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閱讀訓練附答案
閱讀《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完成11~14題。
、侔凑瘴覀円回灥睦斫,沙漠地區(qū)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鮮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卻發(fā)現,不少沙漠地區(qū)并非干得不能生長植物,而是肥力不夠,因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賴以生存的氮。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氣候不斷變暖,沙漠地區(qū)土壤中含量可憐的氮還會不斷揮發(fā),以氣體的形式大量流失。
、谘芯咳藛T在美國莫哈韋沙漠地區(qū)選了幾處試驗點,通過精密測量儀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隨著氣溫升降而變化著的。研究發(fā)現,不管有沒有陽光照耀沙漠,當土壤溫度達到400C~500C的高溫時,土壤中的氮會以氣體形式從土壤中迅速釋放出來。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數小時的地表高溫。研究人員還發(fā)現,地表溫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釋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沙漠的氣溫和地表溫度也將越來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將越來越少,沙漠也將變得越來越貧瘠和荒涼。
、劢陙碜屴r林科研人員頭疼的現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們在干旱地區(qū)種植實驗田地,雖然保障了充分的水,但是土地的出產還是不盡如人意。原來,干旱地區(qū)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氣候溫和地區(qū),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和氣候溫和地區(qū)有相同的農林物產。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長過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營養(yǎng)物質。雖然全球氣候變暖可讓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區(qū)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點,但是這只能帶來臨時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進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帶來多樣化的綠洲生態(tài),氣候變暖在沙漠地區(qū)導致的損失比收獲要巨大得多。
、莞珊档貐^(qū)的氮不但從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難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氣候溫和地區(qū),氮在土壤和大氣中的循環(huán)是平衡的:當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雖然也會通過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氣,但是在雷雨天,空氣中的氮氣會在雷電的作用下變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閃電時,電流高達10萬安培,空氣的溫度會驟然增高,空氣分子被加熱到3萬度以上(等于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致使大氣中不活潑的氮和氧化合,變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將二氧化氮溶解成為濃度很低的硝酸,并隨雨水降到地面,很快與土壤中的礦物質化合變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區(qū)很少會有雷雨天氣,也就很少會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區(qū)的氮平衡被惡劣的氣候所打破,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
、拚且驗楦珊档貐^(qū)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轉的,我們花再大的代價,也不可能讓沙漠變成綠洲。除非,我們可以讓沙漠地區(qū)的氣溫及地表溫度降下來。
、呷绻荒苡行Ф糁茪夂蜃兣陌l(fā)展趨勢,代表著沙漠未來希望的零星綠色將越來越少,直至完全絕跡,沙漠的擴張也將變得氣勢洶洶而且肆無忌憚。
11.對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全球氣候變暖 B.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
C.沙漠缺乏植物賴以生存的水 D.沙漠地區(qū)的惡劣氣候
12.下列說法與原文不一致的一項是( )
A.沙漠地區(qū)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氣候不斷變暖導致它以氣體的形式大量流失。
B.即使沒有陽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會隨地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釋放出來。
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區(qū)土地的出產就會得到改善。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長過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營養(yǎng)物質。
13.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第③段中“讓農林科研人員頭疼的現象”是指沙漠“變得越來越貧瘠和荒涼”的現象。
B.氣候溫和地區(qū)的氮在土壤和大氣中能循環(huán)而達到平衡,功勞在于大雨。
C.如果能讓沙漠地區(qū)的氣溫及地表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減少干旱地區(qū)氮的流失。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氣候變暖的發(fā)展趨勢,那么沙漠擴張的勢頭將會減弱。
14. 選出說法有誤的一項( )
A.第①段加點的詞語“可憐”,重在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
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數小時的地表高溫”中的“都”字表示全部。
C.第⑤段用了作詮釋、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D.本文采用的結構方式是“總-分-總”,采用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參考答案
11. B 12. C 13. B(功勞不僅在大雨,還有雷電) 14. A(這里的“可憐”是“少”的意思,不表現作者思想情感)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閱讀訓練附答案】相關文章: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閱讀答案03-05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閱讀及答案06-13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閱讀答案11-16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閱讀答案11-27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說明文閱讀答案07-14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說明文閱讀答案11-16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說明文練習04-14
沙漠閱讀附答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