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時間:2024-08-19 20:10:05 賽賽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在學(xué)習(xí)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品簡介《季氏將伐顓臾》選自《論語·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張:“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及治國策略:“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作品原文

  季氏將伐顓(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zhuān)臾(yú)。”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shè)稷( jì)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笨鬃釉唬骸扒螅≈苋斡醒栽唬骸惲土,不能者止!6怀,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龜玉毀于櫝(dú)中,是誰之過與(yú)?”

  冉有曰:“今夫(fú)顓臾,固而近于費(bì,一說為fèi),今不取,后世必為(wéi)子孫憂!笨鬃釉唬骸扒!君子疾夫(fú)舍(shě)曰欲之而必為(wèi)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fú)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xiàng)夫(f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作品注釋

  1、季氏:又稱季孫氏,魯國貴族季友之后,這里指季康子,春秋魯國大夫,名肥,把持朝政。顓臾(zhuān yú),小國,是魯國的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今屬臨沂市柏林鎮(zhèn))。舊說季氏貪顓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與魯君矛盾極深,歷代魯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顓臾再為患,這就助了魯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評了季氏兼并顓臾的企圖,并闡發(fā)了孔子“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主張。

  2、冉有和季路當(dāng)時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兩人都為孔子弟子。見:謁見,拜見。于:引出對象,無意。

  3、有事:這里指用兵。古代把祭祀和戰(zhàn)爭稱為國家大事。當(dāng)時季氏專制國政,與魯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擔(dān)憂顓臾會幫助魯哀公削弱自己的實力,所以搶先攻打顓臾。

  4、無乃爾是過與:恐怕該責(zé)備你們吧?“無乃……與”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恐怕……吧”。爾是過,責(zé)備你,這里的意思是批評對方?jīng)]盡到責(zé)任。是:結(jié)構(gòu)助詞,提賓標志。(在蘇教版中,“是”復(fù)指“爾”,用作代詞)過:責(zé)備。

  5、先王:指周之先王。

  6、東蒙主:指受封于東蒙(在蘇教版中,是“主管祭祀蒙山的人。”)。東蒙,指蒙山,在今山東臨沂市西北。主:主管祭祀的人。

  7、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詞,這,指顓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壇。有國者必立社稷。國亡,社稷被覆蓋起來廢掉,故社稷為國家的象征,這里指魯國。社稷之臣意譯為附屬于大國的小國。

  8、何以伐為: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以何,憑什么。為:表反問語氣。

  9、夫子:季康子。春秋時,對長者,老師以及貴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稱為夫子

  10、周任:上古時期的史官。

  11、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職位;如若不能,就應(yīng)辭去職務(wù)。陳:陳列,這里是施展的意思。就:走向,這里是擔(dān)任的意思。列:位,職位。止:辭職。

  12、危:名詞作動詞,遇到危險(搖晃著要倒下)。持:護持。

  13、顛:跌倒。扶:攙扶。

  14、相(xiàng):攙扶盲人走路的人(輔助者)。

  15、兕(sì):獨角犀牛。柙(xiá):關(guān)猛獸的籠子。

  16、龜玉都是寶物。龜:龜版,用來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來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櫝(dú):匣子。

  17、固:指城郭堅固。近:靠近。費(古讀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東費縣。一說讀fèi,當(dāng)?shù)厝朔Q費(fèi)縣。

  1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借口的人。疾:痛恨。夫:代詞,那種。舍:舍棄,撇開。辭:托辭,借口。

  19、有國有家者:有國土的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國:諸侯統(tǒng)治的政治區(qū)域。家:卿大夫統(tǒng)治的政治區(qū)域。

  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擔(dān)憂貧困而擔(dān)憂分配不均,不擔(dān)憂人(東西)少而擔(dān)憂社會不安定”;,憂慮,擔(dān)心。寡,少。

  21、蓋均無貧:財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沒有貧窮。

  22、和無寡:和平了,人口就不會少了。

  23、安無傾:國家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

  24、夫:句首語氣詞。如是:如此。

  25.故:假如,如果

  26、文:文教,指禮樂。來:使……來(歸附)。

  27、安:使……安定。

  28、相:(xiàng)輔佐。

  29、分崩離析:國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守:守國,保全國家。

  30、干:盾牌。戈:古代用來刺殺的一種長柄兵器。干戈:指軍事。

  31、蕭墻:國君宮門內(nèi)迎門的小墻,又叫做屏。因古時臣子朝見國君,走到此必肅然起敬,故稱“蕭墻”。蕭:古通“肅”。這里借指宮廷。

  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笨鬃釉唬骸扒螅o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笨鬃釉唬骸扒!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①畛鲇阼裕斢駳в跈持,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笨鬃釉唬骸扒!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作品譯文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要對顓臾用兵!笨鬃诱f:“冉有!恐怕應(yīng)該責(zé)備你們吧。那顓臾,先王曾把顓臾的國君當(dāng)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nèi),是魯國的藩屬國,為什么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愿意!笨鬃诱f:“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dān)任那職位,不能勝任就該辭去!绻と擞龅轿kU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么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毀壞在匣子里,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墻堅固而且靠近季孫氏的封地,現(xiàn)在不奪取,后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笨鬃诱f:“冉有!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聽說擁有邦國封邑的諸侯和擁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們不擔(dān)憂貧窮而擔(dān)憂財產(chǎn)分配不均勻,不擔(dān)憂百姓太少而擔(dān)憂不安定。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dān)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像這樣,如果本國以外的人不歸服,就修治文教德政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以后,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氏,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歸順;國家四分五裂卻不能保持它的穩(wěn)定統(tǒng)一;反而策劃在境內(nèi)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nèi)部!

  作品鑒賞

  季氏伐顓臾一事,是在“陪臣執(zhí)國政”的魯國的特殊背景下發(fā)生的!芭愠肌敝傅氖敲蠈O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他們的先祖即慶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魯桓公(前711---前694在位)的兒子、魯莊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號稱“三桓”。到孔子這時,“三桓”執(zhí)魯國國政已達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這一百多年間,公室(魯君)和私室(三桓)之間的主要斗爭有:

  ①前594(魯宣公十五年)針對三家分地擴展頒布了“稅畝”制度;

 、谇562(魯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軍,三分公室,各有其一”;

 、矍517(魯昭公二十五年)欲誅季,三桓聯(lián)合進攻,昭公被迫逃亡。這斗爭一直繼續(xù)到戰(zhàn)國初年,《史記·魯周公世家》說:“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將伐顓臾一事,不見經(jīng)傳。后世注家以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轉(zhuǎn)達了孔子的意見,季氏懼禍而止!妒酚洝た鬃邮兰摇份d:“仲由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魯哀公三年),其時子路隨孔子在陳。至于二人何時同為季氏家臣,則不得而知!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份d有季康子向孔子詢問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據(jù)推測當(dāng)在魯哀公初年。

  孔子一貫反對“陪臣執(zhí)國政”,對三桓的指責(zé)在《論語》中就有許多記載。

  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發(fā)表的三段議論。第一段話說明了他反對季氏攻打顓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即顓臾在魯國一向有名正言順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顓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魯國境內(nèi),對魯國一向不構(gòu)成威脅;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顓臾素來謹守君臣關(guān)系,沒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話體現(xiàn)了他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反對強行霸道,訴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評冉有、季路推卸責(zé)任的態(tài)度。第三段話孔子正面闡述他的政治主張。

  此文是篇駁論,借對話形式展開批駁,破中有力,運用了歷史材料,“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現(xiàn)實事例,顓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比N論據(jù),立論堅實可靠,駁斥也有理有據(jù)。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達孔子的觀點。“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攙扶者的失職來比喻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而沒有盡到責(zé)任!盎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的比喻有雙重喻義: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打顓臾,好比虎兕跑出籠子傷人;顓臾如被攻滅,好比龜甲、玉石毀于盒中,二是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傷人,龜玉毀于櫝中,是看守者的失職。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若不能勸諫季氏放棄武力,致使顓臾被滅,也是他們的失職。

  文中有三處用了反詰句,“何以伐為?”“則將焉用彼相矣?”“是誰之過與?”反詰句的運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強烈,批駁力較強;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問當(dāng)中,使肯定更為有力,語氣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季氏將伐顓臾》選自《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

  《論語》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xué)》、《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季氏篇的名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談?wù)摰膯栴}包括孔子及其學(xué)生的政治活動、與人相處和結(jié)交時注意的原則、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生平

  出生

  孔子的父親(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鬃由诠551年夏歷八月廿七,一說生于公元前552年夏歷八月廿一(公歷10月9日)。出生于魯國。其先世有宋國公室及殷商王室,15世祖為宋國第二任國君微仲。6代祖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在宮廷內(nèi)亂中被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zāi)逃到魯國的陬邑定居。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于魯昌平鄉(xiāng)陬邑,為陬邑大夫。叔梁紇與原配施氏連出9個女兒,他望子心切,于是續(xù)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卻腳有殘疾。叔梁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為得子,叔梁紇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

  儀容

  孔子生而首上圩頂,長成后身長九尺六寸(約191.136厘米),被稱為“長人”?鬃又扒稹眮碓从诖说恼f法。唐朝司馬貞認為:“圩言烏。頂音鼎。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奔纯鬃宇^頂中部有凹陷。清朝陳立相信此說,“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學(xué)家錢穆在《孔子傳略》中也持此說。

  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辛苦,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意思是:小的時候很窮,所以很多粗活都能做。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于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告訴孔子。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yǎng)成人。

  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shè)起來,練習(xí)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柞幭瓤鬃佣溃羞z腹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xiāng)間收徒講學(xué),學(xué)生有顏路(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

  孔子的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于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后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于防。第二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孫氏宴請士一級的人(饗士)?鬃忧巴,不想?yún)s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xùn)斥并拒絕。但后世學(xué)者多懷疑此事有偽。

  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郯子博學(xué)多才,20歲的孔子慕名拜見。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笨鬃酉群蟆皢柖Y于老聃,學(xué)鼓琴于師襄子,訪樂于萇弘。”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后,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yè),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dāng)時學(xué)術(shù)下移、私人講學(xué)的先驅(qū)和代表,故后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圣先師”。

  適齊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quán)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wù)f音樂,聞習(xí)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饼R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于孔子,孔子說:“政在節(jié)財!本肮敕饪鬃訛槟嶝G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后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xué)。

  初事魯國

  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一年以后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于夾谷,孔子“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占魯?shù)你腙柕鹊亍13]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quán)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的實力,于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魯定公十四年攝行相事,并以“五惡”的罪名,以言論定罪,誅殺少正卯。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鋤設(shè)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桓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衛(wèi)。

  成就

  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dāng)時社會上最博學(xué)者之一。后世并尊稱他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禮》 、《樂》,《四書》,序《周易》(稱《易經(jīng)》十翼,或稱易傳),著《春秋》。《論語》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春秋》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墩撜Z》與《大學(xué)》、《中庸》、《孟子》并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墩撜Z》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xué)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

  美國詩人、哲學(xué)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英國歷史學(xué)家、哲學(xué)家湯恩比博士說,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他有眾多弟子,如子貢、子路、顏回等。被后世尊為“亞圣”的孟子是他孫子孔伋(字子思)的再傳弟子。最著名的一篇《關(guān)雎》。

  現(xiàn)人教版小學(xué)第12冊語文書已收錄《孔子?xùn)|游》(兩小兒辯日)中學(xué)第1冊收錄《論語十二則》,F(xiàn)蘇教版小學(xué)第12冊語文書已收錄《孔子游春》,F(xiàn)蘇教版小學(xué)第12冊語文書已將孔子的名言收錄到練習(xí)7,F(xiàn)長春版第10冊語文書已收錄《論語四則》。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翻譯06-25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季氏將伐顓臾》的原文及譯文07-13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及譯文03-26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和譯文07-16

《季氏將伐顓臾》教案03-08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xué)設(shè)計04-13

《季氏將伐顓臾》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2-23

語文課文《季氏將伐顓臾》原文和譯文02-22

高中文言文《季氏將伐顓臾》知識點歸納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