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歐陽修集·師魯》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9-26 10:03:39 夏杰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歐陽修集·師魯》原文及翻譯

  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集·師魯》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師魯,河南人,姓尹氏,諱洙。然天下之士識與不識皆稱之曰師魯,蓋其名重當世。而世之知師魯者,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議論,或多其材能。至其忠義之節(jié),處窮達,臨禍福,無愧于古君子,則天下之稱師魯者未必盡知之。

  師魯為文章,簡而有法。博學強記,通知今古,長于《春秋》。其與人言,是是非非,務窮盡道理乃已,不為茍止而妄隨,而人亦罕能過也。遇事無難易,而勇于敢為,其所以見稱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窮以死。

  師魯少舉進士及第,為絳州正平縣主簿、河南府戶曹參軍、邵武軍判官。遷山南東道掌書記、知伊陽縣。王文康公薦其才,召試,充館閣?,遷太子中允。天章閣待制范公貶饒州,諫官、御史不肯言。師魯上書,言仲淹臣之師友,愿得俱貶。貶監(jiān)郢州酒稅,又徙唐州。遭父喪,服除,復得太子中允、知河南縣。趙元昊反,陜西用兵,大將葛懷敏奏起為經(jīng)略判官。其后諸將敗于好水,韓公降知秦州,師魯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韓公奏,得通判秦州。遷知涇州,又知渭州,兼涇原路經(jīng)略部署。又知潞州,為政有惠愛,潞州人至今思之。累遷官至起居舍人,直龍圖閣。

  師魯當天下無事時獨喜論兵,為《敘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為兵制之說,述戰(zhàn)守勝敗之要,盡當今之利害。又欲訓土兵代戍卒,以減邊用,為御戎長久之策,皆未及施為。而元昊臣,西兵解嚴,師魯亦去而得罪矣。然則天下之稱師魯者,于其材能,亦未必盡知之也。

  初,師魯在渭州,將吏有違其節(jié)度者,欲按軍法斬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師,上書訟師魯以公使錢貸部將,貶崇信軍節(jié)度副使,徙監(jiān)均州酒稅。得疾,無醫(yī)藥,舁至南陽求醫(yī)。疾革,隱幾而坐,顧稚子在前,無甚憐之色,與賓客言,終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ü(jié)選自《歐陽修集 居士集卷二十七》)

  譯文

  師魯,河南人,姓尹,名洙?墒翘煜碌氖咳苏J識他的和不認識他的都稱呼他師魯,他的名聲被當時人看重。世上了解師魯?shù)娜耍械耐瞥缢奈膶W才能,有的佩服他看問題有見解,有的贊美他的才干。至于說到他的忠義之節(jié),無論處在逆境和順境,面臨災禍和喜慶,都無愧于古時君子之風,然而天下稱師魯?shù)娜宋幢厝恐肋@些。

  師魯寫文章,簡潔而有章法。博學強記,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專長。他與人談論,肯定對的,否定錯的,一定要把道理說透徹才罷休,不隨便停止而胡亂聽從別人的意見,人們也很少能超過他。遇事無論難易,敢作敢當,他被世人稱贊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終處境艱難而死。

  師魯年少時考中進士,做絳州正平縣主簿、河南府戶曹參軍、邵武軍判官。調任山南東道掌書記的官職、做伊陽縣知縣。王文康公薦舉他的才能,皇帝召見面試后,擔任館閣?,又調任太子中允。天章閣待制范公被貶到饒州,諫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說話。師魯上書,說范仲淹臣是他的師友,希望能夠一同被貶。師魯被貶監(jiān)管郢州酒稅,又調往唐州。這時,父親去世了,守孝期滿,又擔任太子中允、河南知縣的官職。西夏趙元昊造反,陜西一帶興兵作戰(zhàn),大將葛懷敏上奏朝廷起復師魯擔任經(jīng)略判官。以后眾將在好水打了敗仗,韓公被貶官做秦州知州,師魯調往濠州任通判。過了很久,韓公上奏朝廷,師魯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調涇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涇原路經(jīng)略部署的官職。到潞州任知州,處理政務有仁愛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龍圖閣。

  師魯在天下太平時唯獨喜歡談論兵事,寫了《敘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張的軍事備戰(zhàn)的主張,敘述了作戰(zhàn)、守衛(wèi)成功失敗的要義,全是當時利害所在。又想訓練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來減少邊境的開支,以此作為抵御外敵的長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邊兵解除戒備,師魯離開現(xiàn)職,他的言論主張也得罪了一些權臣。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稱贊師魯?shù)娜,對于師魯(shù)牟拍埽参幢厝苛私狻i_始的時候,師魯在渭州任職,有違背他管理(節(jié)制、調度)的將吏,想按軍法殺掉他們卻未能做到。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師,向朝廷上書控告師魯把公家的錢借予部將,師魯被貶做崇信軍節(jié)度副使,又調職監(jiān)管均州酒稅。有病,缺少醫(yī)藥,抬到南陽求醫(yī)。病好了,依著幾案坐著,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沒有疼愛的表情,和賓客談話,最終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信中前二段,說明不曾如約去河畔給尹送別,又未能及時寫信的原因!稓W陽修集》中有《于役志》,記錄了此行經(jīng)過。

  第三段,說到江陵府后問當?shù)厝耍f這里離郢州只有二天路程,才高興地給尹寫信。又在路上見到胞兄歐陽昞,說有人見到尹經(jīng)過襄州,估計到郢州已經(jīng)很久了。尹思想上的苦樂,不問也能明白,急于要問的,是別后身體平安否,家里的人對這次貶謫態(tài)度如何,曾經(jīng)受到埋怨否,第六個兒子舊病痊愈否。

  第四段,寫自己路上的情況。一路多是過去游歷過的,還有親友接待,而且一直風平浪靜。母親亦為此行高興。又聽說夷陵物產(chǎn)豐富,像開封、洛陽,且多水果、蔬菜,更是覺得可喜。昨天因為到郡參見轉運使,才知道自己已是縣令了,其余一切都像過去一樣。宋代的館職,官位雖不高,卻是儲養(yǎng)人才的所在,不少卿相大臣都由此出身,所以歐陽修有“身是縣令”的感慨。

  第五段,是這封信中重要的一段,一方面解釋尹的疑問,一方面說明自己的態(tài)度。說確曾擔心過自己不自覺地以過于苛責別人來取得忠直的名聲,如今想來決非如此。而當時給高若訥寫信,也是由于極端憤慨而責備他,并非把他看作朋友。高若訥將這封信上告朝廷,是意料中的事。所以一路上來親友們大多以這次被貶謫是出于意料慰問,都是不了解自己的思想。尹信上所說,做這件事并非忘了父母之恩,這又是錯了。義之所在不得不發(fā),獲罪即使受死刑,不能說是忘掉父母之恩,這道理一時說不清楚,須得見面時詳細討論。這是封建社會中所謂“忠孝不能兩全”的矛盾,歐陽修在《新五代史》的《明宗子從璟論》、《符習論》中都論及這問題,認為“忠孝以義則兩得”,實際亦無法解決。

  第六段,用古今言事者的對比,慨嘆宋朝建國這五六十年來,像高若訥一樣沉默畏懼的人,充斥世間,相師成風。所以突然間見到幾個敢于言事的人,連地位低下的奴仆,也十分驚怪。據(jù)《宋史紀事本末》,范仲淹等被貶后,“館閣?辈滔遄鳌端馁t一不肖詩》,以譽(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而譏(高)若訥,都人士(爭)相傳寫,鬻書者市之以得利。契丹使適至,買以歸,張以幽州館”。正因為輿論所歸,所以在信中告誡不要津津樂道“前事”,F(xiàn)在在偏僻的地方作清閑的小官,只有每日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事不必說,只是對“自疑”的簡單說明罷了。

  第七段,寫在楚州與余靖見面時的談話。據(jù)《于役志》,六月己未,“遂至楚州,泊舟西倉,始見安道(余靖)于舟中”,“辛酉,安道解舟,不果別”。說當時和余靖討論人生遭遇的事很詳細,余靖也認為如此,經(jīng)常見到前代的著名人物,在論事時感動奮發(fā)不怕誅死,等到到了貶地,卻憂愁哀傷形諸文字,他們心中的快樂痛苦和普通人一樣,就是唐代的韓文公(愈)也不免如此。因此告誡余靖,不要寫憂愁哀傷的文章。從中也可看出自己對待此事的態(tài)度吧。近代亦有因言事被貶的人,有的故作傲逸,有的放任于酒,聲稱只管大事不顧小節(jié)。而自己一直謹記您臨別時的話,到夷陵后一定謹慎地做好本職工作,不會像當年在洛陽時那樣游飲無度了。

  這封信,是作者答復尹洙的疑問,抒發(fā)自己的懷抱,層次分明,感情充沛。作者把言事獲罪被貶謫視為當然,說明當時給高若訥去信時,唯一擔心的是責難他是否太苛刻,自己有無邀取忠直名聲的動機,在自省不疑后,就一切處之泰然,不以遷謫之情縈懷。同時提出在貶所要勤官慎職,不作窮愁的文字,以韓愈為戒。并在此后與尹洙往來的信中,建議尹洙繼續(xù)完成在館閣時共修的《十國志》,表示“吾等棄于時,聊欲因此粗伸其心”。其目的都在于和同時遭貶的朋友互相鼓勵。

  名家評論

  愛新覺羅·弘歷《唐宋文醇》:《與尹師魯?shù)谝粫,此修遺書責諫官高若訥,若訥以書聞,遂落館職,責授夷陵令,尹洙同時貶逐,有書問修,而修答之也。較韓愈《潮州謝表》、柳宗元《與蕭倪》等書,可為不覺前賢畏后生矣。王聞修曰:“余讀當時諸公事,嘗竊怪之。仁宗非昏主,申公非奸相。以嫉妬廢后,非失德事。謫而旋復范公,不可謂不用。既用而汲汲言申公之短,不可謂不修怨,不可謂不躁進。范公再出,有論救者,有請與同貶者,有遺書高若訥責其不救者,不可謂不立黨。其不至受禍者,仁宗之明也,特幸爾。及讀此書,想見歐公心事,又云“‘自當絕口不及前事,益慎職,無飲酒’,不覺心服。若無此,則其去假氣節(jié)幾何?”

  王文濡《評注唐宋八大家文》:前后敘事,歷落有致,中輔軒然大波。議論不無高處。即就全篇而論,看似心平氣和,而無限牢騷時隱時現(xiàn)于紙上,故知素位而行,此境良非易致。

  錢基博《韓愈志》:曾滌生每言唐宋八家書牘無可取者,以其瀾翻不竭、好為議論而不近情理也。所以文章雖好,而非書牘之體。歐陽公此書隨筆抒寫,而不矜文章,如十五好女,粗頭亂服,自然嫵媚,韻致絕高。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保蛑毖哉撌沦H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為政敵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著有《歐陽文忠集》。

【《歐陽修集·師魯》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歐陽修尹師魯墓志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23

仲尼相魯原文翻譯08-15

浣溪沙歐陽修翻譯原文11-10

歐陽修傳原文及翻譯04-05

《宋史·歐陽修傳》原文及翻譯08-13

《魯人曹沫》的原文及翻譯03-12

嘲魯儒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歐陽修《浪淘沙》原文及翻譯12-07

歐陽修《原弊》原文與翻譯06-25

歐陽修《小人無朋》原文及翻譯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