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塞上聽吹笛》和《從軍北征》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 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 一時回首月中看。
、賰稍姸济鑼懥恕把焙汀霸隆,在詩中分別起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谶@兩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征人思鄉(xiāng)之情的?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俑咴娒鑼懥吮┫,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渲染出和平寧靜的氣氛(2分,劃線的點答上一處即可得1分);李詩描寫了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軍道路的艱難,使人倍感環(huán)境的荒涼、氣氛的悲愴(2分,劃線的點答上一處即可得1分)。
、诟咴娭小敖鑶柮坊ê翁幝洹保钦魅擞陕犌氲搅斯枢l(xiāng)的梅花,含有思鄉(xiāng)之情(2分);李詩中一句“一時回首月中看”,那一輪高掛在空中的明月,很自然地勾起了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2分)
對比賞析
《塞上聽吹笛》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此詩用明快秀麗的基調和豐富奇妙的想象,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反映了邊塞生活中安詳、恬靜的一面。詩人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在虛實交錯、時空穿梭之間,把戰(zhàn)士戍邊之志與思鄉(xiāng)之情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一起來,構成一幅奇麗寥廓、委婉動人的畫卷。全詩含有思鄉(xiāng)的情調但并不低沉,表達了盛唐時期的那種豪情,是邊塞詩中的佳作。
這首七言絕句,由雪凈月明的實景寫到梅花紛飛的虛景,虛實相生,搭配和諧,共同營構出一種美妙闊遠的意境。詩中的思鄉(xiāng)之情含蓄雋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盡。
《從軍北征》是唐代邊塞詩人李益的作品,全詩描繪出了一個壯闊又悲涼的行軍場景。經(jīng)詩人剪裁、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從軍北征》全詩營造出凄美空靈、完整和諧的藝術意境。第一句寫的是景色,第二句寫的是樂聲,三、四句寫的是心中所感,寫的情感。前二句都是為了三、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全詩色、音、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為一爐,傳遞出深沉悲涼的征人思鄉(xiāng)情,具有含蘊不盡的抒情特色。
詩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風寒”,是這幅畫的背景,只七個字,就把地域、季節(jié)、氣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這次行軍的環(huán)境氣氛。這樣,接下來不必直接描述行軍的艱苦,只用“橫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缎新冯y》是一個聲情哀怨的笛曲,這里用了“遍吹”兩字,更點明這時傳來的不是孤孤單單、聲音微弱的獨奏,而是此吹彼和、響徹夜空的合鳴,從而把讀者帶進一個悲中見壯的境界。
詩的后兩句“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是這一片笛聲在軍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磧里”、“月中”,也是烘染這幅畫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說明這支遠征軍不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風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這就使人加倍感到環(huán)境的荒涼、氣氛的悲愴。也許有人對這兩句中“三十萬”的數(shù)字和“一時回首”的描寫,感到不大真實,因為一支行軍隊伍未必如此龐大,更不可能全軍都聽到笛聲并在同一時間回首顧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實的詩歌,在反映真實時決不應當只是依樣畫葫蘆,為了托出一個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藝術效果,有時不但容許而且需要運用夸張手法。
李益的這兩句詩,如果一定要按照磧上行軍的實際人數(shù)、按照聞笛回顧的現(xiàn)場情況來寫,其藝術效果必將大打折扣。只有像這樣寫,才能充分顯示這片笛聲的哀怨和廣大征人的心情,使這支遠征隊伍在大漠上行軍的壯觀得到最好的藝術再現(xiàn),從而獲致王國維所說的“境界全出”的藝術效果。這不但不違背真實,而且把真實表現(xiàn)得更突出,更完滿,也更動人。
【《塞上聽吹笛》和《從軍北征》閱讀答案對比賞析】相關文章:
《從軍北征》及《從軍行》閱讀答案08-07
《十五從軍征》 閱讀答案08-23
《十五從軍征》閱讀及答案10-02
高適《塞上聽吹笛》古詩賞析與翻譯09-05
從軍北征_李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12
塞上聽吹笛翻譯及詩意古詩詞07-09
趙延壽塞上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31
杜甫《北征》全文賞析08-03
北齋雨后閱讀答案翻譯及賞析05-24
《望月懷遠》《月夜》閱讀答案及對比賞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