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通用22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培養(yǎng)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通用2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
如何做課題,這是困擾了我這個教師非常久的問題,離開大學校園已經比較久遠,而且在大學殿堂也真的沒有接觸和了觸過如何做小課題。當今教育的發(fā)展又要求一線的教師能做、會做課題研究。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教師要自學成才,自我我修練,這對我還真是有點難度啊。
當前教育科研存在的問題
據了解很多課題就是匆匆開題、迅速結題,沒有過程。學校有課題,教師也有課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都忙于事務,忙于應付,末了寫一個報告什么的算是課題的小結或者成果,這種只注重形式,忽視過程的研究對老師的幫助是意義不大。
做課題研究要選好課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那么課題從哪里來?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新意——對象新、視角新科學性原則:可行性、應用價值。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于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
選題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首先要從實際出發(fā),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同時不要貪大求全。如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思維特點的研究,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另外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善于發(fā)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fā)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么不喜歡舉手發(fā)言?”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里因素地影響?等等。要多思考,多積累。
做課題還要做好方案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是:課題名稱、問題的提出、研究的依據和研究假設、研究的內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對象、研究步驟、研究保障、成果預測、課題組的組成及分工、經費預算、資料附錄等。
課題的階段要求
準備階段包括:理論準備、方案設計和課題論證。實踐階段包括:
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扎實的實踐。
2、記錄、收集實驗的原始材料。
3、發(fā)揮團隊作用,群策群力?偨Y階段包括:整理資料,總結研究實驗情況,對相關數據做理性分析,做好結題準備,以及撰寫科研報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另外,做課題還要盡可能得到教研員、科研專家等專業(yè)人員的指點,使研究的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
《教師怎樣做小課題研究》這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語言通俗,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通過閱讀《教師怎樣做小課題研究》這本書,讓我對課題研究有進一步的了解,我以后研究課題的道路將會更清晰。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2
本學期,由我擔任組長參與了我校英語組課題中的“合作學習小組有效課堂展示的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實踐,我們對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有效課堂展示有一些新的認識、方法和體會,以下是本次課題研究的小結:
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上展示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課堂展示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是檢測學生是否掌握課堂內容的好方法。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都有布置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且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展示,可結果是學生缺乏主動性,雖然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展示效果不盡人意。本次課題研究,我們通過很大的努力試著轉變這種局面,對英語課堂教學來說,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勇于展示,是培養(yǎng)英語口語和訓練聽力的重要手段,課堂展示的成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本次課題研究,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必須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明確交代課堂任務,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合理的分好組,可以采用“好帶差,一幫一、男女搭配”的形式進行。
其次,在課堂口語展示中,學生常常處于不好意思或難于開口的狀態(tài),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情景,給予學生足夠的信息,這信息主要是平時或課前要給學生輸入,不斷的操練,因為課堂英語口語展示,實際上是一種在一個特定的話題或情境之中產生的口語訓練,要求學生以口頭的方式對語言信息或語言現象進行描述的活動。而口語表達的順利進行有賴于學生自身對該語言的表達方式掌握的程度,其中包括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和語言表達方式的基礎知識。
因此,必須幫助學生打下一定的語言知識基礎,即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語言知識信息輸入是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單詞記憶、積累、詞法與句法的學習與運用、背誦文章、讀書看報、網上下載純正英語口音的聽力等等就是語言知識信息輸入的體現。進行英語課堂展示的方法多樣,可以連詞成句、單句漢譯英、看圖說話、個人故事會、演講、朗誦、情景對話、值日報告、小品及話劇表演、調查報告、課文概述等等。只要能堅持,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肯定能逐步提高。
最后,在展示的過程中,也是檢測學生聽力的一個過程,通過這種聲音刺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音的聽辨能力,達到聽力效果檢查,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之間相互進行評價,可以達到糾正語音錯誤、語法錯誤兩方面的目的。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我們始終應以學生的優(yōu)化學習為最終原則,顯然,課堂展示是整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絕不能忽視,更應瑾慎待之,在本次微型課題的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我們每個人在理念上更新的需要,在模式上改進的必要,因為教學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它更是一門藝術。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3
我參與了我鎮(zhèn)《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的研究。我是語文科教研組長,在研究過程中我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等工作。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對于我來說,感受良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這個過程中的體會:
一、在課題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我們在課題主持人的組織下,通過聽講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上,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自己也查閱了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隨著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尤其體現在文本解讀的深度和教學設計的效度上。課堂上,我努力實踐有效教學,突出年段教學特點,引導學生初讀感知、熟讀感悟、美讀抒情、讀后延伸,提高閱讀教學效益,與學生共享成長。
二、課題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圍
我慶幸,能成為課題組研究成員之一,能參與到這支高素質的團隊中來。就拿我們低年級“四讀”教學模式來說,從模式的環(huán)節(jié),內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稱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經過多次修改。這需要我們課題組通過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反復地進行討論、分析。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有了這次課題研究的經驗,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較強的隊伍,我們一定會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為我們共同的教學事業(yè)而努力。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4
學習了《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一書,我受益匪淺,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刻領會,我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習慣明顯提高,但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要求和訓練,讓習慣成為自然,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增強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還要在大量的具體實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理論、觀念,提煉出一整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廣出去,F就學習此書,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1、在教學中,教師的工作對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們面對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學生,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需要老師有一種冷靜的頭腦和處事不驚的態(tài)度,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必須的,還要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調控課堂的能力要強,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事態(tài)的發(fā)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由于我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課題研究的成果不是盡善盡美。今后在課題研究中要邀請一些理論基礎雄厚、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來參與、指導我的課題研究工作。
3、學生性格參差不齊,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環(huán)境也不同,如何培養(yǎng)好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應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中對癥下藥,爭取尋求更好的方法。
4、要對教材充分理解。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鉆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
5、要對所教的學生有一定的了解。我們說教師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從聽課中我感受到我們新教師擁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才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不僅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與科學素養(yǎng)。同時,不斷吸收和消化現有的研究成果,并轉化為教育資源,努力促進學生總體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也促進了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和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5
20xx年x月xx日,我校舉行“領袖兒童教育科研峰會”,借此機會,邀請我縣眾多名教師來我校授課,我有幸在現場見到了這些老師以及觀摩了整個授課過程,經過一天聽課,讓我感慨萬千。
一、學別人
在聽阮曉席老師的課時,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個老師怎么可以如此巧妙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整個課堂上,學生都按照他預設的路線發(fā)展,這都源于他對學生學習很好的引導,以及他細膩的教學語言。在創(chuàng)境引題的環(huán)節(jié),阮老師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晚上都做過什么樣的夢?一下子就將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了,然后就通過夢的內容慢慢聯想到生活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引出神話故事,阮老師又問:在神話故事中有一個人被稱為人類的祖先,是誰啊?同學們:我知道,是盤古!這時候阮老師相機提出課題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阮老師的語言一直都非常的細膩,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毫無障礙,整個融入到了孩子一起。
在聽我校的王娟娟老師的《江畔獨步尋花》的時候,讓我學習到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在講解課文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這對教學語言和教學安排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特別是如何安排“先學后教“這個環(huán)節(jié),自學目標一定要系統明確,告訴學生哪一步該做什么,久而久之,學生不斷學會了學習方法,還逐步形成系統的思考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看自己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發(fā)現了自己與這幾位名師的差距很大。
1、在創(chuàng)境引題的時候還是不夠新穎,有時候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導致不能引起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走神,教學的第一步出了問題,自然就對接下來的教學產生不好的影響,自然就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2、在先學后教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時候會過高估計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出示自學目標的時候,沒有做到細化和具體,導致學生自學的時候不能準確的找準問題的出發(fā)點。
3、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細膩。
三、怎么辦
通過學習名師的教學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對以后的教學工作有以下幾點計劃:
1、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把握小學生的注意點,重視課堂激情導入,喚醒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要認真分析課文,準確把握住教學重點,盡量避免教學中出現知識遺漏。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學習目標細化,利于孩子的認知從而順利開展自學和小組學習。另外在課堂上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在學生理解的好的時候,要適時鼓勵,作為語言類課程,語文課一定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開口讀。
3、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深入到孩子中間,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群體中,要了解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要用適合的語言和孩子交流。
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學習,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這個峰會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通過學習,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會不斷的自我反思,在學習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6
昨天聽了邱主任關于教育科研的報告感受很多。想想現在的一線老師每天都為上課而奔波,為提高學生成績而每天努力拼時間。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加快樂,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幸福是我們需要思考的?現實的條件我們無法改變。抱怨對我們來說是沒有太多的用處,只會讓我們降低我們的幸福指數。不如我們面對現實放開自己的心態(tài)。我認為搞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就是其中的一條途徑。
一.搞教學科研可以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我們教師要想在教學工作中時刻處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改變自己,讓自己時時學習,不斷成長才能跟上現在教學的要求。
二.搞教學科研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試想如果我們老師不能時刻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就是一句空話。老師不能全面發(fā)展如何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現在的教學思路正以我們不可想象的速度發(fā)展,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危機感。
三.搞教學科研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不能更多的占用學生的時間,還要學生掌握更多的能力,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高課堂效率就提到我們的視野中來,而且越來越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就是我們需要搞教育科研引入更多的新的教學理念。
四.搞教學科研有利于提高學校的升學率
素質教育并不是不要升學率,升學率仍然是考核學校老師的重要指標,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升學率,我們教師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教師在這種形式下更要適應學校和家長的需要。
五.搞教學科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我們教學教了半天并不是單單來教給學生知識和能力,思想教育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我們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德育包括德智,德識,德行,德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我們共同的奮斗目標。
六.教師應以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自覺做好教學科研工作
教學科研可以促進教師個人成長,享受職業(yè)幸福,提升教學理念。
七.增強科研意識,注重科研方法
學習任何先進的教學經驗我們都應該深入理解他們的精髓,與我們的教學實際相結合,不能只學表面現象,教學是教學生去學習,點撥學生學習應該和學生處在相同的位置上,就象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關系。
我們做教師的不能只說說想想這些,我們應該拿起筆來寫一寫,讓我們在工作中在教學教育科研中幸福并快樂著。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7
xx年x月x日我參加了未央區(qū)在大明宮小學組織的課題研究專項培訓,在培訓會上,西安文理學院的楊老師作了題為《課題研究的實施》精彩報告,受益很多,感受頗深。
楊老師的的《課題研究的實施》對課題研究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特別是對研究中的誤區(qū)講解的非常清楚,把我們在日常課題研究中出現的失誤做了總結說明,使我對課題研究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許多疑惑中行的問題都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特別是楊老師的整個講解過程幽默生動。例舉了大量的課題研究實際情況,用實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把一個比較復雜的研究問題簡單化了,更便于我們一線老師的實際操作。下面我將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體會簡單寫出來。
一、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課題研究實際上就是要解決我們日常教學中的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研究對象研究問題要切合實際,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教學對象以及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去選擇研究課題,切忌空而大,沒有實際價值,更不能為了某一功利的目的而去研究。用楊老師的話說,課題研究就是對我們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開處方”,要解決“怎么辦”的問題。也就是說課題研究的首要前期是“腳踏實際”。
二、通過培訓使我清楚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整體過程。課題就是一個問題、一個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了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資料等。我們所進行的課題研究是學校發(fā)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研究必須具備: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研究結果的呈現、結題鑒定等。楊老師特別強調了“按計劃的實施”,他說:任務一定要具體到每一個人,具體到時間(可以提前幾天),確保計劃的有效實施。楊老師認為課題研究最重要的是選題,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
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
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4、從有關部門發(fā)布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fā),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三、培訓使我收獲收獲最大的是楊老師就我的.《中學政史地課堂合作學習的調查研究》課題進行了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操作,其中他以我的研究重點講了研究的方法,對我的課題研究觸動很大。如:楊老師倡導的第一個研究方法是:同伙中的辯論。他認為就某一個研究課題提出后,課題小組的成員在一起展開辯論,提出問題,尋找研究的側重點,在大家的討論中拓展思路,逐漸形成清晰的認識。進行一個課題研究不要著急著動手,要“認真的思考”、“深入實際中去調研”。如:楊老師很快對我的課題提出了許多問題,“課堂內還是課堂外和合作學習”“學生、家長對合作學習的看法”;“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有什么關系”等等,這些問題我們都沒有考慮到。我們犯了一個最初級的錯誤:拿到課題就立即開始動手操作,沒有找到實際的操作點。
四、把楊老師的培訓和我自己的實際課題研究進行對比,我發(fā)現自己的研究差了許多的環(huán)節(jié),甚至還有一些環(huán)節(jié)自己根本沒有想到,如:在結論方面,楊老師提出“你的研究是否推廣”,這個問題我自己根本就沒有想過,想想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課題研究當做了一項任務沒有真正從教學中去落實研究。
總之,通過培訓使我我認識到進行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yè)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干事的教學者。我也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一定要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后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zhàn)。我們要組織了一個規(guī)范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進行課題研究我們要不斷思考、不斷反思、不斷調研,立足課堂致力于課堂改革,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選擇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是收獲。最后把簡單的事做好,腳踏實際、認真思考、深入調研、持之以恒進行課題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8
4月7日,有幸聆聽了東北師范大學鄧濤教授的講座。一整天的《教育科研方法》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獲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領悟、有靈感、有激勵,也有反省。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強,對我們今后進行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及論文寫作有很大啟發(fā)。
教育科研方法講座包含四方面內容:關于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育研究的選題、設計與論證;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成果的表達。講座幾乎涵蓋了教育科研的全部內容,壓縮到一天講,容量很大。但教授所做的指導細致入微,他對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沒有一帶而過。他列舉的一個個數字、一種種現象、一張張圖片,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他一字一頓地耐心講解正是對“科研嚴謹”的最好詮釋。
聽了鄧濤教授的講座,對于選題,我很受啟發(fā)。教育科研課題來自于教育的問題。教育問題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一是教育理論問題。當然,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不是截然分開的,只是研究時有所側重而已。對于教師來說,在教育實踐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可以揚長避短;然后再逐漸向理論深度發(fā)展。一旦確定選題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查閱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這是研究的基礎,也是論文寫作的基礎。
此外,鄧濤教授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創(chuàng)作有價值的學科論文:
1、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
2、掌握論文寫作的要求和方法。
教學實踐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經常反思自己和別人的教育、教學實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獲取寫作資料的有效途徑。鄧濤教授告訴我們,論文寫作應抓住一個選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這個選題上寫深寫透,這樣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再次感悟到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必須做到:
首先,要勤于學習。平時要注意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了解教育、心理研究的發(fā)展動態(tài),以便把握先進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于實踐和探索。理論知識只有運用于實踐才具有價值。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往往是善于把學習到的教育理論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從而豐富和發(fā)展理論。
另外,要敏于思考?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庇终f:“吾日三省吾身!倍急砻魉伎紝τ趯W習、對于實踐的重要性。學習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論的實質;實踐不思考,不會有新的發(fā)現。只有經常對自己的學習和實踐進行反思,才會不斷有所收益和創(chuàng)新。
最后,要善于記錄。平時注意及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所得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為將來的寫作積累豐富而鮮活的素材,是教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積極把這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合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教育科研日;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9
通過學習《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一書,我真正懂得了課題研究的過程和好處,一個教師要作好課題研究會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價值、有意義的課題總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矛盾的基礎上提出的,為了選取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就需要學習、鉆研教育理論,收集與分析有關的教育研究資料;需要對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進行回顧;對面臨的各種教育現象細心觀察、思索,對大大小小的教育實際問題進行整理、辨析;還要對主觀條件作出正確的分析、估價,所以課題的研究,又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過程。下面我對進行課題研究應如何選題發(fā)表一些簡單的看法:
。ㄒ唬┻x題必須有價值。
一是所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否符合社會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
二是所選的研究課題是根據教育科學本身發(fā)展的需要,是為了檢驗、修正、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的教育理論體系的需要。
(二)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
選題的現實性,集中表現為選定的問題要有科學性,指導思想及目的的明確,理論根據充實、合理。
。ㄈ┻x題必須具體明確。
選定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界限要清,范圍宜小,不能太籠統。課題是否具體、適度,往往影響全局的成敗。那種大而空、籠統模糊、針對性不強的課題往往科學性差。只有對選題有清晰透徹的了解,才能為建構指導研究方向的參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據。因此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寬、太大、太復雜。
(四)選題要新穎,有獨創(chuàng)性。
選定的問題應是前人未曾解決或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應有所創(chuàng)新,有新意和時代感。
(五)選題要有可行性。
所謂可行性,指的是選題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現實可能性。
通過初步的簡單學習,首先讓我感受到了選題的重要性,也從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課題,可能從一開始選題就存在問題,所以造成了結果的不樂觀。對于《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我還將繼續(xù)認真學習,相信學后會有豐厚的收獲的。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時刻面臨著來自社會的挑戰(zhàn),同時也面臨自我的挑戰(zhàn)。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挑戰(zhàn)的意識和準備,那么就面臨著失敗乃至落后,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之后,我們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學得更多,在挑戰(zhàn)的浪潮中洗禮與充實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達成功的殿堂。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0
這學期以來我積極投入了學校的課題研究;仡櫻芯恐,感覺既充實又有實效。“在研究中發(fā)現問題,在問題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這是我最大的體會。
一、主動學習,注重過程
課題研究重在過程,這是我校參與課題研究老師的共識。而我更是努力經歷真正的研究過程,體味研究的酸甜苦辣。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實際的知識,我經常研讀相關的理論書籍,學習其中的精華理論,追蹤先進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養(yǎng)。積極吸收。通過閱讀,我認識到:教師要客觀地把握學生層次,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心理傾向、知識基礎、接受能力進行分層設組。用動態(tài)、發(fā)展的觀點對待學生,隨時注意學生的發(fā)展變化,作必要的層次調整。然后規(guī)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各類學生各有所獲,使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區(qū)域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使每一次學習后都有一種成功感在激勵著自己,在不斷獲取成功和遞進中得到一種輕松、愉悅、滿足的心理體驗,激發(fā)再次成功的欲望。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積極參與,勇于實踐
平時不管多忙多累,我總能認真及時完成課題組布置的各項研究任務。尤其是針對其中的問題研究,我總是進行深入地學習與思考,力求在實踐摸索中找到答案。學習反思內容也都是我在認真學習相關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在研究中,我發(fā)現班上同學基礎差異特別大,我在設計問題時有意識地把它分成A、B、C三層,其中基礎性問題以復習類、基本類的問題,面向暫困生學生;中檔題則面向中等生學生;難度大的問題,通過用比較、分析等思維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面向優(yōu)等生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課上學習不同的數學。同時,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我也在情感激勵上給予分層對待,當學生作出圓滿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獨到見解的回答時,我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常用“很好”、“真棒”、“好極了”、“很有創(chuàng)見”等言語;對于質量不高的回答則用“好的”、“嗯”、等詞語來表明還不完全正確,尚有討論的余地;對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錯誤的,我則投出期待的眼神,說:“你先坐下,聽聽別人的意見,好嗎?”其他同學回答后,再次請前者重復一遍,大家加深印象。這樣做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學大膽地答問,增強了他們主動參與的自信心。另外,完成作業(yè)也分層次,不僅體現在量的方面(諸如知識的多少,思維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質的方面(諸如知識的深淺,思維水平的高低等)。從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課題研究就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
三、樂于嘗試,重在實效
在研究過程中,學校為教師創(chuàng)設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讓教師享受到成功的樂趣,調動了教師科研的積極性。我們總是積極參加研討活動,利用一切機會和同事們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同時,我更認真?zhèn)湔n,不斷嚴格要求自己,試著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隨堂課。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著,進步著。同時,我也發(fā)現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論知識的匱乏,制約著我研究進一步的深入開展,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時刻提醒著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期獲得更大進步。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1
幾天來對于教育教學研究導論的學習,感受頗深,其實教育教學研究對于現在的教師來講并不陌生。甚至幾乎人人有課題。但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研究”的真正含義呢?從教育教學研究的現狀來看,很多人并沒有真正理解研究的真正價值所在,有的人甚至連什么是教育教學研究都還沒搞清楚,更多的人卻是在為研究而研究。在我們周圍不能說比比皆是,但至少為數不少。有的人甚至為了評職稱,不得不去主持一個課題。有些部門也把它作為評選各類榮譽的一項條件。使教育教學研究走了樣,變了味。
其實教育教學研究歸根結底,就是“用研究的態(tài)度來對待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倍^更有價值,就是要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的要義就是要教書育人,教書育人的`核心宗旨就是要使學生健康的成長。我們的研究一旦偏離了這一宗旨,那么,無疑就會做歪。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價值。
“用研究的態(tài)度來對待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的日常工作就是教書育人。如何教好書,簡單說,得先備好課。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說到底,離不開“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用心的研究了,是否在用研究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日常工作了。教師要做的是什么,教師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使用教材去實踐課標,需要用心去研究的。我覺得,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教學中處處有研究。我們就是要“把我們聽到的做出來,把我們看到的做出來,把我們想到的說出來,把我們做到的寫出來!倍覀冞要做的一點就是把我們的研究加以反思,提煉,把我們的思想轉化為理論,這就是教育教學研究。
老師講的另外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堅持。教育教學研究不能急功近利,那樣是做不好研究的。老師所列舉的美國關于大班化和小班化教學研究的例子,對我們是個很好的啟發(fā)。他們從幼兒園一直跟蹤到大學,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來研究,這樣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這樣得到的研究成果才真正有價值。
老師的講座,對我們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每位教師都可以說是生動而有意義的一課。他讓我們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對曾經的有失偏頗,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更好地指導了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使這項工作朝著更加務實,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方向邁進。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2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研究、探討的一系列思維加工過程。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有效方式。案例的搜集必須來源于教學生活,但同時要高于教學生活,這樣的案例才更具有代表性。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生涯中肯定遇到過“這樣或那樣的事件”,把這些事件編寫成一個個非常個性化的案例,供大家分享、討論,實際上也是一個重新認識這些事件、整理自己的思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的過程。
案例研究強調根據特定的時空情境解釋某一事件,而不是抽象地考慮問題、做出結論。案例研究在講究情境性的同時,還非常注重過程性,也就是不能孤立、靜態(tài)地看問題,還應該對情境變化進行跟蹤,了解其變化的狀態(tài)和趨勢,把握其變化的整個過程。
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通過實地考察、親身體驗、訪談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會發(fā)生、產生了什么后果以及當事人對此的感受和看法。在這里,教師和學生從后臺走到了前臺,由被動變成了主動,他們分享成果、分享信息、分享知識、分享經驗、分享思想、分享智能。
案例研究是開放、多元的。案例提供的是真實事件,同樣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做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為研究者的視角不同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釋,因此,不管是什么樣的案例,都存在著從各個側面進行分析、研究和解釋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對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解釋可以是多元的。但在多數情況下,案例提供的通常只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某一片段、某一側面、某一點,研究者如果沒有在案例所展示的真實情境中親身體驗、感受、感悟,沒有完整、準確把握事件發(fā)生的特定的背景和過程,沒有充分了解案例中有關人物的內心世界,往往就不可能把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所有變量都揭示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對案例的認識和解讀雖然也有精彩之處,但總是不完整的。因此,一個精彩的案例不亞于一項教學理論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師自己才最適合于做這種研究。教師撰寫案例,是對教師的新要求,也是教師自己從一個單純的實踐者轉化為研究者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親自編寫案例,才能真正掌握案例。
案例研究與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著眼于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真實的問題,強調實踐與反思,強調合作與分享,最終目標是調整與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增加教師的實踐智能;案例研究是開放的,允許研究者從各個側面對案例作多元解讀;案例研究是有限制的,不能指望通過案例研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更不能不顧特定的歷史條件、背景而把有限制的對案例的認識和解讀推而廣之,無限擴大。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3
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在這次變化中,我們不斷學習新的課程,努力準確掌握新科目的精神和理念,期待能更好地應用于教育實踐。為了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盡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參加了區(qū)研修舉辦的簡訓學習,對基礎課程改革研究進行了專業(yè)訓練。現在將自己的體感、認識和收獲總結如下。
首先,新的課程標準引入后,教材也進行了很大的修訂。教材體系混亂,沒有熟悉的內容,很多適應不了。因此,教師們對課程改革感到抵觸。這次訓練中,他說:“你們是用教材教還是用教材教?”的話。是的,教材是課程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教學過程中教材死了,但作為教師的人還活著。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更新,才能把教材的有限知識擴展到無限的生活中。
其次,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更多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哲學。成功的教學,或者說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效和諧的交流和溝通。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師成功地轉變了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導師和參與者。他們學會了蹲下來欣賞學生。他們學會了尊重學生的內在需要,理解學生的心理,順應學生的天性,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自我需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所有學生。尊重所有學生的想法。不管對錯,都不批評。表揚、默許、錯誤觀念使學生在探索和學習中得以糾正。(喬治伯納德肖,學)在新課程下,老師們充分意識到教材只是載體,所有教師都要發(fā)掘和創(chuàng)造。約翰肯尼迪教育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課程的不斷發(fā)展和豐富的過程。教師不再是簡單的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組織各種活動,根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調試和重組教材”。
沃德說:“平凡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教師說明知識。好老師示范知識偉大的老師鼓勵學生學習知識。單擊每次聽課的過程中,我都深刻地意識到新課程下的老師都在努力讓學生學習知識。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更好地發(fā)展。他們的追求是走向全民教育。這就是新課程發(fā)展的核心理念和發(fā)展的最終追求。正在訓練的老師講課值得我再一次有深刻的品位。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4
20xx年4月7日,有幸聆聽了東北師范大學鄧濤教授的講座。一整天的《教育科研方法》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獲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領悟、有靈感、有激勵,也有反省。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強,對我們今后進行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及論文寫作有很大啟發(fā)。
教育科研方法講座包含四方面內容:關于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育研究的選題、設計與論證;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成果的表達。講座幾乎涵蓋了教育科研的全部內容,壓縮到一天講,容量很大。但教授所做的指導細致入微,他對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沒有一帶而過。他列舉的一個個數字、一種種現象、一張張圖片,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他一字一頓地耐心講解正是對“科研嚴謹”的最好詮釋。
聽了鄧濤教授的講座,對于選題,我很受啟發(fā)。教育科研課題來自于教育的問題。教育問題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一是教育理論問題。當然,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不是截然分開的,只是研究時有所側重而已。對于教師來說,在教育實踐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可以揚長避短;然后再逐漸向理論深度發(fā)展。一旦確定選題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查閱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這是研究的基礎,也是論文寫作的基礎。
此外,鄧濤教授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創(chuàng)作有價值的學科論文:1.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2.掌握論文寫作的要求和方法。教學實踐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經常反思自己和別人的教育、教學實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獲取寫作資料的有效途徑。鄧濤教授告訴我們,論文寫作應抓住一個選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這個選題上寫深寫透,這樣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再次感悟到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必須做到:
首先,要勤于學習。平時要注意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了解教育、心理研究的發(fā)展動態(tài),以便把握先進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于實踐和探索。理論知識只有運用于實踐才具有價值。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往往是善于把學習到的教育理論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從而豐富和發(fā)展理論。
另外,要敏于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庇终f:“吾日三省吾身!倍急砻魉伎紝τ趯W習、對于實踐的重要性。學習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論的實質;實踐不思考,不會有新的發(fā)現。只有經常對自己的學習和實踐進行反思,才會不斷有所收益和創(chuàng)新。
最后,要善于記錄。平時注意及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所得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為將來的寫作積累豐富而鮮活的素材,是教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積極把這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合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教育科研日;。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5
談起教師教學科研,對于每一位教師及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是不可能終止的,它是我們教育者的前途和希望,正是這種理念日夜深入人心,作為基層教育科研的親歷者,我欣喜地注意到了我們最基層的老師們對教師科研的激情蓬勃而高漲;诮逃虒W科研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我認真的學習和研討,對我的教育意義是非常深的。為了更真實和貼近當代教育的進程和教師的個性特點,本書共分了九章來闡述走進教育科研的殿堂。讀了本書我感覺輕松而順利地踏上了蘇霍姆林斯說的“幸福的研究路”,我們更愿意把書看作是一快“敲門磚”,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師獲得有關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識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對象化”的知識問題或認識問題,而是一個非對象化的“親近”道路或“親征”道路。本書對科研分析面面俱到、分析透徹、觀點明了、淺顯易懂,所涉及到的內容全是我們正要面對的,如:
一、教育科研的基本問題
1、教育科研與教研活動有什么關系?
教育科學和教育科研作為專用術語被廣泛使用只是最近及十年的事情,對他們的定義尚有不少分歧,使用中也存在混亂。教育基層經常發(fā)生的問題是泛化教育科學與科學研究的觀念,誤把主觀認為正確可行的東西都當成科學,而把所有認真的專門研究都認為科研。為了弄清各種研究的關系,可以把研究活動分為如下三類:
。1)、科學研究。教育科學是科學的屬概念,科學研究是研究的屬概念。教育科研是生產教育科學的勞動,所以它必須遵循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范。如果研究的目的不是探究教育的內在規(guī)律、研究的過程不可重復、研究的方法缺乏公認的可靠性、研究的結果沒有客觀的普遍性或創(chuàng)新的開發(fā)性,都很難稱為教育科學研究。
。2)、工作研究。一切形式的關于實踐決策的直接探討都屬于工作研究。不遵守科研規(guī)則,而是更多地采取民主集中制。
。3)經驗總結。這是事后對某種活動的成敗得失或對錯得失或正誤的探究。經驗是
有特殊性和個性的東西,它的科學性多少和普遍性大小更多地取決于總結者或使用者的素質與水平。
實際上,教學研究是研究從內容或領域分類的屬概念,它在研究的性質或方式上既可能是科學研究,也可能是工作研究或是經驗總結。應注意的是研究的水平與質量以及各種研究是否協調平衡與有機結合。
2、基層教育科研活動中存在哪些困難?
。1)、研究范疇與視野的局限。
。2)、研究時間與條件的限制。
(3)、研究成果的學術認可度低。
3、基層教育科研存在問題
較普遍地存在畏難情緒或科研無用論,一些學校的教師中存在著基層科研的“不能論”或“無用論”。缺乏研究的組織規(guī)劃和持續(xù)性。雖然意識到了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卻忽略了基層開展科研活動的優(yōu)勢,研究的內容脫離了實際教育的整體及長遠的目標和規(guī)劃,很隨意,孤立了教育行為。經常混淆工作研究和科學研究,誤把經驗總結和發(fā)表論文當科研成果。成功的經驗和正確的思想都含有科學意義,但不能把總結一個教學經驗或表達一種教育思想當作科學研究。只有經過科學驗證過程的經驗或組織為嚴密理論體系的思想才是教育科研的成果。
4、加強宏觀和綜合的研究,主動承擔為教育決策服務的任務。加強教育科學的研究,協調好科學研究、工作研究、經驗總結的關系。要充分利用可用的科研資源,組織好重點課題的攻關。要樹立不斷學習與創(chuàng)新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5、學校應該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
校長要認識到教育科研是提高辦學水平、保證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要遵循教育科研的基本規(guī)則。
6、教師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就教師的素質條件和工作條件而言,只要掌握科研方法,都能進行教育科研活動。但
是要克服一些中小學教師“教而不研”的現象,還必須從主觀上解決認識,取向和策略的問題。
二、教育科研方法
要有效地開展教育科研,就必須懂得并能夠熟練地運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方法的科學性、可靠性蔣直接影響研究過程與結果的有效性和公信度。
1、必須堅持觀察的客觀性。要防止主觀因素的不良影響,克服先入為主的`看法,不要摻雜個人的偏見,采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必須堅持觀察的全面性。要對研究的對象進行周密、全面的觀察和分析,系統的觀察事物的全面性、事物的各個方面和事物發(fā)展的整個過程。
3、觀察對象要具有典型性。要從符合條件的各種類型的對象中選擇能代表一般的典型進行觀察,避免以偏概全。
4、要堅持觀察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決不能憑個人的喜好行事。
5、要處理好與觀察對象的關系,避免被觀察者由于觀察者的介入或影響出反常,從而保證觀察的真實、自然。
6、觀察者要掌握一定的觀察技術。如在觀察前要擬定好詳細觀察提綱,制定觀察的標準、記錄表格、速寫符號等;觀察過程中記錄要及時客觀、簡要明了,也可借助于儀器如攝影機、錄音機等,更精確地記錄下觀察日后撰寫研究報告做好充分準備。
三、教學過程
這是一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教學的重中之重,方法多種多樣,但是萬變不離其中,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因教師的個人情感和對學生的觀察緊密聯系在一起。
四、教研應用文的撰寫
是指反映教育科研的過程和教育科研成果的文章,它包括教育調查報告、教育試驗報告、教育課題校驗報告、教育課題研究工作報告、教育科研學術論文和教育案例等文章。這些都具有科學性、理論性、實用性和比較嚴謹的邏輯結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6
21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1000萬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是制約基礎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是發(fā)展綜合國力的關鍵。因此,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中小學生,影響著民族的未來,提高教師素質的任務緊迫而艱巨。我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學習工作,在寒假期間我學習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一書,下面我就結合工作實踐談一談個人的讀書心得。
人們常說,教育科研自覺與否,是區(qū)別教書匠和教育家的分水嶺。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辦好教育必須重視教育科學研究。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向教育科研要質量,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通過學習《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這本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主體的教師我認為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質,努力向科研型教師轉化,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古人韓愈在《師說》中曾說:“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弊鳛橐幻F代社會的教師就要不斷地謀“道”這個“道”應該是教師所具備的品德、知識、能力等素質。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看,它不僅包括教師自身思想品德的升華,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科知識的豐富和教學技巧的提高,而且更主要的應是不斷地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教師僅停留在傳授所教學科現成知識的層面上,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或不去探究教學“興”、“廢”的原因,不能不斷地發(fā)展傳授給學生的“道”,那么那些教師只能扮演“傳話筒”的角色,只能培養(yǎng)出眼界狹窄、目光短淺、思維遲鈍、想象缺乏的學生,而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和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然而,由于長期以來中小學教師的繼續(xù)教育不足和對中小學教育科研不夠重視等原因,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較差已成為教普遍現象,F在,社會上仍有不少人片面的認為,中小學教師的視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擔當教育科研的任務,或者認為中小學教師一般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參加教育科研工作。他們滿足于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而不善于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學經驗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進而上升到理論高度。我認為做經驗型教師儼然成為許多教師的追求目標,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長了教師注重知識傳授的做法?傊涷炐徒處熤啬7露p創(chuàng)新,重積累而輕發(fā)展,因而其多數只能成為機械傳授現成書本知識的“教書先生”。就目前素質教育實施的情況來看,中小學教師缺乏必要的革新能力,特別是教育科研能力。
這是阻礙我們積極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素質教育在一些學校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因為我們中小學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這些問題多是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是一個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我們不能簡單的模仿,更不能因循守舊,而要根據社會的要求和學生的需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快速變化的信息社會里,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職責的變化,正如有本書中所說:“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憋@然,片面注重知識傳授的經驗型教師,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對所要培養(yǎng)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的要求,而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科研型教師正是素質教育成功實施的重要保證。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創(chuàng)新已成為一個民族的靈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我們要著重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問題努力把自己培養(yǎng)成科研型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1、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形成符合時代潮流的教育觀念。
2、增強教育科研意識,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嘗試。
3、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形成“教研相長”的教學模式。
4、加強相互合作,全面提高整體素質。
總之,我們中小學教師只要勤學不厭,勤思不怠,大膽試驗,努力創(chuàng)新,就一定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質,把自己培養(yǎng)成合格的科研型教師!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7
5月7日,我參加了由豐臺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課題成果梳理與轉化》講座,會上由獲得過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的高英和孫健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他們課題研究的過程及成果的梳理等情況,雖然培訓的時間僅有半天很短暫,但是感覺是很充實的。在這里聆聽走在新課程前沿的專家們不同風格的講座,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理念是行動的靈魂,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行動。新課程是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對于教師而言,首要任務就是建夠新課程有效教學理念。要該掉傳統的“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fā)不足;復制有余,創(chuàng)新不足”觀念。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怎樣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創(chuàng)新,讓我的課堂充滿激情。我知道了怎樣讓我的學生真正的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不同學科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良好的教育就是不僅懂得了知識,還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磨練。在教學上要由關注“教”向關注學生“學”轉變。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不是看教師“教得怎么樣”,而是要看學生“學得怎么樣”。教師在教學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學會“做中學”,在實踐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交往中學習。要關注個體主動探究和情感體驗。在行動上教師要賦予學生真實的“愛”,這種愛是一種對全體學生的關注,是一種對每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平等的尊重,是一種深刻的理解,是一種“容錯”的悅納,是一種精神的激勵。在教育由以本為本變?yōu)橐匀藶楸,教師由控制者、評判者轉向參與者、引導者,學生由接受型轉向探究型與接受型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學生,學生在面對一個問題時他們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著經驗。同時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結合實踐,提高效率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轉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注重課堂實踐和資源整合,運用專家的教育智慧補己之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教育內容,推動教育教學的行為變化。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在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科研骨干教師,就必須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專家們的新理念新視野就像一扇窗,為我?guī)硗饷鎻V闊天地的一束燦爛的陽光。今后教學,我要努力實施新課程改革,把培訓學習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評價方式用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不斷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課堂上設計利于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變學生被動為主動,使課堂氛圍活躍,提高教學效率,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同時,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如何確定研究的課題,而且感覺確定課題其實是一種很自然、很簡單的事,只要在教學中做到用心、留心。很容易確定一次很有價值的課題,因為教育科研課的來源其實離我們的工作實際很近很近,我們可以從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課題;可以從理論文獻中尋找課題;從成敗經驗中尋找課題;從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出現的理論及政策問題中尋找課題。在確定課題后,要明晰了制訂研究工作計劃的基本結構,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我們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
一、課題名稱。
二、負責人及成員分工。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四、圓內外研究的現狀。
五、具體的研究內容。
六、研究的方法及手段。
七、實施階段。
八、保障條件。
九、經費支出。
十、成果形成。
有了這樣清晰的結構,我們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就會更有條理且有一定的實用性。更明確了進行一項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在實際的研究中,遵照以下幾個步驟會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學性。
一、確定研究課題。
二、查閱文獻,初步調查了解。
三、制定研究工作計劃。
四、立項。
五、搜集并整理資料。
六、實施計劃。
七、撰寫研究報告。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獲很多,在以后的科研課題研究工作中,相信自己會更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讓學校課題研究工作越做越好。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8
教師培訓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充分認識到教育科研的真正價值,認識到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對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認識到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絕不是空話,它必須牢牢地植根于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從教育中的問題入手,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達到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的目的。教師對教育科研價值的認同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經歷實踐、體驗、感悟、再實踐、再體驗、再感悟的這樣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
只有當教師真正感受到教育科研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具有自主發(fā)展、富有個性的學生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時候,才能認同它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不斷地把教育科研的先進理念和日常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學生一起共創(chuàng)生命的輝煌,成就自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想:
1、通過學習,使我理解了教育科研方法與選題——中小學教育科研選題的內容。即理解了中小學教科研。懂得了對中小學教科研進行合理的定位,是做好選題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也懂得了中小學教科研主要是指:由中小學教師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這個中小學教科研是指教師立足職場,在反思和實踐的基礎上,研究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改進教育教學行為,提供教育教學效能,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實現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這樣一種活動,即是教師開展的一種理性的教育實踐活動。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jié)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fā)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jié)。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
2、理解了“教師如何制定專業(yè)發(fā)展計劃”,同時理解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階段,使自己能判斷自己所處的發(fā)展階段,并能結合自己的實踐情況而制定了自己未來兩年的專業(yè)發(fā)展計劃。
3、通過學習,認識到化學教學活動的時效性,化學教學是一種動態(tài)教學。只有從組織教學活動入手,大量的進行語言實踐,使化學課堂具有實效性,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解釋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4、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19
教學研究是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yè)素質提升的重要因素,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和個人成長過程之中。20xx年4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參加了愛輝區(qū)“十二五”第二批科研骨干培訓,聆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觀看了優(yōu)秀課例展示,欣賞了課題組的材料,同兄弟學校就課題研究進行了溝通學習,收獲頗豐。
我在教學科研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論知識。通過這次的培訓,了解到一些以前從沒有知道的內容和好處,具體有下面幾方面。
1、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yè)務水平。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學習理論進行研究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收集文獻資料和篩選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研究資料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于新的教學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也是我們教師自身專業(yè)化的急需。歷來人們都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yè),認為只要有點文化知識就能夠做教師。不認識也不認可教師的專業(yè)地位。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提高了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研究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對教師的專業(yè)要求。這樣就能逐漸轉變人們的觀念,確立教師的專業(yè)地位。
2、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開展了學習培訓:一是立項課題論證中注意的問題,如教育科研的含義、如何開展研究、研究內容、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寫作知識等,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幫助教師克服畏難情緒;另一方面是學習與本校研究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做好理論儲備。需要注意的是學習培訓要堅持貫徹研究活動的始終,為科研保駕護航。研究實踐與課堂教學、常規(guī)教研緊密結合,以課題研究為核心開展系列活動。
3、在研究的核心階段即研究實踐階段,必須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常規(guī)教研為載體,把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中,通過日常的教學、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動推進科研的深入開展,使課題研究得到良性發(fā)展。
4、在閱讀培訓內容中,我特別欣賞這句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苯處熢陂_展課題過程中,不斷更新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果。其研究過程應充分保持開放性,使之成為認識教育、研究教育、服務教育的過程。研究過程不但要與教育教學過程相一致,還要重視對成果轉化過程的把握。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受到了一名教師開展課題的重要性,也對自己并不熟悉的課題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理解,我會繼續(xù)學習,使自己的課題成功并且順利地結題。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20
通過這次培訓,程老師的《如何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使我了解了什么是科研課題,如何選擇科研課題,課題的來源,進行科研課題的步驟以及如何確定科研課題的內容等等。讓我找到了思路,給我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劉老師的《學科課題研究工作如何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使我了解了,學科常規(guī)教學一般由備課、上課等環(huán)節(jié)組成。所謂的“學科課題研究工作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就是要求承擔學科課題研究的老師在平時的常規(guī)教學過程中,針對有些教學內容,要有意識地將課題研究的內容、研究的目標有機地體現和落實到學科教學的備課、上課中,包括評課(聽課)、開展課題主題研討活動,也要與課題研究工作緊密結合。
同時我也認識到了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是我們教師自身專業(yè)化的急需,是提高了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研究能力,同時也是適應社會發(fā)展對教師的專業(yè)要求。
總之,這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獲很多,我掌握了正確進行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感受到了教師開展課題的重要性,也對課題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理解,我有決心在學校的“十二五”課題中扎扎實實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21
我從教23年,寫過一些論文,也有一些論文獲獎并發(fā)表。近幾年,我有幸參加過市鎮(zhèn)論文評審,閱讀過大量中小學教師的論文,感到中小學教師在論文寫作中有些困惑,本文試圖分析之并提出應對的策略。
一、態(tài)度不夠端正,不想寫
態(tài)度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寫作態(tài)度,就會有什么樣的寫作行為。開始寫論文,都是外在的推力多一些,因為學校要我寫,因為評職稱要論文等,而不是我喜歡,所以我要寫。目前,有相當多的教師的論文是臨時去寫,拼湊而成。平時沒有研究,平時沒有收集資料,沒有關注、思考這個問題,也沒有去實證研討,等到學校說要交論文了,才臨時到網上去東拼西湊一點資料,倉促而成,質量可想而知。
要解決態(tài)度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著手。
從學校外部來講,首先要完善制度,激勵、引導廣大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對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給與一定的補貼,進行專項的獎勵,在職稱的評定、先進的評選、骨干教師的評選時優(yōu)先考慮。學校要搭建平臺,讓骨干教師有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比如,讓教師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專題講座。好文章是逼出來的。我個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就是這樣逼出來的。去年,因為市科研辦安排我到茶山鎮(zhèn)、虎門鎮(zhèn)等鎮(zhèn)區(qū)作《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及申報》的專題講座。我把講稿寫好就是一篇很好的科研論文,獲得市教育學會論文一等獎。市教研室安排學科帶頭人到鎮(zhèn)區(qū)講座,我在山區(qū)片作了一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低效的問題與對策》的報告,我把講稿整理好,該文獲得廣東省20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如果你對某個專題沒有研究,沒有思考,沒有收集相關的資料,就不會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石碣實驗小學的楊奕平老師的論文《優(yōu)化“主題圖”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探索》經過三年的研究,上了10多節(jié)研究課,整理收集了近10萬字的研究資料,所以他撰寫的論文有理有據,既有高度,又有廣度和深度,還有可信度,獲得東莞市年小學數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從內部教師個人來講,要轉變觀念,樹立科研促教的理念,從“苦干型”教師向“智慧型”教師轉變。凡是喜歡寫文章的老師,往往總是一所學;蛞粋地方的能師。凡是喜歡舞文弄墨的人總喜歡讀他人的文章,這樣便能經常學到他人的長處,較好地充實提高自己。凡看到的、聽到的教育教學現象,對它的一番認真思考就是研究,思考之后產生自己的觀點、看法、評價,寫成文章就是學問。這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經驗上升到科學,教師的智慧就出現了一個新飛躍,從而使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豐富,教書能力更高,育人本事更大。
其次,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促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寫文章也是備課。要寫文章就要多看課本、參考資料及其他有關的書籍?吹枚嗔藢τ嘘P知識就會理解的深刻、掌握的牢固,從而也就會提高授課的質量。特別是自己研究的內容如果與工作直接相關,更可豐富講課的內容。論文創(chuàng)作就是那塊“不誤砍柴功”的磨刀石。
只有教師從不愿寫到樂意去寫,論文的水平才會提高。
二、選題沒有新意,不好寫
“選題”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寫什么”。如果“寫什么”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因此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論文的命運。教師常常會覺得,不管寫什么,好像都有人寫了,自己覺得沒有什么好寫的。寫的論文,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付出再多也沒有什么價值。例如,東莞市教育學會2009年評獎的.論文,圍繞轉化后進學生的論文就有30多篇,其中很多論文泛泛而談,題目就沒有新意,如:《對初中階段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的一些思考》、《小議班主任轉化后進學生的點滴體會》等。而有的老師,同樣寫后進生的轉化,切入點較好,角度新,言人所未言,如“單親家庭后進生的轉化研究”,“建立QQ群,轉化后進學生的研究”等。
有些問題別人已經研究過,并有了公認的結論,這個選題就不要再去寫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結論。比如,《論素質教育的可行性》,我們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已經十多年了,黨和國家都已經做出了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已經沒有必要去論述其可行性了了,如果是剛剛推進素質的時候,這樣的文章還有研究的必要。
(一)抓住“四點”來選題
要確立“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的選題,策略是抓住“四點”。
1.抓住難點 。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每天都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好,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這些問題雖然有不少人進行了研究,但并沒有完全解決。另外,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困惑,比如,近年來盛行“賞識教育”,它適合所有學生嗎?難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評和適當的“懲罰”嗎?該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師根據這樣的疑問提出了“ 適度懲罰對形成兒童良好行為的效果研究”選題。
2.挖掘亮點。 教師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一般都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如有的教師善于做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的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的在課堂組織教學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課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級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帶出了文明班級,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選題。例如,長安中學德育副校長吳房添,對國旗下講話,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提高國旗下講話德育功能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廣東省普教成果一等獎,并出版了專著《風展國旗舞藍天》。
3.尋找盲點。盲點就是別人還沒有發(fā)現的選題。別人已經研究的東西,我們再去研究,往往費力不討好。在課題研究中如果獨辟蹊徑,可以在學科與學科之間,學段與學段之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邊沿地帶”尋找未解決的問題,確立研究的課題。如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各個學科,不同年級的老師,很多人在研究,我們再去研究,很難有所突破。石碣序倫小學謝軍恒老師,獨辟蹊徑,開展“組建家庭學習小組,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的研究”。石碣實驗小學的何振環(huán)老師,他將小學美術教學和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結合起來,開展了“小學美術生態(tài)式教育的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該成果獲廣東省普教成果二等獎。
4. 關注熱點。作為中小學教師,要發(fā)現有意義的問題,其前提之一是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并保持經常的關注。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對頭腦一片空白的人來說,問題往往與他擦肩而過。要成為研究型教師,就要經常閱讀教育面的報紙、雜志、經常瀏覽權威學科教育網站,參加一些學術活動,多到名校去參觀學習,這樣,既有助于研究國內外教育理論和實際作者關心的問題,尤其是熱點問題。
(二)把握命題的基本要求
就具體的命題來講,題目表述要清楚、簡潔、新穎。
1.命題表述不清。例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了題目,不知道你要講些什么。即使要用詩詞作題目,建議要有一個副標題“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探索”。
2. 命題要簡潔,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如:“學生懼厭作文心理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懼厭”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所以“心理”二字可以不要。另外,“其”指代不明,也不必要,省掉。因此,文章題目開改為“學生懼厭作文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3.命題太空,沒有核心概念。如:“提高小學生書寫水平的研究”,題目太大,不易寫好。如《漢字書寫“三九訓練法”的研究與實踐》。核心概念是“三九訓練法”,《探究回方圖形習字法,快速提高學生楷書書寫水平的研究》,核心概念是“回方圖形習字法”,研究的焦點集中,指向明確。近年來,市教育學會獲一等獎的論文,題目都有一個核心概念,如:《“三案定教”集體備課模式的思考》、《蘇格拉底“助產術”在現代思想品德討論課中的應用》等,因為有核心概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資料沒有積累,沒啥寫
一方面,沒有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時缺乏論據來支撐你的論點,會難以下筆。
另一方面,如果資料的收集不到位,你不了解別人的研究成果,你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論文,可能別人早已總結,你只是拾人牙慧,徒勞無功。例如,有個教師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生字抄寫幾遍最有效。其實這個問題,美國有位叫賴斯的研究者,早在1892年寫成了《無益的拼寫練習》一書,指出過多的重復練習是無益的。1981年,上海的一所小學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fā)現抄寫四遍和八遍的效果并無顯著差異。
如何去收集資料,我認為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八條:
1.從工作中搜集。有心于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師,每堂課后或每一單元教學后都要認真思考總結,將其寫成教學后記或教學反思。
2.從聽課中搜集。有些教師為完成學校要求的聽課任務去聽課,有的教師聽課僅僅是抄上板書或課件的文字內容了事,這樣的聽課是無法為課題研究服務的。確定研究課題后,更要帶著問題去聽課,選擇哪些最有價值的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或教學方法,及時記錄下來。
3.從觀察中搜集。處處留心皆學問。作為教育教學研究的有心人,中小學教師既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對種種教育現象進行觀察,并隨時記錄,用心思索,見微知著。
4.從調查中搜集。調查研究是公論的認識事物、掌握規(guī)律的一種有效方法。進行調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方法上,可舉行座談會,進行個別談訪,開展問卷調查,等等。
5.從實驗中搜集。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記錄,整理獲得實驗數據,包括成功的、失敗的、需要改進的各種信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實驗過程中得到的數據對教育研究來講,都是最寶貴和最有價值的。
6.從閱讀中搜集。開展教育課題研究,一定要學會讀書,學會向他人學習。
一是寫讀書筆記。將閱讀中獲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較完整地記錄。下來。
二是做好摘錄。將文中有用的部分記錄下來并做好分類,以便日后查找。
三是做好剪輯。將報紙雜志上對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來分類保存。
7.利用學術會議搜集。參加專業(yè)學術會議是搜集教育科研資料的重要渠道。學術會議上學者們可以面對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進展或新課題,因此,能使人們獲得報刊文件中得不到的信息資料。
8.通過互聯網搜索。計算機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資源。上網查詢、搜集教育信息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得教育科研資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
四、寫作缺乏技巧,不會寫
魯迅先生曾說過:“文章應該怎樣寫,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確實,科研論文的寫作,關鍵是要多看多寫,熟能生巧。
(一)寫作時“分塊合成”,一氣呵成
初稿的撰寫也可采用“分塊合成法”,就是將相對獨立的各分塊分別安排在一定時間內撰寫,最后再將各部分精心統籌。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時間上的靈活安排,對于篇幅較長的論文而言,撰寫的質量也比較容易得到保證。不過在最后統稿階段還要多下一些功夫,做好宏觀把握,否則將影響論文整體的和諧與統一。
寫不出來時“不要硬寫”。寫不出有種種原因,對論述的問題認識不充分,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或對所論問題分析不透徹,只見一點,不及其余,或掌握的材料不夠充分,或對文章的主題、結構、語言表達還末想好等,都可能使文章寫不下去!皩懖怀觥闭帽┞冻鲎约簩懽髦写嬖趩栴},是好事,它說明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寫作時機還不成熟,這時應明智地停下來,細心地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所在!安挥矊憽辈坏扔诓荒茉賹,只要查明原因,對癥下藥,克服了寫作中的障礙,就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而一旦動筆,就必須趁熱打鐵、全神貫注、連續(xù)不斷,把想到的都寫出來。盡管有時反過頭來看,有些想法很簡單、很朦朧,甚至很不成熟,但絕不可輕易放棄。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經打開,如果中斷,將是十分遺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擾,一鼓作氣地寫出初稿。
(二)修改時吹毛求疵,反復打磨
初稿寫出之后,首先,要作嚴格的自我審閱,自我修改。對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時間,頭腦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離,較客觀地進行閱讀,這樣可能更容易發(fā)現問題。
在寫作時,要能鉆進去;在修改時,要能跳出來。在寫作時,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時,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論敵的位置上,從雞蛋里挑骨頭,越“苛刻”越好。
如果帶著“自我欣賞”的情緒修改自己的論文,那就必然難以下筆。
其次,在文章的修改過程中,還可以請周圍的老師或同行審閱,以征求更多的修改意見。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問題,論文撰寫者自己難以察覺發(fā)現,旁人卻很容易看出來。在請別人閱讀指正時,一要誠懇,抱著誠懇的態(tài)度虛心請教,別人才會以誠相見。提出修改意見;二要虛心,對于別人提出的意見,要認真考慮,尋求其合理性,認真進行修改。好文章是磨出來的。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正是在不斷的推敲修改基礎上形成的。
(三)選擇刊物,積極投稿
如果你的文章寫好后,準備投送刊物編輯部之前,還應根據稿件內容,去了解刊物的特點,明確投稿的方向,以提高錄用率。怎樣才能選準投稿刊物呢?首先要注意的是把握好投稿的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時效性是至關重要的。如是高考復習指導、教材教法分析、解題技巧輔導等方面的文章,一般要有足夠的提前量才能配合教學進度。其次要注意“門當戶對”與“投其所好”,投稿要能夠正中編輯下懷。因此要用心研究各類專業(yè)報刊的宗旨和風格,以及欄目特色和近期組稿重點,盡量從已發(fā)表的論文中揣摩編輯的“口味”,杜絕投稿的盲目性。如是有關教材教法等適用教師閱讀的,就要投向教師刊物;有關學生學法指導等適用學生閱讀的,就要投向學生刊物。
初發(fā)稿件,暫且不必向門檻高、通道窄的權威期刊“進軍”,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水平出發(fā),眼睛向下,緊緊盯住自己最貼近、最熟悉的期刊“鉆空子”。一般地,新辟欄目投遞稿件的作者少,因而向有此欄目的有關刊物投稿,采用率就大;給缺稿件的欄目撰稿,這方面的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能受到行家的認可或發(fā)表,自己則嘗試一次成果的歡樂,寫作熱情會更高,信心會更大。但如果文章不盡人意,受到一次挫折,就灰心喪氣,甚至就此擱筆,那將是十分惋惜的。我堅信這樣一句話:多寫點,少寫點,多少寫點;早發(fā)表,晚發(fā)表,早晚發(fā)表。
總之好的論文是逼出來的,好的論文是做出來的,好的論文是磨出來的。只有多讀、多寫、多思、多積累,厚積薄發(fā),水到渠成,就一定會寫出高水平的論文來。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22
1.我們要做學生的心理輔導者。由于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的共同作用產生了許多問題兒童,表現為行為異常,心理上有障礙。教師需要了解孩子們異常行為背后的原因,運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導解決。
2.我們教師應該加強團隊合作。教師職業(yè)的一個特點就是集體性,要求教師彼此協調,相互寬容,發(fā)揮集體的教育力量。教師還要面對學生團體,因為這種團體的活動指導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但是眾多個性鮮明的孩子組成的團體必然產生摩擦,所以教師必須是團隊工作的專家,必須具備處理團體工作的能力和方法。另外,未來社會的勞動分工將更加細致,生產過程的技術含量更高,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途徑日趨多樣。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寬容,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學會與別人一起工作。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習和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只有在思想上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地提升自己,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貢獻。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學前科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精選5篇)12-30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心得體會(精選11篇)12-29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體會(精選6篇)12-30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叢書系列之異同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