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時 課型特點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交流中養(yǎng)成尊重別人看法的良好習慣。
從動手動腦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利用教材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境,以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形式導入新課,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課題 課時進度 1課時 課型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
教學難點 理解物體的輕重
教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引導操作,探究新知
三、練習與拓展
四、小結
(1)同伴交流圖意。
(2)小組討論。
(3)說出理由。
掂一掂數(shù)學書和文具盒,比較輕重。
3. 小組交流稱重量的工具。
學生動手掂
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同桌之間開始交流。
小組討論,匯報 1.觀察圖(1)
圖上有哪些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小熊和小猴比誰輕?誰重?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教師:看來你們的感覺非常準.老師有幾樣物品,想借你們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斷一下他們的輕重,愿意嗎?
實驗一
教師:我看到想參加我們活動的同學,現(xiàn)在都已經坐好了,在等我把東西發(fā)給他.
1.發(fā)藍盒子和綠盒子
要求:絕對不許動,只能看,觀察觀察 ,猜一猜這兩個盒子哪個比較輕,哪個比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會說給大家聽一聽.
2.你覺得他們兩個比,誰輕誰重?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誰輕誰重,趕快試一試!
實驗二
教師:想玩的同學又已經做好準備了,眼睛都看著老師呢.
1.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黃色的盒子,還是不能動手,你再猜猜看.這3個盒子中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可以四個人小聲的商量商量,一會把你猜的道理說給同學聽聽.
2.教師請同學說自己的猜想.
3.到底誰猜的對呀?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動手試試吧!
4.教師提問:這個綠盒子怎么一會兒輕,一會兒重?它到底是輕還是重?
5.這次為什么很多同學沒猜對呢?
6.小結:看來,并不是物體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體就一定輕.
實驗三
教師:如果還想玩就請把綠、藍盒子輕輕放到位子里,看哪個組的動作又快又輕!
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盒子,還是不能動,你能判斷出他們誰輕誰重嗎?只憑觀察,你們能判斷嗎?
2.怎么這次有很多同學都不做判斷?怎么不發(fā)表意見了,有什么困難嗎?
3.同學們都認為,只憑觀察已經不能判斷它的輕重了,你們想怎么辦?(動手掂一掂)
4.說說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嗎?換手再掂一掂.
教師提問
(1)你們有同樣的感覺嗎?(學生出現(xiàn)分歧.)
(2)咱們的意見不一樣了,這可怎么辦呀?
。3)看來,在有的時候用我們的一雙小手也不能準確的判斷出物體的輕重了,那么有沒有辦法呢
掂一掂數(shù)學書和文具盒,比較輕重。
差不多重的物體用手掂的時候,很難分辨誰輕誰重,怎么辦?
教師介紹生活中的測量物體重量的工具
咱們班的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我們的前人就是根據你們的這些想法發(fā)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種能夠準確的測量出物體重量的工具.而且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你們見過嗎?
出示秤和天平。
小組交流稱重量的工具。
稱蘋果和梨的重量。
Xkb1.com
判斷蘋果和梨的輕重
不知不覺當中,一節(jié)課就要過去了,你們上得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我覺得你們個個都很出色.你覺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獲?又有那些進步?這節(jié)課咱們班誰最棒?哪個小組最值得你學習?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從動手動腦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利用教材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境,以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形式導入新課,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后,讓學生自己在心里數(shù)一數(shù),在班級匯報時說一說,在自己的桌面上擺一擺,引導孩子動腦、動口、動手,全方位地參與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教師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并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對學生提出的方法,盡可能給予演示.同時,要考慮方法的可行性.
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給學生進行梳理。
作業(yè)設計:
獨立完成練一練1.2.3再小組討論
板書設計: 輕 重
天平的指針偏向哪邊,哪邊就重。
表面大的物體不一定重。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