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四條規(guī)則助解文言文
文言文翻譯題有難度,是因為我們古代詞匯量少,且古人常常賦予今天看來詞性單一的字以多種詞性、多項功能,在句中充當多種成份。比如“師說”中的“師”這個字,在文中就有N種用法,這一點很容易給同學們帶來一些混淆。應(yīng)對文言文翻譯,理解是基礎(chǔ),得分的關(guān)鍵是翻譯好采分點,而采分點大都涉及特殊的文言語法現(xiàn)象。因此,熟悉語言的運用法則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比照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結(jié)構(gòu)來確定“謂語”的詞性
文言文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在詞義上差別很大,但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基本上還是一致的。除了一個特殊句式――“倒裝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狀+謂+定+賓”的順序排列的,所以其相應(yīng)成份上的詞的詞性也與現(xiàn)代漢語相一致。即主語、賓語一般是名詞,謂語一般是動詞,定語一般是形容詞,狀語一般是副詞。比如“他艱難地挪動肥胖的身體”這個句子中,“他”是主語,“挪動”是謂語動詞,“身體”是賓語,“艱難”是修飾謂語動詞“挪動”的狀語,“肥胖”是修飾賓語“身體”的定語。如此看下來,詞性、語序這些常規(guī)的語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另外,在文言文的句子中,什么成份都能省略,唯獨謂語動詞不能省略。所以,我們解釋實詞時就可通過分析這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所充當?shù)某煞菹扰卸ㄋ脑~性,進而推知它的意思。
例:(天津卷)君條利弊上巡撫張公,公覽而擊節(jié)曰:“此真讀書人!
此句中“條”和“上”兩個字的翻譯很關(guān)鍵。一個句子中必須要有謂語動詞,根據(jù)這個規(guī)則來分析上面這個句子,可以判斷出“條”和“上”這二個字在這里是作為動詞用的。因為它們后面接了賓語“利弊”和“張公”。譯文:徐謙尊分條陳述利弊,呈報巡撫張公,張公看了擊節(jié)贊嘆說:“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
例:(新課標卷)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
本句中“罪己”“規(guī)過”二個詞是命題者定下來的采分點,就看同學們能不能正確翻譯。這兩個詞表面上分析都不是動詞,顯然是不符合語法規(guī)范的。既然文言文句子中必須要有謂語動詞,那么這里必須要有兩個字解釋成動詞,只要稍加琢磨,我們就都能夠?qū)⑦@兩個動詞定位在“罪”與“規(guī)”。再用聯(lián)想法與組詞法,“歸罪”“改正”這兩個義項應(yīng)該容易得出。譯文: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
二、判斷“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看賓語前面是什么詞性
使動用法、意動用法是詞類活用中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名詞、形容詞、不及物動詞通常是不帶賓語的,帶上賓語就成為使動或意動用法了。帶賓語是這類詞活用的基本標志。
例:(山東卷)上讀表,曰:“孰謂方氏無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蹦松庵,不問。
此句中的“活”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但此句中卻帶了賓語,因此肯定是詞類活用。這個詞在課文《鴻門宴》中也出現(xiàn)過:“項伯殺人,臣活之!保棽畾⒘巳,我讓他活了下來。)同學們只要牢記判斷標準,對這個使動用法的翻譯肯定不成問題。譯文:皇帝讀了奏表,說:“誰說方國珍沒有人才呢?這就可以讓他活命了!庇谑巧饷饬朔絿,不再問罪。
例:(江西卷)曳而逐出之,已而競還啄其粟。
此句中的“出”字也是不及物動詞,現(xiàn)代漢語用它造句時是不帶賓語的。但這里帶了賓語“之”(截冠雄雞),按上面所說語法規(guī)則,這就是使動用法,直譯就是“使它出去”。譯文:(眾雞)拖拽(它)驅(qū)趕(它)使它出去,隨后(又)爭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三、借助同位置對舉關(guān)系來推測詞義
文言文中為了強調(diào)表達的效果,作者常常在一句話中將意義接近的兩個詞在相同的語法位置上并列出現(xiàn),形成對舉關(guān)系。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種對舉關(guān)系來推測兩個實詞中較難的那一個實詞的詞義。
例:(天津卷)故鄉(xiāng)邑有好義士,足以補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此句中“補朝廷之治”與“救宰相有司之失”兩個句子的結(jié)構(gòu)相同,意思也應(yīng)該相近。“失”這個詞考生容易理解為“失誤、過失”;那么根據(jù)對舉關(guān)系,就不會將前一句的“治”這個詞簡單理解成“治理”了,而應(yīng)該翻譯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譯文: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義的人,完全可以用來彌補朝廷治理的不足,補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過失,從而對百姓有功。
例:(湖南卷)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
這個句子看似簡單,實則難度不小。首先這里的“木”“土”二個詞涉及到詞類活用中的名詞作狀語,這一點可以由上文的語法規(guī)則(謂語前面的成份是狀語)推斷出來。其次這個句子中“顛”這個詞有較大的難度。最好借助同位置推斷這個方法。此句中“病”這個詞就是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生病”,那么“顛”與它意思接近,再加上“木”是“樹木”的意思,據(jù)此部分我們就能推測出它的意思為“跌落”。譯文:在樹上居住會跌落,在洞穴里居住會生病。
四、倒裝句要調(diào)整語序,被動句要有“被”字
文言特殊句式是翻譯題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熟悉“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這四種特殊句式的表現(xiàn)形式。在翻譯時,判斷句一定要譯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將省去的內(nèi)容補全;被動句要體現(xiàn)出被動的關(guān)系;倒裝句要將顛倒的語序理順,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例:(四川卷)筠性弘厚,不以藝能高人,而少擅才名,與劉孝綽見重當世。
此句中“見”是被動的標志,“見重”意為“被看重”。被誰看重呢?被當時的世人看重。因此這里的“當世”應(yīng)該是修飾謂語動詞“看重”的狀語,位置應(yīng)該在“看重”之前。譯文:王筠天性寬宏敦厚,不因有技藝才能而自視高人一等,而且年輕時就有才華名望,在當時和劉孝綽一起被(世人)看重。
例:(湖南卷)縉紳之交于孟祥者,為詩以歌詠之,征予為之記。
中學課文《五人墓碑記》中有一個句子“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學習時老師一定講過這是一個定語后置句,翻譯時必須調(diào)整語序。本句也是一樣:是什么樣的縉紳呢?是與徐孟祥交往的縉紳。譯文:與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詩來歌詠它,叫我給它作(一篇)記。
例:(廣東卷)甲知能為己直,乃敢告,蓋殺人者,富人陳氏也。
此句中“蓋殺人者,富人陳氏也”有判斷句的明顯標志“者、也”,因此翻譯時一定要譯成“……是……”。譯文:王甲得知能為自己伸冤,才敢以實相告,原來殺人的是富人陳氏。
以上從四個方面談了高考命題者在文言文翻譯中經(jīng)常設(shè)置的采分點,同學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應(yīng)予強化,不斷增強對采分點的敏感意識。另外,同學們還應(yīng)注意翻譯后的句子在整體上要通順、無語病,注意書寫的大方、清晰,這是許多老師在閱卷過程中的真切感受。總之,只要同學們切實掌握語法概念及句法運用規(guī)則,在做卷時格外細心,文言文翻譯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數(shù)的。
【規(guī)則助解文言文】相關(guān)文章:
嚴助文言文閱讀答案03-27
《獲麟解》的文言文翻譯04-11
趙普文言文詞解翻譯03-17
獲麟解文言文翻譯04-11
高考文言文的解詞方法05-28
攻克文言文解詞的方法05-17
素問陽明脈解文言文06-13
小學文言文解義04-24
得道多助文言文翻譯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