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教案范文錦集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再別康橋》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別康橋》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語文教案-再別康橋。
2,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
A,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B,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教學重點
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誦讀吟詠法,欣賞法。
媒體設計:播放校園歌曲《再別康橋》。
播放黃磊朗誦帶《再別康橋》。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
二,播放歌曲《再別康橋》,附上劍橋的圖片。
(解說: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再別康橋》這首詩本身就極具音樂美。播一首由《再別康橋》改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藝術層面去感受志摩的詩。配上劍橋的優(yōu)美的圖片,讓學生由聽覺到視覺都對《再別康橋》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再別康橋》。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禈虻囊磺,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及飽含的深情。
五,整體鑒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ㄒ唬崾荆鹤怨艑戨x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崩畎椎摹顿浲魝悺罚骸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啟發(fā):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zhuǎn)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ǘ,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A,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
明確: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云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shù)囊庀筮x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ㄈ瑥脑姼璧男问饺胧仲p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1,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ji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jié)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xiàn)。
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音節(jié)和諧,節(jié)奏感強。
C,回環(huán)復沓。首節(jié)和末節(jié),語意相似,節(jié)奏相同,構成回環(huán)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筑美,是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jié),每節(jié)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shù)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ń庹f: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筑美。
4、學生指名用一段話來描繪:你的面前浮現(xiàn)出怎么樣的一幅圖畫?
師述: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xiàn)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六、小結本文。
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xiàn)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七、學生再讀詩歌,感受詩的內(nèi)容和形式的美。(放女聲錄音,學生跟著讀)
八、聯(lián)想遷移,拓展詩歌
閱讀鑒賞:《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欣賞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著名的離別詩,并與《再別康橋》作簡單的比較。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1、 學生朗讀全詩。
2、 學生獨立欣賞全詩。
3、 教師點評:
明確:這首精致的小詩,描摹了日本女郎那種溫柔而禮貌的神態(tài)。詩的第一行描寫了日本女郎同客人道別時鞠躬的神態(tài),突出其溫柔。接著用嬌羞的水蓮形容女郎的美麗與溫柔也流露出詩人對其由衷的贊美!暗酪宦曊渲,道一聲珍重”,依依惜的神情宛在面前,詩人從女郎的道別聲中聽出了”密甜的憂愁”,這正是詩人此時此地的內(nèi)心感受.而這一切是剎那間襲來的情思.。
詩在外在形式上也是著意追求的,注意詩的音樂美。五行中有四行是字數(shù)不一的長句,第三行是兩個短句重復,形成了起伏緩慢的節(jié)湊和柔和的旋律,采用的韻腳是“柔、羞、愁”。美的內(nèi)容和美的形式高度統(tǒng)一。
九、布置作業(yè):課外讀徐志摩詩
《再別康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
3、學會朗讀
教學重點:
1、詩人情感的把握;
2、學會朗讀
教學方法:
誦讀吟詠法,比較法,自我感悟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一 導語:
自古寫離別之作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如: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蓖醪摹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崩畎椎摹顿浲魝悺罚骸袄畎壮酥蹖⒂,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啟發(fā):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zhuǎn)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也是徐志摩這首詩的亮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
二 朗誦《再別康橋》:
1.先叫一名學生朗讀,點出生字生詞: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長蒿(gāo) 漫溯(sù)
笙簫(xiāo)載①zǎi一年半載②zài載歌載舞裝載登載 斑斕(瀾、闌)
2.老師配樂朗讀
3.學生自由讀
4.全班齊讀
三 介紹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詩》《猛虎集》《云游集》等。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禈,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禈虻囊磺校缇徒o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岛拥乃,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 教師分章節(jié)賞析詩歌。
方式:學生自己找出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jié)詩歌,賞析,老師點撥并進行朗讀指導。
《再別康橋》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感悟徐志摩詩歌華麗輕巧的語言,整齊的章法,和諧柔美的音韻所散發(fā)出的強烈的藝術
感染;
2.體會徐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的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再別康橋》教案3。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之美。
【教學難點】
意境的營造。
【教學方法】
誦讀入境,欣賞詩意;聯(lián)想比較,鑒賞評價。
【教學道具】
幻燈
【教學時間】
月 日 星期 第 節(jié) 高二(一)、(二)班 共 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在前幾課里,我們介紹并運用了詩歌的意象和象征這一鑒賞詩歌的入門方法,這節(jié)課我接著運用這種方法,來共同研究、探討現(xiàn)代詩歌史中的明珠——《再別康橋》,體會其意境之美。
二 閱讀資料
徐志摩(1897~1931)
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云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歐美浪漫主義、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21年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2年返國后在報刊上發(fā)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fā)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評論》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其翻譯。1925年赴歐洲、游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fā)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chuàng)刊后任主編。并出國游歷英、美、日、印諸國。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chuàng)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再別康橋》教案3》。
康橋:
即“劍橋”(Cambridge),英國著名的學術、文化中心,風景勝地。是徐志摩曾經(jīng)學習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1920年秋,徐志摩經(jīng)美國到倫敦,在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習,1922年上半年由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特別生轉(zhuǎn)為正式研究生。過了半年的正式學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國。1923年3月在《時事新報》上發(fā)表了第一首記憶康橋的詩——《康橋在會吧》,但藝術上松散冗長,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訪問倫敦,1926年1月寫下了為人熟知的現(xiàn)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橋》;1928年8月第三次來到英國,11月16日快要歸國的途中,靈感閃現(xiàn),揮灑自如地寫下了的傳世經(jīng)典之作——《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教案 篇4
教學目的:體會詩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鑒賞其意象所營造的空靈的意境和清新飄逸的風格,《再別康橋》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重點:鑒賞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韻美。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創(chuàng)作與對康橋的感情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背誦課文,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作者并析題
二.了解徐志摩的創(chuàng)作與對康橋的感情
1.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料,先自行了解作者
2.學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創(chuàng)作”
3.補充知識
梁啟超說:“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國新詩壇的基礎。”
胡適說:“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合在一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xiàn)的歷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創(chuàng)作出版的作品有:
詩集4部《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4部《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小說集1部《輪盤》,劇本1部,譯作5種,以及信札、日記4種。
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蔡元培挽聯(lián)曰: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qū)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康橋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橋”實際上是在英國東南部的劍橋。1920年9月,24歲的徐志摩,通過論文《論中國的婦女地位》的答辯,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后,赴英國,入倫敦劍橋大學研究院為研究生,跟賴斯基教授學政治,擬攻博士學位。1921年,認識了狄更生,并入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當特別生,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再別康橋》教學設計教案》。1922年10月從英國返回中國。
康橋之美:古風古色,橋影藻密,
嫵媚河身的兩岸,
穆靜騰輝的晚景,富麗的溫柔;和緩的鐘聲
春陽晚照,潑翻一海純金,
千百家屋頂煙突,白水青田,黃昏,遠樹凝寂, 象墨潑的山形,襯出輕柔螟色, 密稠稠,七分鵝黃,三分桔綠,
村里姑娘腮紅頸白; 屏繡康河垂柳婆娑,
此地人天妙合,雖微如寸芥殘垣, 亦不乏純美精神,流貫其間。
康橋情結:
“康橋”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時光,而這兩年,卻是那么魂牽夢縈的兩年。
“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币粋老村子“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保ā段宜赖目禈颉罚
你是我難得的知己,汝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xiāng)!你豈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你惠我珍品,數(shù)不勝數(shù);
此去身雖萬里,夢魂必常繞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風東指, 我亦必紆道西回,瞻望顏色; 歸家后我母若問海外交好, 我必首數(shù)康橋,
賴你和悅寧靜 的環(huán)境,和圣潔歡樂的光陰, 我心我智,方始經(jīng)爬梳洗滌, 靈苗隨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輝, 聽自然音樂,哺啜古今不朽
我此去雖歸鄉(xiāng)土, 而臨行怫怫,轉(zhuǎn)若離家赴遠;
別時之情景:心頭盛滿了別離的情緒
雨色凄清,小鳥無歡,悵別情深,涕淚交零,
別后愿望:來春花香時節(jié),當復西航, 重來此地,再撿起詩針詩線, 繡我理想生命的鮮花
三. 觀賞動畫課件,反復誦讀課文,初步體會情感
四. 布置作業(yè):熟讀并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再別康橋》
徐志摩: (1897~1931)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國新詩壇的基礎。
詩風: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康橋之美:人天妙合,雖微如寸芥殘垣, 亦不乏純美精神,流貫其間。
康橋情結:你是我難得的知己,汝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xiāng)!你豈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鑒賞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藝術表達之美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 誦讀課文。
二. 研討:
1。作者再來康橋,再別康橋,來去都有什么特點?
——輕輕地、悄悄地
2. 為什么要這樣?
——對它愛得情深意摯,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兒,緩抱軟吻”(再會吧,康橋。,深怕驚醒了它。
3. 明明是“再別康橋”為何只說“作別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橋美好的一切。
4. 重回康橋,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柳蔭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星輝斑斕,夏蟲鳴叫
5. 常言“花紅柳綠”,在作者筆下,河畔的柳樹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因在夕陽中。把柳樹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樹比做新娘,既寫出夕陽下泛著金光的柳樹的美麗美好,也表達了對康橋自然之美的喜愛之情。
文中還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6.“青荇在水底招搖“用了什么手法?
——擬人,表達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愛。
7. 清泉一般是碧綠的,作者為何將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嫵媚不僅有榆樹清水,還有岸邊的綠樹紅花和在洗滌的腮紅頸白的少女。是—屏繡康河。
8. 重回康橋,他觀金柳,賞青荇清泉,還做了什么?
——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到星輝斑斕時。
9.此時情緒是興奮歡快還是失意低落?何以見得?
——情不自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別離的悄悄是別離的笙蕭;一語?
“笙蕭”是中國傳統(tǒng)的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樂器之一,此時他生怕打擾驚醒了他心愛的康橋,只能悄悄欣賞,默默作別。
11. 中國有這么一句古詩“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用在此處明顯不妥,你認為結合此詩的情感和意境,應該改做什么?
——“別有深情
《再別康橋》教案 篇5
一、教學重點
1、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大致了解該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
2、 學生通過對具體字句的感悟能夠把握作者感情的變化。
3、 學生通過對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夠有感情的朗讀這篇詩歌。
二、教學難點
1、 對于&“繪畫美”的感悟。
2、 對于文章情感的把握。
三、教學工具
多媒體
四、教學方法
對比鑒賞法、擴寫法、美讀法、分組討論法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 、教學步驟
【導語】
以古 曲《陽關三疊》入境,與 大家一起背誦古詩《送元 二使安西》。
這是一首關于什么的詩篇呢? (離別)
這是古人的離別,那么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首現(xiàn)代的離別詩歌《再別康橋》,看一看這種離別又是一種怎樣的離別。
【正文】
1、整體感知
一起朗讀這首詩歌,感知這首詩歌寫得怎樣?
。ê、美或者舉詩歌中的一些具體景物作答)
2、對比鑒賞(通過對比進一步感知本詩的意境美)
通過對比得出:“金柳”、“新娘”、“艷影”給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好像讓人看見了一幅新娘對著鏡子搖曳身姿的動態(tài)畫面一樣,而“柳樹”、“姑娘”、“影子”通過對比就顯得枯燥無味。
“娘”和“ 漾”押韻,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娘”和“徊”則沒有這樣的效果。
3、思考
在第二段中,讓作者心境蕩漾地究竟是什么樣的場景?
4、鑒賞
根據(jù)上面的詩歌第二段的鑒賞方式,分組討論:3、4、5、6段中通過作者的精心描寫,你可以看到什么場景,請你把這種場景描述出來。
。ò呀M分好,然后每小組一小段)
。ǹ偨Y參考------同學回答完了之后進行總結)
第三段:康河沁人心脾的河水中,青荇自由自在的在軟泥中歡快的招手。
第四段:夢像彩虹一樣五彩斑斕,每一片康河的浮藻間都沉浸著有待發(fā)現(xiàn)的自由的夢。
第五段:撐一支長篙,駕一葉扁舟,我在康河的柔波中泛舟尋夢,那滿天的星光倒映在康河的水波中,水天一色。小舟在星光中搖擺穿行。此情此景,只有用歌聲才能表達我的心情。
第六段:夢依舊,人以非。我還能撐一支長篙去尋找自由的夢嗎?今晚的沉默將伴著我悄悄地離開。離開這自由的康橋,離開這自由的夢。
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把文本的意境表達出來了。作者給大家描繪了一個讓人向往的康河世界。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既然大家已經(jīng)把詩中的畫描述出來了,那么你能給每幅畫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嗎?
5、詩圖
6、思考[來源:]
作者在描寫這些讓人憧憬的景觀時,他的情感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請在詩歌的每一段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作者情感變化的字或詞。
難舍難分(有一種不愿打破寧靜的依依不舍之情)
歡喜 (看到康橋有如此的美景作者滿心歡喜)
眷戀 (招搖的水草是自由的象征是我想要的)
迷戀 (很多夢想藏在浮藻間他們都是我的.夢)
沉醉 (撐著長篙尋著夢我快樂無比我要放歌)
失落 (回顧現(xiàn)實青春不再夢不再只能離別吧)
難舍難分(失去了夢讓我的心隱隱作痛還是走吧)
7、寫作背景(加深學生對作者情感的了解)
1922年歸國后,徐志摩在現(xiàn)實的中國為了生活苦苦掙扎。1928年當他第三次歐游,第二次游歷英國劍橋時,站在曾經(jīng)夢想飛翔的康橋上,眼前不禁想起了早已不在的自 由歡樂。作者感慨萬千,后來在歸國途中寫下了這首感懷的離別詩篇 。
8、朗誦
首先:老師范讀
其次:學生互讀(在朗讀時要加強情感的投入)
再次: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通過對比讓學生有所感)
9、總結
繪畫美——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輝、夏蟲。音樂美——節(jié)奏輕快,韻律柔和,抑揚頓挫,朗朗上 口。建筑美——四行一節(jié),錯落排列, 字數(shù)相近,回環(huán)呼應。
10、探討
作者離別的僅僅就是自己的母校劍橋大學嗎?他 離別的還有什么呢?
1、曾經(jīng)想要實現(xiàn)的 文學上的夢。
2、兩年的康橋生活讓他和林徽因有了不解之緣,文章里的第二段中隱含有林徽因的出現(xiàn)讓作者心境 蕩漾的意思。
11、板書
繪畫美 音樂美 建筑美
12、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再別康橋》。
2、對《再別康橋》進行擴寫。
【教學反思】
新月派的詩歌注重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統(tǒng)一。因此在閱讀鑒賞時要好好的揣摩形式與內(nèi)容這兩方面,然后才能在把握作者寫作情感的基礎上去有感情的朗誦。以此作為出發(fā)點 我從兩個角度入手對文章進行了分析。第一,內(nèi)容方面的“繪畫美”作為教學難點重點突破;第二,作者情感的起伏變化在詩歌的字句中如何的體現(xiàn)。這兩點突破之后再進行朗讀訓練,會更有益于對這篇詩歌的理解和把握。
具體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對詩歌“繪畫美”的感悟,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比如:對比鑒賞法、美文擴寫法、討論法等,從不同的方面調(diào)動學生對詩歌意境進行感悟。化抽象的美為一種可鑒賞的美。對于作者情感的起伏變化的把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在第四、第五段上有很大的障 礙。特別是對“揉碎”的理解有兩種,一種是彩虹似的夢已經(jīng)被揉碎了;一種是彩虹似的夢分散在每一片浮藻間。怎么會“滿載一船星輝”呢?在這里我讓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腦海中幻化出滿天的星星灑滿康河,一葉扁舟搖曳其間的場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段中體現(xiàn)情感的詞在美文擴寫的過程中大體都有涉及,稍加點撥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朗讀可以說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朗讀過程中我采用了對比朗讀的方法。用自己的范讀和黃磊朗誦的《再別康橋》flash進行對比。讓學生領悟到詩歌朗讀是要把握節(jié)奏、重音等基本內(nèi)容還要領悟作者的情感融進自己的感情!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學 生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讀法。
本節(jié)課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內(nèi)容的層次方面,臨場上沒有很好的把握。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下:第一,內(nèi)容的設計方面有點偏多,有點想要面面俱到。這樣一堂課的容量太 大,使得有些內(nèi)容還沒講完就下課了。比如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如果重新教授的話應該分兩節(jié)課要好一點。第二,講臺上比較緊張,在授課時出現(xiàn)的本應該在后講授的內(nèi)容放到了前邊講。造成課堂的內(nèi)容很亂。第三,在課前預習時沒有明確的問題提示,最好應該讓學生先嘗試著擴寫文章。這樣課堂上就不用苦思冥想還無所得了。
總的來說就設計而言應設計成兩課時;就預習而言應該讓學生明確預習的內(nèi)容;就備課而言,應該熟記于心。努力做到課前仔細準備、課上臨場不亂。
《再別康橋》教案 篇6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并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j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shù)摹扒腥朦c”,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qū)別。“切入點”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于閱讀教學內(nèi)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tài)引入課內(nèi)的有序狀態(tài)而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屬于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qū)儆谀囊环N呢?”這個問題,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么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系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fā)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敖鹆笔沁@一小節(jié)表現(xiàn)的對象,作者為何如此表現(xiàn)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東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么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系?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系?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么關系?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lián)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么,怎么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經(jīng)歷有關系。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著聯(lián)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捌G影”是什么?要想——美麗的影子;“蕩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lián)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蕩漾”過嗎?如果你蕩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蕩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jié)。
四、進入第三小節(jié)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扒嘬簟薄罢袚u”,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著我,我仰頭看著你,說著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彼葸@一節(jié)著意表現(xiàn)“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jīng)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嘆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fā)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拔腋市淖鲆粭l水草!”一定要大聲讀么?使勁喊,行么?不行。怎么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jié)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么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叭嗨樵诟≡觊g,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xiàn)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xiàn)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蕩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里,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從此走上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xiāng)。”所以,在別人眼里的清泉,在詩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貞浧鹜舻纳睿貏e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么?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么是長篙么?噢,在《社戲》里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么?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著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么?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里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fā)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里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lián)系上一節(jié),我們可以說,這里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蕩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么,這一小節(jié)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jīng)歷,那是多么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里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暗也荒芊鸥琛。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么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辦?“悄悄”地離開!扒那摹本褪俏业摹绑虾崱,憋在心里,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fā)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么,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xiàn)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jié)中都寫到了。怎么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仿佛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藏著無限的留戀。
九、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xiàn)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筑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jù)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后,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著甜蜜的憂愁!睂懙亩嗪冒!同學們?nèi)绻信d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教學總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jīng)過一周多的反復演練,加上同組老師的耐心指導,自己又詳細地設計過渡語,覺得萬無一失,做到了盡善盡美,但是講完研究課后,我感慨良多,收獲頗豐。
一、自我反思
在各種體裁作品的語文教學中,詩歌是相當有難度的,是一塊硬骨頭,十分難啃。我本著挑戰(zhàn)自我的想法,依然選擇了《再別康橋》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現(xiàn)代詩歌。
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這是一節(jié)課的終極目標,也是貫穿課堂的一條理念。誦讀是學習詩歌最好的方式,而讀出情感,讀出意蘊,讀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戰(zhàn)了。因此,品味詩歌語言,進行誦讀訓練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首要目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應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思路,特別是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機械死板的教條,去禁錮學生鮮活的思想。解剖詩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點的前提下,描繪所營造的意境,從而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據(jù)于此,我就把“指出詩歌意象,描繪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難舍難分的無奈和感傷”作為學習目標。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給予學生分析詩歌方法的引領和指導。
情境導入是一種對學生春風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著優(yōu)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橋的圖片,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康橋的美妙意境。接著,我聲情并茂的范讀詩歌,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變化。徐志摩進行自我反思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我這一生的周折,大都尋得出感情上的線索!彼詫χ灸ψ髌返慕庾x就要“知人論詩”。其中最能表達徐志摩的“康橋情結”的兩句話是“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薄拔业难凼强禈蚪形冶牭,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之后,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詩。問題如下:1.請找出詩歌中的主要意象; 2.說一說詩歌表達的情感; 3.指出這首詩中的情緒高漲的一節(jié)詩。這幾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基本上能說出來。
有了這些鋪墊,我針對第二節(jié)詩指導學生來品讀賞析。首先提問學生讀,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夠濃烈,表現(xiàn)得不夠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學生評價,并再次讀這一節(jié)。最后我做出這樣的指導:“蕩漾” 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動。這里形容心情起伏,無法平靜,寫出作者的心動,但不是一下,是一層層的漣漪,一波波的蕩開。聲音要飽含熱愛,蓄積在喉間,再輕聲發(fā)出(重音輕讀法);語速要慢;語調(diào)要有起伏,輕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讓剛開始的同學讀,明顯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還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導學生從意象、修辭和情感三個方面來剖析這節(jié)詩。學生經(jīng)過同桌之間的討論,很快確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艷影;修辭是比喻;情感是歡喜和眷戀。
做了這樣一個例子,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并指導學生自選詩節(jié)從意象、修辭和情感三個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讀為突破口,達到吃透類似詩歌的目的。學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熱情很高。當他們展示自己的成果時,我發(fā)現(xiàn)有差距的時候,就立即給予引導。事后考慮,當時有點太急了,應當先質(zhì)疑,引起其他同學的思考,并由別的同學幫助他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彰顯出整個課堂教學相長的和諧場景。也更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更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和整體的提升。
通過分析和誦讀訓練,學生體會到了詩歌營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開始延伸遷移,指導學生從意象、修辭和情感三個方面,依據(jù)詩歌內(nèi)容,選擇其中一節(jié),借助修辭手法,采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語言作畫筆,把康橋優(yōu)美的景色描繪下來。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是對整個學習目標的檢測,學生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文學才情。
最后,讓學生再次讀詩,讀出自己心中的康橋。接著我播放《人間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黃磊朗誦的《再別康橋》。讓學生比較一下,各自的特點。
二、評課情況
只是展示學習目標,找一學生朗誦是不夠的,應該給學生解釋說明,或者讓學生自己感悟兩分鐘。范讀時,播放的背景音樂聲音有點大,沒有完全彰顯出朗誦的魅力。延伸遷移部分,學生寫的時間應適當延長一些。
三、學生反饋
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掌握了詩歌欣賞的方法:從意象入手,借助修辭來分析意象的特點,并根據(jù)特點來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時,學生有了自己的“康橋”。
《再別康橋》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深深依戀之情。
2、指導學生學會欣賞詩歌的方法,提高審美趣味。
3、品味詩歌語言,感悟徐志摩詩的獨特風格。
預習作業(yè):
1、熟讀全詩,解決生字詞。
2、思考: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提出疑難問題:
第一課時
一、預習交流
二、介紹背景資料,導入新課: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20年他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度過了一段悠閑的求學經(jīng)歷。這里波光瀲滟,綠草如茵,樹木蔥蘢,碧空如洗,讓他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而且在這里他邂逅了林徽音,經(jīng)歷了一場沒有結局但卻刻骨銘心的戀情。醉人的自然美景纏綿悱惻的愛情讓詩人對劍橋大學充滿了留戀。六年之后詩人再次回到康橋,依依不舍之情涌上心頭,在歸國途中寫下了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詩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正音并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青荇() 長篙()漫溯( ) 笙( ) 浮藻( )
2、兩人互相聽讀,把握字音、節(jié)奏和感情。
3、找一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余學生給于糾正。
。、齊讀,進一步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三、精讀課文,討論解決。
1、就結構而言,這首詩最為鮮明的特點是什么?
2、請學生朗讀開關和結尾兩段詩,總體把握詩歌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3、這樣的情感緣于康橋的離別,仔細體會前后表意的不同之處。
4、康橋在詩人眼里和心里無疑是一種"至美",那么詩人在詩中又是怎么具體表現(xiàn)的,也就是說詩人借助了哪些特殊的意象營造出那種"至美"呢?
5、你喜歡哪一種意象?能否把你喜歡的.這一意象所在的詩節(jié)描繪成一幅畫?
6、這些意象,可以說有一個共同點,請加以概括性。
7、融合在詩人筆下的這些意象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8、面對這樣一種至美,詩人"在星輝斑斕是里放歌"也是一種必然,可是接下來的詩意卻陡然一轉(zhuǎn):"但我不能放歌",想想這又是因為什么?
9、想想這樣的詩句又隱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0、可以說:康橋是詩人心中的理想王國、精神家園,為了使心中的"王國"、"家園"完美無損,詩人也只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了。再次請同學朗讀全詩。
四、小結: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yè):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導入新課:
二、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徐志摩崇尚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從這三方面體會并分析這首詩歌的形式美。
1、上節(jié)課,同學們用散文的筆調(diào)描繪了詩中的不同意象?梢哉f,全詩七小節(jié),第一節(jié)都是一個畫面。大家說說構成這些畫面的要素有哪些?
自讀全詩,體會詩中所運用的富有特色的詞語。
提示:
(1)詩中多選用富有色彩的詞語。如"云彩"()()()()()()()()等詞語,在讀者眼前展現(xiàn)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2)詩人借助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等,給人以強烈的動感。
2、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的韻律。
提示:
(1)全詩的詩句的韻腳有哪些?并體會其作用。
。2)全詩的首節(jié)和尾節(jié)用了回環(huán)復沓,讀出這些句子,體會其好處。
3、學生三讀全詩,感悟詩句排列的特點。
三、學生小結:
通過學習這首詩歌,你了解到現(xiàn)代詩歌有怎樣的特點?
四、達標檢測,閱讀全詩:
1、第一節(jié)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連用三個"輕輕的",有什么作用?
2、第四節(ji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3、設想詩人寫了此詩若干年后,又回到康橋,作者會是怎樣的情形?
4、《再別康橋》通過對康河柔波的美麗描繪,表達作者再別康橋戀戀不舍的離情別緒。在中國燦爛的古代詩文中,有許多與此相同,你能說出它們及作者嗎?
五、課外補充: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無需驚訝,更無需歡喜
轉(zhuǎn)瞬間我便消失了蹤影
我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這相互交匯時報光亮
《再別康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2、感悟徐志摩詩歌輕巧華麗的語言,整齊的章法,和諧柔美的音韻所散發(fā)出的強烈的藝術感染。
3、體會徐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徐志摩詩歌輕巧華麗的語言,整齊的章法,和諧柔美的音韻所散發(fā)出的強烈的藝術感染
難點:體會徐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目標(1—2分鐘)
胡適曾經(jīng)說:
“志摩的人生觀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
—— 愛,自由,美”。
出示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學生自學,質(zhì)疑問難(10分鐘左右)
出示自學提綱
1、結合課文注釋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理解詩人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
3、理解詩歌的表達技巧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15分鐘左右)
通過提問、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等形式解決問題。
1、解決自學提綱中的問題:
2、合作解決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重、難點。
新詩的格律化
音樂美 建筑美 繪畫美
詩中描寫了哪些極具美感的意象?你最喜歡哪一意象,請把這一意象所在的詩節(jié)描述一下。
云彩 金柳 青荇 (拜倫)潭 星輝
這些意象有何特點?
色彩絢麗,多為動態(tài),給人流動的感覺(蕩漾 招搖 揉碎)
四、鞏固新知,當堂訓練(15分鐘)
讀下列歷代離別名句,想想本詩構思特點。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五、課外作業(yè),拓展延伸(3分鐘)
閱讀“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再別康橋》教案】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教案09-26
再別康橋的教案06-24
《再別康橋》教案08-05
再別康橋 教案09-11
《再別康橋》的教案07-03
再別康橋教案10-09
《再別康橋》教案09-21
《再別康橋》 教案07-09
《再別康橋》教案01-16
《再別康橋》的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