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望廬山瀑布賞析

時間:2024-06-30 16:37:27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熱)望廬山瀑布賞析15篇

望廬山瀑布賞析1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熱)望廬山瀑布賞析15篇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譯文

  萬丈瀑布飛流直下,好像從天上落下,四周呈現(xiàn)半紅半紫的霧氣。它穿過雜樹而直下,它穿過重重云霧。陽光照射上去像一條彩色的虹霓,在這晴朗有天氣里,又好像聽到風雨的聲響。這廬山就如同仙山一樣,多么壯美呵,煙云與水氣融成一片。

  注釋

  ①湖口:與九江隔江,因地處鄱陽湖入江之口,故稱。湖口遙對廬山,能見山頭云霧變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閃耀的色彩。 ②紅泉:指陽光映照下的瀑布。③重云:層云。④迢迢:形容瀑布之長。紫氛:紫色的水氣。 ⑤虹霓:陽光射入竄的水珠,經(jīng)過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 ⑥靈山:指廬山。 ⑦氤氳:形容水氣彌漫流動。

  賞析:

  湖口即鄱陽湖口,唐為江州戌鎮(zhèn),歸洪州大都督府統(tǒng)轄。這詩約為張九齡出任洪州都督轉(zhuǎn)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張九齡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經(jīng)歷。公元723年(開元十一年),張說為宰相,張九齡深受器重,引為本家,擢任中書舍人。公元726年(開元十四年),張說被劾罷相,他也貶為太常少卿。不久,出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請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顧家鄉(xiāng)年老的母親。唐玄宗“優(yōu)制許之,改為洪州都督,俄轉(zhuǎn)桂州都督,仍充嶺南道按察使”(《舊唐書。張九齡傳》)。這是一段使他對朝廷深為感戴的曲折遭遇。驟失宰相的依靠,卻獲皇帝的恩遇,說明他的才德經(jīng)受了考驗。為此,他躊躇滿志,在詩中微妙地表達了這種情懷。

  這詩描寫的是廬山瀑布水的遠景,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細,寫貌求神,重彩濃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襯,與天相映,寫出了一幅雄奇絢麗的廬山瀑布遠景圖;而寓比寄興,景中有人,象外有音,節(jié)奏舒展,情調(diào)悠揚,賞風景而自憐,寫山水以抒懷,又處處顯示著詩人為自己寫照。

  詩人欣賞瀑布,突出贊嘆它的氣勢、風姿、神采和境界。首聯(lián)寫瀑布從高高的廬山落下,遠望仿佛來自半天之上。“萬丈”指山高,“迢迢”謂天遠,從天而降,氣勢不凡,而“紅泉”、“紫氛”相映,光彩奪目。頷聯(lián)寫瀑布的風姿:青翠高聳的廬山,雜樹叢生,云氣繚繞。遠望瀑布,或為雜樹遮斷,或被云氣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詩人以其神寫其貌,形容瀑布是奔騰流過雜樹,瀟灑脫出云氣,其風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頸聯(lián)寫瀑布的神采聲威。陽光照耀,遠望瀑布,若彩虹當空,神采高瞻;天氣晴朗,又似聞其響若風雨,聲威遠播。尾聯(lián)贊嘆瀑布的境界:廬山本屬仙境,原多秀麗景色,而以瀑布最為凸出。它與天空連成一氣,真是天地和諧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闊大!兑住は缔o》:“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此用其詞,寄托著詩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負。

  但總起來看,詩中所寫瀑布水,來自高遠,穿過阻礙,擺脫迷霧,得到光照,更聞其聲,積天地化成之功,不愧為秀中之杰。這正是詩人遭遇和情懷的`絕妙的形象比喻。所以他在攝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選擇什么語言,表現(xiàn)什么特點,實則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懷來取舍的。這也是此詩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詩人自我化身,則比喻與被比者一體,其比興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鑿痕跡。

  作為一首山水詩,它的藝術(shù)是獨特而成功的。乍一讀,它好像只是在描寫、贊美瀑布景象,有一種欣賞風景、吟詠山水的名士氣度。稍加吟味,則可感覺其中蘊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shù)效果是奇妙有味的!霸娧灾尽,山水即人,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望廬山瀑布賞析2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才華橫溢,感情恣肆,他的詩被杜甫稱贊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被稱作“詩仙”。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生于中亞的碎葉(今屬吉爾吉斯斯坦),五歲隨父遷居四川彰明縣青蓮鄉(xiāng)。少年時博覽群書,研習劍術(shù),26歲時出蜀,開始了一個漫游而兼求仕的時期。后任翰林供奉,報國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視權(quán)貴,放蕩不羈的性格,遭到權(quán)貴的讒毀。李白對仕途失望后,離開了長安。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這期間結(jié)識了杜甫,成為莫逆之交。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李柏蒙冤入獄,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異鄉(xiāng),762年,病逝于當涂(今安徽省境內(nèi))。

  李白現(xiàn)存詩篇900多首,內(nèi)容豐富,有的批判黑暗現(xiàn)實,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fā)報國之志,有的表達壯志難酬的痛苦和憤懣,有的吟詠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個性解放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詩歌中的主旋律。

  在藝術(shù)上,李白繼承和發(fā)揚了浪漫主義精神與創(chuàng)作手法,運用神話傳說,馳騁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生動的比喻,出神入化,揮灑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自己的這兩句詩是他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

  【注釋】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罩著云煙而得名。

  生紫煙:云煙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xiàn)紫色,所以說它“生紫煙”。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懷疑。

  銀河:晴夜所見環(huán)繞天空呈白色的云狀光帶,由大量恒星構(gòu)成。

  九天:天空,極言其高。古人以為天有九重,最高一層稱九天。

  【譯詩、詩意】

  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

  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懷疑那是銀行傾落于九天。

  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騰起一片紫色的霧煙,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于九重之天。

  【寫作背景】

  天寶十五年,唐玄宗采納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議,傳下“制置”的詔旨,將四個兒子分置四方,對叛軍造成分進合圍的態(tài)勢。不料太子李亨卻在此詔命之前已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號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為太上皇。玄宗得知雖心中不樂,但一來年歲已高,二來考慮到自己在位上引發(fā)了叛亂,心中內(nèi)疚,面對既成的事實也就沒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當盛年,身強力壯,雄心勃勃,對太子李亨擅自稱帝,心存不滿,便沒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師江夏,繼續(xù)擴充軍隊,召募人才,以便與肅宗李亨分庭抗禮。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騙,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獄,終被流放夜郎。這是后話。且說李白此時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離開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廬山隱居。廬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麗無雙,李白觀察日九,愛之深切,寫下不少詩篇贊美廬山美景。《望廬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賞析】

  李白生平游歷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愛廬山的風景,從他的“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望廬山瀑布》之一)等詩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經(jīng)有過退隱廬山的念頭。這首詩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锻麖]山瀑布》共有兩首,第一首是五言古體,這里選讀的是第二首,為七言絕句。

  這是一首寫景的詩。詩人在廬山香爐峰下,遠遠地觀賞這里的風景。他先從上面的香爐峰看起,“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的光輝照射在香爐峰上,“香爐”中在升起紫色的煙霧。煙,一般呈灰白色,這兒的煙怎么會是紫色的呢?因為香爐峰下有瀑布,水氣蒸騰,混入云氣,透著日光,反映出紫紅色,遠望過去,在形似香爐的高峰上盤旋繚繞的就是紫色的煙云了。這樣的風景多么美妙啊!香爐冒煙是極為平常的事物,詩人借它來描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觀。

  接著向下望到香爐峰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掛在前面的水面上。這里最傳神的是一個“掛”字。瀑布原本是從山壁上突然傾瀉而下的水,遠遠看起來就像是懸掛著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掛”字形容它從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廬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掛流三百丈”的詩句,也是用“掛”來形容香爐峰瀑布的。

  第三、四兩句進一步描寫瀑布,“飛流直下”,寫瀑布從高高的山壁上筆直地奔瀉而下的迅疾情況。“三千尺”是一個夸張數(shù)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掛流三百丈”一樣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從陡峭的山壁的極高處飛流而下的氣勢。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說讓人懷疑那是銀河從極高的天空降落下來了。銀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環(huán)繞天空的銀白色光帶,它既很壯觀,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種天象奇觀,用銀河比喻瀑布,顯示出瀑布銀光閃閃,氣勢磅礴的壯麗奇觀,真是別出心裁的聯(lián)想。詩人在運用這個比喻時,不取“像”“似”之類的字,而用一個“疑”字,故意說它若真若假,卻更強調(diào)了兩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張,顯示出廬山瀑布奇麗雄偉的獨特風姿,也反映了李白這位大詩人胸襟開闊、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望廬山瀑布賞析3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賞析

  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星羅棋布著各種神奇美麗的景觀。千百年來,無數(shù)詩人用熱情的詩筆描繪她們,謳歌她們,給我們留下了一大批吟詠祖國名山勝水的文學瑰寶。我們熱愛祖國的深情,有相當一部分是被這些精彩的詩篇喚起和強化了的。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七絕名作《望廬山瀑布》,就是這樣一首千古絕唱。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年在廬山隱居過一段時間。這首詩,寫的便是廬山的香爐峰瀑布。

  起句用漸引法,未寫瀑布,先寫瀑布所處的環(huán)境。香爐峰,因山峰尖圓,形似古代的博山香爐而得名。太陽照耀著香爐峰,白色的.山嵐被染成了紫色。由于句格的限制,無法照實直說“日照香爐峰”,只能略去“峰”字。但一字之省,卻獲得了奇特的藝術(shù)效果:在陽光的作用下,一尊碩大無朋的“香爐”竟冉冉升騰起縷縷紫色的煙氣!紫煙、紫氣,在古人心目中,是仙氣,是瑞氣,何等壯麗,何等祥和!落筆不凡,先聲奪人。而這紫煙、紫氣,多半是由瀑布的水汽所構(gòu)成。因此,雖未直接寫瀑布,而瀑布已隱于其中。

  次句步入正題!斑b看”繳出題中那個“望”字!皰烨按ā,有人直譯為“掛在前方的河面上”,但按常理,應該說瀑布“掛在前方的峰面上”才對。于是又有人演繹為“掛在前方的山川間”。但原詩只說“前川”,并未提到“前山”!因此,這兩種理解都不合適。筆者以為,此句不能用散文句法讀,它是典型的詩的語言,應解讀為前方的瀑布是“掛”著的“川”。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清水》篇曰“瀑布乘巖,懸河注壑”,稱“瀑布”為“懸河”,“懸”者“掛”也,“河”者“川”也,可見李白詩實有所本。一“掛”字煉得極好,再沒有第二個字能比它更形象,更生動,更貼切!

  第三句,進一步寫出瀑布的速度、力量與氣勢,真神來之筆!“三千尺”是文學夸張,極言其高其長。就物理世界而言,任何一條瀑布都不可能有這樣大的落差;但在文學世界,非如此不足以蔚為壯觀,震撼讀者。這便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末句馳騁想象,將瀑布比作從天而降的銀河。“銀河”不是河,是無數(shù)星辰因密集排列而形成的一條光帶。但古人既擬之以“河”,正不妨沿著這一思路繼續(xù)作形象思維:是河便有水,那便是瀑布的源頭了!熬盘臁,古代傳說,天有九層,故稱。當我們還沉醉在那壯美的詩境里流連忘返,詩人已為他的杰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李白之前,對于瀑布的文學描寫,還從來沒有過這樣夢幻般的藝術(shù)構(gòu)思!身在人間,想落天外。其詩每每能憑藉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溝通天人兩界,李太白真不愧為“詩仙”!

望廬山瀑布賞析4

  古詩教學貫穿整個語文教學過程的始終。學好古詩對于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想象力、審美力以及陶冶他們優(yōu)美情操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從上幼兒園起日積月累地背誦了許多古詩,關(guān)于詩意的理解卻顯得模糊而淺顯。我認為,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教師有必要對教材中的古詩進行富有個性的教學設計,既有利于學生汲取我國古代文明中的燦爛精華,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力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組21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古詩,下面是我結(jié)合這首古詩教學中的一些實踐片段進行的一些反思。

  激發(fā)興趣正確讀詩

  片段一

 。ㄅ錁凡シ艔]山風光片,簡筆畫出廬山及廬山瀑布。)

  師:廬山美嗎?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廬山的美?

  生:煙霧縹緲、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山青水秀……

  師:是呀!廬山的美是說不盡的,喜歡畫畫的人來到廬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畫筆;喜歡作詩的人來到廬山更會脫口而出吟誦詩歌。1300多年前,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第二次上廬山時,被廬山瀑布的壯美深深陶醉了,想讀讀這首膾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嗎?

  生:想。▽W生翻書,迫不及待地小聲讀起古詩來。)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大聲朗讀這首詩,把每個字讀正確,每行詩讀流利。

  [反思:唐詩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廬山是馳名中外的勝地。教師播放展示廬山的美,簡筆畫出廬山的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快的情感學習氛圍。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廬山的美,更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廬山,零距離地感受古詩,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漸行漸濃,再切入到他們的求知基點,只提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的初步要求,讓學生在充分讀的訓練中樹立了學習古詩的信心,奠定了學好古詩的基調(diào)。]

  激活想象進入意境

  片段二

  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后的注釋認真讀古詩,你能讀懂什么?

  生:我讀出了紫煙的美。“日照香爐生紫煙”,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的晨霧變成了紫色,裊裊浮游,非常動人。

  師:這一句詩中哪一個字寫出了紫煙的美?

  生:“生”字能表現(xiàn)紫煙的美。

  師:能說說你的體會嗎?

  生:“生”紫煙的“生”把紫煙寫活了,好象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著。

  生:“生”紫煙的“生”讓我感到廬山好象媽媽,紫煙就是她的寶寶,這些紫煙寶寶調(diào)皮地不停掙脫出廬山香爐峰的懷抱。

  師:(你的想象真是別具一格),你還能從這個“生”字里感受到什么?

  生:太陽出來了,紫煙把廬山喚醒了,鳥兒也開始婉轉(zhuǎn)啼叫,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

  師:你能讀出生機勃勃的“紫煙”嗎?

  [反思引導學生重點讀“生”,學生自然地邊讀邊想象,廬山香爐峰的紫煙宛如一幅絕美的仙境圖浮現(xiàn)在學生腦中,這一讀,既深入了學生對詩歌的品味,又培養(yǎng)了學生讀文字思畫面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想象中完成對詩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用同樣的方法,學生很好地體會“掛”字的'妙不可言、“飛流直下”的氣勢磅礴,“銀河落”的驚天動地。在讀詩中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組合他們想象到的畫面,從而領略文字的獨特魅力,感悟古詩的經(jīng)典意境。這時的讀詩,想象,表達等方法應該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藝術(shù)體操。]

  激情吟詩熟讀成誦

  片段三

  師:瀑布的快、急、猛帶給你們什么樣的感受?

  生:讓我們大開眼界。

  生:這可真是天下奇觀呀!

  生:這瀑布簡直太雄偉太壯觀了。

  師:老師和你們一樣,被這奔騰飛瀉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生:他應該陶醉不已。

  生:他也許覺得自己到了仙境。

  生:他被這壯美的瀑布迷住了,好象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間還是在天上。

  師:(說得太妙了!老師覺得你的思維火花真燦爛)你從哪個字能體會到李白的這種心境?

  生:“疑”字可以讓我體會到。

  師:那這句話應該怎么讀呢?

 。▽W生自由練習讀,努力讀出如夢似幻的飄渺感。)

  師:李白在廬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們在李白的詩歌中陶醉了,想跟著老師來讀這首《望廬山瀑布》嗎?(指導朗讀,注重節(jié)奏韻律,重點把握“生、掛、飛流直下、疑、落九天”。)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吟誦。在反復讀的過程中背下這首古詩。)

  師:誰會背這首古詩?

 。ㄖ该髡b,評價朗誦)

  師:你能從這首詩中體會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詩人贊美了瀑布的壯美。

  生:詩人也抒發(fā)了對秀美山川的熱愛。

  師:請同學們飽含深情地背誦這首古詩吧!

  [反思在抓重點詞理解這句古詩,感悟這句詩的非凡意境后,再讓學生從“疑”字著重體會詩人的如癡如醉,更能讓學生從側(cè)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態(tài)美。還是這個“疑”字,讓學生真正溶進古詩中,溶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chuàng)作情緒。這種激情因為詩的魅力而流傳千年,學生在激情中吟誦古詩,進而產(chǎn)生了要背誦古詩的高層次需要,教師這時指導朗誦,重點把握讀“生”、“掛”字的舒緩生動、“飛流直下”的輕快充沛、“疑”的柔和飄渺、“落九天”的穩(wěn)重綿長,讓學生在自發(fā)讀與感悟讀的層次遞進中掌握詩歌節(jié)奏韻律和情感脈動,最后發(fā)展到激情吟誦,達到熟讀成誦的傳統(tǒng)要求,用“誦”這種亙古不變的藝術(shù)形式再現(xiàn)詩人若干年前的“情”。]

望廬山瀑布賞析5

  《望廬山瀑布》是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人游覽了廬山,為廬山瀑布激蕩磅礴的氣勢所激發(fā),以其開闊的胸襟和昂揚的氣概,描繪了廬山瀑布奇麗雄偉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河山強烈的熱愛之情。

  品讀感悟,體味詩情

  1、(課件播放:靜止的瀑布畫面),你能看著這幅畫,再讀讀這首詩嗎?

  2、請你做小小詩歌評論家,李白這首詩哪些地方、哪些字詞寫得特別好,你特別欣賞?(在學生的欣賞中指導美讀)

  對于三年級學生,理解詩歌并不是惟一的目的,讓學生真正進入詩境,就必須讓學生去用情賞,用心悟。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啟發(fā)引導。

  生:把在紅日照射下變成紫色的云霧描寫成仿佛從一個頂天立地大香爐里燃起的縷縷煙霧,化靜為動。

  生:“掛”,通過一個掛字告訴我們瀑布猶如白布靜靜垂掛在山前。

  師:你們真了不起!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最后兩行的想象真奇,長長的瀑布飛一樣從山上直瀉而下,足有三千多尺,這壯觀的景象,莫不是銀河從天上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對于學生的鑒賞,只要是經(jīng)過他們深思的,帶著他們感悟的,教者都應該予以肯定,讓他們評價開去,這樣學生精彩的理解才會多元呈現(xiàn)。

  4、由瀑布到銀河,這是李白的一種奇特的聯(lián)想。李白站在這美景面前他可能還會想到些什么?說些什么?

  生:李白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已經(jīng)深深陶醉了,他被震撼了,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他無話可說。

  生:他可能在想:這仙境般的景色怎么會在人間出現(xiàn)。

  生:他可能在想:人間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美景。

  生:他可能在想:廬山你好美,我好愛你!

  開放的問題,引來學生多元的思考、多元的答案。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同時,他們已經(jīng)體味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麗,激發(fā)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加體會到詩人李白寫這首詩的感情及心理。

  師:其實,這首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寫出了紅日、青峰、紫煙和白瀑,色澤鮮明,多么美麗!你們一定能在頭腦里勾畫出一幅絢麗的.廬山美景圖。你能通過你的讀讓大家再去欣賞廬山瀑布的雄壯之美嗎?

  在學生深入感受到詩情詩意的時候,放手讓學生再次美讀,學生的激情很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就古詩學習而言,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依據(jù)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入情入境,體會李白詩歌想象的神奇、大膽過人的夸張、酣暢淋漓的文字、豪放飄逸的詩情,從而更有激情地朗讀。

望廬山瀑布賞析6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薄叭照铡倍洌阂蛔鳌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賞析:

  賞析一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笔钦f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锻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nèi)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jù)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開元年間)所作。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

  賞析二

  這首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墒,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斑b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灐5谌溆謽O寫瀑布的動態(tài)。“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帮w”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耙墒恰敝档眉毼,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梢,“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shù)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響者,致力處也!保ā对娙擞裥肌罚┻@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皰臁弊智懊嬉呀(jīng)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保ā稇蛐炷俨荚姟罚┰掚m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xiàn)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無限制,所以詩人任意揮灑,寫“海風”,寫“江月”,寫“穹石”,寫得大起大落,大開大闔,轉(zhuǎn)折如意,揮灑自如,一氣呵成。第二首七絕因篇幅較小,詩人用夸張的比喻把景物升騰到更高的境界,達到寫瀑布的極致,極為夸張,但又清新自然,淺顯生動,同時具有動蕩開闊的氣勢,飛動流走的章法,跳躍騰挪,縱橫捭闔,亦有歌行的氣勢和特點。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這兩首詩歌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

望廬山瀑布賞析7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飛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張九齡于唐玄宗時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是開元時代的名臣。

  試從所描寫的景色、表達的情趣或用字的繁簡的角度,分析比較這兩首詩的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1)景色相同,情趣相異

  詩人對自然景色觀賞的角度不同,當時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故其詩雖然歌詠的是同一對象,而各自蘊含的感情則相異。張詩主要是在欣賞祖國的壯麗河山,盛贊靈山多秀色,因而,其筆下的瀑布既高遠又多彩,從萬丈高空的重云之間灑落下來,在日光照射之下,成了紅泉,冒出紫煙,燦如彩虹。詩人這時位望通顯,于此詩中噴發(fā)出來的是雍容華貴之氣。李白,狂放不羈,不愿阿諛逢迎,生喜好游覽名山,因而,他遙望廬山瀑布而吟詩,著眼于瀑布的云端飛瀉,力猛氣壯。

 。2)繁簡不同,別具一格

  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詩的描寫角度多,筆墨鋪展,基本屬于繁的一類。此詩多角度描繪廬山瀑布水的遠景,既寫瀑布之高遠,又現(xiàn)其多彩,狀其聲威等。從聽覺、視覺等角度寫,詩形象鮮明。繁而得當,毫無繁冗之弊。

  李詩描寫角度單一,筆墨濃縮;緦儆诤喌囊活。寥寥幾筆勾勒出了廬山瀑布的高和長,寫出了廬山瀑布的氣勢。簡而有方,以簡見豐,耐人咀嚼。

  一言以蔽之,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之二),吟詠的是廬山瀑布同一景點,而描寫角度不同,繁簡有別,情趣相異,別具一格,都給人以藝術(shù)美的享受。

 。ǖ谝稽c結(jié)合詩人背景,詩人性格答,意思對即可。第二點答工筆和白描的`手法也可。要點各占2分,解析各占2分。語言不順暢適當減分。)

  詳解:

  位于鄱陽湖、長江之濱的廬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山上奇景頗多,瀑布便是其中之一。據(jù)周景式《廬山記》①記載,此瀑布在黃龍南數(shù)里,其水出山腹,掛流三四百丈,飛湍于林,出峰表,望之若懸索。如此勝景,極易觸發(fā)詩人的靈感,為之欣然命筆。上錄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一作《湖口望廬山瀑布水》)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二首之二),便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吟詠廬山瀑布的力作。這兩首詩,皆寫廬山瀑布,且皆著眼于遠望,但二者同中有異,異曲同工。

  1.景色相同,情趣相異

  詩是以抒發(fā)詩人的情感為主的,所謂詩緣情而綺靡②,大凡人之感于事,則必動于情。然后興于嗟嘆,發(fā)于吟詠,而形于歌詩矣③。抒情詩自不必說,即便是山水詩,在模山范水時也往往抒發(fā)出詩人的感情。當然,不同的詩人對自然景色觀賞的角度不同,當時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故其詩雖然歌詠的是同一對象,而各自蘊含的感情則相異。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之二)便是如此。這兩首詩歌詠的是同一種對象廬山瀑布,但由于詩人的地位、個性、心境等不同,詩中所蘊含的情趣也相異。張九齡于唐玄宗時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是開元時代的名臣。他佇立于鄱陽湖口,主要是在欣賞祖國的壯麗河山,盛贊靈山多秀色,因而,其筆下的瀑布既高遠又多彩,從萬丈高空的重云之間灑落下來,在日光照射之下,成了紅泉,冒出紫煙,燦如彩虹。詩人這時位望通顯,于此詩中噴發(fā)出來的是雍容華貴之氣。

  謫仙李白,狂放不羈,不愿阿諛逢迎,自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一生喜好游覽名山,因而,他遙望廬山瀑布而吟詩,著眼于瀑布的云端飛瀉,力猛氣壯,無怪宋代大文豪蘇軾針對徐凝的《廬山瀑布》詩④評述曰: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蘇軾的評語雖未免過分,徐凝之作稱不上惡詩,但徐作不如李白之詩思緒飛逸是確實的。李白與張九齡的詠瀑布詩情趣相異也是不言而喻的。

  2.繁簡不同,別具一格

  此處所謂繁,系指詩的描寫角度多,筆墨鋪展,而簡則指描寫角度單一,筆墨濃縮。二者倘若都能運用得恰到好處,則并無優(yōu)劣之分,正如明代謝榛所說:作詩繁簡各有其宜,譬諸眾星麗天,孤霞捧日,無不可觀⑤ 。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基本屬于繁的一類。此詩多角度描繪廬山瀑布水的遠景,既寫瀑布之高遠,又現(xiàn)其多彩,狀其聲威等。詩人將瀑布置身于陽光照耀下的多秀色的靈山這一背景里加以描繪,以萬丈與迢迢明言其高遠,以雜樹與重云襯托其高遠,狀其非凡的氣勢如在目前;以紅泉與紫氛相映襯,凸現(xiàn)其多彩,并以日照虹霓似新穎的比喻既狀其形,又繪其色,使陽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為具體可感,從而,見其瑰麗的風采;以天清風雨聞狀寫其聲威晴空萬里,遙望瀑布,似可聽到其風雨交加的聲響,其中的聞字頗為切合望之特點,正如明代鐘惺評論此句所說:惟望瀑布,故聞字用得妙。若觀瀑,則境近矣,又何必說聞字?⑥此詩狀寫瀑布,繁而得當,毫無繁冗之弊。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之二),顯然屬于簡的一類。此詩描寫廬山瀑布,緊扣其雄奇壯麗下筆。首句巧借香爐峰的山勢和峰名,將高聳的山巒比喻為天然的香爐,把盤旋在山巔的霧靄云氣比喻為起自爐中的裊裊輕煙。此句看似與寫瀑布關(guān)系不大,實則頗為有關(guān),這是以廬山勝景之一的香爐峰交代詩中所寫系廬山瀑布,而非其他地方的瀑布。次句以遙看瀑布點明詩題,以掛前川狀寫瀑布之狀。后兩句續(xù)寫之,先以動態(tài)感極強的詞語飛流、直下與數(shù)量短語三千尺直接狀寫奔騰直下、不可抵擋的瀑布,再以新奇的比喻兼夸張的筆法疑是銀河落九天活現(xiàn)出香爐峰前飛流直下的瀑布的神態(tài)。詩中,三千尺與九天寫足了瀑布的長與高,而飛流直下的瀑布與香爐峰飄渺輕盈的紫色云氣相映襯,則使廬山瀑布更顯得雄奇壯麗。此詩狀寫廬山瀑布,簡而有方,以簡見豐,耐人咀嚼。

  一言以蔽之,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之二),吟詠的是廬山瀑布同一景點,而描寫角度不同,繁簡有別,情趣相異,別具一格,都給人以藝術(shù)美的享受。

望廬山瀑布賞析8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罩著云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古詩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笔钦f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廬山瀑布賞析9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譯文及注釋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罩著云煙而得名。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望廬山瀑布》賞析

  這是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廬山瀑布賞析10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詞釋義

  ①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qū)境內(nèi),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

 、谙銧t:指香爐峰。廬山香爐峰有四。此指南香爐峰。因煙云聚散,如香爐之狀,故名。

 、圩蠠煟褐溉展馔高^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

 、苓b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⑤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抟桑簯岩伞cy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古詩今譯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作品賞析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此詩為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望廬山瀑布賞析11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瀑布好似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薄叭照铡倍洌阂蛔鳌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賞析

  這是作者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景色,反映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似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似一條巨大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瀑布。

  詩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高峻。

  這樣寫作者覺得還沒把瀑布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與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锻麖]山瀑布》確是狀物寫景與抒情范例。

望廬山瀑布賞析12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原文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譯文

  萬丈瀑布飛流直下,好像從天上落下,四周呈現(xiàn)半紅半紫的霧氣。它穿過雜樹而直下,它穿過重重云霧。陽光照射上去像一條彩色的虹霓,在這晴朗有天氣里,又好像聽到風雨的聲響。這廬山就如同仙山一樣,多么壯美呵,煙云與水氣融成一片。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鑒賞

  詩人欣賞瀑布,突出贊嘆它的氣勢、風姿、神采和境界。首聯(lián)寫瀑布從高高的廬山落下,遠望仿佛來自半天之上!叭f丈”指山高,“迢迢”謂天遠,從天而降,氣勢不凡,而“紅泉”、“紫氛”相映,光彩奪目。頷聯(lián)寫瀑布的風姿:青翠高聳的廬山,雜樹叢生,云氣繚繞。遠望瀑布,或為雜樹遮斷,或被云氣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詩人以其神寫其貌,形容瀑布是奔騰流過雜樹,瀟灑脫出云氣,其風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頸聯(lián)寫瀑布的神采聲威。陽光照耀,遠望瀑布,若彩虹當空,神采高瞻;天氣晴朗,又似聞其響若風雨,聲威遠播。尾聯(lián)贊嘆瀑布的境界:廬山本屬仙境,原多秀麗景色,而以瀑布最為凸出。它與天空連成一氣,真是天地和諧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闊大。《易·系辭》:“天地氤氳,萬物化醇!贝擞闷湓~,寄托著詩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負。

  但總起來看,詩中所寫瀑布水,來自高遠,穿過阻礙,擺脫迷霧,得到光照,更聞其聲,積天地化成之功,不愧為秀中之杰。這正是詩人遭遇和情懷的絕妙的形象比喻。所以他在攝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選擇什么語言,表現(xiàn)什么特點,實則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懷來取舍的。這也是此詩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詩人自我化身,則比喻與被比者一體,其比興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鑿痕跡。詩歌蘊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shù)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詩言志”,山水即人,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壽,韶州始興(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始興縣清化石頭塘村)人,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zhì)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自張九齡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薦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一直為后世人所崇敬。

望廬山瀑布賞析13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及注釋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注釋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3.直:筆直。三...

  顯示全部

  譯文及注釋

  佚名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薄叭照铡倍洌阂蛔鳌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本節(jié)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或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laiyo.com

  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顯示全部

  賞析

  佚名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住!锻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

  本節(jié)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或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chuàng)作背景

  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nèi)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jù)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開元年間)所作。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

  顯示全部

  創(chuàng)作背景

  佚名

  這兩首

  詩

  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后

  李白

  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nèi)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jù)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開元年間)所作。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

  ▲

  參考資料:

  1、 趙其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29-330頁

  2、 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2月版:第313-316頁

  3、 李靜 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xx年11月版:第67頁

望廬山瀑布賞析14

  1、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著重引導學生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著重體會“疑”的精妙之處。孩子們的解答讓我驚嘆不已。請看實錄:

  師:同學們,“疑是/銀河/落/九天!笔鞘裁匆馑?

  生:懷疑是銀河從很高很高的天上落下來。

  生:誤以為是銀河是從很高的天上落下來。

  生:好像是是銀河是從很高的天上落下來。

  師:你說得不錯,那作者為什么不用“像”而用“疑”,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像”是好像的意思,“疑”是誤以為的意思。

  生:“像”說明作者知道不是銀河,只不過是像銀河。而“疑”說明作者還沒有肯定是不是銀河,可能是銀河。

  師:這說明了什么呢?

  生:說明作者還沒有弄明白,因為瀑布太壯觀了。

  生:說明了瀑布非常壯觀,會讓人誤以為是銀河是從天下落下來。

  生:說明了瀑布非常有氣勢,看上去還以為是銀河是從天下落下來呢。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一個“疑”就讓我們感受廬山瀑布的氣勢磅礴。多么精妙的一個字!這就是大詩人的出色之處。

  2、且看教學這首詩的導入頗有氣勢。自我臭美。

  師:盛唐時期,一位天才詩人橫空出世,他就是李白?纯刺瞥'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是怎樣贊美他的?{出示詩句:“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薄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眪

  生讀

  師:說說這兩句是什么意思?

  生:“白也詩無敵”是說李白寫詩是無敵的。

  生:“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笔钦f李白寫詩時,下筆就驚動風雨,寫成以后讀起來讓鬼神都哭泣。

  師:真的這么厲害嗎?我們還是從他的詩中去尋找理由吧!

  3、李白的詩用什么來驚風雨、泣鬼神?用的就是夸張的想象、磅礴的氣勢。不信,我們再來從他的另一首詩中尋找吧!出示:《望廬山五老峰》

  生:我從“青天削出金芙蓉”中體會到了,因為他把五老峰說是青天削出來的金芙蓉。

  生:我從“吾將此地巢云松”體會到了,他說要用白云和松樹做巢,真是不可思議。

  師:沒有什么,他看上去就不是個人。

  生:他是個神,是仙。

  生:怪不得人們稱他為“詩仙”。

望廬山瀑布賞析15

  望廬山瀑布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古詩簡介

  《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翻譯/譯文

  其一

  從西面登上廬山的香爐峰,看見南面瀑布高掛在山前。

  瀑布高高懸掛達到三百丈,噴涌出的溪水有數(shù)十里長。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閃電般,時隱時現(xiàn)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為銀河從九天垂落,河水從云天高處半灑而下。

  抬頭仰觀那氣勢更加雄偉,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壯闊!

  海天之風吹不斷瀑布水練,江上明月照來又如同空無。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濺亂射,沖洗著兩側(cè)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飛濺猶如輕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滾。

  我平生素來喜愛游覽名山,面臨此瀑布更覺心里閑逸。

  不必說可吸飲如瓊液之水,還可以用來洗去途中塵顏。

  還是與舊友相攜一道到此,在這里隱居永遠辭別人間。

  其二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注釋

  ⑴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qū)境內(nèi),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

  ⑵香爐峰:廬山香爐峰有四。此指南香爐峰。因煙云聚散,如香爐之狀,故名。關(guān)于香爐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種說法。

 、悄弦姡阂蛔鳌澳贤。

 、热僬桑阂蛔鳌叭ァ。

  ⑸“噴壑”句:意謂瀑布噴射山谷,一瀉數(shù)十里。壑(hè),坑谷。

 、省皻H如”二句:意謂快如閃電而來,隱似白虹而起。此二句化用沈約《八詠詩·被褐守山東》“掣曳寫流電,奔飛似白虹”句意。歘(xū),迅疾貌。飛電,空中閃電。一作“飛練”。隱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種出現(xiàn)在霧上的淡白色的虹。

  ⑺河漢:銀河,又稱天河。一作“銀河”。

 、獭鞍霝ⅰ本洌阂蛔鳌鞍霝a金潭里”。

 、驮旎鹤匀唤绲膭(chuàng)造者,此指大自然。

  ⑽“江月”句:意謂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顯得更加清澈。江月,一作“山月”。

 、稀翱罩小倍洌阂庵^瀑布在奔流過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處飛濺,沖刷著左右青色的山壁。潈(zōng),眾水匯在一起。

 、旭罚╭ióng)石:高大的石頭。

  ⒀樂:愛好。樂名山:一作“游名山”。

 、乙妫焊。閑:寬廣的意思。

 、訜o論:不必說。漱:漱洗。瓊液:傳說中仙人的飲料。此指山中清泉。

 、赃得:但得。一作“且得”。洗塵顏:喻指洗除在塵世中所沾染的污垢。塵顏,沾滿風塵的臉。

 、铡扒抑C”二句:一作“集譜宿所好,永不歸人間”,又一作“愛此腸欲斷,不能歸人間”。諧,諧和。宿所好,素來的愛好。一解為舊友。宿,舊。

 、帧叭照铡倍洌阂蛔鳌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边b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字保汗P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⒇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創(chuàng)作背景

  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nèi)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詹锳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jù)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于開元年間入長安之前所作。

  賞析/鑒賞

  整體賞析

  這兩首詩體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絕,內(nèi)容也有部分重復。第二首詩流傳很廣,曾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

  第一首詩是五言古詩。此詩共換四次韻,前八句為一韻;中間八句每四句各一韻;末六句為一韻。詩意也可按韻分為四層。前三層基本上是摹寫瀑布的壯觀奇姿,屬景語;只有末一層言志抒懷,屬情語。前三層也各有重點。

  第一層八句,其實是平鋪直敘。開頭二句,詩人先點明自己看瀑布的角度以及瀑布的方位!皰炝鳌倍洹_\用夸張手法描寫瀑布的'縱橫之勢。“欻如”二句,寫瀑布來勢之迅猛如天際白虹,即上面“噴壑數(shù)十里”一句的形象化。而“初驚”二句,則又是“掛流三百丈”一句的注腳。這八句四十字,作者在下一首七絕中乃以二十八字復述了一遍。至此,瀑布的主體實景,已從從正面寫完。第二層四句全是虛寫!把鲇^”句繳足題面的“望”字;而所謂的“勢轉(zhuǎn)雄”“造化功”,只是抽象的贊語,并無足奇。奇在“海風”二句全從作者幻覺而出,以烘托手法來刻畫瀑布的雄奇壯偉。詩人說這從天而降的瀑布連海上颶風也吹它不斷,假如時值皓月當天,則照在瀑布上便成為一片空明,與月光渾融為一。有此二句,則上文的“雄”“壯”二字就不是概念化的了。這四句用透過一層的寫法以傳瀑布之神,用筆雖虛,卻使瀑布更為形象化了。第三層四句寫得很細,卻是從側(cè)面即從上下四旁來勾勒刻畫!翱罩小倍鋵懰樵诳罩兴臑R,沖洗左右的山壁!扒唷弊窒碌檬终遄。一是說瀑布沖刷石壁,愈洗愈凈,顯得愈加青蒼可愛;二是說山壁之所以“青”,正緣久為瀑布所浸潤,石上可能生長了苔蘚一類的植物。“飛珠”句寫瀑布在日光中飛散,故如輕霞;“流沫”句寫瀑布在穹石上掠滾而下,故著一“沸”字以形容其翻騰之狀。這四句是寫瀑布之動態(tài),而以附近諸物之光彩色澤映襯之,由深寫其神而細寫其形,然后瀑布之形神備矣。第四層六句抒寫詩人的志趣和愿望,亦非泛說。非“名山”不能得見此奇景,故先言“樂名山”;“對之心益閑”者,面對瀑布乃愈覺內(nèi)心寧靜悠閑也!盁o論”二句一開一合,先縱后擒。意謂服瓊液以求仙畢竟是遙遠的事情;但在山中遇到奇景,足以蕩滌塵俗,這倒是比較現(xiàn)實的。然后歸結(jié)到隱居遁世,詩人說這本為自己夙愿;果真能永辭人間,久居林泉之地,固所愿也。收束得自然平易。

  五言古詩講究興寄,直抒胸臆,質(zhì)樸真切,氣象渾成。詩人的感情起伏與詩的節(jié)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樂府和歌行,常以他橫空出世,駿馬絕塵的非凡才力,將樂府、歌行作為表達他飛騰的想象,縱橫的才思,不羈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適的藝術(shù)形式,這些詩寫得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勞勞于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這首五古《望廬山瀑布》正是如此。李白把廬山瀑布寫得壯美闊大。詩人寄情于山水,從“西登香爐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寫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昂oL吹不斷,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說明詩人尋求的是一種“閑”情,也體現(xiàn)李白的飄逸之風。在廬山美景之下,詩人借景直抒胸臆,語言質(zhì)樸真切,但仍能感染讀者。第一首雖是古詩,其中卻有不少對仗。古今讀者多謂此首不如第二首絕句寫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詩自有妙句,如南宋胡仔、葛立方、韋居安等。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墒牵搅嗽娙死畎椎墓P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皰烨按ā,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皰臁弊趾苊,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灐5谌溆謽O寫瀑布的動態(tài)!帮w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耙墒恰敝档眉毼,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梢姡耙墒倾y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shù)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保ā对娙擞裥肌罚┻@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皰臁弊智懊嬉呀(jīng)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眻鼍半m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xiàn)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五言古詩因篇幅無限制,所以詩人任意揮灑,寫“海風”,寫“江月”,寫“穹石”,寫得大起大落,大開大闔,轉(zhuǎn)折如意,揮灑自如,一氣呵成。七言絕句因篇幅較小,詩人用夸張的比喻把景物升騰到更高的境界,達到寫瀑布的極致,極為夸張,但又清新自然,淺顯生動,同時具有動蕩開闊的氣勢,飛動流走的章法,跳躍騰挪,縱橫捭闔,亦有歌行的氣勢和特點。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這兩首詩歌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

  名家點評

  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然余謂太白前篇古詩云:“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崩诼淝鍓眩Z簡而意盡,優(yōu)于絕句多矣。

  宋代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二:徐凝《瀑布》詩云:“千古猶疑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被蛑^樂天有賽不得之語,獨未見李白詩耳。李白《望廬山瀑布》詩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故東坡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以余觀之,銀河一派,猶涉比類,未若白前篇云:“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鑿空道出,為可喜也。

  元代韋居安《梅磵詩話》:李太白《廬山瀑布》詩有“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二句“語簡意足,優(yōu)于絕句,真古今絕唱”,“非歷覽此景,不足以見詩之妙”!小耙墒倾y河落九天”句,東坡嘗稱美之。

  明代高棅《唐詩品匯》:劉云:奇夐不復可道。又云:以為銀河,猶未免俗耳。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蘇軾曰:仆初入廬山,有陳令舉《廬山記》見示者,且行且讀,見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詩,不覺失笑。開元寺主求詩,為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為徐凝洗惡詩!

  清代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非身歷其境者不能道。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云:亦是眼前喻法。何以使后人推重?試參之。

【望廬山瀑布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望廬山瀑布賞析06-20

(集合)望廬山瀑布賞析06-21

望廬山瀑布賞析[薦]06-22

【通用】望廬山瀑布賞析06-25

(熱門)望廬山瀑布賞析06-28

望廬山瀑布賞析【精品】06-29

望廬山瀑布原文、賞析06-01

《望廬山瀑布》翻譯賞析10-21

《望廬山瀑布》詩意及賞析08-30

望廬山瀑布名句賞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