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精選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精選,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4、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nèi)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么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xiàn)了孟子什么樣的道德主張。
二、資料助讀
孟子“性善論”的要點: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變壞,是由于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xiàn)。
4、本性也需要“養(yǎng)”。
三、理解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讀音、停頓。
重點字音與停頓:
。1)不為茍得也(wéi)(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6)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學生默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3、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重點詞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與”通“歟”,語氣詞。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從前。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是亦不可以已平:這種做法。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寧愿;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為了;接受。
故不為茍得也:得到;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呼爾而與之:給予。
(3)翻譯下列句子。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廴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艽酥^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
3、自讀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抽查課文背誦與理解。
二、整體感知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文中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
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3、“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chǎn)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4、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儆帽扔髡撟C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谟谜磳Ρ鹊恼撟C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5、我們該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nèi)容?
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人應該有舍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戰(zhàn)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后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yǎng)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jù)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于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局限性。
三、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fā)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
四、布置作業(yè)
1、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2、預習下一課。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6-19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07-31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0-08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5-26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8-07
魚我所欲也 教學設計08-10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薦】09-19
【熱門】《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6-02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合集)10-04
《魚我所欲也》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