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 徐志摩
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 徐志摩
有如在火一般可愛的陽光里,偃臥在長梗的,雜亂的叢草里,聽初夏第一聲的鷓鴣,從天邊直響入云中,從云中又回響到天邊;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溫柔的手指,輕輕的撫摩著一顆顆熱傷了的砂礫,在鵝絨般軟滑的熱帶的空氣里,聽一個駱駝的鈴聲,輕靈的,輕靈的,在遠處響著,近了,近了,又遠了……
有如在一個荒涼的山谷里,大膽的黃昏星,獨自臨照著陽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與野樹默默的祈禱著。聽一個瞎子,手扶著一個幼童,鐺的一響算命鑼,在這黑沉沉的世界里回響著: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塊礁石上,浪濤像猛虎般的狂撲著,天空緊緊的繃著黑云的厚幕,聽大海向那威嚇著的風暴,低聲的,柔聲的,懺悔它一切的罪惡;
有如在喜馬拉雅的頂顛,聽天外的風,追趕著天外的云的急步聲,在無數(shù)雪亮的山壑間回響著;
有如在生命的舞臺的幕背,聽空虛的笑聲,失望與痛苦的呼答聲,殘殺與淫暴的狂歡聲,厭世與自殺的高歌聲,在生命的舞臺上合奏著;
我聽著了天寧寺的禮懺聲!
這是哪里來的神明?人間再沒有這樣的境界!
這鼓一聲,鐘一聲,磐一聲,木魚一聲,佛號一聲……樂音在大殿里,迂緩的,曼長的回蕩著,無數(shù)沖突的波流諧合了,無數(shù)相反的色彩凈化了,無數(shù)現(xiàn)世的高低消滅了……
這一聲佛號,一聲鐘,一聲鼓,一聲木魚,一聲磐,諧音盤礴在宇宙間——解開一小顆時間的埃塵,收束了無量數(shù)世紀的因果;
這是哪里來的大和諧——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籟,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動,一切的擾攘;在天地的盡頭,在金漆的殿椽間,在佛像的眉宇間,在我的衣袖里,在耳鬢邊,在官感里,在心靈里,在夢里,…… 在夢里,這一瞥間的顯示,青天,白水,綠草,慈母溫軟的胸懷,是故鄉(xiāng)嗎?是故鄉(xiāng)嗎?
光明的翅羽,在無極中飛舞!
大圓覺底里流出的歡喜,在偉大的,莊嚴的,寂滅的,無疆的,和諧的靜定中實現(xiàn)了!頌美呀,涅槃!贊美呀,涅槃!
《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寫于1923年10月26日,初載于同年11月11日《晨報·文學(xué)旬報》,署名徐志摩。
賞析:
在一定的意義上,詩人并不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說的那樣是世界的“立法者”,而是萬物靈性、神性、詩性的聆聽者、命名者和發(fā)送者。詩人之為詩人,不是因為他有打破與重建世界現(xiàn)實秩序的能耐,而是由于他能在世俗物化的庸俗生活中站出自身,在表象與本真、遮蔽與敞開、物性與詩性之間的維度上,迎接本真與美的出場,并通過以語言命名的方式,使它們成為能夠與世人交流,供人類共享的精神之物。
就如這章《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的散文詩,倘若不是詩人,能夠在禮懺聲中聆聽到天地人神交感的和諧嗎?能夠從人的超越本性出發(fā),感受到靜對身心的召喚和洗禮嗎?無神論者自然不能感應(yīng)這鼓一聲,鐘一聲,馨一聲,木魚一聲,佛號一聲中心與物的呼吸,即使宗教徒恐怕也只能感受救世主普渡眾生的佛心佛意。但我們的詩人卻聆聽到了“大美無言”的靜。靜是什么?它絕不只是無聲。在無聲狀態(tài)中,只是聲音的缺場;而在這里,神性和詩性卻進入心靈得以敞亮。
在心靈間發(fā)生的事情是不同于聲音的傳播和刺激的,它是“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籟,真生命的洪流”,莊嚴靜穆的降臨,是靈魂在瞬間瞥見的澄明之境:青天、白水,綠草,慈母般溫軟的胸懷。人在日常沉淪中失落的本真重新顯現(xiàn)了,我們窺見了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是故鄉(xiāng)嗎?”是的。
它是我們的源初,又是我們的未來。
與其說它是宗教的,不如說是美學(xué)的。因為當詩人把我們帶入這個靜的澄明之境時,我們不是得到某種超度或救贖,而是著迷和傾倒:我們首先會驚異詩人在一片禮懺聲中“聽”出世界上各種生靈的喧嘩與騷動;繼而又不能不揣摹那動與靜對比中靜的籠罩和“神明”的站立;然后是感動與共鳴,情不自禁地被帶入實在生活之外那莊嚴、和諧、靜定的境界。
毫無疑問,前半部分那六個“有如”段奇瑰的想象和描寫,奠定了這章散文詩成功的基礎(chǔ)。在這里,詩人不僅把聽覺感受轉(zhuǎn)化成了視象,而且通過詩人的“靈視”,展開了一個廣袤的、沖突的、包羅萬象的世界。作者不象宗教徒那樣,把現(xiàn)世簡單描繪為一片苦;蛞磺凶飷旱臏Y藪,而是敏銳抓住對禮懺聲的感覺和想象,通過動與靜、虛與實的有機配合,構(gòu)筑了一個天、地、人并存的在世世界。禮懺聲既作為對比,又作為尺度,同時也作為救贖的因素,被描繪為初夏可愛陽光中動聽的鷓鴣啼鳴,月夜沙漠里月光溫柔的手指和輕靈的駝鈴,死寂宇宙間“大膽的黃昏星”(唯一的光明)和預(yù)言家;它美,睿智,神圣而又莊嚴,因而罪惡向它懺悔,云翳因之洗滌,讓人在它面前感到現(xiàn)實生存的空洞,從而向神性站出自身。
如此動人和富有意味的聲音感知與想象,很容易使人們想到海德格爾闡明的詩性言說:“將天空之景觀與聲響和不同于神的東西之黑暗與沉重寂聚為一體,神以此景觀使我們驚訝不已。
在此奇特之景觀中,神宣告他穩(wěn)步到來的近。”(《……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章散文詩中,神也是這樣到來的?少F的是,詩人能在高度集中的感知和想象中,通過語言的命名與恰當?shù)募记砂才,迎候它的出場亮相,讓它和人類生存發(fā)生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構(gòu)造無數(shù)沖突的波流、相反的色彩和現(xiàn)世的高低等渾濁的、渴求救贖的現(xiàn)世世界,然后一同將它們帶入凈化靜定的澄明之境。前半部分并排的六個比喻,展開得十分具體、細膩,具有徐志摩語言獨有的濃艷靈動的風格,但空間非常博大、蒼茫,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shù)氛圍。后半部分由動而靜,由外入內(nèi),最終進入心的澄明和瞬間感悟,發(fā)出內(nèi)心的歡呼。與之相對應(yīng),詩人采取了詩的排比復(fù)沓抒情與散文展開細節(jié)相融合的表現(xiàn)手法,——這是散文詩的特點:自由、舒展、純凈而又豐富,十分適合表現(xiàn)崇高和有神秘意味的經(jīng)驗與感受。
【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 徐志摩】相關(guān)文章:
聞一聞父親的味道短文散文06-10
韋應(yīng)物的聞雁06-12
徐志摩經(jīng)典詩詞04-19
《詩》徐志摩01-31
徐志摩全集03-27
對徐志摩的評價06-09
徐志摩的詩歌12-05
徐志摩的詩10-22
徐志摩的情詩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