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志林》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論范增
蘇軾
漢用陳平計,問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 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歸未至彭城,疽發(fā)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蚤耳。
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于是去耶? 曰:否。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 《易》曰:“知幾其乎!”《詩》曰:“相彼雨雪,先集維霰!痹鲋ィ斠杂饸⑶渥庸谲姠贂r也。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扶蘇;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而諸侯叛之也,以弒義帝②也。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義帝之存亡。豈獨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禍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存者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心也,豈必待陳平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于于稠人之中,而擢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殺帝,則帝殺羽,不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殺其所立,項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則留,不合則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嗚呼,增亦人杰也哉!
(選自《東坡志林》)
注釋:①卿子冠軍:宋義.義帝任命的上將軍.直接領導項羽、劉邦。號辮子冠軍.在領導起義軍救趙時。因坐觀秦軍圈趙被項羽矯命所殺。②義帝:項粱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義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秘密的交往
B.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 職分,職責
C.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 提拔,選拔
D.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 可以
5.下列各組句子中,能分別說明范增離開項羽的好時機和能成為大丈夫的一組是( )(3分)
A.當以羽殺卿子冠軍時也 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 去之
B.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 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
C.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心也 而欲依羽以成功
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 增之去。善矣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漢王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成功離間了項羽和范增,使項羽對范增產生了懷疑,并逐漸剝奪了范增的權力,范增一怒之下,離開項羽,要回彭城。
B.項梁、項羽之所以能迅速興起,是因為項梁他們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帝;而其他諸侯之所以背叛項羽,是因為他弒義帝。
C.蘇軾認為義帝單單派遣劉邦先入函谷關卻不派項羽,在眾人之中賞識卿子冠軍宋義,并提拔為上將軍,這樣做是不賢能的。
D.蘇軾認為范增已經七十歲了,與項羽的關系和諧就留下輔助他,不和諧就離開他,不在此時明白離開和留下的道理,卻想依賴項羽成就大業(yè),這實在是淺薄啊。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蚤耳。(3分)
、谖锉叵雀捕笙x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4)
、垭m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嗚呼,增亦人杰也哉!(3分)
參考答案
4.D(堪,忍受。)
5.A(結合原文可以看出)
6.C(恰恰相反,蘇軾認為義帝這樣做是賢能的表現(xiàn))
7.①蘇子說:范增離去是對的,如果不離去,項羽一定會殺了他;只遺憾他沒有早早離開罷了。 (要解釋“增之去”、“善”、“限”、“蚤”)
、谖锲繁囟ㄏ雀癄了,然后才能生蛆蟲;人必定先有了懷疑之心,然后讒言才能夠乘機而入。陳平雖說智慧過人,又怎么能夠離間沒有疑心的君主呢?(要解釋“安能”、“間”、“無疑”)
③雖然如此,范增是漢高祖畏懼的人物。范增不離去,項羽就不會滅亡。唉,范增也是人中豪杰呀!(要解釋“雖然”、“不去”、“人杰”)
參考譯文:
劉邦采用了陳平的計策,離間疏遠楚國君臣。項羽懷疑范增和漢暗中勾結,漸漸剝奪了他的權力。范增大怒,說:“天下大事已經大致成為定局,君王好自為之吧。希望能讓我這把老骨頭回鄉(xiāng)務農!被剜l(xiāng)時,還沒到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背上癰疽發(fā)作就病死了。
蘇子說:范增離去是對的,如果不離去,項羽一定會殺了他;只遺憾他沒有早早離開罷了。既然如此,那么范增應當在什么時候(也可譯為“因為什么事”)離開呢?當初范增勸項羽殺沛公,項羽不聽,最終因此失去了天下。應當在此時離去嗎?回答說,不。范增想要殺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職責。項羽不殺劉邦,還顯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時離去呢?
《易經》說:“能洞察事情的發(fā)展趨勢,大概很神明嗎?”《詩經》說:“觀察那氣象,若 要下雪,水氣必定先聚集成雪珠。”范增離去,應當在項羽殺卿予冠軍的時候。陳涉能夠得民心,因為打出了楚將項燕和公子扶蘇的旗幟。項氏的興盛,因為擁立了楚懷王孫子熊心。諸侯背叛他,因為他殺了義帝。況且擁立義帝,范增實際上是主要謀劃者。義帝的'生死存亡,豈只關系到楚國的盛衰成敗;也和范增的禍福密切相關。絕沒有義帝被殺,而單單范增卻能 夠長久生存的道理。項羽殺卿子冠軍宋義,就是殺義帝的先兆;他殺義帝,就是懷疑范增的 本源。難道還要等到陳平使用反間計嗎?物品必定先腐爛了,然后才能生蛆蟲;人必定先有了懷疑之心,然后讒言才能夠乘機而入。陳平雖說智慧過人,又怎么能夠離間沒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經評論過義帝:認為他是賢明的君主。只派遣沛公入關卻不派遣項羽;在稠人廣眾之中發(fā)現(xiàn)了卿予冠軍、并且提拔他做上將軍;這兩件事,如果不是賢明之君能像這樣嗎?項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殺死了卿子冠軍,義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這用不著智者(指點)就可知道了。范增當初勸項梁擁立義帝,諸侯因此服從(楚的指揮);中途殺義帝,一定不是范增的本意;其實豈但不是他的本意;他必然極力勸諫又沒有被接受。不聽取他的忠告又殺死他所擁立的人,項羽懷疑范增,一定是從這時就開始了。在項羽殺卿予冠軍之時,項羽和范增并肩侍奉義帝,還沒有確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慮,有能力誅殺項羽就殺了他,不能殺他就離開他,豈不是剛毅果敢的大丈夫嗎?范增年齡已經七十歲,意見一致就留下來,意見不合就離開他,不在這個時候弄清去留的時機,卻想依靠項羽成就一番事業(yè),(見識)淺陋啊!雖然如此,范增是漢高祖畏懼的人物。范增不離去,項羽就不會滅亡。唉,范增也是人中豪杰呀!
【《東坡志林》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東坡志林》閱讀答案03-14
《東坡志林》閱讀答案11-01
《東坡志林》蘇軾10-30
《惠州府志》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6
《東坡志林·記承天寺夜游》、《東坡志林·記游松風亭》對比閱讀09-21
辨志閱讀答案與翻譯11-08
《三國志魏書》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3-13
《東坡詩文》全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2-26
《蘇東坡北歸》閱讀答案解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