃花源記》)

  小題1: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線詞語。(3分)

  (1) 左臂掛念珠倚之( )

  (2)詘( )右臂支船

  (3) 佛印絕類( )彌勒

  (4) 阡陌交通( )

  (5)屋舍儼然 ( )

  (6)悉如外人(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6分)

 。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2)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3)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小題3:寫出兩個出自[乙]文的成語。(2分)

  小題4:[乙]文中作者為什么要描繪這樣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代詞,左膝上(2)通“屈”,彎曲(3)像(4)交錯相通(5)整齊的樣子(6)全、都 (意思對即給分)

  小題2:(1)他們的兩膝互相靠近,各自隱藏在書畫卷下邊的衣褶里。

 。2)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3)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明亮了。

 。ㄒ馑挤霞唇o分)

  小題3:豁然開朗怡然自樂雞犬相聞 黃發(fā)垂髫 阡陌交通 。(寫出其中兩個即可,2分)

  小題4:表現(xiàn)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意思對即可,2分)

  小題1:試題分析:“詘”是通假字,“類”是重點實詞!敖煌ā笔枪沤癞惲x詞,“儼然”要注意把“然”的意思解釋出來,“悉”的意思是固定的,即都、全。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1)句中的關鍵詞有“比”“黃發(fā)垂髫”“豁然開朗”等,“比”是靠近的.意思,“黃發(fā)垂髫”是借代的修辭,指老人和小孩。“豁然開朗”是古今異義詞,指一下子變得開闊明亮了。注意這些易錯詞語,再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3:試題分析:在文章中找,很容易就可看到“豁然開朗、怡然自樂、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阡陌交通”幾個明顯的成語。對于似是而非的四字短語則盡量不寫。

  小題4:試題分析:文章中對于世外桃源的描寫句“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

  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睂懗隽伺c世外截然不

  同的景象,因此實則借此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滿與對如世外桃源這樣的理想社會的向往。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4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句中加粗的詞。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句子。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源中的人聽了漁人的話后為什么“皆嘆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把《桃花源記》的故事凝縮成一個成語,是什么呢?現(xiàn)在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田間小路(2)整齊的樣子(3)妻子和兒女(4)從前的、舊的`

  2.(1)(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2)(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3.村人為桃源外的社會戰(zhàn)亂頻繁,動蕩不安而嘆惋,為世人在改朝換代的戰(zhàn)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而嘆惋。

  4.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地方。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5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解釋劃線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便要還家( )

  小題2:下列劃線字與“皆嘆惋”句中的“皆”字意義不同的`是( )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B.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D.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小題3:翻譯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參考答案:

  小題1:類 通“邀”邀請

  小題1:C

  小題1:村里的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C中“并”是“一起”的意思。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的閱讀答案02-02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08-07

《桃花源記》閱讀附答案03-05

桃花源記的原文及閱讀答案06-26

桃花源記原文閱讀答案10-10

《桃花源記》閱讀比較及答案01-26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精選22篇)09-07

《桃花源記》閱讀理解練習及答案11-01

《桃花源記》閱讀理解(附答案)06-08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解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