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nèi)容: 書上第63頁例1
教學目標:
1、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掌握筆算方法,掌握筆算豎式乘法的順序及積的書寫位置,理解算理。
2、在具體的情境中教學,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借助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策略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不進位)。
教學難點:理解乘的順序以及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引入:同學們愛看書嗎?四月是我們學校首屆讀書節(jié),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今天,老師帶同學們?nèi)ベI書,看看買書中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
2、提出問題:出示:一本書23元。問:你想到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
如果買2本要多少錢?算式怎么列?買10本呢?算式怎么列?這些算式會算嗎?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
3、如果要買12本要多少錢呢?算式怎么列?(23×12)這是一道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式。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二、探究算法,解決問題
1、估算:
估一估,23×12大約是多少?生解決,反饋:
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3個12)
C: 12估成10,23×10=23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2個23)
2、自主探索:
準確的結(jié)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來嗎?請同學們自己開動腦筋算一算,寫在練習本上。完成后和你小組成員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學生練習)
3、合作學習
師巡視,指導,參與交流。師:想好后可以和你小組成員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巡視學生計算,看看學生有哪些計算方法。)
4、小組匯報(展示學生的想法)
組織學生匯報: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計算可能會有以下方法:每出現(xiàn)一種方法,應該讓學生講明算理與方法,并讓下面的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最好引導學生借助圖進行分析)
A:12分成10和2,23×10=230,23×2=46,230+46=276
當學生說完算式后,師進行板書,問:為什么要這樣算?讓學生說出這三道算式的意思。(把12本書分成10本和2本兩部分,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后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就是媽媽要付的錢。)
師:除了用口算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B:12拆成2×6,23×2×6=276。
師:哦,你把其中的一個因數(shù)進行拆分,變成了連乘,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誰看明白了?
師:如果是23×13能將其中的一個因數(shù)進行這樣拆分嗎?看來變成連乘不一定都能適用。
C:筆算: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5、研究筆算:
1)(學生出現(xiàn)了筆算的方法)剛才還有些同學列豎式計算,勇敢地進行了嘗試,誰愿意將你的豎式展示給大家看看。對學生的豎式進行一一評價。
(學生沒有出現(xiàn)豎式)我們以前學習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時候可以用豎式做,那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可以用列豎式來解決嗎?自己試著做做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生練習,反饋:
展示學生的豎式,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請其他同學對他的算法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問:誰看明白了?有什么問題要問這位同學嗎?(生生提問解答)
主要問題:
① 46是怎么來的?230又是怎么來的?276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手指著口算的部分)觀察一下,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這個算的過程也就是什么呀?口算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筆算的過程。(原來口算和筆算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表達的形式不同)
○20是否可以省略。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6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后不寫,邊說邊把0擦去。
省略后23是否需要往后移?為什么3必須寫在十位?23實際上是表示多少?
2)師板書完整算法:
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算一算。
師邊寫邊問:我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3)同桌互相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6、起先我們通過拆數(shù)將新知識變成舊知識來算,F(xiàn)在又學會了列豎式,方法可真多呀!口算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這節(jié)課我們要重點掌握列豎式來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完整板書)“筆算乘法”
三、鞏固練習:
1、你能接著算嗎?
指著兩個84,問:兩個都是84,意思一樣嗎?
2、選擇練習:
選二道算一算:
32×12 22×14 21×34 34×21(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判斷改錯:
發(fā)現(xiàn)同學們做題時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查一查錯在哪兒?(思考,指答)
我們在筆算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呢?
4、一套連環(huán)畫21本,每本14元;一套科技書11本,每本29元。我?guī)?00元,可以買哪一套書?
5、趣味練習: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數(shù)學魔法。魔法就藏在這四道題目里面,用筆算來計算這四道題觀察這幾題有什么規(guī)律,魔法就自然出來。
12×11 23×11 36×11
規(guī)律 如:12×11的積的方法是:兩頭拉開,中間相加。
由此可見筆算還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計算的規(guī)律呢!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同學們在書中真是學到了不少知識。那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碰到這個新問題我們是怎樣來學習的?(把新問題轉(zhuǎn)化成我們學過的舊知識)
我們學習數(shù)學往往都是把新問題轉(zhuǎn)化為舊知識來進行的。今天學習的新知識,對于后面學習的知識來說又變成了舊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把今天的知識學好學扎實。
五、布置作業(yè):《課堂作業(yè)本》第31頁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
2 3× 1 2=276(元)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答:一共要付276元。
教學反思:
1、本課原是想從舊知識出發(fā),讓學生借助舊知識去解決新問題。但在新舊聯(lián)系處理上還不夠緊密。在出示一本書23元后,問:你想買幾本。學生說2本、3本,很散,也只是讓學生這樣說過而已,再提出買2本,算式怎么列,買10本算式怎么列。只是列出了算式。
改正:出示后,問:你想買幾本,算式怎么列?讓學生列式計算。再反饋。反饋時將23乘一位數(shù)的板書一種,乘整十數(shù)的板書一種。再問:這些算式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是舊知識。今天我們要問這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這樣學生在解決接下來的23乘12時,也會普遍采用這種方法,而不會只用豎式。
不當處:當學生出現(xiàn)另外兩種估算方法時,我問:少估了多少?
改正:比準確的結(jié)果怎么樣?多估了還是少估了?少估了多少?引導學生仔細地去觀察。
2、細節(jié)處理不恰當,沒有抓住學生的生成資源。
在讓學生解決23乘12時,學生出來的算法比較多,其中一位是將23分成了20與3。再20與12相乘,3與12相乘。這位學生其實是受到了估算時的影響,少估算了3個12,因此他采用了這種方法。我稱許他是對的。但接下來,我把他的方法給擦掉了。如果我將他的方法保留著,引出另一種口算的方法。(將12分成10和2)然后等豎式列出來,學生說了每一步的算理后,讓學生找口算與筆算有哪些相通的地方,學生通過比較,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種口算方法就是筆算的過程,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這樣的比較方法的相通之處更好價值。還有一位學生出來的方法是20乘10等于200,3乘12等于36,2乘23等于46,最后相加。這種方法是錯的,我沒有進行正確評價。
當學生沒有出來我所要的方法時,在學生進行獨立練習時,我可以進行適當適時地點撥。在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時,作為老師應該對學生所出現(xiàn)的情況心中有數(shù),應該讓哪位學生展示,都要心中有底,不能隨意地點名。
3、算理講解得很透徹,但算理太忽略。在算理上,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非常清楚地明白,第一步是怎么來的,第二步是怎么來的。但其中的第一步具體怎么算,我講得比較簡單。理解力好的學生能明白,但中下的學生不一定能聽懂。我需要用不同顏色的粉筆與箭頭來寫明筆算的方法與順序。
作業(yè)反饋:今天的練習里面,有三道是進位兩位數(shù)乘法。練習中的目的是通過將第二個因數(shù)分解為整十數(shù)與一位數(shù)來解決,但很多學生沒有想到用因數(shù)分解,只是用筆算,由于有進位,學生錯的比較多。個別學生在筆算上還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