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師》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致教師》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致教師》心得體會1
為什么我的班級成績這么差?為什么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我究竟該以什么態(tài)度面對學生?我究竟該做一名什么樣的老師?這些問題,在我成為教師這兩年常常困擾著我。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時而能將我浮躁的心情撫平,吳老師的諄諄話語,他娓娓道來的人生經(jīng)歷,雖未能完全解惑,卻也為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讓自己慢下來,用心看學生。
讓自己慢下來,用心看學生。首先,我應(yīng)當放下我的急功近利,放平我的心態(tài)。學生是作為人生存于世上,他們有情感,他們有生活,他們不是制造成績的機器。
在追逐成績的道路上,我應(yīng)當慢下來,用心看學生的生活。他們有的`家庭并不完滿,他們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他們有的來自外地,沒有朋友玩伴……尤其,我還是一名初中老師,我所面對的孩子正處于身心急速發(fā)展變化的階段。我想,偶爾閑暇時,和學生們聊聊生活,將課堂教學與他們的生活相連,正如書中所述的那個涉及“離婚”的案例一樣!靶睦镅b著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溫暖,我想,這是教育的基點。
我應(yīng)當慢下來,用心看學生的情感。我常常對學生的行為感到不理解,常常埋怨他們不成熟。讀著這本書,自己的想法變得有些可笑,他們本身就是孩子啊。我著急地希望學生們快點長大,讓我“省心”一些,卻從未發(fā)現(xiàn)吳老師筆下孩子們的天真活潑。他們愿意表達,他們有很多奇思妙想,他們有時沒心沒肺,有時也脆弱膽怯,他們不是大人,但也有尊嚴。我該反省的地方有太多,我應(yīng)該常常提醒自己,他們是孩子。慢一點成長也無妨,“揠苗助長”從來不可取。我是引導(dǎo)者,也是陪伴者,平等的對話,尊重學生的想法,是我需要學習的方式。
我應(yīng)當慢下來,用心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總有其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他們是個體不是整體。面對整個班級上課的我,常常會忽略這個事實。每一個孩子學習的速度是不同的,慢下來,看每個學生課堂的表情,聽他們的討論與回答,課下詢問他們的聽課感受,此外,訓練自己的語言,讓我的每一句話精練且通俗易懂,這應(yīng)當都是我需要學習做到的。
“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shù)”,吳非老師如是說。我想,我應(yīng)當慢下來,認真細致地面對學生,走進他們,用心地關(guān)心愛護他們,在“慢”中,幫助孩子們穩(wěn)健快樂地成長。
《致教師》心得體會2
隨著年復(fù)一年的教學,我的斗志,我的耐心,我的熱情,似乎像蠟燭一樣,”成灰”湮滅了。找不到了職業(yè)的幸福感,也找不到想要前進的力量,直到遇見你——《致教師》。于是,開始踏上“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的探索“書旅”。
職業(yè)上的困惑和挫折總讓我產(chǎn)生對教育狀況無力的感覺,不想再去努力什么,覺得自己能力和條件就在這了,折騰也是徒然?蓵刑岬降娜松炭茣吕瓍s說:“沒有人的生活會一帆風順,無論大小,每個人都會遭遇困境。束縛每個人的枷鎖,不是周遭環(huán)境,而是自己的心魔。擺脫這樣的枷鎖,就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倍以谟龅絾栴}的時候,往往就會本能的認為“臣妾做不到”,然后找各種理由原諒自己的懦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傷痛,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不得已,也有著不少“無能為力”,然真正的強者并不是已經(jīng)戰(zhàn)勝多少次困難,真正強大的是那顆勇敢的心,那個面對重重困難卻絕不屈服的信念。我開始懂得,我的不幸福首先來自我那不強大的內(nèi)心,我的不曾完全努力。
想要從職業(yè)中找到幸福感,需要深刻了解職業(yè)的魅力所在,理解職業(yè),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在魅力,也是做好教師的'第一要務(wù)。雖然我們的工作有很多不確定性、充滿挑戰(zhàn)性也給我們增添了很多困難,但是卻因此接觸了很多“純潔心靈”,欣賞了許多祖國“最美的花”,我們的工作不但是提升自己也是在滋養(yǎng)別人,想來也是有趣的。我們應(yīng)該真正用心對待自己的每一次講課、沒一次與學生的溝通,感受著當中的樂趣,體驗做教育的幸福,去發(fā)現(xiàn)教師生活中的美麗。
《致教師》的探索沒有結(jié)束,只是剛剛開始,我正在路上想要遇見未來的自己。
《致教師》心得體會3
作為教師,我們怎樣尋找自己的生命原型?朱老師告訴我們,要尋找真正意義上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英雄”教師作為原型。就像李鎮(zhèn)西老師的人生榜樣、職業(yè)楷模、生命原型就是陶行知和蘇霍姆林斯基。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我們先從讀優(yōu)秀教師的作品開始。朱老師在《致教師》中特別提到了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雷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尼爾的《夏山學校》、蘇霍姆林斯基的《巴普雷什學校》等作品。尋找生命的原型,傾聽內(nèi)心聲音的引導(dǎo),更加從容的在這條道路上堅定地做好老師!朱老師在作品中的家國情懷令人敬佩! 回到教育的主人公——孩子身上,教師每天面對的'不一樣的學生,或外貌美麗、或乖巧聽話、或聰明能干、或長相普通、或沉默寡言,其實這些詞匯都是我們給孩子們貼的標簽。對于受教育者來說,人人平等,人人重要。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朱老師告訴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力量,知識有待于教育來發(fā)掘和喚醒。”“只要老師不放棄,孩子才不會自棄。協(xié)助無力的孩子挖掘潛力,協(xié)助迷失的孩子發(fā)現(xiàn)自我,正是教育的價值,也是教師的意義。”
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朱老師通過《致教師》告訴我們: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懷、眼界、努力、思考、學習決定未來,說大一點就是決定未來的教育,決定未來的孩子。他真誠地期望,教師學會關(guān)注窗外的世界,關(guān)注教科書以外的東西,關(guān)注正在劇烈變化的社會,關(guān)注國家的大事情,為培養(yǎng)祖國的脊梁而奮斗。
最后,我想引用朱老師的一句話作為這篇隨筆的結(jié)束:“我想,幸福是人類的永恒追尋,對教師而言也不例外。為了幸福,我們樂于做教師。作為教師,我們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緣由。”
《致教師》心得體會4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師》一書中說:“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庇眯牡那疤崾鞘裁矗瑹o非就是“愛”,愛教師這個職業(yè),愛自己的崗位,愛每一位學生。沒有了“愛”,就不能從這個職業(yè)中獲得幸福感。
在我十五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深刻的體會到:愛是教育的靈魂、出發(fā)點和歸宿,它無痕更無私,是一種平凡的溫暖,但學生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份師愛。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該愛教師這個職業(yè)和自己的崗位,每天應(yīng)該琢磨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專業(yè)技能和個人品質(zhì),如何能巧妙的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又如何讓學生在師愛環(huán)繞的環(huán)境下認真學習,真正的愛上學習。學生都是來自于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不一樣,學生的性情也會不一樣,作為教師更是要用愛去了解,去鼓勵,去授課。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是更好的教育者”。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耐心的去雕琢每一位學生,才能從各個方面去關(guān)心學生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就會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和尊敬。
在《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一章節(jié)中,朱永新先生寫道:“愛是教育的.底色,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在真正的愛里一定包含著智慧!弊鳛橐晃怀錆M師愛的教師,更是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賞識。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性格不同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心智還不成熟,會發(fā)生自己很多預(yù)料不到的事情,所以要學會傾聽學生對于我們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愛,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把我們當作知心朋友;更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把每個學生都放在第一位;對于犯錯的學生,要學會包容和開導(dǎo),學會寬容,用寬容去呵護孩子,用師愛去成就學生;要賞識學生、讀懂學生,走進學生心靈的過程,對學生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肯定,少一點挖苦,多一點贊美。也許學生現(xiàn)在是一條涓涓小溪,然而只要用師愛去引導(dǎo)學生的每一步,終會擁抱大海;也許學生現(xiàn)在是一顆幼小瘦弱的小樹苗,然而只要用師愛去澆灌,終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致教師》心得體會5
在書中朱老師提到新教育教師有三寶,分別是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和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這種三專模式來源于國外的三大學派,一是以閱讀為基“專業(yè)引領(lǐng)”模式,二是以寫作為基礎(chǔ)的“研究反思模式,三是以同伴互助為基礎(chǔ)的“教育生態(tài)”模式。通過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教師可以來自我培訓以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
首先,專業(yè)閱讀就是站在了大師的肩膀上前進。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智慧對話,是在向偉大的人請教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會將老師當成百科全書來尋求十萬個為什么。在他們看來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老師的`知識面不廣就無法及時回應(yīng)孩子,就會丟失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我們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那么我們應(yīng)該讀什么書呢?主要有兩大類:提高教師職業(yè)認同的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讀物和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yè)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與學習是不可分割的。怎樣才是善于思考呢?主要表現(xiàn)在思維有一定的深度、速度、變通性和創(chuàng)造性。做為教師應(yīng)該主動鍛煉自己的思維,如思維導(dǎo)圖法。但最主要的是師生共寫隨筆,即教師通過教育日記、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使自己更自覺地成長。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能夠走得很遠。在我們完善自我時,也要看到其他人的閃光點。無論是在哪里,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讀書學習、討論交流、取長補短是非常有益的。而在學校里,建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就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捷徑。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若能將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育生活中去反教育自己,利用教育完善自身,成就自我,那么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致教師》心得體會6
最近讀了《致青年教師》這本書,書中通過一個個案例講述了青年教師的很多困惑,并從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議,以及對教育的深層闡述……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急》這一篇。為什么要這么急躁?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教育上的事往往快不起來,所以不能急。
語文教學要做真正為學生長遠發(fā)展的事。于永正老師說教語文要做好三件事,讀書、寫字、寫作。讓學生愛上閱讀,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學習不大可能太過糟糕。相反不愛閱讀孩子的學習會比較困難。兒童的學習越困難,就應(yīng)該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反觀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出于追求分數(shù),像猴子種果樹一樣急于求成,把語文課上成了訓練課,讓學生做許多的練習,有基礎(chǔ)知識的,也有閱讀短文的'。可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還是得不到提高,不少孩子到了小學五六年級還不能寫一篇字通文順的作文。因為做題浪費了時間,學生讀書、思考以及說話的時間大大縮水,有的孩子因為成績不理想,上課完全變成聽眾,上課很難聽到他們的聲音,久而久之變得沉默寡言。有的孩子甚至懶于動腦筋,等著老師和同學的答案。與其費力不討好做題,還不如簡簡單單地學語文,讓孩子有充裕的時間練練字、讀讀書,寫寫日記、讀后感。老師、學生的腳步也放松下來,享受到語文學習帶來的樂趣。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欲速則不達。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要在一個漫長的歲月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拔苗助長,學生的根基沒有牢固,將來很難成材。
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要有耐心。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yīng)以“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的心態(tài)去從事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教育,比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教育要好。只要我們有愛心、耐心,靜聽花開的聲音,相信孩子們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致教師》心得體會7
讀朱永新老師的作品《致教師》,我收獲頗豐,這本書中對教師職業(yè)的熱情和對教師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之道的深刻敘述都讓我受益良多,句句落在我的心坎之上。古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這門功課實屬不易,然而朱永新老師給廣大教師們的一封封回信卻讓我很是感慨,它就像一盞閃閃動人的思想明燈,為身處迷途之中的包括我在內(nèi)的一線教師們指引出正確的航向。
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我深知教育這件事的任重道遠,而小學教育尤其如此。面對那些渴求知識的愿望,異想天開的`童心,調(diào)皮難訓的行為,薄如蟬翼的自尊,已經(jīng)是成年人的我們?nèi)绻皇钦嬲哌M他們的生活之中,又如何能做好教育的工作呢?我想這也正如書中所言:真正的教育家,肯定擁有一顆童心。只有把握住小學教育的規(guī)律和脈搏,才能將其中的困難一個個全部解決。
朱永新老師說:“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潛能與個性……”這個觀點我十分贊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關(guān)于音樂,繪畫和舞蹈等天賦的漸漸湮滅,不只是客觀的教學條件的落后,更重要的也是教師主觀的打壓和扼殺,對藝術(shù)和天才想法不尊重的問題十分嚴重。
教師存在的意義是作為學生精神的啟迪和學識的傳授,就如同一支能夠點燃學生無限潛力和熱情的催化劑,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主觀地用催化劑改變被催化對象的本來性質(zhì),否則的話,催化的結(jié)果就是失敗,而放在教育中,這種失敗的結(jié)果卻是學生命運的從此留有陰影。
道理雖然如此簡單,但是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教育的初衷我們似乎已經(jīng)忘卻,教育的夢想也在功利化的世俗面前逐漸變成一個矯情的詞匯,再加上有太多的老師把自己放的過高,以至于支配和指揮學生的心態(tài)明顯,因此教育的成效不甚理想。
朱永新老師說:“先生首先是學生”,說的不僅是知識和學問的金無足赤,也是品格和理念的人無完人。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边@句話對于小學生同樣適用,所謂教學,本就是教育和學習的雙重動作,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應(yīng)該謙虛為上,積極進行不斷的學習,學習我們未知的知識,學習孩子們天真的理想,也學習孩子們純粹的樂觀,只有通過這樣的相互學習,與之相對的教育水平才會有所提高,教師自身的人生也會變得精彩絕倫。
【《致教師》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讀《致教師》心得體會06-15
《致教師》心得體會600字10-13
朱永新致教師心得體會04-10
讀朱永新的致教師心得體會01-15
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04-19
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07-30
《致青年教師》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