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
高中文言文知識有很多,以下小編分享的高中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一起來學(xué)習(xí)吧!
高中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1】
《燭之武退秦師》
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異義
1.貳于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shù)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shè)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gè)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勾踐滅吳》
7.南至于句無 句,通“勾”。
8.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 帥,通“率”,率領(lǐng)。
9.令壯者無取老婦 取,通“娶”,娶妻。
10.將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釋其政 政,通“征”,征稅。
12.而摩厲之于義 摩厲,通“磨礪”,切磋。
13.無不鋪也 鋪,通“哺”,給人食物吃。
14.無不歇也 欼,通“啜”,給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
5.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
古:像爪和牙一樣,指幫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壞人的黨羽。
6.將不可改于是矣 古:對這種局面;今: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多u忌諷齊王納諫》
16.徐公來,孰視之 孰,通“熟”,仔細(xì)。
9,今齊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圓;今:指某一區(qū)域。
《觸龍說趙太后》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愛。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將伐顓臾》
19.無乃爾是過與 與,通“歟”,句末語氣詞。
《寡人之子國也》
20.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21.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22.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通“途”,道路。
《勸學(xué)》
23.雖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曬。
2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
《秋水》
26。涇流之大 涇,通“徑”,直。
27.不辯牛馬 辯,通“辨”,分辨。
《過秦論》
28.合從締交
涂,
從,通“縱”。合從,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頓,失敗。
30.陳利兵而誰何 何,通“呵”,呵問。
31.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興起。
33.贏糧而景從 景,通“影”,影子。
《鴻門宴》
34.距關(guān) 距,通“拒”,把守。
35.毋內(nèi)諸侯 內(nèi),通“納”,接納,使進(jìn)來。
36.張良出,要項(xiàng)伯 要,通“邀”,邀請。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違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xiàng)王蚤,通“早”。
39.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閡。
40.因擊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蘭亭集序》
42.雖趣舍萬殊 趣,通“趨”,往,取。
43.亦由今之視昔 由,通“猶”,猶如,如同。
《歸去來兮辭》
44.景翳翳以將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為什么。
古今異義
10.太后明謂左右
古:近臣、屬下、侍奉在身邊的人員等;今:左和右兩方 面,或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概數(shù)。
11.年幾何矣
古:多少;今:指數(shù)學(xué)的一門學(xué)科。
12,至于趙之為趙
古:是動詞“至”與介詞“于”的連用,譯為“到,上推到”; 今:表示達(dá)到某種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將伐顓臾》
13.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古:把當(dāng)做,讓做;今:認(rèn)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這,代詞;今
15.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古:諸侯的封地稱 今:“國”指國家,《寡人之于國也》
16.河內(nèi)兇古:谷物收成不好,
17.棄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古:供養(yǎng)活著的人;
高中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2】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表達(dá)習(xí)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根據(jù)所學(xué)文言文,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來構(gòu)造判斷句的現(xiàn)象,比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
句中是非,和現(xiàn)代漢語判斷詞是非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jié)構(gòu)方式來表示判斷。
。ㄒ唬┯闷渌袛嘣~表示判斷
例如:
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
翻譯:這是我的罪過啊。
句中則譯為是,即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判斷詞。
此外還有:即乃皆本誠亦素非等等,例句:
、俳裉熳佑屑,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哿簩⒓闯䦟㈨(xiàng)燕。
、艹急静家。
⑤且相如素賤人。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ǘ┎捎谜,也的.方式構(gòu)造判斷句
例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為:廉頗,是趙國的優(yōu)秀的將領(lǐng)。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為:妻子認(rèn)為我美的原因,是私愛我。
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jié)構(gòu)表示出來的。當(dāng)然,這個(gè)結(jié)構(gòu)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jié)構(gòu)變化十分靈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斷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2.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
3.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譯為: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結(jié)構(gòu)助詞。)
項(xiàng)脊軒,舊南閣子也。(《項(xiàng)脊軒志》)
4.用,表判斷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shí)施者。這樣的句子,稱為被動句。
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被表示被動關(guān)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譯為: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為所和見于及其相應(yīng)的變式結(jié)構(gòu)來表示。例如:
。ㄒ唬樗
1.為所
。ň蓿┢谶h(yuǎn)郡,行將為人所并。(《赤壁之戰(zhàn)》)
2.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過秦論》)
3.為所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ǘ┮娪
1.見于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3.于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
(三)省略被動標(biāo)志的被動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為:大王您被蒙蔽,很嚴(yán)重啊。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zhàn)》)
譯為:荊州的百姓歸附于曹操,是被兵勢所逼迫。
【高中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高中文言文知識03-19
高中必修一的文言文知識06-12
高中文言文離騷知識歸納03-19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diǎn)06-11
高中文言文重點(diǎn)知識06-11
高中文言文考試知識重點(diǎn)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