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很多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下面就是小編與大家分享的幾篇成語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東郭和狼
故事出自十三世紀(jì)中國明代馬中錫的《東田傳》一書。故事說,有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讀死書、死讀書,十分迂腐。一天,東郭先生趕著一頭毛驢,背著一口袋書,到到一個叫"中山國"的地方去謀求官職。 突然,一只帶傷的狼竄到他的面前,哀求說:"先生,我現(xiàn)在正被一位獵人追趕,獵人用箭射中了我,差點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將來我會好好報答您的。" 東郭先生當(dāng)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這只受傷的狼很可憐,考慮了一下說:"我這樣做會得罪獵人的。不過,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辦法救你。"說著,東郭先生讓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繩子把狼捆住,盡可能讓它的身體變得小些,以便裝進(jìn)放書的口袋中去。
不一會兒,獵人追了上來,發(fā)現(xiàn)狼不見了,就問東郭先生:"你看見一只狼沒有?它往哪里跑了?" 東郭先生說:"我沒有看見狼,這里岔路多,狼也許從別的路上逃走了。" 獵人相信了東郭先生的話,朝別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書袋里聽得獵人的騎馬聲遠(yuǎn)去之后,就央求東郭先生說:"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讓我逃生吧。" 仁慈的東郭先生,經(jīng)不起狼的花言巧語,把狼放了出來。不料,狼卻嗥叫著對東郭先生說:"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現(xiàn)在我餓極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讓我吃掉你吧。"說著,狼就張牙舞爪地?fù)湎驏|郭先生。
東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斷對狼喊著"忘恩負(fù)義"。 正在這時,有一位農(nóng)民扛著鋤頭路過,東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講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負(fù)義要 傷害自己的事,請農(nóng)民評理?墒抢菂s一口否定東郭先生救過它的命。老農(nóng)想了想說:"你們的話,我都不相信,這只口袋這么小,怎么可能裝下一只大狼呢。請再裝一下,讓我親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團(tuán),讓東郭先生重新用繩子捆起來,裝進(jìn)了口袋里。老農(nóng)立即把口袋扎緊,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講仁慈,簡直太糊涂了。"說罷,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
東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謝農(nóng)民及時救了他的命。 現(xiàn)在,"東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經(jīng)成為漢語中固定詞語,"東郭先生" 專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濫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則指忘恩負(fù)義、恩將仇報的人。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從小就聽老師講過也在許多的書上看到過,知道這個寓言的蘊意只是慶幸自己沒有碰到過"中山狼"的這樣的人。只是今年過年的時候一個可以說的上是很久沒有聯(lián)系的人來到家里拜年,讓我當(dāng)時就想到了小時候看到的這個故事。他真的和"中山狼"差不多。但是沒有想到他居然會在自己發(fā)達(dá)之后給曾經(jīng)幫助過他的人也曾經(jīng)是他一一傷害到的這些人來拜年?梢悦鞔_的說不是什么黃鼠狼給雞拜年的那種不安分的想法,只是人的虛榮心的炫耀。
寓言啟示:人這個動物真的很奇怪,甚至連狼都不如?梢哉f的上人是最下賤的動物,就是因為他們有著思想高智慧,所以有時候做出來的事情自以為很聰明或者是俗人的炫耀,可是在我的眼里你更是下賤更是讓我瞧不起。讓我覺得沒有一點尊嚴(yán)。以為只是幾樣?xùn)|西就可以收買了以前對別人的傷害,想的太簡單。這樣所做在我的眼里只是用金錢來討買自己的罪行更是讓我所看不起的行為。如果他能一直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和關(guān)系的話,也許我還會從心里敬佩他,可是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了。完全地地道道是一個讓我從骨子里面看不起的人!
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鉆牛角尖
有一個讀書人,本來沒有大學(xué)問,可不論見到什么事都喜歡與人爭論。
一天,這個讀書人到艾子那兒去,好像是請教艾子而實則是刁難人。他問艾子說:“凡是大車的'車身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都系著鈴鐺,這是為什么呢?”
艾子回答說:“大車和駱駝都是很大的,而車和駱駝又經(jīng)常在夜間趕路,如果它們一旦狹路相逢,就難以回避而相撞。因此,給它們掛上鈴鐺正是為了在離得還較遠(yuǎn)時就互相給對方送個信,以便提前回避。”
不等艾子說完,那人又問:“佛塔的頂端也掛著鈴鐺,佛塔永遠(yuǎn)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難道佛塔也需要掛上鈴鐺以便夜間行走避免相撞嗎?佛塔為什么也要掛上鈴鐺呢?”
艾子有點不高興地說:“你這個人真是死板。你沒看到那些雀鳥總喜歡在高處筑巢嗎?它們筑巢的地方總會撒下污穢不堪的糞便,在塔上掛著鈴鐺,雀鳥飛來時,鈴鐺便搖晃作響,這樣,雀鳥就不敢來筑巢了。這和大車、駱駝掛鈴鐺完全是不相干的事。”
這個讀書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問:“獵鷹、鷂子的尾巴上也都帶著小鈴,這也是為了防止雀鳥在它們的尾巴上筑巢嗎?”
艾子一聽,“撲哧”一聲忍不住笑了,說:“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是故意裝傻呢還是真不開竅呢?獵鷹、鷂子捕捉鳥獸常常進(jìn)入樹林或灌木叢中,束腳的繩子有時被樹枝掛住,掙拖不開,于是它們在振動翅膀時鈴聲就會響起來,獵人聽到鈴聲,就可以知道它們在哪里從而找到它們。獵鷹、鷂子腳上系鈴鐺當(dāng)然跟雀鳥筑巢沒什么關(guān)系啦。”
讀書人還不罷休,繼續(xù)糾纏著問艾子:“我見過那送葬的隊伍,前面有個人總是搖著鈴鐺唱挽歌。我原先還不明白是為什么,現(xiàn)在才知道了,原來是怕樹枝纏住他的腳,以便讓人們循著鈴聲好找到他呀。只是我還想問您,那個人腳上的帶子是用皮條做的呢,還是用絲線編成的呢?”
艾子實在不耐煩了,生氣地回答讀書人說:“那個搖鈴鐺的人是死者的向?qū),因為這死者生前好狡辯、刁難人,實在難纏,所以才搖著鈴鐺讓他的死尸感到快樂呀!”
讀書人至此終于無話可說了。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片面地抓住某些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把偶然的巧合當(dāng)作必然的聯(lián)系,因而犯了偷換概念、混淆是非的邏輯錯誤。
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越人造車
越國沒有車,越國的人也一直都不懂得該如何造車。越人很希望學(xué)會造車的技術(shù),好將車用在戰(zhàn)場上,增強(qiáng)本國的軍事力量。
有一次,一個越人到晉國去游玩。野外空氣新鮮、風(fēng)景美麗,他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覺到了晉國和楚國交界的郊野。忽然,不遠(yuǎn)處的一件東西將他的視線吸引過去。“咦,這不是一輛車嗎?”這個越人馬上聯(lián)想起在晉國見到過的車。這東西確實是輛車,不過毀壞得很厲害,所以才被人棄置在這里,這車的輻條已經(jīng)腐朽,輪子毀壞,輗(ni)也折斷了,車轅也毀了,上上下下沒有一處完好的地方。但這個越人對車本來看得不真切,又一心想為沒有車的家鄉(xiāng)立一大功,就想辦法把破車運了回去。
回到越國,這個越人便到處夸耀:“去我家看車吧,我弄到一輛車,是一輛真正的車呢,可棒了,我好不容易才搞到的呢!”于是,到他家去看車的人絡(luò)繹不絕,大家都想一睹為快。幾乎每一個人都聽信了這個越人的炫耀之詞,紛紛議論著說:“原來車就是這個樣子的啊!”“看上去怕不能用吧,是不是損壞過呢?”“你不信先生的話嗎?車一定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對,我看也是。”這樣,越人造起車來都摹仿這個車的形狀。
后來,晉國和楚國的人見到越人造的車,都笑得直不起腰來,譏諷說:“越人實在太笨拙了,竟然將車都造成破車,哪里能用呢?”可是越人根本不理會晉人和楚人的譏諷,還是我行我素,造出了一輛輛的破車。
終于有一天,戰(zhàn)爭爆發(fā)了,敵人大兵壓境,就要侵入越國領(lǐng)土了。越人一點也不驚慌,從容應(yīng)戰(zhàn),他們都覺得現(xiàn)在有車了,再沒什么可怕的,越人駕著破車向敵軍沖過去,才沖了沒多遠(yuǎn),破車就散了架,在地上滾得七零八落,越國士兵也紛紛從車上跌落下來。敵軍趁亂殺將過來,把越人的陣形沖得亂七八糟,越人抵擋不住,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兵敗如山倒?墒侵钡阶詈,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敗在了車上。
向別人學(xué)習(xí)當(dāng)然是對的,但是應(yīng)該有所選擇,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是連糟粕也一并納入懷中,就會栽跟頭了。
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智斗小偷
濠州定遠(yuǎn)縣有一個弓箭手,他是使用長矛的能手。一桿長矛到了他手里舞起來,就像一條銀蛇般上下翻飛,讓人眼花繚亂,遠(yuǎn)近少有對手,大家都很佩服他。有個小偷也非常善于使長矛,普通的官軍都打不過他,捉拿了幾次都讓他逃掉。于是小偷很看不起官軍,不過對那位弓箭手他還是有所顧忌,認(rèn)為還能與自己爭個高下。他常常跟人家說:“如果我見到這位弓箭手,一定要和他決一死戰(zhàn),看看我倆到底誰的本領(lǐng)好。”
湊巧,有一天,弓箭手到一個村子里去辦事,路過集市,正遇到小偷在集市上喝酒。兩人這一見面,就好比炸彈碰到了火苗,一點就爆,就是想躲開也已經(jīng)來不及了。于是兩人就在集市上挺起長矛決斗起來。附近的人們聽說這兩大使矛高手決斗,紛紛趕來觀看,圍成了一堵厚厚的人墻。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有的說只怕這次小偷還是能跑掉,有的說弓箭手應(yīng)該可以勝過小偷,一時間大伙兒都瞧不出個輸贏來。
弓箭手和小偷你來我往地大戰(zhàn)了幾百回合,真的是不相上下,誰也贏不了誰。幾個時辰過去了,雙方還在鏖戰(zhàn),體力都已漸漸不支,使矛的速度、力量大大不如剛開始決斗時。
弓箭手滿臉是汗,他一邊隔開小偷刺過來的長矛一邊暗暗焦急:這樣下去,誰都不占優(yōu)勢,到最后只會兩敗俱傷,弄不好自己萬一有點閃失,就會讓小偷又逃掉?墒且獞(zhàn)勝他,又不是馬上就可以辦到的事,怎么辦呢?難道就這樣拖下去嗎?
在這緊要關(guān)頭,弓箭手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條計策。他高聲對小偷叫道:“喂,武官來了,你和我都是身強(qiáng)力壯的人,你敢跟我在武官的馬前決一死戰(zhàn)嗎?”小偷聽了愣了一下神,隨口答道:“行。”可是刀槍對決,哪里容得半分疏忽!就在小偷略一分神的工夫,弓箭手挺矛直向他刺去,一下子就結(jié)果了他的性命。
弓箭手鉆了小偷的空子,保全了自己的安全,也贏得了決斗的勝利。所以我們做事情單靠勇猛和力量不能達(dá)到目的時,不要一味蠻干,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用智慧取勝。
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司空見慣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吟詩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劉禹錫,他中了進(jìn)士后,便在京做監(jiān)察御史;因為他的名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nèi),當(dāng)?shù)赜幸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聞名,邀請他飲酒,并請了幾個歌妓來在席上作陪。在飲酒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fā),便做了這樣的一首詩:“高髻云鬢新樣,春風(fēng)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這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等于清代的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jīng)見慣,不覺得奇怪了。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語,但有很多人仍會把它錯用,因為尋常的事情,如果是發(fā)生的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這句成語。如早晨的時候,太陽從東方出來,到黃昏的時候,太陽便在西方?jīng)]落,這樣便不能說“司空見慣”。有些事情發(fā)生的很偶然,而又常常會聽到的,此外在大都市街道上夾往的車輛,平常都是很安全地來往看,但很多時候,常會發(fā)生意外,不是輾傷了人,便是碰傷了車,這樣的事情,我們看多了,則用“司空見慣”四字便恰當(dāng)了。
【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相關(guān)文章:
成語寓言故事:利令智昏12-09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12-08
寓言故事的成語精選12-08
成語寓言故事:負(fù)荊請罪12-09
成語寓言故事:臘月蛇咬12-09
成語寓言故事:棘刺刻猴12-08
成語寓言故事:目不見睫12-08
成語寓言故事:自相矛盾12-08
邯鄲學(xué)步成語寓言故事12-08
寓言故事的成語:后生可畏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