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飲酒詩其十一 陶淵明

時間:2024-09-30 16:28:07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飲酒詩其十一 陶淵明

  飲酒詩以酒寄意,詩酒結(jié)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層的本然狀態(tài),體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審美境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飲酒詩其十一 陶淵明,歡迎閱讀欣賞。

飲酒詩其十一 陶淵明

  原文:

  飲酒詩(其十一)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蕕年,長饑至于老。

  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yǎng)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足惡,人當解意表。

  翻譯:

  人稱顏回是仁者,又說榮公有道心。顏回窮困且短命,榮公挨餓至終身。雖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貧。人死之后無所知,稱心生前當自任。短暫人生雖保養(yǎng),身死榮名皆不存。裸葬又有何不好?返歸自然才是真。

  飲酒詩二十首賞析

  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之作年,迄無定說。{1}鄧小軍先生“根據(jù)對《飲酒》序、詩,相關(guān)史事時地,以及相關(guān)修辭手法的考察,認為《飲酒》詩不是作于東晉而是作于劉宋”。并推定“陶淵明《飲酒》詩,作于永初三年秋分八月初十之后一段r期”。③筆者基本認同此一觀點,結(jié)合相關(guān)史料以及《飲酒》詩中語辭,進而認為《飲酒》二十首是淵明寫給摯友顏延之的勸諫語、勸慰詞,是陶顏之間體貼入微的關(guān)懷、關(guān)切,從中尤可見出淵明對延之的一片良苦用心。{4}延之在《陶靖節(jié)征士誄并序》中具體記載了二人談話的情況,淵明二十首《飲酒》詩則是二人談話主題以及主要內(nèi)容的詩體、詩意表述。另,《停云》詩的主旨,亦當與延之相關(guān),其作年當在宋景平元年(423)春。

  一、《飲酒》詩創(chuàng)作時間補證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序云: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5}

  鄧小軍先生“據(jù)《宋書》紀傳、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及陸游《入蜀記》自建康溯江抵達江州需時22日,可知顏延之自京貶始安郡路過江州,是在宋永初三年八月八日左右;《飲酒》序‘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指近來秋分八月初十以后夜比晝長――德恒按:比,亦有版本作秋)。偶有名酒,無夕不飲’,與延之‘為始安郡,經(jīng)過,日日造潛,每往必酣飲致醉,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送酒家,稍就取酒’日期、事實相合;《飲酒》當作于永初三年秋分之后”。{1}鄧氏又云:“名酒價格昂貴,陶淵明棄官歸隱之后躬耕自養(yǎng),經(jīng)濟不會寬裕,哪得名酒?更哪得大量名酒以致可以‘無夕不飲’?而《宋書陶潛傳》所載顏延之出為始安(今廣西桂林)太守經(jīng)過江州(今江西九江),‘日日造潛’,‘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送酒家,稍就取酒’,顯然,顏延之這一罕有的饋贈,甚有可能是陶淵明獲此大量名酒的來源”!霸噯枺禾諟Y明的后半生,乃至人的一生中,秋分時日獲得大量名酒之饋贈,能有第二次否”?③

  筆者認同鄧氏對《飲酒》詩作年的考定,并認為淵明《飲酒》詩確與顏延之有關(guān),但是并不認為淵明大量美酒是由延之臨別所贈“二萬錢”所致,而是認為大量美酒本即延之所攜,《飲酒》詩并非作于延之既去之后,而是作于陶顏樂處之時,這是筆者與鄧氏的主要分歧所在。簡要考論如下。

  第一,由《飲酒》序中“偶有名酒”句,可知此名酒必非尋常途徑得來。據(jù)《宋書陶潛傳》:“親老家貧,……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妻子固請種p,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p!眥4}《禮記月令》:“乃命大酉(音縮。大酉,酒之官長也),秫稻必齊,麴蘗必時,湛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六者盡善,更得醯漿,則酒人之事過半矣。”{5}據(jù)此知,即使是淵明尚為彭澤令,尚能役使人吏時,其所飲之酒的尋常、慣常之來源,亦是種秫稻以自釀,淵明令吏將公田悉種秫稻,其用意便是以之為釀酒的原材料。⑥那么,淵明“閑居”之際,絕無驟得大量名酒之可能。有之,則必為非常之人造訪時所攜來者。

  第二,據(jù)《宋書陶潛傳》:“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眥7}此固可見淵明之真率,然更可見者,乃是淵明對世俗普通“造之者”的厭惡。而《飲酒》序中卻分明說:“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且“紙墨遂多”,更“命故人書之”,由此可見,攜大量名酒造訪淵明之故人必是與淵明莫逆情款、心靈相契者。若為一般訪客,竊恐淵明或婉轉(zhuǎn)謝曰“卿可去”,或剛拙乃至“麾而去之”也,豈復有此纏綿往復情致耶?

  第三,陶序稱“聊命故人書之”,亦含深意。據(jù)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九:“謝I字符暉,陳留人。官至吏部尚書。風華黼藻,當時獨步,草書甚有聲。草殊流美,薄暮川上,馀霞照人,春晚林中,飛花滿目!佈又嗌撇輹似鋪喴。”{8}可見延之雖書法不及小謝,但已入高品。又,其所擅為草書。筆者所以懷疑淵明“聊命故人書之”有深意存焉亦在此,即:一來草書龍飛鳳舞,非專于此道者不易解之。淵明二十首《飲酒》詩盡是對晉宋易代之際政治態(tài)勢之看法,盡是對“故人”前程、出處甚至命運的真誠關(guān)懷、關(guān)切,盡是對摯友真摯的規(guī)勸、勸諫,此是淵明與“故人”間的私密,自不當為他人知曉。以此而論,“故人”為顏延之的可能性極大。二來如果淵明“聊命故人書之”是指命顏延之書寫《飲酒》詩,那么這正是再次令延之將自己的規(guī)勸、勸諫銘刻于心,以免致禍難全之意。

  第四,關(guān)于顏延之出守始安之年,鄧小軍先生考定為永初三年(422)秋,{1}此處再增補一證以實其說。據(jù)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所撰《陶淵明傳》,“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潯陽,與淵明情款。后為始安郡,經(jīng)過潯陽,日造淵明飲焉,每往必酣飲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彌日不得”,此頗可留意。此處之“弘”指江州刺史王弘,據(jù)《宋書王弘傳》,“(義熙)十四年,遷監(jiān)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二郡諸軍事、撫軍將軍、江州刺史。至州,省賦簡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加散騎常侍。以佐命功,封榮華縣公,食邑二千戶。三年,入朝,進號衛(wèi)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俚劬捌蕉辏炝w之等謀廢立,召弘入朝”,③據(jù)此可知,既然王弘永初三年入朝,那么他“欲邀延之坐”之下限即為永初三年。此可補證鄧氏所考延之出守始安是在永初三年的結(jié)論。

  綜上可知:第一,淵明大量名酒之來必為非常之遺,而延之具此饋贈之財力;第二,淵明大量名酒之飲必為非常之人,而延之與淵明情款神契,相好莫逆,具此特殊之身份;第三,延之素質(zhì)、身份恰與《飲酒》詩序言“聊命故人書之”中的“故人”相符;第四,通過對王弘經(jīng)歷之考論,可知顏延之出守永安之下限即在永初三年。正因為顏延之是在政治昏暗、朝局復雜的時期一麾出守,其所親者或貶或戮,所疏者柄政當軸,延之自身前途亦殊難逆料,道經(jīng)潯陽,淵明得無戒之乎?延之能無請教乎?但,畢竟陶顏所談為隱蔽事、私密事,故陶《飲酒》序出言“閃爍”:名酒之來,不敘始末{4};故人為誰,不道甲乙;醉后題詩,諱無詮次。然飲至于復醉,醉后尚能題詠,此豈真醉之人耶?于茲可見淵明序辭之閃爍,實是欲吐還吞、實有不得已之苦衷、深衷。概言之,陶顏交誼,以及顏延之于永初三年倉皇出守,在潯陽與淵明相會、相談,這是淵明《飲酒》詩的創(chuàng)作觸媒及創(chuàng)作背景。

  二、淵明《飲酒》詩與延之《征士誄》比勘釋證

  《飲酒》二十首,乍讀之,題旨似模糊,然不可以意指不清或辭無詮次屬淵明,此乃淵明故意掩飾之效果使然。

  既然筆者認為淵明《飲酒》詩是作于陶顏樂處之時,那么,本節(jié)即將淵明《飲酒》詩與延之為淵明所作《陶靖節(jié)征士誄》比勘互證,看看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

  顏延之《征士誄》有云:

  自爾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檐鄰舍。宵盤晝憩,非舟非駕。念昔宴私,舉觴相誨:“獨正者危,至方則礙。哲人卷舒,布在前載。取鑒不遠,吾規(guī)子佩!睜枌嶃溉,中言而發(fā):“違眾速尤,迕風先蹶。身才非實,榮聲有歇!被找粲酪樱l箴余闕。⑥

  此段文字,正如鄧小軍先生所云:“‘自爾介居’至‘非舟非駕’一節(jié)文字,是記述晉義熙十一年(415)至十二年‘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潯陽,與潛情款’之往事。時猶在晉世,延之僅三十二、三歲,閱世未深,與淵明交談當亦尚未如后來深入,故此節(jié)回憶亦較簡略!钗粞缢健痢畼s聲有歇’一節(jié)文字,當是記述宋永初三年(422)延之被貶出為始安太守道經(jīng)潯陽時與淵明延盤桓流連之晤談。時延之三十九歲,已經(jīng)歷劉裕篡晉弒帝、延之與廬陵王義真及謝靈運遭權(quán)臣猜忌被貶出等國家個人之滄桑劇變,始能有如此節(jié)文字所描述之與淵明之深切交談,故此節(jié)回憶實甚細致!眥1}由此可見:第一,淵明、延之二人談話必包括當前劉宋政治及延之性命攸關(guān)之事,即多年來廬陵王義真聰明愛文藝,與謝靈運、顏延之交好異常,劉裕篡晉時義真意色不悅,引起權(quán)臣徐羨之等猜忌,以及眼前義真、靈運、延之被貶黜之事。故淵明神情愀然,話語嚴峻地告誡延之:現(xiàn)在邦無道,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規(guī)勸,韜光養(yǎng)晦,否則將禍及性命,身名俱滅。淵明的告誡,后來幾乎都應(yīng)驗了。元嘉元年(424),義真被殺害于新安,元嘉十年(433),靈運被殺害于廣州。延之幸免于難,或與聽從淵明的告誡有關(guān)系。第二,淵明對現(xiàn)實政治動態(tài),是密切關(guān)注。第三,淵明對朋友提出告誡,是直言不諱。第四,延之筆下的淵明,神情愀然,中言而發(fā);對現(xiàn)實政治動態(tài)是相當關(guān)注,對朋友提出告誡是直言不諱。

  如果說顏文是以誄文的形式記錄了永初三年陶顏之會的事件并交談內(nèi)容,則陶詩正是以詩歌的形式記錄了永初三年陶顏之會的事件并交談內(nèi)容。二者實若合符契。所不同者僅在于顏文顯而陶詩隱,此當與詩文創(chuàng)作之時代背景不同相關(guān)。但是,不論是顯還是隱,陶顏二人的詩文實際所表述的是相通、相同的題旨,這題旨就是淵明“誨”延之的內(nèi)容:

  獨正者危,至方則礙。哲人卷舒,布在前載。取鑒不遠,吾規(guī)子佩。

  違眾速尤,迕風先蹶。身才非實,榮聲有歇。

  為了更清楚地顯示陶顏主旨之同,茲將顏與陶詩比列如下③:

  顏文

  [主題觀點]:獨正者危,至方則礙。

  違眾速尤,迕風先蹶。

  身才非實,榮聲有闕。

  陶詩

 。1)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2)善惡茍不應(yīng),何事立空言?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誰傳?

 。3)全首。(6)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茍相形,雷同共毀譽。

 。17)后半首。

  [所舉例證]:哲人卷舒,布在前載。

 。1)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2)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6)三季多此事,達人似不爾。

 。11)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12)前半首。

 。19)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20)前16句。

  [態(tài)度期許]:取鑒不遠,吾規(guī)子佩。

 。1)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6)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惡,且當從黃綺。

 。8)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9)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10)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11)裸葬何必惡,人當解其表。

 。12)后半首。

  由此實可見出,陶詩的“規(guī)規(guī)一何愚”正是顏文的“吾規(guī)子佩”的真實寫照。陶詩中所取鑒前載哲人,其經(jīng)歷、其精神,正是對顏文的精確證明;蛘哒f,延之正是從淵明這些詩中,從詩中所舉的這些前載哲人之經(jīng)歷、精神中抽繹、提煉出顏文中所云的淵明規(guī)勸、勸諫之旨。更可說,實則詩之主旨正是淵明當日規(guī)諫延之話語之主題、主意。

  從詩文的寫作形式來看:

  顏文的此幅文字,雖然主角是淵明,但明顯有一個“延之”在,此“延之”是淵明“相誨”的對象,是淵明規(guī)諫的對象。只是在顏文中,延之實是一個襯托形象。《飲酒》詩中,亦能發(fā)現(xiàn)除作者淵明外的另一人、另一形象。在《飲酒》詩中,此一人、此一形象時隱時現(xiàn),貫穿二十首始終,忽以古人托之,忽以飛鳥喻之,然萬變不離其宗,我們能讀到并發(fā)現(xiàn)與淵明并存的這一個形象、這一個人則是可以無疑的。這一人、這一形象,在陶詩中是一個“受體”,是淵明規(guī)勸、勸諫之對象。從這一角度說,顏文與陶詩亦有一致性。此處著重取《飲酒》之第一、四、五、六、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首為例證析論之。

  以上九首《飲酒》詩,皆隱隱然以“賓主對談”形式出之,亦即詩中除了作者淵明外的那一人、那個形象,而這個人、這個形象,正處于失群際(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疑慮徘徊中(裴回無定止。逝將不復疑。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可惜顏文中未見對延之形象之描摹,但從顏文中對淵明形象之刻畫實亦不難為延之當日之形神構(gòu)圖。而實際上,陶詩中為我們留下了延之當日受到規(guī)諫時候的傳神寫照。

  《飲酒》第一首,淵明先拋出大的規(guī)諫主旨“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盛衰o定,盛不能久,衰不可恒。次舉人事以應(yīng)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蔽糁s固可懷念,但盛衰無常之永恒真理是不可移易的。人事如此,天意如何?再舉天道、天意以應(yīng)之:“寒暑有代謝!彼^“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夜”。天尚不能久,況人耶?以天道、天意作比,這是遞進一層論證自己衰榮無定在之觀點、題旨。{1}“人道每如茲”,兜回一句,以免主旨拋荒。復次是對友人誠心期許、規(guī)勸、勸諫:“達人(對延之的期許)解其會,逝將不復疑!薄昂雠c一觴酒,日夕歡相持”,此是以淡淡之筆撥開沉沉之思,深深之諫,顯出淵明之通達。既有諄諄之誨,又有暖暖之慰。   第四首以“失群鳥”喻延之,以“孤生松”自比;蛑^“以歸鳥自喻,表示退隱決心”,實誤。細繹淵明此詩,有兩大主要意象,即:失群鳥(不是歸鳥)、孤生松。淵明是以孤生松自比,此正顏文所云“物尚孤生,人固介立”,亦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之“總發(fā)抱孤介”、《詠貧士》其六之“介然安其業(yè)”、《飲酒》第十九之“遂盡介然分”。由茲可見,“孤介”是淵明對自身的人格定位,是其對自身操守的持戒。而淵明又喜以青松自比其孤高、孤介之性,若《飲酒》第八首之“青松在東園”、《和郭主簿》其二之“青松冠巖列”、《擬古》其五之“青松夾路生”,以青松生長環(huán)境之惡劣,反襯其“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孤挺,實際是狀寫自身雖處于極艱苦環(huán)境中,但持守極堅。反觀《飲酒》其四,淵明亦以孤生松自比,當延之“失群”之際(德恒按:此處之“失群”實是形象之寫實。永初三年,延之與廬陵王義真、謝靈運同時被貶出京,延之出守始安,正可謂“失群”)出守始安,此間情況,以“無定止”“聲轉(zhuǎn)悲”狀之真可謂幾于神者矣,此正可見延之彼時思想之憂懼。道經(jīng)潯陽,造訪淵明這棵孤生松,在“勁風無榮木”之情勢下,唯“此蔭獨不衰”,既寫出淵明品格之孤高,更寫出陶顏友情之真摯。末句則是對二人友誼之表白:(既然)托身已得所,(那么就)千載不相違!此處其實已超越了飛鳥與孤松之比喻,飛鳥與孤松自皆無享壽千年之理,此處的“千載不相違”實體現(xiàn)出淵明對這段友誼的珍重!巴猩硪训盟北砻嫔铣薪由衔目词鞘壶B因值孤生松而得所,實際是,淵明希望自己之勸諫能對延之產(chǎn)生作用,使其心靈得以安定。唯此安定之心靈、淡泊自守之操行,方可“千載不相違”。此中有無限期許在,與“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同旨。

  第五首表面看絕與飲酒無關(guān)。人境結(jié)廬而遠離世俗車馬,“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一問若作自問解似更具往復情致;若作他問解則具遞進之意義,蓋《飲酒》前四首都是擺事實(取鑒)講道理,而此首則是對前述道理的踐履。這一問,若是他問,則正說明淵明勸諫之對象或仍未能安順己心,未能真正止住內(nèi)心之欲。換言之,未對淵明之說產(chǎn)生真正的認同――仍有疑問。后四句就是淵明對“心遠”的形象具體描述,也即是對“問君何能爾”之形象具體之回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焙我酝?蓋前四首《飲酒》已反復鋪陳此“真意”矣,此處還有必要再講那些大道理么?我且告訴你我踐履此大道之方法:我在尋常生活中能獲致美感、樂趣,并發(fā)現(xiàn)真理之愉悅快適。

  第六首以“咄咄俗中惡,且當從黃綺”勸諫友人莫以貶謫為意,但散朗胸襟以求自解、自適。用殷氏之典正顏文所謂“取鑒不遠”,此可見出延之當日之態(tài)度!扒耶攺狞S綺”實與“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同意,黃綺實為淵明自比。

  第十一首以顏生之“顏”的射延之,以榮公自比。顏生懷仁,生前艱辛,死獲令名。{1}豈若榮公善養(yǎng)千金之軀,稱心快意而生,死時精氣隨之滅,生時既已快意,死后縱然裸葬又有何妨?

  第十二首自“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觀之,延之似仍未能打開心結(jié),于是淵明的語氣也更為斬釘截鐵:“去去當奚道”(還有什么可說的?我已經(jīng)將道理說得很明確)“世俗久相欺”(你在世俗中不是也久遇艱危、遭人欺侮暗算么)。“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快快放棄你那些沒有根據(jù)的不合實際的言談,和我一道棲隱。此處的“請從余所之”既可指現(xiàn)實中的歸隱即身的歸隱,亦可指思想的認同、心靈的契合,畝達到心的“從余所之”。

  第十三首述陶顏交誼及當日談話情境千載如在目前!坝锌统M,取舍邈異境”,此正史所云“(延之)后為始安郡,經(jīng)過,日日造潛”之詩意陳述也。然自“取舍邈異境”觀之,延之此時猶未篤信淵明之思,當然亦未踐行淵明之行。故“一士長獨醉,一夫終年醒”,史云:“(延之)每往必酣飲致醉”,史所言醉,是身醉;詩所云醉,是心醉,因悟道而成醉,“一士長獨醉”,此獨醉者為淵明;“一夫終年醒”,此獨醒者是延之,此時的延之尚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之心態(tài)。“醒醉還相笑,發(fā)言各不領(lǐng)”,是延之仍未認同淵明!耙(guī)規(guī)一何愚,兀傲差若穎”,對勘顏《誄》“吾規(guī)子佩”句,規(guī)規(guī)言自己反復規(guī)諫,“一何愚”,反復規(guī)諫猶不聽,于是自嘲也。“兀傲差若穎”,此是以反語寫延之,狀延之當日情狀,“兀傲”顯示出仍是競一日短長,仍未體會道之真味!凹难院ㄖ锌,日沒燭當秉”此仍是第十一首“死去何所之,稱心固為好”之意之再申述。

  第十七首以“飛鳥盡良弓藏”寄言延之當明哲保身、全身而退。③

  第十八首題旨,十分鮮明!白釉菩允染,家貧無由得”,此是以揚雄自比,且是寫實,淵明喜歡飲酒,確實因家貧而無所得之!皶r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此正述“偶有名酒”之由來,亦正可取史材釋證,“(延之)日日造潛,每往必酣飲致醉”,而淵明“家貧無由得”,若非延之載醪相造,恐淵明致醉無由,于茲亦可見此好事人正是延之,而其造訪淵明之真實目的在于“祛所惑”。淵明的態(tài)度是“觴來為之盡,是咨無不塞”,名酒要喝,咨問要答!坝袝r不肯言,豈不在伐國”,不肯言,其實也是一種態(tài)度!叭收哂闷湫模螄L失顯默”,只要心靈上認同了大道,身體的顯與隱,無足論矣。此首述當日情事,亦十分明晰,亦千載如在目前。且既問“伐國之事”則此“好事人”必非尋常之屬,田夫野老,豈有此問?更豈有載醪相問之財力?此正暗射延之也,唯延之足以當此。

  以上僅就諸詩外部之“賓主答問”形式極明顯、明確者,并參勘顏文來析論釋證淵明《飲酒》二十首當為延之而發(fā)。實則淵明采取此一“賓主問答”體,或說其暗融此一體式實際遍布《飲酒》二十首之中,非僅上述九首。此種賓主問答之體式實取鑒于魏晉之玄談,以賓主相互駁難形于詩中,是淵明《飲酒》二十首通貫之特征。而之所以取用此種形式,除受魏晉清談之風影響外,淵明可能還有具體的考慮,因為詩是寫給延之的,所以故意用此體以發(fā)之。據(jù)《宋書顏延之傳》:“高祖受命,補太子舍人。雁門人周續(xù)之隱居廬山,儒學著稱,永初中,征詣京師,開館以居之。高祖親幸,朝彥畢至,延之官列猶卑,引升上席。上使問續(xù)之三義,續(xù)之雅仗辭辯,延之每折以簡要。既連挫續(xù)之,上又使還自敷釋,言約理暢,莫不稱善。”{1}淵明《飲酒》所以以賓主駁難體發(fā)之者,或許有此深意存焉。淵明化談玄為說理融入《飲酒》詩,借此開導啟發(fā)延之,真可謂用心良苦。《飲酒》詩看似平淡,然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正在茲也。   綜上可見:

  第一,淵明《飲酒》詩主旨主意,實即顏文所載淵明“誨”延之的內(nèi)容;陶詩中描述的淵明形象與顏文中所載相符。

  第二,從陶詩及序言之寫并顏文所述,并結(jié)合本文第一節(jié)之述證,可知:陶詩的寫作時間實即延之出守始安,道經(jīng)潯陽,日日造潛之時。參鄧小軍先生所考,陶詩當作于宋永初三年(422)八月十日秋分之后的一段時期,實亦即延之“日日造潛”之時。以“聊命故人書之”合參之,則陶詩之寫,不當在延之別去潯陽之后。延之此行,是“載醪祛所惑”,故陶詩序言中所云“名酒”之來源,與延之“臨去,留二萬錢”之“二萬錢”實不相關(guān)。且《飲酒》二十首當為一時一地之作,時為永初三年秋,地為潯陽。

  第三,顏文中寫淵明極盡情致,世所共知,而僅憑《宋書陶潛傳》之記,千載以下,讀者很難確知當時陶顏交誼真實之情狀,鄧小軍先生細致精微地掘發(fā)出顏文所述之淵明形象,本文受鄧氏論證發(fā)啟,述證《飲酒》二十首實是淵明為勸諫摯友延之而作。如此,顏有繪陶之文,陶有圖顏之詩,且詩誄之內(nèi)容、思想、主旨,甚至語辭,若合符契,此對研討陶顏一段交誼當不無裨益。

  第四,掘發(fā)出《飲酒》二十首之寫作背景、時間,無論是就品析《飲酒》詩而言,還是就正確認識陶顏思想,了解其形神言,實皆大有裨益。

  三、《停云》詩作年與主旨發(fā)微

  淵明《停云》詩,作年與主旨亦迄無定說。全詩并序如下:

  停云,思親友也。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一作弗]從,嘆息[一作想]彌襟。

  靄靄停云,魘庇輟0吮磽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停云靄靄,時雨鰨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案:此詩之序明謂“停云,思親友也。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自“園列初榮”及“靜寄東軒”“閑飲東窗”“東園之樹,枝條載榮”諸句觀之,則此詩作于某年之春天可以必矣。但究竟作于何年之春天,淵明所思之親友又為何人,則仍有探索之必要。

  關(guān)于“停云”之名。據(jù)淵明《歸去來兮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知,“云”在淵明心靈中、詩文中當有某種寓意在,若以“出岫”比出仕,以“知還”擬歸園,則“停云”,顯然是如前人所論“靖節(jié)之親友,或有歷仕于宋者,故特思而賦詩,且以寓規(guī)諷之意焉”,③筆者更進而認為,“云”即象征淵明“出仕之友人”,“!憋@示出淵明對友人出仕的態(tài)度:不愿意友人出仕劉宋。而其內(nèi)容也必含規(guī)勸、規(guī)諫意。但從詩序中我們亦能看出,淵明的努力實際并未獲得實效,仕劉宋之“良朋”“愿言不從”“愿言不獲”,故淵明“嘆息彌襟”。

  淵明序中所謂之“親友”之指向,當參勘詩之內(nèi)容而定。四章詩中尤當留意者,乃是第四章。又,淵明《飲酒》第四首: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裴回無定止,夜夜聲轉(zhuǎn)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1}

  前節(jié)已述證:淵明《飲酒》第四首乃以“失群鳥”喻延之,而以“孤生松”自比。現(xiàn)在對勘《停云》第四章與《飲酒》第四首可發(fā)現(xiàn):

  第一,兩首詩同是以飛鳥比喻“親友”(友而冠之以親,足見淵明對此友之珍重)!锻T啤返谒恼码m未出現(xiàn)自比之意象,但“息我庭柯”與“因值孤生松”實相當。

  第二,兩首詩描寫飛鳥之意態(tài),或云“斂翮遙來歸”,或云“斂翮閑止”,“斂翮”一詞竟雷同。再從飛鳥與所遇之關(guān)系看,或信誓旦旦“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或云“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實多”,可見淵明與此“親友”何其親厚情款也。

  由此兩端或可推知:淵明《飲酒詩》第四首中之“飛鳥”就是《停云》第四章中之“飛鳥”,此“飛鳥”比喻淵明一摯友,此摯友與淵明親厚情款、“好聲相和”,以至“千載不相違”,再進而言之,《飲酒詩》第四首之失群鳥既然我們已經(jīng)證定為延之,則《停云》第四章之“飛B”亦舍延之而不可能是他人。實則,亦僅延之可當淵明“豈無他人,念子實多”之言,亦僅延之可當淵明“愿言不獲,抱恨如何”之言。

  另,自第一章“良朋悠邈,搔首延佇”,第二章“愿言懷人,舟車靡從”,第三章“安得促席,說彼平生”觀之,此“良朋”當指顏延之。

  綜上,筆者以為,《停云》詩當作于宋景平元年(423)春天,詩之主旨是:思念、擔憂遠方的摯友顏延之。詩之藝術(shù)手法與《飲酒》第四首同,是以無助之“飛鳥”方比延之。

【飲酒詩其十一 陶淵明】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飲酒其五08-07

飲酒陶淵明其九09-23

陶淵明飲酒其十六07-16

飲酒陶淵明其六07-31

飲酒·其五 陶淵明04-15

飲酒陶淵明其五07-06

陶淵明的飲酒詩06-21

陶淵明《飲酒》其九翻譯11-24

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賞析06-06

飲酒其八陶淵明賞析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