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霆《踏莎行晚景》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踏莎行·晚景
陳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烏鳶噪。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
風暝寒煙,天低衰草,登樓望極群峰小。欲將歸信問行人,青山盡處行人少。
注釋:
、匍堆溃哄e雜不齊貌。鳶:俗稱鷂鷹。
、谲饺乩希汉苫ǖ驓。
1、此詞上片中劃線的幾句從哪些角度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4分)
2、詞的下片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情感是怎樣抒發(fā)的?(4分)
參考答案
、艔囊曈X和聽覺兩個角度,寫出了環(huán)境的孤寂、荒涼的特點(4分,角度和特點答對各2分)
⑵思鄉(xiāng)之情。①環(huán)境烘托,環(huán)境越荒涼、越凄清,思鄉(xiāng)之情就越發(fā)深重。(如答融情于景亦可)②行動表現(xiàn),登樓遠望群峰,結果連個可托歸信的行人都難見到。(心理描寫亦可)(4分,“思鄉(xiāng)之情”答對給1分,其它兩點答對一點給兩分,答對兩點給三分。)
賞析:
作者在寫這首詞時,時在深秋,人在貶所(他因得罪當時炙手可熱的宦官劉瑾而被貶安徽六安),可謂是時亦悲涼,人亦悲涼。
詞的上片寫秋日傍晚的景色:流水圍繞著孤零零的村落,一座破敗荒涼的古城前是一條蕭條荒涼的古道。傍晚時分,槎枒參差的古木老樹上,歸巢的群鴉老鷹在聒噪不停,夕陽斜照穿過了蕭疏的樹林,在地上拉出了長長的影子,江邊一帶的枯荷在寒風中索索作響,一片蕭瑟衰敗的景象。上片主要用了宋秦觀《滿庭芳》“夕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的詞意,如唐李賀《江樓曲》“鯉魚風起芙蓉老”詩意,其中“荒城古道”這一意象的增添,點出了作者當時所處之地,暗逗出貶臣的幽怨之情,使羈情之中又添幾分貶愁。“射”字下得尤為刻意,較秦觀詞更顯蒼勁凄厲。
下片寫登樓所見及所感:登樓遠眺,風搖夕煙,暮色漸起;天空寥廓低垂,與無垠的衰草密相連接。在樓上望去,連綿起伏的群山顯得那么邈渺低小。我想向遠方來的人打聽我復歸的消息,但在這外人罕到的荒山僻鄉(xiāng),連行人也難覓!過片二句用了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的詞意,來承接上片所寫晚景,過渡自然,然后再縱筆寫由晚景引發(fā)的貶臣之情。結句“青山近處行人少”,出于宋歐陽修《踏莎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卻又不囿于歐詞,而能翻出新意。歐詞是從思婦思游子的角度,言原野的盡頭是春山,游子卻在更遠的春山之外,渺不可尋;而陳詞則從游子思鄉(xiāng)的角度,言游子在連行人都不到的青山盡處思鄉(xiāng),渺無音信,更倍覺孤獨凄苦。這首詞多處融化了前人的詩句,幾乎是“無一字無來歷”,但卻自然渾成,一如心中流出,沒有東拼西湊之感,這首先得益于作者以真情實意來熔鑄前人詩意。特別是結句能在前人名句的基礎上翻出新意,表現(xiàn)自己獨特的感受,且情意深切,讓人讀至此眼睛一亮,始味出前面化用前人的詞句詩意,非是作者無能,拾人牙慧,而是當時作者寫的乃是千載游子貶臣最常見、又最傷感之景,觸發(fā)的是萬古遷客騷人最深沉、又最難以排遣的思鄉(xiāng)之情,這里與其說是化用前人的詩句,不如說是融會前人羈情,然后再獨出機杼,在積淀的共鳴中表現(xiàn)此刻的獨特感受。
總體來說,此詞抒寫離情別緒。上片寫離別時的情景。情似游絲,淚眼相覷。一溪煙柳,難系蘭舟。寫盡了離別況味。下片寫別后相思之苦。愁緒無數(shù),無法排遣。全詞凄迷哀婉,愁思無限。
陳霆,字聲伯,浙江德清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及第,官刑科給事中。博學多聞,工詩詞、古文。著有《水南稿》、《渚山堂詞話》等。
【陳霆《踏莎行晚景》的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踏莎行 秦觀閱讀答案07-23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閱讀答案10-18
踏莎行秦觀答案10-27
秦觀《踏莎行》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09-25
踏莎行 秦觀答案05-29
踏莎行 秦觀賞析08-25
晏殊《踏莎行》翻譯賞析09-08
秦觀踏莎行08-15
《踏莎行》秦觀05-09
秦觀的踏莎行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