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區(qū)前海小學 劉 暢
乘法分配律有時能使計算簡便,在數(shù)學計算中被廣泛運用。對乘法分配律的學習有不同的認識層次。
一、基本認識
1、通過具體情境、數(shù)學素材,探索、揭示乘法分配律
例如,通過具體情境分析,得到系列等式:
(18+7)×6 = 18×6 + 7×6
15×(20+9) = 15×20 + 15×9
......
2、用用語言描述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shù)的和同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同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jié)果不變。
3、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用字母表示
(a+b)×c = a×c + b×c
強調(diào)c是a與b的公共乘數(shù),c分別要同a與b相乘,再把積相加。
4、基本運用--鞏固基本認識
例:(125+7)×8 = 125×8 + 7×8
= 1000+56
= 1056
同時說明若不用乘法分配律,按以前的算法,先算小括號中的加法,再算乘法,則比較麻煩。由此可見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的好處。
二、拓展認識
1、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①逆用的形式--用字母表示
a×c + b×c = (a+b)×c
強調(diào)公式左邊的兩個乘積,有一個公共的因數(shù)c,公式右邊是另兩個因數(shù)的和與公共因數(shù)的積。
②應用舉例:
67×24 + 33×24 = (67+33)×24
= 100×24
= 2400
并且說明若不逆用乘法分配律,按以前的算法,先算兩個乘法,再算加法,則比較麻煩。
2、兩數(shù)的差同一個數(shù)相乘,乘法分配律照樣適用,用字母表示為:
(a-b)×c = a×c - b×c
a×c - b×c = (a-b)×c
3、三個以上數(shù)的和(或差)同一個數(shù)相乘,乘法分配律同樣適用,用字母表示為:(a+b+c)×d = a×d + b×d + c×d
a×d + b×d + c×d = (a+b+c)×d
三、再拓展認識
有些乘法算式,不能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簡算。但將算式稍作變形后也可使用。例:
①102×47 = (100+2)×47
= 100×47 +2×47
= 4700+94
= 4794
但應防止有個別學生將上面第二步又寫成“=102×47”,循環(huán)變形,走入死胡同。
②38×29 + 38 = 38×29+ 38×1
= 38×(29+1)
= 38×30
= 1140
小括號中的“1”可以有兩種認識:一是將算式38×29 + 38看作38×29 + 38×1,二是將算式38×29 + 38看作是29個38與1個38的和,結(jié)果有(29+1)個38
四、升華認識
至此,絕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認為乘法分配威力無比,只要用上了,肯定能使計算簡便。此時可舉例:計算(38+62)×27,一般學生都會想到用乘法分配律:
(38+62)×27
= 38×27 + 62×27
= ......
當學生用豎式,費了很大力氣才算出結(jié)果時,教師馬上提問:用分配律計算簡便了嗎?學生都搖頭,但仍一臉茫然;教師再問:以前是怎樣算的?學生馬上想到:
(38+62)×27
=100×27
=2700
至此學生恍然大悟,立刻認識到:乘法分配律并不能使所有計算簡便。
五、再升華
接下來,讓學生討論算式:(38+60)×27有沒有簡便算法?部分學生看到60×27可以口算,馬上說用乘法分配律。教師接著問:用分配律時38×27好算嗎?又有學生說:那就用原來的算法。教師問:原來的算法簡便嗎?學生想了一下,都搖頭。教師再問:按原來的算法,先將(38+60)×27寫成98×27,98×27能簡算嗎?部分學生馬上想到:98接近100,再用分配律就可以簡算了。結(jié)果是:
(38+60)×27
=98×27
=(100-2)×27
=100×27 - 2×27
=2700-54
=2646
由此說明乘法分配律的運用大有學問,雖然有時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并不能使計算簡便,但適當變形后再用,有可能使計算簡便。
以上都是用整數(shù)舉例,對于小數(shù)或分數(shù),乘法分配律有類似的情況。
例:63 ÷7=(63+ )× =63× + ×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