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每天都有學生在“出錯”,“錯誤”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作為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細心捕捉學生的“錯誤”,尊重這些“犯錯”的學生,更要善于對待這些“錯誤”,讓這些“錯誤”成為可貴的教學資源,從而創(chuàng)建一個有活力的、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并通過反省錯誤,讓學生在反省中感悟真理,發(fā)展思維,促進自己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學習 教師學生 錯誤資源
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精彩的,然而這種精彩不僅是因為有感情交流、思維碰撞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迸發(fā)等,更因為有“錯誤”才使課堂呈現(xiàn)別樣精彩。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而學生犯錯的過程就是一種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
一、“錯誤資源”成因分析
1.學生生活經驗不足而引起錯誤
受到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的影響,他們的一些生活經驗比較粗糙,對事物的認識存在著片面性,往往會給學習帶來一定的錯誤。比如,在教學“可能性大小”一課中有位學生說了這樣一句話:兒子身高不可能比成人高。隨后,他振振有詞地解釋:“你們看,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比我們要高。”顯然,這位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生活影響,考慮問題片面,發(fā)生認識錯誤。
2.思維定勢產生錯誤
思維定勢是指人用某種固定的思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模式。它既有積極意義,也有負性一面影響。在知識遷移過程中,受到負性一面影響,束縛學生思維,就會產生錯誤。例如低段學生在解決“比多比少”問題時,往往受到“多”就“加”定勢影響造成錯誤。
3.新舊知識干擾產生錯誤
在平時教學中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前面學習的知識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后面學習的知識對前面學習的知識反過來也會產生干擾。印象最深的是學習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時,學生經常會受到新舊知識的相互干擾而產生錯誤。如:在用簡便方法計算(10+80)×125時,有的學生會受乘法結合律的干擾,往往會做成10+80×125;同樣用簡便方法計算(25×25)×4時,有的學生會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干擾,做成(25×4)×(25×4)。
二、如何利用課堂中的“錯誤資源”
1.提供學生探究素材
案例:在教學“比一個數(shù)多幾和少幾”的應用題時,出示例題:學校里栽了45棵柳樹,比楊樹多20棵,栽楊樹多少棵?要求學生自己讀題,尋找出條件與問題,進行解答。有的學生列成85+37=122(棵),有的學生列成85-37=48(棵)。
應對策略:讓學生自己再認真讀題,想一想柳樹和楊樹比,誰多誰少,求多的還是少的。帶著這個問題學生進行討論,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針對學生的錯誤,教師不要立即給予否定,首先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用鼓勵性的語言去評價;其次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
2.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
案例:把一塊木條鋸成5段,每鋸一段用4分鐘,求多少分鐘可以鋸完?”一開始學生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說:“20分鐘”。
應對策略: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可以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尋找答案。結果有的拿紙條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畫圖分析,還有的列表,通過各種形式探究活動,尋找錯誤原因,得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一節(jié)真實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可能不出現(xiàn)錯誤,就因為有了這樣那樣錯誤,才使課堂教學更精彩,更能體現(xiàn)真實性。因為教師不但可以通過挖掘學生的錯誤資源,及時調整課堂教學,還可以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3.優(yōu)化評價,善待“錯誤”
案例:找規(guī)律一課的教學,前三只并排的方框里已經按照順序分別放置了1、2、4只蘋果,要求給后面的方框加蘋果,使這些框里的蘋果數(shù)看起來比較有規(guī)律。第一個孩子上場了,答案是:7、11、16,規(guī)律是:前后兩框蘋果數(shù)之差在逐個增加;第二個孩子也上場了,答案是:8、16、32,規(guī)律是:前一框蘋果數(shù)重復相加即為后一框的蘋果數(shù)。兩場精彩的表演結束后,老師又耐心地等了一會兒,也許看到預設的標準答案都已經浮出水面了,估計不會再有人上場了,就準備進行下一個題目。沒想到還有一個孩子上場了,只見他抖抖索索地在黑板上把原題中的數(shù)字重寫了一次:1、2、4。
應對策略:教師不能因為這個規(guī)律創(chuàng)造的太簡單而否定它,它也是一個規(guī)律,也是小男孩通過自己努力思考得出來的。當學生的思路超出或者偏離了我們預定的設想時,我們不能急于下結論,而應先聽聽學生自己分析?即便真的錯了,那也是一次有價值的經驗。這里有一個觀念上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課堂教學到底為誰服務,是為了既定的課程服務,還是為學生服務呢?
“錯誤”和“正確”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我們不能抓住自己手中的“標準答案”不放。一位專家曾這樣呼吁:不要問“中國的孩子怎么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了?”,應該問“中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都跑到哪里去了?”這是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
三、鞏固強化,讓“錯誤資源”不再重現(xiàn)
1.列錯糾錯,及時鞏固
在課堂中,讓學生列出錯誤、糾正錯誤,及時加以鞏固,形成系統(tǒng)。如“有余數(shù)除法”一節(jié),把學生的錯誤一一列舉在黑板上:49÷8=5……9,700÷400=1……3。在“除法”中,列舉了242÷(22÷2)=242÷22÷4,0.048÷0.2=0.024等錯誤,引導學生就題論“理”、以題及類,從個別錯誤中引出帶有普遍性的教訓,從而將“錯誤”轉化為全體學生的經驗。
2.設置記錄,提醒自己
在我們班中每個人都有一本“差錯”記錄本,同學們把自己平時課堂中、作業(yè)中、練習中的一些易犯的、常犯的錯誤,易混淆的知識點,記錄在其中,并時常的去翻閱,對學生已有知識進行了鞏固和強化。漸漸地,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會有意識地去避免這些錯誤的重犯,并且能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靈活地運用。學生學習進步了,自主性增強了,學得也開心了。
3.記載進步,鞭策鼓勵
成功在失敗中長成,進步在錯誤中積累,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可喜的,都是值得記錄和鼓勵的。在班中,我建立一本進步手冊,當學生錯誤不再重演時,當學生取得點滴的進步時,都會記錄其中。我會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學生變得肯學了,變得自信了。
4.互動交流,攜手共進
在教學中,我每個星期都要騰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每周進行一次交流和討論,交流大家在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出現(xiàn)的錯誤,大家共同出謀劃策,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學生對此興趣濃厚,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重復錯誤沒有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很多同學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總之,錯誤是一種學習資源,只要我們老師能夠合理、有效利用,相信它能給我們的課堂畫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相信它能給我們老師,給我們學生帶來一筆無形的財富。
參考文獻:
[1]《教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7
[2] 朱向陽 《利用心理效應,巧用“錯誤”資源》 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