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歸去來兮辭》導(dǎo)學(xué)陶淵明
【課文背景知識】
1.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文中體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xiàn)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共鳴,陶淵明是屬于時代的,他永遠(yuǎn)是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凈土學(xué)習(xí)中應(yīng)了解作者為什么辭官歸田,鄙棄官場,以及熱愛田園之情
2.《歸去來兮辭》是一篇優(yōu)美的古代散文,代表了陶淵明散文的基本特點試概括他散文的特點
3.陶淵明是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一個偶像,他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還有沒有積極的意義?
【重點難點講解】
重點難點
1.五個疑問代詞
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還愁苦則獨自悲傷呢?)
復(fù)駕言兮焉求(我還乘車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隨心任意地生活呢?)
2.詞類活用
眄庭柯以怡顏(使面容現(xiàn)出愉快的神色)
樂琴書以消憂(名詞動用,彈琴,讀書)
或棹孤舟(船槳,這里用作動詞,劃)
3.特殊句式
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省略句,“形”與“宇”之間省略介詞“于”)將有事于西疇(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復(fù)駕言兮焉求?(賓語前置句反問句代詞作賓語前置,“還出去干什么呢?”)
4.一詞多義
虛詞:
、僦
、谝
、圪
語氣詞,多用于詩賦中,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或“呀”,如“歸去來兮”“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
、芏
、輥
虛詞,可當(dāng)助詞講無義,如“歸去來兮”有時為句尾語氣詞,相當(dāng)于“咧”如《孟子•離婁上》:“盍歸乎來!”
實詞:
、傩
②引
、鄢
、懿
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dāng)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而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xué)習(xí)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2.理解記述中滲透出的或喜或哀、或決絕或猶疑的復(fù)雜感情
3.歸納實詞、虛詞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裝句兩種句式
訓(xùn)練突破
1.陶淵明回家時的心情
訓(xùn)練1作者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xiàn)在哪里?抵家時的欣喜又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當(dāng)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閑適從何看出?從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潛有什么樣的隱土情懷?
點撥1“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美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引壺觴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既有室中之樂,也有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士之樂,和劉禹錫《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異曲同工一詩一賦,表達(dá)了相同的淡泊明志,閑適自在的隱士情懷
2.閱讀課文,體會作者陶潛隱居鄉(xiāng)村的生活樂趣
訓(xùn)練2 陶潛隱居鄉(xiāng)村的生活樂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點撥2 (1)促膝而談的家庭之樂——“悅親戚之情話”;(2)彈琴消憂的本色生活——“樂琴書以消憂”;(3)與鄉(xiāng)鄰交往之樂——“告余春及,有事西疇”;(4)巾車孤舟出游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jīng)丘”中國士大夫?qū)憚趧,都是倡?dǎo)別人去勞動,自己是旁觀者,而陶潛是中國士大夫中第一個勞動實踐者
3.了解陶淵明的思想
訓(xùn)練3 有人認(rèn)為本文結(jié)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包含著悲觀消極的思想,試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談?wù)勀銓@個問題的看法
點撥3 “兼濟天下”規(guī)范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中國第一位隱逸詩人、田園詩人,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文中為我們呈現(xiàn)了恬淡安閑、自然靜謐的田園情趣,但這并不意味著陶淵明消極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價值取向,在封建專制獨裁統(tǒng)治下,他們只能在無條件服從與維護自身尊嚴(yán)、保持獨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掙扎除了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都曾流露過歸隱的心緒,只不過陶淵明比較明顯,且付諸實際行動罷了在前面介紹陶淵明創(chuàng)作題材時曾提到過,陶晚年作過大量詩,“猛志”一詞出現(xiàn)多次,這表明顯然有一股濟世的熱流貫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詩風(fēng)始終未能掩蓋此股熱流的躍動,看似恬淡的歸隱并不意味著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著苦難的加劇,即“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已矣乎!”“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這些句子表明詩人在惆悵悲苦中飽受折磨
詩人回歸田園,崇尚自然,這里“自然”指人的質(zhì)樸真實、率性而行的本性他無法忍受官場對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趨同,以求保存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從字里行間我們體味到了濟世不得的痛苦與回歸田園的無奈
因此,本文中陶淵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歸田園的歡悅,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憂傷陶淵明順應(yīng)自然,樂天命超生死,有別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學(xué)家,也有別于煉丹學(xué)道求長生的道學(xué)家,這里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dá)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
【課文閱讀指導(dǎo)】
能力升級
閱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回答“序”后的問題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①,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fēng)波未靜,心憚遠(yuǎn)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②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③,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注 ①四方之事,指陶淵明接受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為到各處去
、跉w歟,《論語•公冶長》有“子在陳曰:‘歸歟歸歟’”的句子,表懷鄉(xiāng)之情
、垓E奔,《詩經(jīng)•周頒》“清廟”篇有“駿奔走化廟”的話,即去祭祀
1.對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生生所資(生產(chǎn)生活) B.脫然有懷(輕快的樣子)
C.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尋找) D.非矯厲所得(勉強去做)
2.判斷“以”字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
、俑膊蛔阋宰越o ②諸侯以惠愛為德
、奂沂逡杂嘭毧 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
A.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等到過一些日子,便產(chǎn)生留戀故園的懷鄉(xiāng)感情
B.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
C.饑凍雖切,違己交。吼嚭m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逝,就盼望遇上豐年,便辭官歸鄉(xiāng)
4.下列選項是對本文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陶淵明做官單純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做彭澤令,僅以“有酒可飲”為理由
B.陶淵明去做官,既有家貧、求生無術(shù)的原由,也有親故勸告、諸侯惠愛、家叔引薦、彭澤縣離家不遠(yuǎn)的因素
C.陶辭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質(zhì)性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
D.當(dāng)然其妹新亡,前去奔喪也應(yīng)成為辭官因素之一
答案及提示
1.C 2.B①用來②把 ③因 ④用來 3.D 仍然希望任職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4.A
讀寫鏈接
閱讀陶淵明的詩,結(jié)合文章主旨,寫一些自己對陶淵明詩中意義的認(rèn)識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拓展延伸探究】
知識拓展
1.作者簡介
陶潛(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淵明,字元亮,私溢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卒后朋友私謚“靖節(jié)”,故后人稱“靖節(jié)先生”陶淵明出身于貴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他生于東晉后期和晉宋交替之際,家勢已漸漸衰落年輕時曾懷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rèn)清了當(dāng)時官場的污濁與黑暗,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閑適的田園生活此后二十三年,雖憂憤常積于心,生活困窘多難,但再無出仕之念,最后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歲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許多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的后代批評家常用“質(zhì)樸、平淡、自然”評價陶詩的風(fēng)格,稱其為“田園詩人”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精衛(wèi)銜微木》等篇,寄寓抱負(fù),頗多悲憤慷慨之音其藝術(shù)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zhì)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fēng)格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而辭賦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淵明集》
2.寫作背景
陶淵明四十一歲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澤令據(jù)《宋書•陶潛傳》和蕭統(tǒng)《陶淵明傳》記載,陶潛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的不滿當(dāng)時那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怎么能為五斗米而向這鄉(xiāng)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這篇文章前面有序,敘述他家貧出仕和棄官歸田的經(jīng)過
3.文體特點
辭,是介于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后人一般也將辭賦并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dá)意辭和賦還是有區(qū)別的,一般說來,辭重言情,而賦重鋪陳
4.寫作特點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作者的感慨、喜悅、遺憾,不是直接生發(fā),而是在描景繪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如“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影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詩情畫意充溢字里行間(2)語言樸素,音節(jié)和諧,用詞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飾,呈現(xiàn)出一片天然和諧純凈之美(3)層次清晰,大體是“議論→描繪→生發(fā)”三大部分,描繪部分又可細(xì)分為“路上→居室→庭院→郊野”四個小層次
5.陶淵明的意義
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fēng)而進(jìn)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biāo)志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dá)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一位創(chuàng)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注疏老莊所表達(dá)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并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他的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zhì)樸率真、淳厚善良,他對人生所作的哲學(xué)思考,連同他的作品一起,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個“巢”,一個精神的家園
精彩搜索
1.淡遠(yuǎn)瀟灑的風(fēng)格
本文語言平淡,意境清新作者多用田家語,少涉及典故,只言片語,氣象萬千如“攜幼入室,有酒盈樽”,事件平常,語言平淡惟其平淡,才能“載欣載奔”,重獲自由;才能“引壺觴以自酌”,重享村居的無拘無束;才能“悅親戚之情話”,重得閑適歸隱之樂也正是因為平淡,才會把官場看得分文不值他對官居,只說不諫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不再攀附顯貴,也僅以“息交以絕游”一語輕輕帶過何等藐視,何等瀟灑!這種淡遠(yuǎn)瀟灑的文風(fēng),跟他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處世態(tài)度一脈相承
2.充滿想像的浪漫情調(diào)
本文寫于作者將歸之際,人未歸而心已歸,文中濃墨重彩描寫乘舟歸家時的欣喜若狂,歸后的村居生活的無限美好,正顯得歸意之堅和歸心之切種種情狀均以想像之筆出之,充滿浪漫情調(diào)
創(chuàng)新平臺
一、下面是陶淵明的《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請與課文作比較閱讀,并回答詩后問題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①被褐欣自得,屢空常宴如②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④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馀⑤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⑥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⑦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⑧?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⑨
注 始作,開始就任鎮(zhèn)軍參軍,即鎮(zhèn)軍將軍的參軍曲阿,今江蘇省丹陽縣①弱齡,年輕時寄事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世事之外②被褐,穿著粗麻做的衣服欣自得,欣然自得,自己覺得很高興屢空,盛食物的器具經(jīng)?罩缛,安樂的樣子這兩句指他出仕前家里生活雖然貧窮,但精神卻很愉快③這兩句說,偶然碰上了出仕的機會,只得委屈車馬息于仕途④這兩句說,我獨自乘著小船遠(yuǎn)遠(yuǎn)地走了,懷念家鄉(xiāng)的思緒是那樣曲折連綿⑤登降,指經(jīng)過高高低低的道路⑥這兩句說,我看厭了路途上的異鄉(xiāng)景物,心里想念的是山水田園中的舊居⑦這兩句說,我仰望在云中自由飛翔的鳥兒,俯視在水中自由游玩的魚兒,心中不由得感到慚愧⑧這兩句說,我的純真自然的隱居思想早就在心里,誰說已被出仕的形體所羈縛呢?⑨班生,班固這兩句說,姑且聽其自然而生活吧,我最終要回到仁者的住所隱居
思考題:
(1)作者在《歸去來兮辭》中說:“富貴非吾愿”本段則用哪些話表明他安貧樂道、不愿出仕的特有天性?
(2)既然天性如此,他為什么還要出仕?請引用《歸去來兮辭》中的原話及前面“備課資料”中蕭統(tǒng)的《陶淵明傳》中的原話作答
(3)同樣是在行路途中,詩人出仕和歸隱時的心情卻完全不同,請分別引用本文和課文的原話作答
(4)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后來歸隱的必然性請找出這些表明心跡的句子
二、本文序文說,本文寫在乙巳歲十一月,但具體的時間有爭論有人說本文寫在陶潛辭官歸隱之初(如課本注釋),是追敘和實錄之作,到家前是追敘,到家后是實錄;有人說寫在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也就是說,本文是在萌生退意后但未退之前的想像之作,寫完本文不久作者才辭官歸隱的請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寫作時間,你覺得哪種說法更合理?
答案及提示
一、(1)“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宴如”(2)“既自以心為形役”、“親老家貧”(3)“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馀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暫與園田疏”“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二、后者更有道理王若虛曾指摘本文在謀篇上的毛病,說既然是將歸而賦,則既歸之事,也當(dāng)想像而言之對此,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援引周振甫先生的見解:“《序》稱《辭》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為‘追錄’、‘直述’,豈有‘術(shù)欣欣以向榮’、‘善萬物之得時’等景色?亦豈有‘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東,或棹孤舟’等人事?其為未歸前之想像,不言而喻矣”錢先生認(rèn)為本文自“舟遙遙以輕飏”至“亦崎嶇而經(jīng)丘”,“敘啟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諸況,心先歷歷想而如身正一一”,其謀篇與《詩經(jīng)•東山》寫征人尚未抵家,而想像家中情狀相類我以為這樣來體會《歸去來兮辭》的謀篇特點是確當(dāng)而深刻的陶潛此文寫于將歸之際,人未歸而心已先歸,其想像歸程及歸后種種情狀,正顯得歸意之堅和歸心之切如果都作為追敘和實錄來看,反而失去強烈的情緒色彩和想像的空靈意趣,而且也不符合寫作時間的實際
【命題趨勢分析】
1.誦讀淺顯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這是大綱的要求在研習(xí)課文的過程中,主要是誦讀和領(lǐng)悟互為推進(jìn)
2.在感悟課文某一點內(nèi)容的時候,適當(dāng)?shù)匾锰諟Y明的其他詩句,以達(dá)到以此篇帶動對陶淵明整篇詩文的感知;反過來,對陶淵明整篇詩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對課文內(nèi)涵的領(lǐng)悟
【同步達(dá)綱練習(xí)】
1.對加粗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云無心以出岫(xiù) B.舟遙遙以輕飏(yáng)
C.眄庭柯以怡顏(mie) D.或命巾車,或棹孤舟(zhào)
2.對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恨晨光之熹微(光線微弱)
B.云無心以出岫(云彩)
D.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向往中的仙境)
3.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
A.請息交以絕游 B.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B.既窈窕以尋壑 D.木欣欣以向榮
4.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古今意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
A.悅親戚之情話 B.將有事于西疇
C.既窈窕以尋壑 D.善萬物之得時
5.從句式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既自以心為形役 B.王之蔽甚矣
C.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D.鳥倦飛而知還
6.下列句子“而”字意思和用法與“臨清流而賦詩”中“而”字相同的一項是( )
A.覺今是而昨非 B.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
C.時矯首而遐觀 D.泉涓涓而始流
參考答案
【同步達(dá)綱練習(xí)】
1.C(miǎn) 2.B(山穴,此處泛指山峰) 3.B(A、C、D“以”是連詞,B為介詞) 4.D(情話:古指知心話,今指男女間談情說愛的話;有事:古指耕種之事,今泛指;窈窕:古是幽深曲折的樣子,今指女子文靜而美好) 5.D(A、B、C為被動句) 6.C
【《歸去來兮辭》導(dǎo)學(xué)陶淵明】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寫的歸去來兮辭04-1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全文03-22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注釋05-25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簡介04-17
歸去來兮辭并序陶淵明04-14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注釋02-25
歸去來兮辭作于陶淵明03-28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賞析02-2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全文及鑒賞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