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垂直與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的性質、學習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空間與圖形”的領域中,垂直與平行是學生以后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形體的基礎,也為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是在學習了單一的直線知識后,開始學習兩條直線間的關系,為以后學習復雜的幾何圖形打下基礎。
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垂直與平行這些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頭腦中已經(jīng)積累了許多表象,但由于學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較困難;由于年齡特點的原因,學生空間想像力不強,想像理解局部不想交,但延長后相交有一定的難度;還有學生年齡尚小,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尚不豐富,導致他們不能正確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質;再加上以前學習的直線、射線、線段等研究的都是單一對象的特征,而垂線與平行線研究的是同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位置的相互關系,這種相互關系,學生還沒有建立表象。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解決。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感知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
2、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別要注意對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可以相交現(xiàn)象的理解。教學難點是:正確理解“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質屬性。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及學生年年齡特征,我選用了歸納法、比較法和觀察分析法。根據(jù)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情狀況,結合數(shù)學知識的生成特點,設計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分類比較法和觀察發(fā)現(xiàn)法。即先讓學生想像在一個平面上有兩條直線,并記下它們的位置,找出一些有代表性進行分類比較,得出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不相交”和“相交”兩種情況,然后帶領學生逐一進行研究和學習。這樣既體現(xiàn)了知識的邏輯性,有照顧到了學生的特點。在每學習一種位置關系后,便讓學生舉出身邊平行和垂直的例子,以加深學生的映像。最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得出兩個結果:同時平行(或垂直)于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四、說教學設計
(一)發(fā)揮想像,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首先說明本節(jié)課的地位及目標,即我們在前面學習了直線、射線及線段的有關知識,本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與直線有關的知識--研究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關于歸納分類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的素材,我采取了從學生中來的方法。讓學生拿出一張白紙放在桌面上,閉上眼睛,展開想像,想像這張紙不斷變大,紙上出現(xiàn)了兩條直線,然后睜開眼睛畫下這兩條直線,這樣做即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又為下面的兩直線的位置關系分類提供了素材,因為素材是來自于學生自己的,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重點要分析清楚局部不相交,但延長后相交的例子,當學生把這樣的兩條直線分到不相交這一類時,教師應安排學生自己動手把這兩條直線延長,并指出因為直線可以兩端無限延長,所以我們這么做是可行的。在學生分析歸納的基礎之上,得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分為不相交與相交兩種情況。同時我們還可以問一問學生,我們能不能畫出第三種情況。
(二)逐一研究、認清概念
在學生對自己提供的素材進行分類的基礎之上,得出了兩直線位置關系的兩種情況,然后告訴學生,下面我們來一一對這兩種情況進行研究,先研究不相交的,教師給出平等的定義,并告訴學生,要注意定義適用的范圍、滿足的條件,這也是以后學生概念應注意的問題。這里對于在同一平面內,學生理解起來會很困難,我是提前做好了一個長方體的盒子,在盒子的不同平面上畫兩條直線,讓學生觀察它們能不能相交,叫不叫平行。還指出不相交是永不相交,不論把直線怎樣延長,它們都不會相交;平行是研究的直線的位置關系,兩條距離相等的曲線不能叫平等。接著讓學生觀察舉例。
講完了平行之后,引導學生,我們再來研究第二種情況,兩直線相交的,讓學生觀察兩直線相交構成了幾個角,并觀察角的大小,得出在兩直線相交的情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即所成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然后引出垂直與垂足的定義,并上學生舉例。
三)動手操作,加深理解
在讓學生完成了課本讓練習中的第一題后,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木棒,擺一擺,先擺同時平行于一條直線的兩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再擺同時垂直的。這里要注意語言的表述及指代清楚。
(四)運用概念、鞏固拓展
課后我布置了找平行和垂直的作業(yè),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本文由小學名師教學網(wǎng)http://hbteachers.cn收集整理,感謝原作者。詳細參考:http://hbteachers.cn/sx/sk/6981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