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5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lǐng)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宋史列傳》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
劉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紹圣四年進士。金人再犯京師,諸道不知朝廷動息者三月。馮延緒傳詔撫諭,謂車駕出郊定和議,令諸道罷兵。汲謂副總管高公純曰:“詔書未可遽信!惫儐柟,汲曰:“詔下以去年十二月,鄧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議和以三月,而敵猶未退乎?此必金人脅朝廷以款勤王之師爾,可速進兵!惫冸y之,汲請自行,公純不得已俱至南陽,不進,汲獨馳數(shù)十騎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慟哭。尋代公純攝帥事,捐金帛饗士,為戰(zhàn)守計。就加直龍圖閣、知鄧州兼京西路安撫使。
金人復(fù)渡河,諜知鄧州為帝行在所,命其將銀朱急攻京西,汲遣副總管侯成林守南陽。金人奄至,殺成林。汲集將吏謂曰:“吾受國恩,恨未得死所!金人來必死,汝有能與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請涉山作寨以避敵者,汲曰:“是棄城矣。然若屬俱死無益!蹦讼铝钤唬骸俺侵杏胁奈湓笍能娬呗犃,余從便!钡酶宜朗克陌偃,又令曰:“凡仕于此,其聽送其家,寅出午反,違者從軍法。”眾皆感服,無一人失期。
及南陽陷,命將戚鼎將兵三千逆戰(zhàn),及命靳儀與趙宗印分西、南門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陣望,見宗印從間道遁,即自至鼎軍中,麾其眾陣以待,敵至皆死斗,敵卻。俄而儀敗,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軍中請汲去,汲不許,曰:“使敵知安撫使在此為國家致死。”敵大至,汲死之。事聞,贈太中大夫,謚忠介。
——選自《宋史·列傳第二百七·忠義三》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必金人脅朝廷以款勤王之師爾 款:緩和
B.公純難之 難:詰難,責(zé)難
C.寅出午反 反:通“返”,返回
D. 敵大至,汲死之 死:為……而戰(zhàn)死
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麾其眾陣以待 辱其群臣
B.諸道不知朝廷動息者三月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C.凡仕于此 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D.使敵知安撫使在此為國家致死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者
3.以下各組句子中,都能表現(xiàn)劉汲“有謀略”的一組是( )
①此必金人脅朝廷以款勤王之師爾,可速進兵
②是棄城矣。然若屬俱死無益
③凡仕于此,其聽送其家,寅出午反,違者從軍法
、荀馄浔婈囈源,敵至皆死斗
、菔赶氯缬,軍中請汲去,汲不許
⑥使敵知安撫使在此為國家致死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安有議和以三月,而敵猶未退乎?(4分)
(2)尋代公純攝帥事,捐金帛饗士,為戰(zhàn)守計。(4分)
(3)俄而儀敗,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軍中請汲去,汲不許(4分)
參考答案
1.B 難:以……為難(意動用法)
2.A(其:代詞,他的。B.者:語氣助詞,表停頓;定語后置的標志。C.于:在;對。D.為:介詞,為了;表被動)
3.A (④⑤⑥指劉汲勇敢無畏、精忠報國)
4.(1)怎么會有用三個月來議和(談判).但是敵人還沒有退兵的呢?(“以”、“退”、疑問句式、句意各1分)
。2)不久,他(劉汲)代替高公純處理統(tǒng)率軍隊的事務(wù),他捐出金帛慰勞戰(zhàn)士,制定戰(zhàn)守的準備(計劃)。(“尋”、“攝”、“饗”、句意各1分)
。3)一會兒靳儀戰(zhàn)敗,金人進攻他們更加猛烈,箭下如雨,軍隊的人請求劉汲離去,劉汲不答應(yīng)。(“俄而”、“益”、“去”、句意各一分)
參考譯文
劉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紹圣四年進士。金人再次侵犯京師,各道(行政區(qū)域)有三個月不知道朝廷的情況。馮延緒傳達詔書并安撫通告,說皇帝出郊外簽訂和議,命令各道罷兵。劉汲對副總管高公純說:“詔書不能立刻相信!备吖冊儐柧壒剩瑒⒓痴f:“詔下從去年十二月就下達了,鄧州離京城七百里,現(xiàn)在才到達鄧州,是為什么呢?怎么會用三個月來議和,但是敵人還沒有退兵的呢?這一定是金人脅迫朝廷來緩和保衛(wèi)朝廷的部隊罷了,可以迅速進兵。”高公純感到為難,劉汲請求自己出發(fā),高公純不得已和他一起到了南陽,不能進城,劉汲獨自率領(lǐng)幾十名騎兵奔赴都城,二帝已經(jīng)北行,劉汲穿上白衣服慟哭。不久他代替高公純處理統(tǒng)率軍隊的事務(wù),他捐出金帛慰勞戰(zhàn)士,制定戰(zhàn)守的計劃(準備)。隨后,升任直龍圖閣、知鄧州兼京西路安撫使。
這時金人又渡過黃河,通過諜報知道鄧州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命令他的大將銀朱猛烈進攻京西。劉汲派遣副總管侯成林守衛(wèi)南陽,金人忽然到來,殺死了候成林。劉汲召集將領(lǐng)和官吏對他們說:“我們承受國恩,恨沒有找到死的處所,金人來了我們必定戰(zhàn)死,你們有能和我一起去死的人嗎?”眾人都流著眼淚說:“聽從你的命令!庇邪傩照埱笤谏缴显瘉矶惚軘橙说,劉汲說:“這是拋棄城池。然而,你們都去死,也沒有什么意義!本拖铝钫f:“城中有才能和武力從軍的人聽任他們留下來,其余的人聽從他們的方便!钡玫礁宜赖膽(zhàn)士四百人。又下令說:“凡是在這里做官的人,聽任他們把家人送走,寅時出去午時返回,違者依軍法懲辦!北娙硕几袆优宸,沒有一個過期不到。
等到南陽失陷,命令大將戚鼎率領(lǐng)三千名士兵迎戰(zhàn),并且命令靳儀與趙宗印分守西門、南門牽制敵人。劉汲自己率領(lǐng)牙兵四百人登上城墻瞭望,看到趙宗印從小道逃走,就自己來到戚鼎的軍隊中,指揮他的部下布陣來等待敵人,敵人到來之后他們都殊死戰(zhàn)斗,敵人退卻。
一會兒靳儀戰(zhàn)敗,金人進攻他們更加猛烈,箭下如雨,軍隊的人請求劉汲離去,劉汲不答應(yīng),說:“讓敵人知道安撫使在這里為國家盡死力。”敵人大舉到來,劉汲為國家而戰(zhàn)死。事情報告皇上,贈他為太中大夫,謚號為忠介。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題。
蘇軾生十年,父洵游學(xué)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日:“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jīng)史。嘉祜二年,試禮部。以《春秋》對義居第一。后以書見歐陽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dāng)避此人出一頭地!
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彬(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庇耆找共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呂)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日:“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庇衷唬骸俺鲈诎彩,入在子瞻耳!庇衷唬骸叭隧毷侵幸徊涣x,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陛Y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①,雖殺人亦為之!卑彩Χ谎。
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鄙褡谟葠燮湮,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ㄟx自《宋史·蘇軾列傳》,有刪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驗官員政績,以定升遷。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冠,博通經(jīng)史。 比:等到
B.知徐州 知:擔(dān)任知州
C.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 詣:下令
D.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 廬:建房
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B.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C.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D.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 其孰能譏之乎
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蘇軾“才學(xué)高”的一組是(3分)
①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 ②以《春秋》對義居第一
③吾當(dāng)避此人出一頭地 ④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
、菰诔瘎t言,在外則不言 ⑥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4分)
(2)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4分)
。3)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4分)
答案:
10.C(詣:到,去。)
11.B(A代詞;主謂之間,取獨B替,介詞C修飾或承接或表目的;因為,介詞D代詞;表反問,難道)
12.A(③⑥均是從側(cè)面表現(xiàn)蘇軾的才學(xué),②是直接表現(xiàn),①是說蘇軾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話,④是蘇軾守城的決心。)
13.(1)母親程氏親自拿書本上的學(xué)問教他(或“親自教他讀書”)。(蘇軾)聽到有關(guān)古今成敗的事,就能馬上說出它們的要點。(“授以書”1分,“輒”1分,“其”1分,句意1分)
。2)如今西邊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見停戰(zhàn),東南地區(qū)發(fā)生多起刑獄事件,您難道就不說一句話來解決這種局面嗎?(“用兵”1分,“數(shù)”1分,“獨……乎”1分,句意1分)
。3)皇帝用來對待您的是非同尋常的禮數(shù),您用來對待皇上的,難道可以用尋常禮數(shù)嗎?(“上”“所以”“非!备1分,句意1分)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方信孺,字孚若,興化軍人。有雋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楊萬里見而異之。以父崧卿蔭,補番禺縣尉。韓侂胄舉恢復(fù)之謀,諸將僨軍,邊釁不已。朝廷尋悔,金人亦厭兵,乃遣韓元靚來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壯士遺敵書,然皆莫能得其要領(lǐng)。近臣薦信孺可使,自蕭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開釁自我,金人設(shè)問首謀,當(dāng)何以答之?”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帥紇石烈子仁止于獄中,露刃環(huán)守之,絕其薪水,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信孺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見金左丞相、都元帥完顏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興兵,今日求和,何也?”信孺曰:“前日興兵復(fù)仇,為社稷也。今日屈己求和,為生靈也!弊诤撇荒茉,授以報書曰:“和與戰(zhàn),俟再至決之!毙湃孢,詔侍從、兩省、臺諫官議所以復(fù)命。眾議還俘獲,罪首謀,增歲幣五萬,遣信孺再往。金人見信孺忠懇,乃曰:“割地之議姑寢,但稱藩不從,當(dāng)以叔為伯,歲幣外,別犒師可也!毙湃婀虉(zhí)不許。復(fù)命,再差抵汴。宗浩變前說,別出事目。信孺曰:“歲幣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謝錢。今得此求彼,吾有隕首而已。”信孺還,言:“敵所欲者五事:割兩淮一,增歲幣二,犒軍三,索歸正等人四,其五不敢言!眮腚性偃龁,至厲聲詰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師頭耳!眮腚写笈,奪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議用弗就。信孺使北時,年財三十。既齟齬歸,營居室?guī)r竇,自放于詩酒。后貲用竭,賓客益落,信孺尋亦死矣。(節(jié)選自《宋史·方信孺列傳》,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信孺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B.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信孺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C.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信孺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D.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信孺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結(jié)發(fā)戴冠,以示成年,稱“弱冠”,未成年稱“未冠”。
B.蔭:古代一種制度,子孫因先輩有勛勞或官職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賞或免罪。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們以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后用作國家的代稱。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祿,引申指官吏的職位和品級,三秩,即三級或三等。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方信孺才能出眾。曾得到周必大和楊萬里的贊賞。與金國交涉時,都督府派去的人不能領(lǐng)會敵方要領(lǐng),而方信孺出使時能從容地與金國周旋。
B.方信孺臨危不亂。他首次出使金國,遭到囚禁,被斷絕柴火、飲用水,還受到威脅,但仍沉著冷靜,堅決不答應(yīng)金國提出的五個停戰(zhàn)條件。
C.方信孺堅守氣節(jié)。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同意金國提出的交出主謀的無理要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朝廷尊嚴。
D.方信孺勇于維護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國,先后拒絕了金國提出的增加歲幣等有損國家利益的要求,使敵方的貪欲無法輕易得逞。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信孺曰:“開釁自我,金人設(shè)問首謀,當(dāng)何以答之?”
。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議用弗就。
答案:
4.(3分)A(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弊尤逝唬骸叭舨煌耶?”信孺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5.(3分)C(C項“社,谷神;稷,土神”有誤,應(yīng)為“社,土神;稷,谷神”)
6.(3分)B(B項“堅決不答應(yīng)金國提出的五個停戰(zhàn)條件”有誤,原文中答應(yīng)了“反俘”“歸幣”兩個條件)
7.(1)(5分)方信孺問:“開啟邊釁(或挑起事端)出自我方,如果金人問誰是主謀,應(yīng)當(dāng)用什么話回答他們?”(譯出大意給2分;“開釁”“設(shè)問”“何以”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方信孺從春季到秋季,出使金國往返三次,用口才挫敗強大的敵人,和議因此沒有成功。(譯出大意給2分;“口舌”“折”“就”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附參考譯文:
方信孺字孚若,興化軍人。有杰出的才華,不到二十歲就能做文章,周必大、楊萬里見了他,都認為他與眾不同。因為父親方崧卿恩蔭,補官番禺縣尉。韓侂胄實行恢復(fù)國土的計劃,諸將兵敗,邊疆的事端無法停止。朝廷不久后悔對金用兵,金人也厭倦打仗,于是派遣韓元靚前來出使,隨后都督府也兩次派勇士送文書給敵方,然而都不能得到敵方的要點關(guān)鍵。左右親近大臣推薦方信孺可以擔(dān)任使臣,從蕭山縣縣丞任上召到京都,把出使的事指派給他。方信孺問:“開啟邊釁出自我方,如果金人問誰是主謀,應(yīng)當(dāng)用什么話回答他們?”韓侂胄聽后驚惶不安。到了濠州,金國元帥紇石烈子仁把他們扣留在監(jiān)獄中,派人拔刀四面環(huán)繞看守著他,斷絕他們的柴草和飲用水,用五個條件要挾他。方信孺說:“交還戰(zhàn)俘、交納歲幣是可以的,綁送主謀,自古沒有這樣做的,自稱藩國、割讓土地,則不是臣子忍心談?wù)摰氖!奔v石烈子仁發(fā)怒說:“你不想活著回去了嗎?”方信孺說:“我接受命令走出國家大門時,就已經(jīng)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狈叫湃鎭淼姐昃,會見金國左丞相、都元帥完顏宗浩,完顏宗浩大聲叱罵:“從前發(fā)動戰(zhàn)事,今天前來求和,為什么呢?”方信孺說:“從前起兵復(fù)仇,是為了國家社稷;今天委屈自己來求和,是為了百姓生靈!蓖觐佔诤撇荒軉柕顾,交給他回復(fù)的文書,說:“和還是戰(zhàn),等再來時決定。”方信孺回來后,皇帝命令侍從官、兩省、臺諫等主要官員商議如何答復(fù)。眾臣集議交還俘虜,判罪主謀,增加歲幣五萬,派遣方信孺再去。金人看到方信孺忠厚誠懇,于是說:“割讓土地的協(xié)議姑暫放下,但如果稱藩不服從,要改稱叔國為伯國,除歲幣外,另外拿錢犒勞軍隊!狈叫湃鎴詻Q不肯答應(yīng)。方信孺回朝復(fù)命,朝廷再派他抵達汴京。完顏宗浩改變了先前的說法,另外生出枝節(jié)名目。方信孺說:“歲幣不能再增加,所以用通謝錢代替,F(xiàn)在得了這個又要求那個,我只好掉腦袋罷了。”方信孺回來,說:“敵方所想要的有五件事:割讓兩淮地區(qū)是第一,增加歲幣是第二,犒勞軍隊是第三,索要歸正等人是第四,第五不敢說!表n侂胄再三追問,以至于大聲責(zé)問他,方信孺從容不迫地說:“想要得到太師的腦袋罷了!表n侂胄大為惱怒,把方信孺降職三級。方信孺從春季到秋季,出使金國往返三次,用口才挫敗強大的敵人,和議因此沒有成功。方信孺出使金國時,年齡才三十歲。后來由于抵觸不合時而回鄉(xiāng),在巖洞營建居室,賦詩飲酒,放縱自己。后來家產(chǎn)用盡,賓客日益稀少,方信孺不久也死了。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4
畢再遇,字德卿,兗州人也。父進,積階至武義大夫。再遇以恩補官,隸侍衛(wèi)馬司,武藝絕人。孝宗召見,大悅,賜戰(zhàn)袍、金錢。
開禧二年,下詔北伐,以殿帥郭倪招撫山東、京東,遣再遇與統(tǒng)制陳孝慶取泗州。再遇請選新刺敢死軍為前鋒,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撫司克日進兵,金人聞之,閉榷場、塞城門為備。再遇曰:敵已知吾濟師之日矣,兵以奇勝,當(dāng)先一日出其不意。孝慶從之。再遇饗士卒,激以忠義,進兵薄泗州。泗有東西兩城,再遇令陳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從陟山徑趨東城南角,先登,殺敵數(shù)百,金人大潰,守城者開北門遁。西城猶堅守,再遇立大將旗,呼曰:大宋畢將軍在此,爾等中原遺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縣縋城而下乞降,于是兩城皆定。郭倪來饗士,出御寶刺史牙牌授再遇,辭曰:國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兩城即得一刺史,繼此何以賞之?且招撫得朝廷幾牙牌來?固辭不受。尋除環(huán)衛(wèi)官。
倪調(diào)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復(fù)遣孝慶等繼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騎為先鋒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創(chuàng)旋,問之,則曰:宿州城下大水,我?guī)煵焕,統(tǒng)制田俊邁已為敵擒矣。再遇督兵疾趨,次靈壁,遇孝慶駐兵于鳳凰山,將引還,再遇曰:宿州雖不捷,然兵家勝負不常,豈宜遽自挫!吾奉招撫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寧死靈壁北門外,不死南門外也。會倪以書抵孝慶,令班師,再遇曰:郭、李j潰,賊必追躡,吾當(dāng)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騎分兩道來,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靈壁北門,自領(lǐng)兵沖敵陣。金人見其旗,呼曰畢將軍來也。遂遁。再遇手揮雙刀,絕水追擊,殺敵甚眾,甲裳盡赤,逐北三十里。諸軍發(fā)靈壁,再遇獨留未動,度軍行二十余里,乃火靈壁。諸將問: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則照見虛實,晝則煙埃莫睹,彼已敗不敢迫,諸軍乃可安行無虞。汝輩安知兵易進而難退邪?
嘉定元年,除左驍衛(wèi)上將軍。和好成,累疏乞歸田里,賜詔不允,除?弟姵行梗翟t獎諭,尋令帶職奏事,提舉佑神觀。六年,提舉太平興國宮,十年,以武信軍節(jié)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贈太尉,累贈太師,謚忠毅。
。ü(jié)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六十一》,有刪節(jié)。)
4.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招撫司克日進兵 克:約定 B.諸軍乃可安行無虞 虞:憂患 C.以武信軍節(jié)度使致仕 致仕:退休 D.遇郭、李兵裹創(chuàng)旋 旋:立即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畢再遇智勇的一組是 ( )
①敵已知吾濟師之日矣,兵以奇勝,當(dāng)先一日出其不意 ②乃自以麾下兵從陟山徑趨東城南角 ③宿州城下大水,我?guī)煵焕?④吾奉招撫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寧死靈壁北門外,不死南門外也 ⑤會倪以書抵孝慶,令班師 ⑥彼已敗不敢迫,諸軍乃可安行無虞
A ① ③ ④ B ② ④ ⑤ C ① ② ⑥ D ③ ⑤ 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畢再遇的父親經(jīng)多次提拔,最后官至武義大夫。畢再遇則是靠父親的恩蔭做的官,他武藝出眾,得到孝宗皇帝的喜愛和賞賜。
B.畢再遇用聲東擊西、分化瓦解等策略,很快攻下泗州的東西兩城。當(dāng)上級獎賞他時,他卻表現(xiàn)出一種以國事為先、不計個人得失的胸懷和氣度。
C.攻打宿州的郭、李部隊出師不利,畢再遇聽說后立即率部馳援,與陳孝慶部會合,一起截擊追擊而至的金軍,殺敵眾多,大敗金軍并安全撤離。
D.宋金兩國議和后,畢再遇屢次上疏,表達告老還鄉(xiāng)的愿望,但皇帝對他仍是極力挽留,不僅表彰獎勵,還多次為其加官晉爵。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再遇饗士卒,激以忠義,進兵薄泗州。(4分)
(2)再遇督兵疾趨,次靈壁(3分)
。3)累疏乞歸田里(3分)
參考答案:
4.D(旋:回來。)
5.C(③和⑤都與畢再遇無關(guān))
6.C(與陳孝慶部會合,一起截擊追擊而至的金軍與原文不符。)
7.(10分)
。1)畢再遇犒賞士兵,用忠義精神激勵他們,(然后)進軍逼近泗州城。(4分)
(饗薄譯對各給1分,激以忠義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譯對給1分,句子通順1分)
。2)畢再遇督促士兵急速前進,到靈壁駐扎(3分)
。糙、次 譯對各給1分。)
(3)多次上疏請求退休還鄉(xiāng) (3分)
。ɡ邸⑹、田里 譯對各給1分。)
附:參考譯文
畢再遇字德卿,兗州人。父親畢進,積累官階做到武義大義。畢再遇靠父親恩蔭補授官職,隸屬侍衛(wèi)司馬,武藝超人。孝宗召見他,十分高興,賞賜他戰(zhàn)袍、金錢。
開禧二年,皇上下詔進行北伐,派殿帥郭倪招撫(收復(fù))山東、京東,派遣畢再遇與統(tǒng)制陳孝慶攻取泗州。畢再遇請求挑選新刺字的敢死軍作前鋒,郭倪將八十七人交給他。招撫司限定日期進軍,金國人聽到消息,關(guān)閉榷場、堵塞城門加以防備。畢再遇說:敵人已經(jīng)知道我方出師的日期,打仗要出奇制勝,應(yīng)當(dāng)提前一天出其不意。陳孝慶聽從他的建議。畢再遇犒賞士兵,用忠義精神激勵他們,(然后)進軍逼近泗州城。泗州有東西兩座城,畢再遇命令將兵器旗幟船只在石屯下排開,像是要攻打西城,自己卻帶領(lǐng)手下士兵從陟山抄近道到達東城南角,率先登城,殺敵數(shù)百人,金國人大敗潰散,守城的人打開北門逃跑。西城還在堅守,畢再遇樹起大將旗幟,喊到:大宋畢將軍在這里,你們是中原的遺民,應(yīng)該趕快投降。很快就有淮平知縣用繩子吊下城墻請求投降,于是東西兩城都被攻占。郭倪來犒賞士兵,拿出加蓋皇上印璽的刺史牙牌授給畢再遇,畢再遇推辭說:國家在黃河以南有八十一個州,如今攻下泗州兩座城就得到一個刺史的職位,在這以后拿什么來獎賞?況且招撫能從朝廷得到幾個牙牌來?堅決推辭不接受。不久授任環(huán)衛(wèi)官。
郭倪調(diào)遣李汝翼、郭倬攻取宿州,又派遣陳孝慶等增援他們。命令畢再遇帶領(lǐng)四百八十名騎兵做先鋒攻取徐州,到達虹地時,遇到郭倬、李汝翼的士兵裹著傷口回來,詢問他們,回答說:宿州城下大水漫延,我軍失利,統(tǒng)制田俊邁已被敵人捉住。畢再遇督促士兵急速前進,到靈壁駐扎,遇到陳孝慶帶兵駐留在鳳凰山,正準備撤回,畢再遇說:宿州雖然沒攻下來,但兵家勝敗并不一定,怎么能馬上就自認失。∥曳钫袚岬拿罟ト⌒熘,從這里經(jīng)過,寧愿死在靈壁的北門外面,也不愿死在南門外。恰好郭倪有信送達陳孝慶,命令撤退,畢再遇說:郭倬、李汝翼的部隊潰敗,敵人必定追擊,我應(yīng)當(dāng)自帶部下阻擊他們。金軍果然派五千多騎兵分兩路追來,畢再遇命令二十名敢死士兵守衛(wèi)靈壁北門,自己帶領(lǐng)士兵沖入敵陣中。金國人見到他的大旗,喊道畢將軍來了。于是逃遁。畢再遇手中揮舞雙刀,渡水追擊,殺死敵人特別多,鎧甲衣裳都染成了紅色,將敗軍追殺了三十里。各路軍離開靈壁,只有畢再遇留下不動,估計大軍走出二十多里,就放火燒了靈壁。將領(lǐng)們問:夜里不燒,今天白天燒,為什么?畢再遇說:夜間火光會照見我軍虛實,白天時濃煙塵埃彌漫什么都看不見,敵人已經(jīng)潰敗不敢靠近,各路軍馬才可以安全行軍不用擔(dān)憂。你們哪知道進軍容易撤退卻難呢?
嘉定元年,授任左驍衛(wèi)上將軍。和議達成以后,多次上疏請求退休還鄉(xiāng),皇上賜詔書不允許,授任?弟姵行,下詔獎勵表揚,隨即命令他兼領(lǐng)職務(wù)奏論政事,提舉佑神觀。六年,提舉太平興國宮,十年,從武信軍節(jié)度使職位上退休。去世時,享年七十歲。贈官太尉,累積贈官為太師,謚號忠毅。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5
張昪。字杲卿,韓城人,舉進士。為楚邱主簿,南京留守王曾稱其有公輔器。夏竦經(jīng)略陜西,薦其才,換六宅使、涇原秦風(fēng)安撫都監(jiān);未幾,以母老,求歸故官,得知絳州,改京西轉(zhuǎn)運使,知鄧州,又以母辭。或指為避事,范仲淹言于朝曰:“張昪豈避事者?”乃許歸養(yǎng)。
內(nèi)侍楊懷敏夜直禁中,而衛(wèi)士為變,皆極論之。昪性質(zhì)樸,不善擇言,至斥張貴妃為一婦人。謂懷敏得志,將不減劉季述②。仁宗讀之不懌,以語陳升之。升之曰:“此忠直之言,不激切,則圣意不可回矣!钡勰私。
初,青唐③。蕃部藺氈,世居古渭,積與夏人有隙,懼而獻其地。攝帥范祥無遠慮,亟城之。諸族畏其逼,舉兵叛。昪至,請棄勿城。先是,副總管劉渙討叛羌,逗撓不時進.昪命他將郭恩代之,羌乃潰去。渙黜甚功,讕訟恩多殺老稚,以撼昪。朝廷命張方平守秦,徙渙涇原,亦徙昪青州。將罪算,方平辭曰:“渙、昪有階級,今互言而兩罷帥,不可為也! 昪乃復(fù)留。
至和二年,召兼侍讀,拜御史中丞。劉沆在相位,以御史范師道、趙抃嘗攻其惡,陰欲出之。昪曰:“天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上章力爭之,沆競罷去。帝見昪指切時事無所避,謂曰:“卿孤立,乃能如是!睂υ唬骸俺佳鐾惺ブ,致位侍從,是為不孤。今陛下之臣,持祿養(yǎng)望者多,而赤心謀國者少,竊以為如陛下乃孤立爾!钡蹫橹袆印
嘉祐三年,擢樞密副使,遷參知政事、樞密使。見帝春秋高,前后屢進言儲嗣事。莢宗立,請老。帝曰:“太尉勤勞王家,詎可遽去?”但命五日一至院,進見無蹈舞。司馬光上疏言:“昪為人忠謹清直,不可干以私,若使且居其位,于事亦未有曠廢也!睍c請不已,始賜告,令養(yǎng)疾。拜太子太師致仕。熙寧十年薨,年八十六。贈司徒兼侍中,謚曰康節(jié)。
。ü(jié)選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傳第七十七》,有刪節(jié))
【注】①昪:biàn。②劉季述:唐昭宗時宦官.發(fā)動宮廷政變的奸臣。③青唐:吐蕃城名。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內(nèi)侍楊懷敏夜直禁中 直:當(dāng)值
B.亟城之 城:筑城墻
C.見帝春秋高 春秋:年歲
D.始賜告 告:報告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張異“指切時事無所避”的一組是(3分)
、僦脸鈴堎F妃為一婦人 ②謂懷敏得志,將不減劉季述 ⑧清棄勿城
、軙c命他將郭恩代之 ⑤天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 ⑥前后屢進言儲嗣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昪有公輔才器,很得上司的賞識和推薦,范仲淹、司馬光分別贊許他不“避事”和“忠謹清直”。
B.藺氈想歸順大宋王朝尋求庇護,來與夏人抗爭,然而范祥末能懷柔安邊,反而大修工事,使得那些少數(shù)民族部落以為大宋將要進兵,紛紛反叛。
C.仁宗皇帝說張昪“孤”,張昪卻說我仰托圣主,并不孤,反倒認為現(xiàn)今人臣們未能盡職盡責(zé)、謀忠于國,皇帝才叫孤立。
D.張昪事母其孝,多次向朝廷清求辭官歸養(yǎng),一直到英宗繼位,他依然要求回家奉養(yǎng)老母,英宗沒答應(yīng),只是讓他五日一朝,進見皇帝時不必行舞蹈禮。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或指為避事.范仲淹言于朝曰:“張昪豈避事者?”
。2)渙黜其功,讕訟恩多殺老稚,以撼昪。
4、D(告:告假)
5、A(3句只是表明張昪對范祥筑城的不同看法。4句說他任命郭恩取代劉渙平羌。此兩項均不符合題干要求。)
6、D(張昪并非多次請求朝廷辭官回家奉養(yǎng)老母,他做六宅使和涇原秦鳳安撫都監(jiān)時只是要求恢復(fù)他原來的官職,以方便盡孝;英宗繼位后,張昪是以自己年老的理由請求退休。)
7、(1)有人指責(zé)他逃避職事,范仲淹在朝廷上說:“張昪哪里是逃避職事的人。俊
。2)劉渙貶低郭恩的功勞,詆毀誣陷郭恩濫殺老人兒童,來動搖張昪。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6
《宋史·列傳第七十五》閱讀題及答案
吳奎,字長文,濰州北海人。性強記,于書無所不讀。舉《五經(jīng)》,至大理丞,監(jiān)京東排岸。慶歷宿衛(wèi)之變,奎上疏曰:“涉春以來,連陰不解。今衛(wèi)士之變,起于肘腋,流傳四方,驚駭群聽。聞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責(zé),獨楊懷敏尚留。人謂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獲賊之際,傳令勿殺,而左右輒屠之。此必其黨欲以滅口,不然,何以不奉詔?”遂乞召對面論,仁宗深器之。
入為右司諫,改起居舍人,同知諫院。每進言,惟勸帝禁束左右奸幸?篱_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論事,詔詰所從受。奎言:“御史法許風(fēng)聞,若窮核主名,則后誰敢來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鄙蠟榱T不問。
至和三年,大水,詔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儲嗣未立。陛下勿聽奸人邪謀,以誤大事。若倉卒之際,柄有所歸,書之史冊,為萬世嘆憤。臣不愿以圣明之資,當(dāng)危亡之比。此事不宜優(yōu)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學(xué)士,權(quán)開封府。
奎達于從政,應(yīng)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孫氏辜榷①財利,負其息者,至評取②物產(chǎn)及婦女?l(fā)孫宿惡,徙其兄弟于淮、閩,豪猾畏斂。治平中,丁父憂,居喪毀瘠,廬于墓側(cè),歲時潔嚴祭祀,不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適終制,以故職還朝。逾月,參知政事。時已召王安石,辭不至。奎曰:“臣嘗與安石同領(lǐng)群牧,見其護短自用,所為迂闊。萬一用之,必紊亂綱紀。”乃命知江寧。
御史中丞王陶,以論文德不押班事④詆韓琦,奎狀其過。詔除陶翰林學(xué)士,奎執(zhí)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知青州。司馬光諫曰:“奎名望清重,今為陶絀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觀聽非宜!钡勰苏倏鼩w中書。及琦罷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贈兵部尚書,謚曰文肅。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七十五》)
【注】 ①辜榷,壟斷。②評取:評,憑,仗勢;取,拿走,搶走。③浮屠事,佛教禮儀。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務(wù)活動場所;押班,百官朝會時領(lǐng)班,管理百官朝會位次。唐制,以監(jiān)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參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私:偏愛
B.此事不宜優(yōu)游 優(yōu)游:猶豫。
C.奎適終制 適:剛好。
D.今為陶絀奎 絀:通“黜”,揭發(fā)……短處。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表現(xiàn)吳奎“忠君而諫”的一組是( )2分
、俦菹滤浇叶 ②惟勸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歲時潔嚴祭祀,不為浮屠事 ④萬一用之,必紊亂綱紀 ⑤詔除陶翰林學(xué)士,奎執(zhí)不可 ⑥恐人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吳奎博覽群書,通過科考擔(dān)任了大理寺丞,并在慶歷年間御前侍衛(wèi)兵變時,向仁宗皇帝上書解讀了引起兵變的天氣征兆,皇帝對此深信不疑,因此非常器重他。
B.開封府尹被吳奎彈劾后就被外調(diào)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關(guān)舉報信息的來源,卻被吳奎拒絕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報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沒有人敢提供舉報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時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內(nèi)外的意見,此時吳奎提出不能因為確定皇太子的事而影響到君主的圣明資質(zhì)。
D.雖然經(jīng)過司馬光的勸諫,吳奎沒有立刻被皇帝外調(diào)到青州,可最終還是因韓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若倉卒之際,柄有所歸,書之史冊,為萬世嘆憤。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嘗與安石同領(lǐng)群牧,見其護短自用,所為迂闊。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 D 解析 絀,通“黜”,貶謫。
。、答案 D解析 ①不是吳奎的話;③是守孝時候的事情;⑥司馬光的話。
6、答案 A 解析 A項“對此深信不疑”不當(dāng),因為仁宗還為此召集面議了。
7、答案 (1)如果在匆忙急促(倉猝)的時候,大權(quán)旁落,記錄在史冊上,被萬代后人嘆惜憤恨。
(2)我曾與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長官(領(lǐng)管州郡,或是:同時擔(dān)任牧守),看到他常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而且自以為是,所做的事情迂腐而不切合實際。
【參考譯文】
吳奎,字長文,濰州北海人。記憶力強,博覽群書。通過《五經(jīng)》科貢舉考試,官至大理寺丞,監(jiān)管京東排岸司的工作。仁宗慶歷年間御前侍衛(wèi)政變后,吳奎上書說:“開春以來,陰雨連綿,氣候反常。如今的兵變,發(fā)生在重要部門,流傳到四面八方,讓所有人驚駭不已。聽說皇城司官六人中已處罰五人,只有楊懷敏還留用。人們說皇上任人唯親,以情枉法;钭椒促\后,您下令留活口,可有人擅自殺掉了他們。這些人必然是反賊的同黨想要滅口,否則,為什么不聽從皇命?”于是請求仁宗召見面議,深受仁宗器重。
后調(diào)回京城任右司諫,又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諫院(專給皇上提建議)。每次極言進諫,都是勸仁宗約束近侍佞媚拍馬之輩。吳奎于是上書彈劾開封府尹魏瓘,結(jié)果魏瓘被調(diào)到越州。彭思永論事時,仁宗追問其中一些消息來源,吳奎代答說:“按照法律,御史有權(quán)保護其消息的來源,如果追問告密之人,那以后還有誰敢為我們提供情況?這豈不是自己遮掩自己的耳目嗎?”仁宗于是不再追問了。
至和三年,天下大鬧水災(zāi),詔令朝野議論朝政得失。吳奎上書說:“皇上在位三十四年了,還未確定皇位繼承人;噬喜灰犘∪说墓碓挘`了大事。如果在匆忙急促的時候,大權(quán)旁落,記錄在史冊上,也為萬代后人所嘆惜憤恨。我不愿意皇上以如此賢明的資質(zhì)而抵擋危險存亡的較量(遇到不測)。這件事不能猶豫,希望您早日決定。”皇帝被他的話感動了,授他翰林學(xué)士一職,管理開封府。
吳奎通曉從政之道,遇事靈敏迅速,下吏不敢欺瞞。富人孫氏壟斷了財務(wù),有虧欠他利息的人,直至被奪家產(chǎn)、妻女。吳奎收集了孫氏的歷年罪惡,發(fā)配孫氏兄弟到淮、閩,有聲勢的不法之徒從此害怕、收斂了。英宗治平年間,趕上父親離世,悲痛傷身,在墓旁搭棚守墓,逢年過節(jié)時以潔凈、莊嚴地祭奠,不舉行佛教禮儀。
神宗剛即位時,吳奎剛守滿孝,官復(fù)原職。一月后,升任參知政事。當(dāng)時神宗已經(jīng)召見王安石,王安石推辭不來。吳奎說:“我曾與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長官(領(lǐng)管州郡,或是:同時擔(dān)任牧守),看到他常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而且自以為是,所做之事迂腐不切合實際。萬一重用他,必然擾亂朝綱!庇谑敲醢彩谓瓕幹
御史中丞王陶,因為韓琦不去文德殿押班而詆毀韓琦,吳奎陳述王陶的過失。皇上下令改任王陶為翰林學(xué)士,吳奎仍堅決說不可以,王陶又上奏吳奎迎合依附韓琦。王陶被調(diào)出京城后,吳奎也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的身份任青州知州。司馬光勸皇帝說:“吳奎名望清正顯重,現(xiàn)在因為王陶而貶謫吳奎,恐怕大臣們會感到不安,都要求辭官。皇上剛即位,這樣做對于天下的議論不合適!鄙褡谟谑钦倩貐强ブ袝∪温殹5鹊巾n琦罷相后,吳奎最終出任青州知州。第二年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被追認為兵部尚書,謚號文肅。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7
文言文,完成10~13題。
周瑩,瀛州景城人。右領(lǐng)軍衛(wèi)上將軍景之子也。太宗潛邸時,瑩得給事左右。即位,補殿直。領(lǐng)武騎卒巡警泉、福州。卒才數(shù)百,捕劇賊千余,遷供奉官。天雄軍節(jié)度孫永祐、轉(zhuǎn)運使楊緘稱薦之,又使綏、銀州按邊事,還奏稱旨,擢鞍轡庫副使。
真宗嗣位。會蜀平,部送脅從者數(shù)十百人至闕下。西川轉(zhuǎn)運使馬亮因入奏,請赦其罪遣還,撘詾楫(dāng)盡誅之。令瑩、亮廷議,上是亮議,悉原其罪。
五年,高陽關(guān)都部署闕,藩侯無足領(lǐng)之者,宰相請輟宣徽使以居其任。時王繼英任北院,上以瑩練達軍事,乃拜永清軍節(jié)度,兼領(lǐng)其任,為三路排陣使,撾`人有錢仁度者,頗有軍功,與虎翼小校劉斌相競,為殿直閻渥所發(fā)。以瑩故,詔勿問,止徙斌隸他軍。契丹入寇,詔步兵赴寧邊軍為援。瑩至,則寇兵已去,即日還屯所。上聞曰:“瑩何不持重少留,示以不測。輕于舉措,非將帥體也。”
景德初,丁內(nèi)艱,起復(fù),代王顯為天雄軍都部署兼知軍府事。嘗召洺州騎士千五百人赴大名,道與寇直,力戰(zhàn),有死傷者,瑩猶謂其玩寇,將悉誅之。詔賜金帛,諭瑩勿治其罪。車駕北巡,為駕前東面貝冀路都部署。明年,改知陜州,俄徙永興軍府,又移邠州,兼環(huán)慶路都部署。時夏州內(nèi)屬,詔省戍兵還營,以減饋餉之費。仍手詔諭瑩,瑩遽奏乞留,以張邊威。上謂瑩庸懦不智,以曹瑋代之,徙知澶州。
故事,大禮覃慶,外藩無賜物例。東封歲,瑩鎮(zhèn)澶淵,車駕所經(jīng),故特有襲衣、金帶、器帛之賜。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復(fù)遣還鎮(zhèn)又以澶淵當(dāng)契丹之沖藉其廩給之厚復(fù)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還京師卒,年六十六,贈侍中。初謚忠穆,后改元惠。
(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七》,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復(fù)遣/還鎮(zhèn)/又以澶淵當(dāng)契丹之沖/藉其廩給之厚/復(fù)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還京師/
B.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復(fù)遣/還鎮(zhèn)/又以澶淵當(dāng)契丹之沖/藉其廩給之厚/復(fù)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還京師/
C.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復(fù)遣還鎮(zhèn)/又以澶淵當(dāng)契丹之沖/藉其廩給之厚/復(fù)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還京師/
D.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復(fù)遣還鎮(zhèn)/又以澶淵當(dāng)契丹之沖/藉其廩給之厚復(fù)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還京師/
【參考答案】C(斷句的前提是略通大意,然后利用特殊詞語、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等斷句,可用排除法加以選擇。如句中的“復(fù)遣還鎮(zhèn)”是動賓結(jié)構(gòu),中間不可斷開,據(jù)此排除A、B兩項;“被疾”,意為遭受疾病,即患病,不可以與“求”相連,其后的“求還京師”也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據(jù)此排除D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潛邸”指古代太子繼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在本文中則指“未登基即位”。
B.“闕下”即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的宮廷,又借指京城。在古代有時還用其代稱“天子”。
C.“手詔”即帝王親筆寫的詔書,它不同于一般的文書,封建后期手詔也常由人代筆。
D.“車駕”指馬駕的車,這里特指帝王所乘的車,用為帝王的代稱。
【參考答案】A(“指古代太子即位前所居住的宅第”錯,應(yīng)是指非太子身份繼位的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瑩初有軍功,獲得贊許。周瑩在巡視泉州等地時,以較少的士兵捕捉了數(shù)倍于己的大盜而升官,并且得到孫永祐等人的稱贊舉薦。
B.周瑩處事不當(dāng),屢被否定。在處理被押的脅從人員一事上,周瑩提出的意見被皇上否定;在處理洺州騎兵一事上,他再次被否定。
C.周瑩歷任多職,偶得偏愛。周瑩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職,并多次調(diào)任;周瑩的仆人因事被人揭發(fā),卻因為周瑩的緣故而沒有被追究。
D.周瑩缺乏謀略,處事不智。周瑩去救援寧邊軍時看到敵人已退兵,當(dāng)天便率兵返回駐地,皇上認為他處事輕率,不是將帥之材。
【參考答案】C(“周瑩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職”錯誤,由原文“太宗潛邸時,瑩得給事左右”可知,太宗未登基時周瑩就在太宗身邊任職。)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又使綏、銀州按邊事,還奏稱旨,擢鞍轡庫副使。
【參考答案】(周瑩)又出使綏州、銀州巡視邊境事務(wù),返朝奏報符合皇上旨意,被提拔為鞍轡庫副使。(關(guān)鍵詞使、按、稱旨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道與寇直,力戰(zhàn),有死傷者,瑩猶謂其玩寇,將悉誅之。
【參考答案】(他們)在路上與盜賊相遇,奮力作戰(zhàn),有人死傷,周瑩還說他們輕
視敵寇,將要全部殺掉他們。(關(guān)鍵詞直、玩、悉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周瑩,是瀛州景城人。右領(lǐng)軍衛(wèi)上將軍周景的兒子。太宗未登基時,周瑩得以在太宗身邊供職。太宗即位后,周瑩補任殿直,率領(lǐng)勇武的騎兵巡視泉州、福州。手下士兵僅僅幾百人,捕捉大盜一千多人,升任供奉官。天雄軍節(jié)度使孫永祐、轉(zhuǎn)運使楊緘稱贊舉薦他,他又出使綏州、銀州巡視邊境事務(wù),返朝奏報符合皇上旨意,被提拔為鞍轡庫副使。
真宗繼承皇位。恰逢蜀地叛亂被平定,安排押送脅從人員幾十上百人到京。西川轉(zhuǎn)運使馬亮趁機入朝上奏,請求赦免他們的罪過,將他們遣送回去。周瑩認為應(yīng)當(dāng)把他們?nèi)繗⒌;噬献屩墁、馬亮在朝廷上商議,皇上認為馬亮的意見合理,全部赦免了他們的罪過。
成平五年,高陽關(guān)都部署一職空缺,藩侯中沒有足以兼任這一職位的人,宰相請求停了宣徽使的職讓他來擔(dān)任這一職務(wù)。當(dāng)時王繼英是宣徽北院使,皇上認為周瑩熟練通達軍事,就讓他擔(dān)任永清軍節(jié)度使,兼任高陽關(guān)都部署這一職務(wù),為三路排陣使。周瑩的仆人有個叫錢仁度的,很有軍功,與虎翼小校劉斌互相爭勝,被殿直閻渥揭發(fā)。皇上因為周瑩的緣故,下詔不加追究,僅調(diào)動劉斌隸屬其他軍隊。契丹入侵,皇上詔令步兵趕赴寧邊軍救援。周瑩到達時,入侵軍隊已經(jīng)離去,周瑩當(dāng)天返回駐地;噬下犝f這件事后說:“周瑩為什么不慎重些稍作停留,讓他們看到(我軍)難以預(yù)測。周瑩舉動輕率,不是將帥之材!
景德初年,遭遇母親去世而服喪,后被起用復(fù)職,代替王顯擔(dān)任天雄軍都部署兼知軍府事。曾經(jīng)召集治州騎兵一千五百人前往大名,他們在路上與盜賊相遇,奮力作戰(zhàn),有人死傷,周瑩還說他們輕視敵寇,將要全部殺掉他們;噬舷略t賞賜金錢和布匹,告訴周瑩不要治他們的罪;噬系奖狈窖惨,周瑩擔(dān)任駕前東面貝冀路都部署。第二年,改任陜州知州,不久調(diào)任永興軍府,又調(diào)任邠州,兼任環(huán)慶路都部署。當(dāng)時夏州歸附,詔令撤掉一部分戍守的士兵使其返回營地,以縮減軍隊糧餉的費用;噬嫌谑怯H自書寫詔書告知周瑩,周瑩急忙上奏請求留下士兵,來擴大邊境的聲威;噬险J為周瑩平庸懦弱沒有智謀,讓曹瑋接替他,周瑩調(diào)任澶州知州。
按以往的制度,舉行大型慶祝典禮,沒有賞賜節(jié)度使的'慣例。到封禪泰山的那一年,周瑩鎮(zhèn)守澶淵,澶淵是皇上所經(jīng)過的地方,因此特有襲衣、金帶、器帛的賞賜。大中祥符七年,入京朝見,又遣還軍鎮(zhèn)。又因為澶淵處在契丹的要道上,憑借其糧食供給充足,周瑩又被任命為澶州知州。九年,患病,請求返回京城。后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贈官侍中。最初的謚號為忠穆,后改為元惠。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8
楊掞字純父,撫州臨川人。少能詞賦,里陳氏館之教子,數(shù)月拂衣去。用故人薦,出淮閫杜杲幕,杲曰:“風(fēng)神如許,他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謀多咨于掞。逾年,安豐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請行!蹦艘云娌呓鈬,奏補七官。掞念置身行伍間,騎射所當(dāng)工。夜以青布藉地,乘生馬以躍,初過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數(shù)閃跌不顧。
、谥浦檬姑乡畋儆谀,常用其策,稱為“小子房”,與之茶局,周其資用。掞以本領(lǐng)錢數(shù)萬費之,總領(lǐng)賈似道稽數(shù)責(zé)償,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償之,掞又散之賓客,酣歌不顧。似道欲殺之,掞曰:“漢高祖以黃金萬斤付陳平,不問出入,公乃顧此區(qū)區(qū),不以結(jié)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
③珙嘗宴客,有將校語不遜,命斬之,掞從容曰:“斬之誠是,第方會客廣謀議,非其時非其地也!辩畲蠓。未幾,有大將立功,珙坐受其拜,掞為動色,因嘆曰:“大將立功庭參納拜信兜鍪不如毛錐子也!庇谑侵x絕賓客,治進士業(yè),遂登第,調(diào)麻城尉。向士璧守黃州,檄人幕,尋以戰(zhàn)功升三官。趙葵為京湖制置使,掞與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極談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宗滿身是膽,惜欠沉細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為也?但恐終以勇敗。”后登死,人以為知言。逾時,士璧守峽州,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楊掞傳》
17.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事亟矣,掞請行 ( )(2)掞念置身行伍間 ( )
。3)公乃顧此區(qū)區(qū) ( ) (4)如掞副之 ( )
18.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斬之誠是,第方會客廣謀議,非其時非其地也。
(2)逾時,士璧守峽州,病不果行而卒。
19.畫浪線的句子應(yīng)有兩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2分)
大 將 立 功 庭 參 納 拜 信 兜 鍪 不 如 毛 錐 子 也。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用故人薦,出淮閫杜杲幕 嘗用其策為“小子房”
B.公乃顧此區(qū)區(q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乘生馬以躍 尋以戰(zhàn)功升三官。
D.由是治法征謀多咨于掞 制置使孟珙辟于幕
21.杜杲評價楊掞“風(fēng)神(風(fēng)采神韻)如許”,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并簡析其“風(fēng)神”。(3分)
楊掞傳宋史列傳閱讀答案翻譯
17.(4分)(1)急,緊急(2)軍隊(3)少少的,一點點的(錢)(4)做副職、幫助、輔佐
18.(5分)(1)斬了他確實對,但是現(xiàn)在正會集賓客多方征集計謀建議,斬他不是這個時候也不是這個地方。(2)過了一段時間,向士璧駐守峽州,招他前去,楊掞生病沒有去成而去世。
19.(2分)大將立功/庭參納拜/信兜鍪不如毛錐子也。
20.(2分)B
21.(3分)①智勇雙全(有勇有謀):安豐被敵兵包圍,情況危急時,楊掞主動要求前去,用奇策解圍;“事亟矣,掞請行!睏顠锍鋈务v淮將帥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詢政治軍事方面的事。②豪邁不羈、大度:掞以本領(lǐng)錢數(shù)萬費,掞又散之賓客,酣歌不顧。③上進:練習(xí)騎射,多次閃失跌倒他也不顧;研究進士學(xué)業(yè),考中進士;④知人、有遠見:
“斬之誠是,第方會客廣謀議,非其時非其地也”!巴蹙白跐M身是膽,惜欠沉細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為也?但恐終以勇敗。”
楊掞字純父,是撫州臨川縣人。青年時能寫詞賦,鄉(xiāng)里有個姓陳的人家請他住在客舍里教兒子,過了幾個月他拂衣離去。后來因為老朋友推薦,他出任駐淮地將帥杜杲的幕僚,杜杲說:“楊掞有如此的風(fēng)度神采,將來不會在我之下!睆拇苏畏椒ㄕ鲬(zhàn)計謀多向楊掞咨詢。過了一年,安豐被敵兵包圍,楊掞激動地說:“情況很緊急了,我請求前去!彼谑怯闷娌呓饬藝抨缴献喑⑷蚊麨槠咂饭賳T。楊掞考慮自己身處軍隊中,騎馬射箭是應(yīng)當(dāng)擅長的。晚上他把青布墊放在地上,騎著不熟悉的馬跳躍,起初跳過三尺高,接著跳過五尺至一丈高,多次閃失跌倒他也不顧。 制置使孟珙征召他到幕府,曾采用他的計策,稱他為“小子房”(漢代的張良,字子房),孟珙和他喝茶下棋,周濟他財物。楊掞把自己掌管的財務(wù)錢幾萬耗用了,總管財務(wù)的賈似道核實數(shù)目責(zé)令償還,孟珙把六百兩銀子給楊掞讓他償還,楊掞又把這些錢分給了賓客,飲酒歡歌不顧念償還錢財之事。賈似道想要殺他,楊掞說:“漢高祖把四萬斤黃金交給陳平,不過問錢的出入,您竟顧念這一點點的錢財,卻不用這錢財結(jié)交豪杰的心嗎?”賈似道這才赦免了他。
孟珙曾宴請賓客,有個手下軍官出言不遜,孟珙命令斬他,楊掞從容地說:“斬了他確實對,但是現(xiàn)在正會集賓客多方征集計謀建議,斬他不是這個時候也不是這個地方!泵乡詈苄欧脑。不久,有個大將立了功,孟珙坐著接受那個大將拜見,楊掞為此臉色有了變化,于是感嘆道:“大將立了功,卻要到官長庭前低頭行拜見之禮,實在是頭盔(指代軍人)不如毛筆(指代文官)啊!庇谑撬x絕了賓客,研究進士學(xué)業(yè),于是考中進士,調(diào)任麻城縣尉。向士璧駐守黃州,用公文召他入幕府,不久他因戰(zhàn)功升為三品官員。趙葵做京湖制置使,楊掞與他一起前去,王登在沙市迎接,楊掞和王登暢談到半夜,楊掞回來說:“王景宗(王登,字景宗)渾身是膽,可惜不夠沉穩(wěn)細致,如果我?guī)椭裁词虑椴荒苻k成呢?只是恐怕他因勇敢而失敗!焙髞硗醯撬懒耍藗冋J為楊掞的話是知人之言。過了一段時間,向士璧駐守峽州,招他前去,楊掞生病沒有去成而去世。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9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10分)
澤①兵進至衛(wèi)南②,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笔孔渲厮,無不一當(dāng)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人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fù)出兵。時金人有割地之議,澤上疏③曰:“臣雖駑怯,當(dāng)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恩足矣。”上④覽其言壯之。時年六十九矣。
。ü(jié)選自《宋史宗澤列傳》,有刪減)
【注釋】①澤:宗澤,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②衛(wèi)南:地名。 ③上疏: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④上:宋高宗。
小題1: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A.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B.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C.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D.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小題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度( ) ② 等( )
小題3:翻譯文中畫線句子。(2分)
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
小題4:在與敵眾十倍于我的金兵作戰(zhàn)中,宗澤部隊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什么樣的影響?(分別用原文回答)(2分)
小題5:結(jié)合選文,簡要分析宗澤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A(2分)
小題2:①估計(1分) ②同樣(1分)
小題3:假使他們發(fā)動所有的精銳騎兵趁夜偷襲我軍(1分),那我們就危險了(1分)
小題4:成果: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1分)影響:自是憚澤,不敢復(fù)出兵。(1分)
小題5:要點:勇,敢于以少擊多,視死如歸;智,能料敵先機,有遠見;精忠報國,老當(dāng)益壯。(答出兩點即滿分)
試題分析:
小題1: 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讀的掌握,要求學(xué)生熟讀該句,讀出含義,然后斷句。
小題2: 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xué)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xué)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注意“度”的讀音,在這里應(yīng)念duó,此時應(yīng)是估計的意思。
小題3: 此題考查學(xué)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xué)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翻譯這一句時要注意 “使”“悉”“則”的意思。
小題4: 此題考查學(xué)生的理解賞析能力,要求學(xué)生細讀課文,用原文回答即可。能簡單用現(xiàn)代漢語復(fù)述該故事。
小題5: 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總結(jié),從其語言上,行動上和他人的襯托方面進行分析總結(jié)。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0
高登,字彥先,漳浦人。少孤,力學(xué),持身以法度。紹興二年,廷對,極意盡言,無所顧避,有司惡其直,授富川主簿,復(fù)命兼賀州學(xué)事。學(xué)故有田舍,法罷歸買馬司,登請復(fù)其舊。守曰:“買馬、養(yǎng)士孰急?”登曰:“買馬固急矣,然學(xué)校禮義由出,一旦廢,衣冠之士與堂下卒何異?”守曰:“抗長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禮義與法度爾,既兩棄之,尚何言!”守不能奪,卒從之。滿秩,士民丐留不獲,相率饋金五十萬,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貧無以養(yǎng),愿太守勸其咸受!钡寝o之,不可,復(fù)無所歸,請置于學(xué),買書以謝士民。
授靜江府古縣令,道湖州,守汪藻館之。藻留與修《徽宗實錄》,固辭,或曰:“是可以階改秩!钡窃唬骸暗馕从麪!彼煨小V西帥沈晦問登何以治縣,登條十余事告之;拊唬骸按斯湃酥袢嗽p,疑不可行!睂υ唬骸爸倚趴尚行U貊,謂不能行,誠不至爾。”豪民秦琥武斷鄉(xiāng)里,持吏短長,號“秦大蟲”,邑大夫以下為其所屈。登至,頗革,而登喜其遷善,補處學(xué)職。它日,琥有請屬,登謝卻之,琥怒,謀中以危法。會有訴琥侵貸學(xué)錢者,登呼至,面數(shù)琥,聲氣俱厲,叱下,白郡及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帥胡舜陟謂登曰:“古縣,秦太師父舊治,實生太師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檜為相亡狀,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寧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創(chuàng)檜祠而自為記,且誣以專殺之罪,詔送靜江府獄。舜陟遣健卒捕登,屬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詣闕上書,求納官贖罪。故人有為右司者,謂曰:“丞相①云嘗識君于太學(xué),能一見,終身事且無憂,上書徒爾為也!钡窃唬骸澳持芯福恢袡(quán)臣!奔榷袝喙适聼o納官贖罪,仍送靜江獄。登歸葬其母,訖事詣獄,而舜陟先以事下獄死矣,事卒昭白。
登謫居,授徒以給,家事一不介意,惟聞朝廷所行事小失,則顰蹙不樂,大失則慟哭隨之,臨卒,所言皆天下大計。其學(xué)以慎獨為本,有《東溪集》行世。
。ā端问妨袀鞯谝话傥迨恕,有刪節(jié))
注:①丞相,指秦檜。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錯誤的一項是 ( )
A.士民丐留不獲 丐:乞丐
B.登條十余事告之 條:分列項目、條目
C.謀中以危法 中:中傷
D.屬登母死舟中 屬:適逢
7.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剛直不阿的一組是 ( )
、偻,極意盡言,無所顧避。
、谫I馬固急矣,然學(xué)校禮義由出,一日廢,衣冠之士與堂下卒何異?
、鄣寝o之,不可,復(fù)無所歸,請置于學(xué),買書以謝士民。
、芩眨姓垖,登謝卻之。
、菽持芯,不知有權(quán)臣。
、夼R卒,所言皆天下大計。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高登兼任賀州學(xué)事一職時,力勸上司恢復(fù)州學(xué)的田舍;任期結(jié)束后,他把百姓饋贈的錢財又投放在州學(xué)的建設(shè)中,可見他對學(xué)校教育的重視。
B.上任古縣縣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訂《徽宗實錄》,并告訴他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卻堅決予以回絕。
C.在古縣任職期間,高登因不滿秦檜的所作所為,拒絕為給秦檜立祠,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借他處置秦琥一事誣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權(quán)貴,終致入獄。
D.高登被貶官閑居期間,靠教授學(xué)生維持生計,但他的注意力卻絲毫不在生計上,還是一如既往為國事?lián)鷳n,連死前的遺言都是國家大計。
9.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登辭之,不可,復(fù)無所歸,請置于學(xué),買書以謝士民。
(2)登歸葬其母,訖事詣獄,而舜陟先以事下獄死矣,事卒昭白。
參考答案
6.A(丐:乞求)
7.B(③表清廉。⑥表示至死關(guān)心國事。)
8.B(汪藻并沒有直接告訴他)
9.(1)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贈金),未被允許,又無法歸還,(就)請求把錢放到學(xué)府里, (用來)買書以答謝百姓。(5分,語意2分,“辭”、“置”、“謝”各1分)
(2)高登歸葬其母,事情結(jié)束后來到監(jiān)獄,而舜陟先因事下獄死了,冤情最終昭雪。(5分,語意2分,第一個“獄”字、“死”、“卒”各1分)
譯文
高登,字彥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親,致力學(xué)習(xí),用法度來約束自己。紹興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詢問,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無不言,沒有什么顧忌回避的,主管部門厭惡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職,接著又命他兼任賀州學(xué)事。州學(xué)過去有田舍,州里出臺法令將其撤掉交由買馬司經(jīng)管,高登請求恢復(fù)過去的制度。太守說:“買馬、養(yǎng)士哪一個更急迫?”高登說:“買馬固然緊急,然而學(xué)校是禮義誕生的地方,一旦廢棄,讀書人與堂下卒有什么區(qū)別?”太守說:“你這是違抗長官!”高登說:“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標準,只有禮義與法度罷了,既然兩者都可以拋棄,還說什么!”太守不能改變他的想法,最終聽從了他。任期結(jié)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沒有如愿,就相約饋贈錢幣五十萬,不留姓名,告訴太守說:“高君貧困沒有什么來養(yǎng)家,希望太守勸他全部接受!备叩窍氩唤邮芩ɑ蛸浗穑,未被允許,又無法歸還,(就)請求把錢放到學(xué)府里,(用來)買書以答謝百姓。
被授予靜江府古縣縣令,經(jīng)過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賓館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訂《徽宗實錄》,堅決推辭,有人說:“這可以作為升官的階梯!备叩钦f:“只是我意下不想這樣!本统霭l(fā)了。廣西駐軍首領(lǐng)沈晦問高登如何治理縣事,高登條列十余事告訴他。沈晦說:“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詐,恐怕不可行!被卮鹫f:“忠信可在蠻貊之地推行,說不能行,是誠心不到罷了!焙烂袂冂郯脏l(xiāng)里,挾持官吏把柄,號“秦大蟲”,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達,他頗有改變,高登也喜其變好,增補他擔(dān)任學(xué)職。一日,琥有私人請求,高登拒絕了他,秦琥心生怨憤,企圖通過誣陷來中傷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學(xué)錢財,高登喊秦琥來到,當(dāng)面責(zé)備他,聲氣嚴厲,喝令他下去,告訴郡中及主管部門按法律處置他,秦琥氣忿而死,全郡的人們都為此感到快意。
駐軍首領(lǐng)胡舜陟對登說:“古縣,是秦太師父親過去治理過的地方,實際上太師就出生在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說:“秦檜做宰相不象樣,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調(diào)荔浦丞康寧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離去。舜陟遂建起秦檜的祠堂并自己寫了記,并且用專權(quán)殺人之罪來誣陷高登,朝廷下詔押送高登到靜江府監(jiān)獄。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親死在舟中,高登把她草草葬在水邊,航海回朝廷上書,請求納官贖罪。故交中有擔(dān)任右司一職的人,對他說:“丞相說曾經(jīng)在太學(xué)認識你,如果你能見一見他,終身的大事將不必憂慮,上書是徒勞的!备叩钦f:“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權(quán)臣。”不久中書衙門上奏說按照慣例沒有納官贖罪的,仍舊押送高登回靜江監(jiān)獄。高登歸葬其母,事情結(jié)束后來到監(jiān)獄,而舜陟先因事下獄死了,冤情最終昭雪。
高登被貶官閑居期間,教授學(xué)生來維持生計,對家事全不介意,只是聽說朝廷所行事有小過失,就皺眉不樂,有大過失就隨之慟哭,臨死,所說的話都是天下大計。其治學(xué)把慎獨作為根本,有《東溪集》刊行于世。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1
張順,民兵部將也。襄陽受圍五年,宋闖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輕舟百艘,以三舟聯(lián)為一舫,中一舟裝載,左右舟則虛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賞募死士,得三千。求將,得順與張貴,俗呼順曰 “矮張”,貴曰“竹園張”,俱智勇,素為諸將所服,俾為都統(tǒng)。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毋敗吾事!比巳烁袏^。
漢水方生,發(fā)舟百艘,稍進團山下。越二日,進高頭港口,結(jié)方陣,各船置火槍、火炮、熾炭、巨斧、勁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紅燈為識。貴先登,順殿之,乘風(fēng)破浪,徑犯重圍。至磨洪灘以上,北軍舟師布滿江面,無隙可入。眾乘銳凡斷鐵絙攢杙數(shù)百,轉(zhuǎn)戰(zhàn)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絕援,聞救至,踴躍氣百倍。及收軍,獨失順。越數(shù)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執(zhí)弓矢,直抵浮梁,視之順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jié)冢斂葬,立廟祀之。
張貴既抵襄,襄帥呂文煥力留共守。貴恃其驍勇,欲還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數(shù)日不食,使持蠟書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連鎖數(shù)十里,列撒星樁,雖魚蝦不得度。二人遇樁即鋸斷之,竟達郢,還報,許發(fā)兵五千駐龍尾洲以助夾擊。
刻日既定,乃別文煥東下,點視所部軍,洎登舟,帳前一人亡去,乃有過被撻者。貴驚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睆(fù)不能銜枚隱跡,乃舉炮鼓噪發(fā)舟,乘夜順流斷絙破圍冒進,眾皆辟易。既出險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擊,以死拒戰(zhàn)。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燭天如白晝。至勾林灘,漸近龍尾洲,遙望軍船旗幟紛披,貴軍喜躍,舉流星火示之。軍船見火即前迎,及勢近欲合,則來舟皆北兵也。蓋郢兵前二日以風(fēng)水驚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報,據(jù)龍尾洲以逸待勞。貴戰(zhàn)已困,出于不意,殺傷殆盡,身被數(shù)十槍,力不支見執(zhí),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識矮張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喪氣。文煥斬四卒,以貴祔葬順冢,立雙廟祀之。
(節(jié)選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列傳二百九》)?
1.下列各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左右舟則虛其底而掩覆之 虛:弄空
B.各船置火槍 置:放置
C.徑犯重圍 徑:直徑
D.乃別文煥東下 東:向東
2.下列各項都能表明“張貴勇猛”的一項是( )
、俦唤殡,執(zhí)弓矢 ②乘風(fēng)破浪,徑犯重圍
③大兵邀擊,以死拒戰(zhàn) ④出于不意,殺傷殆盡
、莩艘鬼樍鲾嘟b破圍冒進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3.下列各項對原文所做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襄陽被圍困五年,宋軍為了給城中的守軍送給養(yǎng),于是造了上百艘特殊的船只,選拔了三千勇士,讓他們突圍進城。
B.張順、張貴都是民兵部將,一人被稱為“矮張”,一人被稱為“竹園張”,在軍隊招募敢死隊時,二人被選為敢死隊的首領(lǐng)。
C.在給襄陽城的守軍送給養(yǎng)時 ,張貴在前面開路,張順在后面壓陣。結(jié)果攻破防線進入城中,發(fā)現(xiàn)張順失蹤了。
D.張貴在龍尾洲被北軍圍住后,仍然拼命殺敵,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敵軍俘虜。因為不屈服,他被殺。
4.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毋敗吾事。
。2)北兵增守益密,水路連鎖數(shù)十里,列撒星樁,雖魚蝦不得度。
答案:
1.C 徑:徑直。
2.B ①是對張順的描寫,④是張貴中埋伏后被北軍圍殺的情況。
3.B 張貴是不是民兵部將,文中沒有交代。
4.(1)這次出發(fā)只有一死,你們有的如果不是出于自愿,應(yīng)當(dāng)立刻離去,不要破壞了我們的事情。(2)北兵增強防守,守衛(wèi)更加嚴密,水路接連被封鎖了幾十里,在水里布滿了木橛,即使是魚蝦也不能渡過。
【參考譯文】
張順,是民兵的部將。襄陽被圍困五年,宋人突然了解到它的西北部有一條河叫作清泥河,發(fā)源于均、房二州。于是宋人馬上就在那個地方制造輕舟一百艘,把三只船聯(lián)成一舫,中間一只船裝運東西,左右兩只船則把它們的底部弄空來掩護它。懸出重賞招募敢死的戰(zhàn)士,得到三千人。尋求部將,找到了張順和張貴。人們俗稱張順為“矮張”,張貴為“竹園張”。他們兩人都有智有勇,向來被眾將佩服,讓他們做都統(tǒng)。他們發(fā)出號令說:“這次出發(fā)只有一死,你們有的如果不是出于自愿,應(yīng)當(dāng)立刻離去,不要破壞了我們的事情!比巳硕际芨杏|而精神振奮。
漢水正在上漲,發(fā)出一百艘船,逐漸進入團山之下。過了兩天,進入高頭港口,結(jié)成方陣,各船安置火槍、火炮、燒炭、大斧、勁弩。夜漏滴下三刻,起掉石墩出江,用紅燈作為標識。張貴首先登船,張順殿后,乘風(fēng)破浪,徑直向重重包圍開進。到了磨洪灘以上,北軍的戰(zhàn)船和水師布滿江面,沒有縫隙可以進入。眾人乘著銳氣總共砍斷鐵索以及連在一起的木樁幾百根,轉(zhuǎn)戰(zhàn)一百二十里,黎明時抵達襄陽城下。城中長久斷絕救援,聽說救兵來了,歡呼跳躍勇氣增強百倍。等到收兵,唯獨失去了張順。過了幾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著甲胄,手拿弓箭,直接抵達浮橋,人們一看是張順,身上中了四槍六箭,怒氣沖沖像活著時一樣。各位將士為之驚嘆,把他看作神人,修了墳?zāi)拱阉諗柯裨,建立祠廟祭祀他。
張貴抵達襄陽以后,襄陽大帥呂文煥極力挽留他共同守衛(wèi)。張貴倚仗他的驍勇,想返回郢州,就招募兩個能潛伏在水中幾天不吃東西的戰(zhàn)士,讓他們帶著藏在蠟丸里的書信到郢州求援。北兵增強防守,守衛(wèi)更加嚴密,水路接連被封鎖了幾十里,在水里布滿了木撅,即使是魚蝦也不能渡過。這兩個人碰到木撅就把它鋸斷,竟然到達郢州,回來報告,郢州答應(yīng)發(fā)兵五千駐扎在龍尾洲來幫助夾擊敵人。
攻擊的日期已經(jīng)定下來,張貴就告別了呂文煥東下,檢查所率領(lǐng)的部隊,等到上船時,帳前有一個人逃走,是有罪過被打過的人。張貴驚慌地說:“我們的事情已經(jīng)泄露了,趕快出發(fā),他們或許還來不及知道。”又不能銜枚隱藏行蹤,就開炮叫喊著開了船,趁著夜晚砍斷繩索突破包圍冒險前進,敵眾都被驚退。出了危險地段以后,已是半夜,天很黑。到了小新城,敵人大軍攔擊,他們以死抗戰(zhàn)。沿岸捆扎蘆荻排列成火炬,火光沖天如同白晝一樣。到了勾林灘,逐漸接近龍尾洲,遠遠地看到軍船上旗幟飄揚,張貴的部隊歡喜跳躍,舉起流星火向他們示意,軍船看到火光就向前迎來,等到快要會和時,卻發(fā)現(xiàn)來的船上都是北兵。郢州兵在前兩天因為風(fēng)吹草動而吃驚懷疑,退駐三十里,而敵人大軍得到逃跑士卒的報告,占據(jù)龍尾洲以逸待勞。張貴部隊作戰(zhàn)已經(jīng)困乏,又遭受出乎意料之外的迎擊,被殺傷殆盡。張貴身中幾十槍,終因力不能支被俘虜。終究他也不屈服,被害死。敵人就命令四個投降的士卒抬著他的尸體來到襄陽,命令他們在城下說:“認識矮張嗎?這個人就是。”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人喪失了勇氣。呂文煥殺了四個投降的士卒,把張貴埋葬在張順的墓旁,建雙廟祭祀他們。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2
趙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少與兄范俱有志事功,方器之,聘鄭清之、全子才為之師。又遣從南康李燔為有用之學(xué)。每聞警報,葵與諸將偕出,遇敵則深入死戰(zhàn)。一日,方賞將士,恩不償勞,軍欲為變?麜r十二三,覺之,亟呼曰:“此朝廷賜也,本司別有賞赍!避娦馁囈谎远ǎ朔錂C警。
嘉定十年,金兵犯襄陽,圍棗陽。時邊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懼。方帥范、葵往戰(zhàn),敗走之。十三年方遣葵及都統(tǒng)扈再興攻金人至高頭。高頭,金人必守之處也,出勁兵拒戰(zhàn),葵率先鋒奮擊,再興繼進殲之。翼日,葵麾軍進擊,金兵亦大出合戰(zhàn),大破之,俘斬及降者幾二萬,獲萬戶而下十?dāng)?shù)人,奪馬八百,逐北直傅城下而還。
十四年,金人犯蘄州,金大將阿海引兵出戰(zhàn),葵帥精騎赴敵,再興從之,大捷,斬首萬余。金人閉門不出。范曰:“金人必復(fù)謀夜戰(zhàn)以幸勝,乃預(yù)備大鼓,令軍中聞疊鼓聲始動,若彼未至五十步內(nèi)而輒動者斬。未幾,金兵稍下山,范疊鼓麾軍突斗,葵繼進,金人僵尸相屬。復(fù)相持至夜分,金人雖斂,而陣如故。范、葵急會將校,選死士數(shù)千,黎明四面奮擊,喚聲撼山谷。金人走,乘勝逐北,斬首數(shù)千級,拔所掠子女萬余。
十七年,淮東制置使許國檄葵議兵。葵至曰:“君侯欲圖賊,而坐賊阱中,悔已無及,惟有重帳前置兵,猶足制之爾!眹唬骸氨荒芗荒芫,奈何?”曰:“葵請視兩路之兵,別其精銳,君侯留三萬帳前,賊不敢動矣!眹唬骸安蝗艏幢鴣黹,而君董之,既足示眾,亦可選銳!笨唬骸坝斜,必當(dāng)沖要,守將豈可空壁以從制置使命耶?必匿其強壯,遣老弱以備數(shù)。本欲選銳,適得其鈍,本欲示眾,適示單弱!眹宦牐鋽。
紹定元年,出知滁州。二年,葵母疾,謁告省侍不得,刲股雜藥以寄之。母卒,葵求解官,不許,不得已,卒哭復(fù)視事。
紹定六年,授兩淮宣撫使,判揚州,進封魯國公,尋奉祠。咸淳元年,乞致仕。特授少師、武安軍節(jié)度使,進封冀國公。舟次小孤山,薨,年八十一。贈太傅,謚忠靖。
。ㄟx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有刪改)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逐北直傅城下而還 逼近 B.葵請視兩路之兵,別其精銳 挑選
C.不若集淮兵來閱,而君董之 監(jiān)督管理 D.舟次小孤山 駐扎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趙葵,字南仲”。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2歲)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別,名供長輩呼喚;字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
B.文中“授兩淮宣撫使、判揚州,進封魯國公”中的“授”指授給、給予官職!芭小敝傅臀患娴吐!胺狻敝傅弁醢淹恋亍⒎馓柣蚓粑皇谟栌H屬或臣僚。
C.文中“尋奉祠”的“奉祠”指只領(lǐng)官俸而無職事。宋代設(shè)宮觀使、判官、都監(jiān)、提舉、提點、主管等職,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員。因?qū)m觀使等職原主祭祀,故亦稱奉祠。
D.文中“ 謚忠靖”的“ 謚”是謚號。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一般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進行一種褒揚的評價,也有表貶抑的評價。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趙葵小小年紀就表現(xiàn)出其機警靈敏。有一次他父親獎賞部屬不當(dāng),引起軍隊騷亂時,他急中生智,一句話化解危機,穩(wěn)定了軍心。
B.趙葵是一位身先士卒、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嘉定十三年、十四年,當(dāng)金兵進犯時,趙葵都率先帶領(lǐng)士兵奮勇出擊,并大敗金兵。
C.趙葵有軍事謀略;礀|制置使許國邀請趙奎商議對付賊寇的辦法,趙葵分析軍情切中肯綮,設(shè)計應(yīng)敵方略,許國不用其謀,大敗。
D.趙葵有孝心。趙葵的母親患病,他請假探視未被批準,于是,他割下大腿的肉雜入藥中寄送給母親。
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沤鹑俗,乘勝逐北,斬首數(shù)千,拔所掠子女萬余。(2分)
、票居x銳,適得其鈍,本欲示眾,適示單弱。(2分)
答案
1.D(?浚
2.B(“判”指高位兼低職)
3.B(“嘉定十三年金兵進犯”錯誤,原文嘉定十三年的戰(zhàn)爭是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應(yīng)戰(zhàn))
4.⑴金兵逃跑,宋軍乘勝追擊逃兵,斬首數(shù)千,宋軍救出被金兵所擄去的百姓萬余人。(采分點:“拔”“子女” 省略句(省略主語)各1分,大意2分)
、票緛硎窍脒x擇精銳之師,恰好得到愚鈍之兵;本來是想顯示其兵眾力強,恰好給人以兵少力弱的感覺。(采分點:“銳”“鈍”“示眾”各1分,大意2分)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3
葉衡字夢錫,婺州金華人。紹興十八年進士第,調(diào)福州寧德簿,攝尉。以獲鹽寇改秩,知臨安府于潛縣。戶版積弊,富民多隱漏,貧弱困于倍輸,衡定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額于上之四等,貧者頓蘇。征科為期限榜縣門,俾里正諭民,不遣一吏而賦自足。治為諸邑最,郡以政績聞。
擢知常州。時水潦為災(zāi),衡發(fā)倉為糜以食饑者,或言常平①不可輕發(fā),衡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單騎命醫(yī)藥自隨,遍問疾苦,活者甚眾。檄晉陵丞李孟堅攝無錫縣,有政聲,衡薦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瀕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歲可得谷數(shù)十萬,蠲租稅,二三年后阡陌成,仿營田,官私各收其半。”從之。
除戶部侍郎。時鹽課大虧,衡奏:“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②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比悦胫霉偃。
丁母憂。起復(fù),除樞密都承旨。奏馬政之弊,宜命統(tǒng)制一員各領(lǐng)馬若干匹,歲終計其數(shù)為殿最。李垕應(yīng)賢良方正對策,近訐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顯容諫之盛!蹦速n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偽濫,詔衡按視,賜以袍帶、鞍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稱得治兵之要。訖事赴闕,上御便殿閱武士,召衡預(yù)觀,賜酒,灑宸翰賜之。
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上銳意恢復(fù),凡將帥、器械、山川、防守悉經(jīng)思慮,奏對畢,從容賜坐。講論機密,或不時召對。
上選使求河南,衡奏:“司諫湯邦彥有口辨,宜使金!卑顝┱垖,問所以遣,既知薦出于衡,恨衡擠己,聞衡對客有訕上語,奏之,上大怒。即日罷相。年六十有二薨。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注:①常平:常平倉。②亭戶:古代的鹽戶。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俾里正諭民 俾:使
B.歲可得谷數(shù)十萬,蠲租稅 蠲:減免
C.時鹽課大虧 課:賦稅。
D.鹽之委積以時收之 委:交付
5.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攝尉”之“攝”,指暫代官職。古漢語中,表示暫代或代理官職的詞還有“行”“署”“權(quán)”“假”“守”等。
B.“檄”與“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文種名稱。其中“檄文”多用于聲討和征伐;“牒書”與“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統(tǒng)屬的各官府之間的行文,“牒書”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種平行文書,多用于曉喻或責(zé)備。
C.“丁憂”,指遭逢父母的喪事,為父母守喪,也稱“丁艱”“居喪”“苫塊”“服闋”。依照古禮,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喪三年,不出讓,不婚娶,不赴宴,不應(yīng)考。母喪稱“丁內(nèi)艱”,父喪稱“丁外艱”。
D.“宸翰”,指帝王的墨跡(文章或手書)!读主煊襁M賈府》中,“榮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萬幾宸翰之寶”中的“宸翰”也是此意。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葉衡關(guān)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潛縣令時,曾把五等以下應(yīng)交的賦稅的份額均攤給前四等,使貧民得到解脫;在常州任上,他積極應(yīng)災(zāi)救民。
B.葉衡能夠唯才是舉。李孟堅在代理無錫縣令時,有很好的為政聲譽,葉衡就向皇上舉薦;李垕在應(yīng)賢良方正對策時亢直敢言,葉衡上奏勸說皇上賜他制科出身。
C.葉衡富有治軍之才。他在任樞密都承旨時,有人反映江、淮一帶士兵名籍造假現(xiàn)象泛濫,皇上下詔讓葉衡考察巡視,并且命令葉衡安置民兵,人們都稱贊他抓住了治軍要領(lǐng)。
D.葉衡深得皇上賞識;噬像{臨偏殿檢閱武士時,特意讓葉衡參與觀禮,賜給他酒,皇上考慮軍機大事時,也常常召見他參與研討,而且葉衡的很多諫言,皇帝都欣然采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戶 版積弊,富民多隱漏,貧弱困于倍輸,衡定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5分)
。2)衡發(fā)倉 為糜以食饑者,或言常平不可輕發(fā),衡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而不救耶?”(5分)
答案:
4.D.(委:聚積)
5.C(苫,草席;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草薦為席,土塊為枕,所以,“苫塊”是為父母守喪時的禮節(jié)。服闕:指服喪期滿。)
6.B(“葉衡上奏勸說皇上賜他制科出身”無中生有,葉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對李垕的愛護。)
7.(1)戶口簿上累積弊端,富戶大多隱瞞漏報,貧弱戶被重復(fù)繳納(賦稅)所困,葉衡把民戶定為九等,從五等以下除去他們的名籍。(“版”,戶籍和名冊;“隱漏”, 隱瞞漏報;“輸”,交納、獻納;“藉”,名籍。以上四字各1分,句意正確1分)
。2)葉衡開倉煮粥給饑民吃,有人說常平倉不可以輕易打開,葉衡說:“儲蓄糧食正是預(yù)備緊急的事情,怎可看著百姓挨餓而不救助呢?(“發(fā)”,打開;“糜”,粥;“緩急”,偏義復(fù)詞,危急之事;“可……耶”,怎么……呢?以上四處各1分,句意正確1分)
【譯文】葉衡字夢錫,婺州金華人。紹興十八年進士及第,調(diào)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代理縣尉。因捕獲鹽寇改官,任臨安府于潛縣縣令。戶口簿上累積弊端,富戶大多隱瞞漏報,貧弱戶困于重復(fù)繳納(賦稅),葉衡把民戶定為九等,從五等以下除去他們的名籍,而把他們應(yīng)繳納的份額均攤給上四等的民戶,貧窮的人頓時得救。征收科稅定下期限在縣衙門口張榜(公布),讓里正告訴百姓,不派一個官吏而賦稅自然收足。治績成為各縣中最好的,郡長官把他的政績向皇上報告。
提升為常州知州。當(dāng)時發(fā)大水造成災(zāi)荒,葉衡開倉煮粥給饑民吃。有人說常平倉不可以輕易打開,葉衡說:“儲蓄糧食正是預(yù)備緊急的事情,怎可看著百姓挨餓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葉衡單人獨騎命令醫(yī)生跟隨自己,到處訪問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發(fā)文讓晉陵縣丞李孟堅代理無錫縣縣令,治理有聲譽,葉衡向皇上推薦,就授為秀州知州。
葉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臨湖邊有圩田四十里,葉衡上奏說:“招募百姓耕種,每年可收谷數(shù)十萬,免除租稅,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規(guī)模,仿照營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皇上聽從了他。
葉衡授任戶部侍郎。當(dāng)時鹽稅虧欠很多,葉衡上奏說:“近年來賦稅收入沒有增加,是私商販鹽妨害了它,應(yīng)從煮鹽的地方就對它管制,管理鹽鍋的生火滅火,核查鹽灶的多少,鹽戶的本錢按時發(fā)給他們,鹽聚集多了就按時收購它,選廉潔能干的官吏訪察他們,私販自然會絕跡。”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葉衡遭逢母喪。復(fù)職后授任樞密都承旨。上奏馬政的弊端,應(yīng)當(dāng)命令每一個統(tǒng)制分頭管領(lǐng)馬匹若干,到年底計算馬匹數(shù)目排定優(yōu)劣。李垕應(yīng)賢良方正科對策時,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葉衡上奏說:“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選取他的忠誠,足以顯示陛下包容諫言的隆盛!庇谑琴n李垕制科出身。有人進言江、淮兵士名籍作偽泛濫,下詔讓葉衡考察檢視,賜給他袍帶、鞍馬、弓箭,并且命葉衡處理安置民兵,人們都稱贊他抓住了治軍的要點。葉衡辦完事入朝覲見皇上,皇上當(dāng)時駕臨偏殿檢閱武士,召葉衡參與觀禮,賜他酒,皇帝親自寫字賜給他。
葉衡拜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皇上意志堅決、專心一意恢復(fù)國土,凡是將帥、武器、山川、防守都經(jīng)過思考,奏對結(jié)束,從容不迫地賜他座位,研討談?wù)摍C密大事,或者隨時召他進見。
皇上選派使節(jié)出使(金國)要求歸還黃河以南的土地,葉衡上奏說:“司諫湯邦彥有口才,適宜出使金國。”湯邦彥請求面見皇上,問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葉衡的推薦,惱恨葉衡排擠自己,聽說葉衡對客人說過誹謗皇上的話,報告了皇上,皇上大怒。當(dāng)天罷免了葉衡的相位。六十二歲時葉衡去世。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4
閱讀下文。完成第lO—13題。(12分)
侯可字無可,華州華陰人。少倜儻不羈,以氣節(jié)自許。既壯,盡易前好,篤志為學(xué)。隨計①入京,里中醵金贐行②。比還,悉散其余與同舉者,曰:“此金,鄉(xiāng)里所以資應(yīng)詔者也,不可以為他利!鼻倚,聞鄉(xiāng)人病,念曰:“吾歸,則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輟己馬載之,徒步而歸。
孫沔征儂徭,請參軍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縣。巴俗尚鬼而廢醫(yī),唯巫言是用,娶婦必責(zé)財,貧人女至老不得嫁?蔀榧s束,立制度,違者有罪,幾變其習(xí)。再調(diào)華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質(zhì)人田券至萬畝,歲責(zé)其租?沙狂Y至富家,發(fā)櫝出券歸其主?だ糈w至誠貪狡區(qū)兇橫,持守以下短長,前后莫能去?杀┢渥,荷枷置獄,言于大府誅之,聞?wù)呖旆?/p>
簽書儀州判官。西夏寇邊,使者使可按視,即以數(shù)十騎涉夏境,猝與之遇,亟分其騎為三四,令之曰:“建爾旗幟,旋山徐行!毕娜搜h(huán)間見,疑以為誘騎不敢擊。韓琦鎮(zhèn)長安,薦知涇陽縣。說渭源羌酋輸?shù)匕饲ы,因城熟羊③以撫之。琦上其功?/p>
可輕財樂義,急人之急,憂人之憂。與田顏為友。顏病重,千里求醫(yī),未歸而顏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殮而可至,拊之乃瞑。顏無子,不克葬,可辛勤百營,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單衣以居,有饋白金者,顧顏之妹處室,舉以佐其奩具。一日自遠歸,家以窶告,適友人郭行扣門曰:“吾父病,醫(yī)邀錢百千,賣吾廬而不售!笨蓯湃唬嬮抑醒b④略當(dāng)其數(shù),盡與之。關(guān)中稱其賢。
(選自《宋史列傳》)
【注】①計:計吏,考察官吏的官員。②醵:聚集錢財;贐:臨行時贈送禮物。③熟羊:地名。④橐中裝:指珠玉之類的財物。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娶婦必責(zé)財,貧人女至老不得嫁責(zé):索求
B、夏人循環(huán)問見,疑以為誘敵不敢擊問:間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質(zhì)人田券至萬畝質(zhì):質(zhì)問
D、顏無子,不克葬克:能夠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少倜儻不羈,以氣節(jié)自許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
B、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即以數(shù)十騎涉夏境,猝與之遇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D、賣吾廬而不售
位尊而無功
12、下列各句中,與“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B、一日自遠歸,家以窶告
C、言于大府誅之
D、夫晉,何厭之有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侯可少年時倜儻不羈,長大后篤志為學(xué)。家貧,鄉(xiāng)親們湊錢資助他人京應(yīng)詔,回來后將錢全分給其他同舉者,將要走時又留下來照顧生病的鄉(xiāng)人,顯示出他自律不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績卓著。在巴州化城時,訂立規(guī)約制度,基本上改變了當(dāng)?shù)亍吧泄韽U醫(yī)”、“娶婦責(zé)財”等陋習(xí)。在華原時,打擊富人的巧取豪奪;把貪暴的郡吏繩之以法,此舉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擁護。
C、侯可能妥善處理邊境事務(wù)。西夏寇邊時,使者派侯可巡視,侯可立即帶領(lǐng)數(shù)十騎到了邊境,突然與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敵人,使夏人“不敢擊”;又說服羌人首領(lǐng)獻納土地,并筑熟羊城來安撫他們,韓琦上報他的功績。
D、侯可輕財樂義,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饋白金”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辦嫁妝;友人父病無錢醫(yī)治,侯可把自己的財物全給了他。其義舉獲得人們交口稱贊。
14、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可晨馳至富家,發(fā)櫝出券歸其主。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之曰:“建爾旗幟,旋山徐行!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惻然,計橐中裝略當(dāng)其數(shù),盡與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10、C11、B12、D13、A
10。解析:質(zhì):抵押。
11。解析:B項第一個“其”是副詞,表示推測,“大概”的意思;第二個“其”是代詞,“它的”。A項兩個“以”都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C項兩個“與”都是介詞,“和”的意思。D項兩個“而”都是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卻”的意思。
12。解析:例句“唯……是……”是賓語前置,只有D項符合條件,A項祈使句,B項省略句,C項狀語后置。
13。解析:等到要回來的時候,侯可把剩余的錢財分給其他同舉者,而不是“回來后”,也不是“全”分給。而且,留下來照顧生病的鄉(xiāng)人,是顯示其氣節(jié),重情義,不是顯示“自律不貪”。
14、(1)侯可一早騎馬直奔富人家,打開木匣拿出田契還給它的主人。
。2)命令他們說:“豎起你們的旗幟,圍繞著山慢慢地走。”
。3)侯可顯出憐憫同情的樣子,計算自己的財物大致和那數(shù)目相當(dāng),全給了他。
解析:文言文翻譯要抓住重點詞,同時要能字字落實。各句的重點詞如下:
(1)馳,騎馬奔跑;發(fā),打開;券,田契。
。2)建,豎起;旋,繞著;徐,慢慢地。
。3)惻然,憐憫同情的樣子;略,大致;當(dāng),相當(dāng);與,給。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5
呂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文仲在江左,舉進士,調(diào)補臨川尉,再遷大理評事,掌宗室書奏。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稍遷少府監(jiān)丞。預(yù)修太平《御覽》、《廣記》、《文苑英華》,改著作佐郎。太平興國中,上每御便殿觀古碑刻,輒召文仲與舒雅、杜鎬、吳淑讀之。嘗令文仲讀《文選》,繼又令讀《江海賦》,皆有賜赍。以本官充翰林侍讀,寓直御書院,與侍書王著更宿。時書學(xué)葛湍亦直禁中,太宗暇日,每從容問文仲以書史、著以筆法、湍以字學(xué)。雍熙初,文仲遷著作佐郎,副王著使高麗。復(fù)命改左正言,巡撫福建。未幾,賜金紫,加左諫議大夫。淳化中,與陳堯叟并兼關(guān)西巡撫使。時內(nèi)品方保吉專干榷酤,威制郡縣。民疲吏擾,變易舊法,訟其掊克者甚眾。文仲等具奏其實,太宗怒甚。亟召保吉,將劾之,反為保吉所訟,下御史驗問。文仲所坐皆細事,而素巽懦,且恥與保吉辨對,因自誣伏,遂罷職。既而太宗知其由,復(fù)令直秘閣;逾月,再為侍讀。景德中,鞫曹州奸民趙諫獄。諫多與士大夫交游,內(nèi)出姓名七十余人,令悉窮治。文仲請對,言逮捕者眾,或在外郡,茍悉索之,慮動人聽。上曰:“卿執(zhí)憲,當(dāng)嫉惡如仇,豈公行黨庇邪?”文仲頓首曰中司之職非徒繩糾愆違亦當(dāng)顧國家大體今縱七十人悉得奸狀以陛下之慈仁必不盡戮不過廢棄而已。但籍其名,更察其為人,置于冗散,或舉選對揚之日擯斥之,未為晚也!鄙蠌钠溲。文仲久居禁近,頗周密兢慎。其使高麗也,善于應(yīng)對,清凈無所求,遠俗悅之。后有使高麗者,必詢其出處。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卷五十五》)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文仲頓首曰/中司之職/非徒繩糾/愆違亦當(dāng)/顧國家大體/今縱七十人悉得奸狀/以陛下之慈仁/必不盡戮/不過廢棄而已
B. 文仲頓首/曰中司之職/非徒繩糾愆違/亦當(dāng)顧國家大體/今縱七十人悉得奸狀/以陛下之慈/仁必不盡戮/不過廢棄而已
C. 文仲頓首曰/中司之職/非徒繩糾愆違/亦當(dāng)顧國家大體/今縱七十人悉得奸狀/以陛下之慈仁/必不盡戮/不過廢棄而已
D. 文仲頓首曰/中司之職/非徒繩糾/愆違亦當(dāng)/顧國家大體/今縱七十人悉得奸狀/以陛下之慈/仁必不盡戮/不過廢棄而已
5.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江左,也叫江東,古時在地理上以東為左, 江左指長江上游地區(qū)。
B.御,指上級對下級的治理,也是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
C.金紫,即“金印紫綬”,唐宋后指金魚袋及紫衣,因此借代貴官。
D.禁近,禁中帝王身邊,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宮中的文學(xué)近侍之臣。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呂文仲博通書史。入朝當(dāng)官后,他參與修訂《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和《文苑英華》,他的才華也得到太宗皇帝的賞識。
B.呂文仲膽小怯懦。在擔(dān)任關(guān)西巡撫使的時候,宦官方保吉作威作福、壓制郡縣百姓,呂文仲上奏揭發(fā)他,卻反被他誣告。
C.呂文仲顧全大局。在審理曹州犯法者趙諫的案件時,呂文仲下令徹查七十多人,卻為同郡的人求情,以致仁宗皇帝認為他結(jié)黨營私。
D.呂文仲無欲則剛。出使高麗的時候,以善于答對和清心寡欲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他的才華和人生的格局風(fēng)度。
7.把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太宗暇日,每從容問文仲以書史、著以筆法、湍以字學(xué)。(5分)
譯文:(2)文仲所坐皆細事,而素巽懦,且恥與保吉辨對,因自誣伏,遂罷職。(5分)
參考答案:
4.C
5.A(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
6.C(“為同郡的人求情”錯)
7.(10分)(1)太宗在閑暇的時候,常常私下拿書史的問題問文仲、拿筆法的問題問王著、拿字學(xué)的問題問葛湍。(“暇日”、“每”、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式各一分,句意2分)
。2)文仲犯的罪都是小事,但他向來怯懦,并且以和保吉辯論答對為恥,于是無辜服罪,被罷免了職務(wù)。(“坐”、 “恥”、“誣伏”各一分,句意2分)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15篇】相關(guān)文章:
《宋史列傳》閱讀原文及答案12-16
宋史列傳一五六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8-08
宋史列傳第二十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08-10
宋史列傳第七十一吳充閱讀理解及答案08-17
《舊唐書·列傳》閱讀答案03-23
宋史文天祥閱讀答案08-25
《宋史蘇軾傳》閱讀答案12-22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答案11-17
《宋史·趙普傳》閱讀答案03-30
《宋史曾鞏傳》閱讀答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