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趙嘏《長安秋望》閱讀練習及答案二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①
。ㄌ疲
云霧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②學楚囚。
。ㄗ⑨專
、俅嗽娛勤w嘏客居長安時期所作。趙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舉進士不第,寓居長安。②〔南冠〕楚冠!蹲髠鳌こ晒拍辍罚骸皶x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
12.下列各項中,對詩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屬于今體詩的范疇。律詩在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尤其講究對仗。每首律詩一、二、三聯(lián)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尾聯(lián)可對可不對,據此可見,這首詩從格律上看,并不非常規(guī)范。
B.首聯(lián)點出了時間,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遠望,眼前凄冷清涼的云霧緩緩飄游,漢代的宮觀樓閣都在眼前下浮動,景象迷蒙而壯闊,引發(fā)了詩人物是人非的感傷。
C.頸聯(lián)擬物作人,移情于物,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以“靜”賦菊,以“愁”狀蓮,表達容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借菊之憔悴寫人之愁苦異曲同工。
D.這首詩以秋日典型形象入詩,詩中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并寄離著詩人的深遠情懷,使得全詩意境深遠和諧,風格峻峭清新。
13.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在方式上有何差異?請結合詩歌比較分析。
答案:
12.D
13.(1)頷聯(lián)借景抒情,通過拂曉時分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悠揚的笛聲,營造出寂寥凄清的意境,表達的是思鄉(xiāng)的愁情。
。2)尾聯(lián)則用典抒情,上句用了用西晉張翰想念故鄉(xiāng)的菜莼鱸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的典故,表達自己的故園之思和退隱之志;下句用春秋時期的楚囚鐘儀之事,“戴南冠學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意義,與歸隱之不宜遲。
【分析】
12.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A項,“每首律詩一、二、三聯(lián)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錯誤,律詩的慣例,二、三聯(lián)必須對仗,一、四聯(lián)可對可不對。
B項,“漢代的宮觀樓閣”“物是人非的感傷”錯誤,唐代有“以漢喻唐”的習慣,“漢家宮闕”即指唐代的宮殿。詩人也未抒發(fā)“物是人非”的感傷,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而望,眼前凄冷清涼的云霧緩緩飄游,全城的宮觀樓閣都在腳下浮動,景象迷蒙而壯闊。詩中“凄清”二字,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凄涼。
C項,“表達容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錯誤,以“靜”賦菊,并不表達容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半開,靜穆閑雅,儼然一派君子之風,更令人憶起“采菊東籬下”的,油然而起歸隱之心──寫菊而冠以“籬”字,取意就在于此。
故選D。
13.
本題考查分析詩歌表達技巧(抒情手法)的能力。
頷聯(lián)借景抒情,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桿吹奏橫笛。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婉:是在喟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xiāng)里、懷遠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寫自己內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這樣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通過寫殘星、雁、笛聲等意象,營造出寂寥凄清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的愁情。
尾聯(lián)用典抒情,家鄉(xiāng)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鐘儀事,此句大意是頭戴楚冠學著囚徒把數(shù)充,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就如同囚徒一樣,表達了不想繼續(xù)留居長安,想要歸隱的想法。一個“空”字,表達了詩人徒留長安,蹉跎歲月的痛苦,暗含不如趁早歸去的決心。
【趙嘏《長安秋望》閱讀練習及答案二】相關文章:
《長安秋望》閱讀答案09-30
《長安秋望》閱讀答案08-07
趙執(zhí)信《秋暮吟望》閱讀答案06-18
趙執(zhí)信《秋暮吟望》閱讀答案08-17
《長安春望》的閱讀答案10-23
唐詩長安秋望賞析及答案09-08
賀鑄《望長安》閱讀及答案08-26
《趙普》閱讀練習答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