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考查比較多的詞及其詞義
學習重點
1.理解和掌握常用實詞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通假現(xiàn)象。
2.學習推斷實詞詞義的方法。
文言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題,大多數(shù)文言實詞具有對義性,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難點,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熱點,每年必考。2006年《考試說明》在這一考點的表述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實詞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并且古今詞義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一類。二是要弄清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也就是根據(jù)上下文確定該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一、詞的古今異義
學習文言文,要特別留心古今“微殊”的詞,它們常常是命題的重點,這類詞的演變情況是:
1.詞義擴大。如“河”古代專指黃河,現(xiàn)在泛指河流。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賈誼《過秦論》
2.詞義縮小。如“今”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屬,現(xiàn)代專指黃金。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3.詞義轉移。如“涕”古代指眼淚,現(xiàn)在指鼻涕。
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
4.詞義弱化。如“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xiàn)在則表示埋怨、責備。
如:屈平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
5.強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現(xiàn)在則表示仇恨、懷恨。
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仇之意,則雖死不恨。──《史記刺客列傳》
6.感情色彩的變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并無貶義,現(xiàn)在指品質(zhì)惡劣,為貶義詞。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
二、理解和掌握常用實詞的一詞多義
文言文中實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把握一詞多義就要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如:“畔”本義是田界,引申義為旁邊,如“河畔”“橋畔”,“畔”與“叛”同音,又可借為背叛,如“親戚畔之”,“蚓無爪牙之利”本義是爪牙,其現(xiàn)在的比喻義為得力的幫兇和武士,并沒有貶義。
如: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一詞雖然出現(xiàn)多義,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能有一個意思,這就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選擇來確定。
三、根據(jù)字音推斷詞義,掌握常用通假字
解讀文言實詞,通假現(xiàn)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假的原則是“音同”或“音近”。因此,在一個句子中如果遇上不會翻譯的“障礙字”,不妨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音同音近而相通的現(xiàn)象大膽推斷,只要在具體語境中能夠講通,則有可能就是通假字。
如:“張良出,要項伯”“要”同“邀”(《鴻門宴》)
“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勸學》)
四、推斷實詞詞義的方法
要準確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一是識記和累積,掌握文言實詞的基礎知識;二是學會推斷。只有把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的巧妙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較高的閱讀能力。下面介紹幾種推斷實詞詞義的方法。
1.根據(jù)學過的課內(nèi)實詞來推斷詞義。
試題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詞解釋,其實課文中已出現(xiàn)過,可聯(lián)系課文相應遷移。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jù)課內(nèi)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解決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問題。
例如:(2006年全國高考第8題)A.遠與恢素善。善:友好
可以聯(lián)系司馬遷的《鴻門宴》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2.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
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jié)實詞的含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節(jié)詞來表示。如文言中的“書”可組詞為“書信”。
齊人未附 附──歸附、歸順
齊人追亡逐北北──敗北,指敗逃者
3.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
古漢語講究工整、對仗,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處于對應位置的詞語,我們往往可以根據(jù)其意義上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求得詞語的正確解釋。
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耙姟焙汀氨弧蓖x,都是“被”的意思。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皯n勞”對“逸豫”,詞義相反。
4.借助成語來推斷詞義。
即借助平時比較熟悉的成語中的有關詞語的含義來推斷。
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殫精竭慮。殫、竭:盡
趙奢之倫制其兵──不倫不類。倫:類
5.根據(jù)字形推斷詞義。
漢語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四種)為我們推測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的幫助。根據(jù)字形推斷出詞的大概意義范疇,再根據(jù)上下文,就可以確定詞的具體含義。通常來說,凡形旁從“禾”與五谷有關;從“貝”與金錢有關。如:“不賂者以賂者喪”賂即賄賂。
6.語境分析推斷。
語境可分為句子內(nèi)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nèi)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nèi)部語境來推斷。
例如:①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诙鴿O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兩句同出《石鐘山記》,①句根據(jù)前文語境可知,“言”為“敘述”之意。②句我們聯(lián)系整篇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及歷史背景來看,漁工水師大多文化水平較低,所以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實原因,卻不能用文字記載下來。故“言”為“記載”之意。
總之,高考《考試說明》要求我們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高考試卷中的文言文閱讀材料在選材上、設題上還會設置必要的障礙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識記的基礎上,運用以上方法大膽猜讀、合理推測,真正做到順利閱讀理解。
【高中文言文考查比較多的詞及其詞義】相關文章:
關于高尚的成語及其詞義大全04-16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06-13
文言文閱讀考查重點06-13
帶有潔字的成語及其詞義解釋06-12
帶有激字的成語及其詞義解釋06-12
包含不疾的成語及其詞義解釋04-09
帶有師字的成語及其詞義解釋06-12
帶有做字的成語及其詞義解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