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
上學的時候,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
余闕,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少喪父,授徒以養(yǎng)母,與吳澄弟子張恒游,文學日進。元統(tǒng)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為政嚴明,宿吏皆憚之。俄召入,應奉翰林文字。以不阿權(quán)貴,棄官歸。尋以修遼、金、宋三史召,復入翰林,為修撰。出為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會莫徭蠻反,右丞沙班當帥師,堅不往,無敢讓之者。闕曰:右丞當往,受天子命為重臣,不思執(zhí)弓矢討賊,乃欲自逸邪!沙班曰:郎中語固是,如芻餉不足何?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闕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至正十二年,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淮西,起闕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于時南北音問隔絕,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乃集有司與諸將議屯田戰(zhàn)守計,環(huán)境筑堡寨,選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明年,春夏大饑,人相食,乃捐俸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眾。民失業(yè)者數(shù)萬,咸安集之。升副元帥。十五年夏,大雨,江漲,屯田禾半沒,城下水涌,有物吼聲如雷,闕祠以少牢,水輒縮。秋稼登,得糧三萬斛。俄升都元帥,守安慶。十月,賊薄城下。戊申,賊并軍攻東西二門,西門勢尤急,闕身當之,徒步提戈為士卒先。士卒號哭止之,揮戈愈力,斬首無算,而闕亦被十余創(chuàng)。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闕知不可為,引刀自剄,墮清水塘中。闕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城中民相率登城樓,自捐其梯曰:寧俱死此,誓不從賊。焚死者以千計。闕號令嚴信,與下同甘苦,然稍有違令,即斬以徇。當出戰(zhàn),矢石亂下如雨,士以盾蔽闕,闕卻之曰:汝輩亦有命,何蔽我為!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卒時年五十六。
4.對文中加橫線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例如貞觀、靖康、元統(tǒng)、至正、康熙等。
B.古代人們用天干地支來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如文中的戊申就指至正十五年十月。
C.古代祭祀、宴會時,牛、羊、豕(豬)三牲具備為太牢,只有羊、豕(豬)則為少牢。
D.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后來泛指官吏
5.下面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B.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C.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D.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余闕與下屬同甘苦。在戰(zhàn)場上,余闕不理會士兵們的阻止,身先士卒,殺敵無數(shù);余闕還拒絕士兵們用盾牌為自己遮擋落下的箭矢和壘石。
B.余闕體恤民情。百姓遭遇饑荒,甚至人吃人的時候,余闕捐出俸祿賑濟災民;洪水淹沒了屯田,他祭祀祈求洪水退去,當年秋天取得豐收。
C.余闕正直敢言。莫徭蠻反叛之時,右丞沙班以糧草不足為借口,不愿征討叛軍,官員們都讓著他,只有余闕敢站出來,直言右丞應當出征。
D.余闕政令嚴明。余闕執(zhí)政泗州時,即使是經(jīng)驗閱歷豐富的官吏們都很怕他。余闕治軍也很嚴明,如果有人違背軍令,他就會將其斬首示眾。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闕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
。2)城中民相率登城樓,自捐其梯曰:寧俱死此,誓不從賊。
參考答案
4.B本題B項戊申就是至正十五年十月錯誤。原文是十月,賊薄城下。戊申,賊并軍攻東西二門,根據(jù)上下文推斷,這里的戊申應是用來紀日的。
5.C本題主要根據(jù)意思進行斷句。句意為:平時稍有空閑,就注解《周易》,率領各位學生到郡學(郡國的最高學府)集中講授,令軍士站在門外聽講,也使他們明白尊君親上的義理,確有古代良將的遺風。
6.C.C項官員們都讓著他錯誤,原文無敢讓之的意思是無人敢責備他。
7. (1)余闕說:右丞只管放心地出征,糧草的事是不難達成的。他下令催促糧餉,三日后全都齊備,沙班出師。
(2)城中的百姓相繼登上城樓,然后自己撤掉了登樓的梯子,并說:寧愿全部死在這里,也誓不投降敵人(第一句中固定人名保留闕, 第譯為只管,致譯為完成、達成,趣譯為催促。第二句中相率譯為相繼,捐譯為撤掉,死此譯為死在這里。)
參考翻譯
。ㄓ嚓I,字廷心,先世居河西武威。余闕年少就喪父,以收授門徒來贍養(yǎng)母親,與吳澄弟子張恒交游,文學造詣日進。元統(tǒng)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執(zhí)政嚴明,經(jīng)驗閱歷豐富的官吏都忌憚他。不久奉詔回京,授翰林文字。因不阿諛權(quán)貴而棄官歸家。不久因為朝廷修遼、金、宋三史,余闕奉詔再入翰林院為修撰。后又出京擔任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適逢莫徭蠻造反,朝廷右丞沙班應當率軍去鎮(zhèn)壓,但他堅持不肯去,無人敢責備他。)
余闕說:右丞應當前去,你受天子之命為重臣,不想著出兵討賊,是想圖安逸嗎?沙班說:郎中的話固然是對的,但糧草不足怎么辦?余闕說:右丞只管出征,這糧草的事是不難達成的`。他下令催促糧餉,三日后全都齊備,沙班出師。至正十二年,朝廷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理淮西,起任余闕為副使、輔助簽批都元帥府事宜,分兵駐守安慶。當時南北音信隔絕,兵力糧草都很缺乏,余闕到任僅十日反元義軍就來進攻,余闕領兵回擊,敵人被擊退。他召集官吏和諸將商議屯田與戰(zhàn)守之計,(決定)環(huán)繞轄境周圍修建堡寨,選精兵對外御敵,在堡寨之內(nèi)耕種糧食。分享到:微信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
第二年,大鬧春荒,人相食,余闕將其俸祿用來買米施粥,賑濟災民,得以存活的災民很多。有數(shù)萬失業(yè)的百姓,都得到安置。十五年 夏天,天降大雨,江水上漲,屯田稻谷有一半被淹,城下江水涌入,有什么東西吼聲像雷鳴一般,余闕用少牢祭祀,洪水就退去。秋糧(得以)豐收,得糧三萬斛。不久,余闕升任都元帥,駐守安慶。十月,叛軍逼至安慶城下。十一月八日,叛賊攻打安慶東西二門,西門形勢尤其危急,闕迎敵而上,提戈抗敵,身先士卒。士卒們哭喊著想阻止他,但他更加用力地揮動長戈,斬首了無數(shù)敵人。但是余闕身受十幾處創(chuàng)傷。
中午時分,城池被攻陷,城中著起了大火,余闕知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便引刀自殺,倒落在一處清水池塘之中。余闕的妻子耶卜氏、兒子德生、女兒福童皆投井而死。城中的百姓相繼登上城樓,自己撤掉了登樓的梯子,并說:寧愿全部死在這里,也誓不投降敵人。燒死的人以千計。余闕治軍號令嚴明,與下屬同甘共苦,但軍士稍有違反軍令的,就會馬上處斬示眾。當他出戰(zhàn)之時,箭矢壘石紛紛落下如同下雨一般,軍士們用盾牌為他擋遮,余闕回絕說:你們也有命,為什么要擋遮保護我呢?平時稍有空閑,就注解《周易》,率領各位學生到郡學(郡國的最高學府)集中講授,令軍士站在門外聽講,也使他們明白尊君親上的義理,確有古代良將的遺風。余闕死的時候五十六歲。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2
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
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問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4分)
(1)屋舍儼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要還家 ________________
(3)遂迷 ________________ (4)尋病終 ________________
【小題2】下列各項劃線字與現(xiàn)在意思一樣的是( )(2分)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下面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是( )(2分)A.本文采用層層設疑的寫法,既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xiàn)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B.見到村中人的生活狀況,漁人“乃大驚”,說明眼前的場景是他先前所未見過的。C.漁人“處處志之”,卻“遂迷”,讓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較濃的傳奇色彩。D.對于桃花源,劉子驥之后就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小題5】作者在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理想?(3分)
答案
【小題1】(1)整齊的樣子(2)“要”通“邀”,邀請;(3)于是、就(4)不久
【小題1】A
【小題1】略
【小題1】B
【小題1】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人們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在當時無法實現(xiàn),只是人們的.美好愿望。
解析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A中“捕魚”古今意思相同。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diào)整。
【小題1】B中應是桃源人“乃大驚”。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nèi)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3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孔子出行,聞有哭聲甚悲?咨俣脤W,周游天下,以歿吾親,失之一也。子曰:“驅(qū)之驅(qū)之,前有賢者。”至,則皋魚①也。被褐擁鐮,哭于路旁。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皋魚曰:“吾失之三矣!高尚②吾志,簡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無成,失之二也。與友厚而中絕之,失之三矣。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③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識之,足以誡矣!”于是門人辭歸養(yǎng)親者十有三人。
——選自《韓詩外傳》【注釋】①皋魚:春秋時期人。②高尚:清高。③年:歲月。
1.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俦缓謸礴牐 ) ②弟子識之( )
2.文后一句,孔子教導弟子:皋魚之事“足以識矣”。在孔門師徒言論作品中有哪些言論是針對皋魚的教訓提出的,請你用學過的《論語》中的名句回答。(2分)
、贅溆o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
、谂c友厚而中絕之——( )
3.從“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币痪渲,我們可以悟出怎樣的道理?(2分)
參考答案:
1.①同“披”,穿 ②同“志”,記住
2.①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逝去而不可追回的是歲月,去世后再也不可見面的是雙親。母親發(fā)絲已經(jīng)不再像兒時記憶中的`那般輕柔,父親的面龐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紅潤,我們更應該多去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及時、隨時盡孝。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4
李綱,字文紀。少慷慨,尚風節(jié)。仕周為齊王憲參軍事。宣帝將殺憲,召僚屬誣左其罪,綱矢死無橈辭。及憲誅,露車載尸,故吏奔匿,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
事隋為太子洗馬。太子勇宴宮臣,左庶子唐令則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綱曰:令則官調(diào)護,乃自比倡優(yōu),進淫聲,惑視聽,誠使上聞之,豈不為殿下累乎?臣請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為樂耳!后勇廢,文帝切讓,官屬無敢對,綱獨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資中人,得賢者輔而善,得不肖導而惡,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過矣!擢尚書右丞。大業(yè)末,賊帥何潘仁劫為長史。
高祖受禪,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齊王元吉為并州總管,縱左右攘奪,民愁苦,宇文歆諫,不聽。劉武周入太原,元吉懼,棄軍奔京師,并州陷。帝怒,謂綱曰:王年少,不習事,故以歆及竇誕佐之。太原,興王地,兵十萬,粟支十年,奈何一旦棄去?歆建此計,我當斬于軍。綱曰:王過惡,誕養(yǎng)成之。歆事王淺,有闕必諍。今賴歆計,使陛下不失愛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于是釋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賴,猜間朝廷。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帝罵曰:卿為潘仁長史,而羞朕尚書邪?綱頓首曰:潘仁,賊也,志殘殺,然每諫輒止,為其長史,故無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內(nèi)石,敢久為尚書乎?且臣事東宮,東宮又與臣忤,是以上印綬。帝謝曰: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乃拜太子少保,尚書、詹事如故。帝以綱隋名臣,手敕未嘗名。
貞觀四年,復為少師。每聽政,必詔綱與房玄齡、王珪侍坐。綱發(fā)言陳事,毅然不可奪。及疾,帝遣玄齡至家存問。明年卒,年八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貞,太子為立碑。 (選自《新唐書》第九十九卷,有刪改)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后勇廢,文帝切讓 讓,謙讓 B.陛下功成,厚自伐 伐,夸耀
C.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 幸,幸好 D .毅然不可奪 奪,奪取
5.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表現(xiàn)李綱是直士的一組是( )
、侔荻Y部尚書兼太子詹事 ②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 ③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
、苤u曰貞,太子為立碑 ⑤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 ⑥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綱自幼意氣風發(fā),崇尚高風亮節(jié),先后在(北朝)周、隋、唐三朝做官。他為人正直,敢于直言進諫,輔佐過多位太子。
B.齊王李元吉任并州總管時,遭逢劉武周叛亂,元吉沒有聽從宇文歆的建議,棄城逃回京師,致使太原淪陷。
C.因太子不聽勸諫,李綱申請退休,但是遭到了皇帝的反對。為表達對李綱的尊重,皇帝親自寫敕令時從來不曾直呼其名。
D.唐太宗非常器重李綱,每次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和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生病,皇帝還派房玄齡去慰問。
7.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太子資中人,得賢者輔而善,得不肖導而惡,何特太子罪邪?
。2)歆事王淺,有闕必諍。今賴歆計,使陛下不失愛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
參考答案:
4.B 5.C 6.B
參考譯文:
李綱,字文紀。少年時代意氣風發(fā),崇尚高風亮節(jié)。在周朝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事。宣帝準備殺宇文憲,召來他的僚屬誣陷編造罪名,李綱誓死沒有屈從的言辭。等到宇文憲被殺后,李綱用沒有幃蓋的車子載著宇文憲的尸體。宇文憲生前的屬吏都躲得遠遠的,李綱扶著棺材嚎啕慟哭,為他安葬之后才離開。
李綱侍奉隋朝擔任太子洗馬。太子楊勇宴請東宮臣子,左庶子唐令則彈奏琵琶,又唱《武媚娘曲》。李綱說:唐令則甚微調(diào)教輔佐太子的'官員,卻將自己當作歌伎,進獻淫聲,惑亂太子的耳目,如果讓皇上知道了,豈不是要連累殿下嗎?臣請求對他治罪。太子楊勇說:你別管這事,是我自己想聽音樂而已!后來楊勇被廢黜,文帝嚴詞譴責,東宮里的官吏僚屬沒人敢插話,惟獨李綱說: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太子的天資跟普通人無異,如果讓賢良的人輔佐他就能從善,如果讓不正派的人誘導他就會向惡,為什么只是太子一個人的罪過呢?皇帝說:是朕的過失!提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大業(yè)末年,賊帥何潘仁強迫他出任長史。
高祖受禪即位后,任命李綱為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齊王李元吉任并州總管,放縱身邊的人書郎、太子詹事;实壅J為李綱是隋朝的名臣,親自寫敕令時從來沒有直呼過他的名字。
貞觀四年,李綱又任太子少師。每次皇帝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與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發(fā)表言論陳述事理態(tài)度堅決不可改變。后來患病,皇帝派房玄齡到他家里慰問。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朝廷追贈他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貞,太子為他立碑。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5
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诖憾畷r,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zhǔ( )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嗚三聲淚沾裳!
【小題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傧澹 ②雖: ③奔: ④湍:
【小題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中描寫的`三峽四季的景物特征。
【小題3】.選文共寫了三峽的哪些景物?其特點怎樣(用文中一個詞作答)?(3分)
答:所寫景物有: ;
其特點: 。
【小題4】、翻譯句子:
、僮苑峭の缫狗,不見曦月。
、诮^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
【小題1】①漫上②即使③快馬④快⑤急流的水⑥確實
【小題1】夏暴漲,春冬景美,寒秋肅殺
【小題1】山、水、樹、草 清榮峻茂
【小題1】除非正午,看不見太陽;除非半夜,看不見月亮;
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6
閱讀材料,完成19~21題。(10分)
嘗謂文者,禮教治政云爾其書諸策而傳之人大體歸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云者徒謂辭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韓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獨子厚名與韓并,子厚非韓比也,然其文卒配韓以傳,亦豪杰可畏者也。 (節(jié)選自王安石《上人書》)
19.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
20.文中“子厚”與“韓子”,分別指 ▲ 、 ▲ (2分)
21.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的.觀點。(2分)
【參考答案】
19.(6分)禮教治政云爾/其書諸策而傳之人/大體歸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云者/徒謂辭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韓愈(韓退之)
21.(2分)文章應服務于禮教治政。
參考譯文:我曾認為,文章不過是表現(xiàn)禮教政治罷了。那寫在書本上傳之于人的,大體上都可以歸屬于這些方面。所謂“言語若沒有辭藻彩飾,流傳就不會久遠”的說法,只是說文辭是不可以不講的,但這不是孔子關于文章的根本意見?鬃铀篮螅^了很久,出了韓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繼承圣人的道統(tǒng),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韓愈齊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韓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終于能配同韓愈并傳,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7
閱讀文言文,回答11—13題。(11分)
。祝╆套訉⑹钩趼勚,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标套又痢3踬n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ㄒ遥R景公為高臺,勞民。臺成,又欲為鐘。晏子諫曰:“君者,不以民之哀為樂。君不勝欲,既筑臺矣,今復為鐘,是重斂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斂民而以為樂,不祥,非治國之道也!本肮酥。
【注】為:筑 復:又 斂:征收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齊之習辭者也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君不勝欲 既筑臺矣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不以民之哀為樂
小題3:甲文中晏子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反擊楚王,乙文則反映晏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小題4:讀完甲乙兩文你認為晏子是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熟練、善于 只、僅僅 經(jīng)得住 已經(jīng)
小題2:課內(nèi)略
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當做快樂的。
小題3:橘化為枳 關心民生或愛國憂民
小題4:機智勇敢 能言善辯,以國事為重,以民為本的人 意對即可
小題1:
試題分析:做此題時,課內(nèi)重點字詞的解釋要嚴格按照注釋來答,而課外字詞的解釋一是要以課內(nèi)相關詞語為基礎,二是要結(jié)合所在句子的整體意思來理解。做此類題,關鍵是平常的積累,在學習課內(nèi)文言文時,對重點常用字詞的解釋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靈活運用。
小題2:
試題分析:翻譯句子1時,要注意“非”不要漏譯,以及“焉”的用法;翻譯句子2時要明確這是一個判斷句,同時要注意“以……為……”這一句式的翻譯方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翻譯文言句子時要關注每一個詞的意思,同時還要注意特殊句式。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細讀甲文不難概括出故事內(nèi)容,由文中人物表現(xiàn)也可以推斷出人物的特點。
小題4:
試題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對人物的評價。兩文均講了晏子的故事,所以在評價人物時要結(jié)合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結(jié)合人物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分析出人物機智、善辯、以國事為重等特點。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8
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問題。
【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唯,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桔傾樣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項;沙鷗翔集,錦鮮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嗯!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圩⑨尅硶缛眨夯膹U時日。
1.結(jié)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A.薄暮冥冥 薄:迫近
B.沙鷗翔集 集:集合
C.人不對對:回答
D.家富則市得良犬 市:買
2.選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A.屋舍儼然
B.滿目蕭然
C.百事也盡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3.翻譯下面句子。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谌雱t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第一段中感極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們感極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與范仲淹一樣關注國家命運、關注民眾疾苦的歷史人物很多。請你從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選兩位,并寫出其與此相關的名句。
杜甫 顧炎武 周恩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前兩段采用對比的寫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
B.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對古仁人的向往和對朋友的勸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敘事,借事說理。
D.乙文說明了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的道理。
參考答案:
1.B
2.C
3.①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谠诩依锞透械嚼λ募胰,在外面就感到愧對他的朋友。(意對即可)
4.遷客騷人(或:被貶的政客和詩人)因為他們?nèi)鴳燕l(xiāng),憂讒畏譏而觸景生情。
5.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9
、汆u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谟谑侨氤娡踉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苎唷②w、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傩蚊矔i麗( )
、诟Q鏡而自視( )
2.《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________,這本書相傳是西漢時期________整理而成的。
3.解釋下列加粗詞的含義。
。1)今齊地方千里________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
(3)能謗譏于市朝________
。4)時時而間進________
4.翻譯下面的句子。
。1)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鄒忌從妻、妾、客對自己的評價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聽了鄒忌的分析,齊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怎樣的效果?(引用原文的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北菊n中鄒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齊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請問,這句俗話是不是錯了?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yìkuī
2.《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齊策一》) 劉向
3.(1)土地方圓(2)沒有誰(3)指責,諷刺(4)偶爾
4.(1)命令剛剛下達時,大臣們都來進諫,宮廷里像集市一樣。
(2)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5.人們由于種種原因,往往不會說出事情的真相(進一步悟出治國的道理,即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才能實現(xiàn)大治)
6.時時而間進;雖欲言,無可進者。
7.那句俗語沒有錯。我們可以有新的理解。勸誡別人要看對象,有人適合聽順耳之言,有人則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一定要講究勸誡方式。既然是給別人提建議或意見,又希望被別人接受,最好選擇一種讓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0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小題1】、《三峽》的作者 ,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其著作《 》是一部記錄全國水道簡要提綱的地理書。(2分)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俾詿o闕處( ) ②不見曦月( )
、哿级嗳の叮 ) ④乘奔御風( )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僮苑峭の缫狗,不見曦月。
②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小題4】、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如何寫得?(4分)
【小題5】、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fā)電站,可以從本文找出兩條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并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4分)
理由1: 原句:
理由2: 原句:
答案
【小題1】(2分)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
【小題1】(4分) ①絲毫 ②太陽 ③實在 ④奔馳的馬
【小題1】(4分)①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時候,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谘┌椎募绷,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小題1】(4分)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小題1】(4分)理由1:水流急 原句: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2: 落差大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解析【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平時應注意積累、牢記,更應注意名篇、名家、名作的積累。不要把人名、作品名寫成錯別字。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義,平時應多積累、牢記,那么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結(jié)合所在句子進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文意,再按要求進行概括。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結(jié)合寫水的語段來概括篩選。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1
閱讀下文,完成第23-27題。(12分)
甲
陶潛、謝眺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后來詩人怵心劌目雕琢所為也。老杜云: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紫燕自超詣,翠駁誰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組麗①中來;落其華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則陶、謝不足進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語,而自以為平淡,識者未嘗不絕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詩》云:因今適性情,稍欲到平淡?嘣~未圓熟,刺口劇菱芡。言到平淡處甚難也。所以《贈杜挺之詩》有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ㄋ巍じ鹆⒎健俄嵳Z陽秋》)
乙
《漫齋語錄》曰:詩用 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淡。余愛其言,每作一詩,往往改至三五日,或過時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獨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領解。朱子曰:梅圣俞詩,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何也?欠精深故也。郭功甫曰:黃山谷詩,費許多氣力,為是甚底?何也?欠平淡故也。有汪孝廉以詩投余。余不解其佳。汪曰:某詩須傳五百年后,方有人知。余笑曰:人人不解,五日難傳;何由傳到五百年耶?
。ㄇ濉ぴ丁峨S園詩話》)[注] ① 組麗:華麗。
23.文中《風》《騷》分別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 創(chuàng)作的《離騷》。(1分)
24.在甲乙文中□□和□□兩詞,容易被人誤解為平淡。(2分)
25.與乙文畫線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2分)
A.通俗精妙 B.平易深澀 C.言簡意賅 D.深入淺出
26.甲乙兩文對平淡的理解不一致,加以分析。(3分)
27.兩文都寫到了梅圣俞的詩,但論證方法不同,請指出并辨析其作用。(4分)
甲文 。
乙文 。
參考答案:
23.(1分)屈原
24.(2分)拙易(1分) 枯槁(1分)
25.(2分)D
26.(3分)甲文認為平淡是脫盡絢爛華美之后的境界;是渾然天成,無須雕琢的。乙文認為平淡是易于別人理解的;是需要反復修改的。 (答對1點給2分,答對2點給3分)
陶潛、謝朓的詩平淡而富有意趣,不像后來的詩人那樣進行了驚心刺目的雕琢,杜甫說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紫燕自超詣,翠駁誰剪剔就是這個意思。一般來說,想達到平淡的境界,就要去掉華麗的文采。華麗流芬的文采去掉了,便有可能達到平淡的.境界,這樣看來,陶、謝的境界不是后來那些雕琢的詩人可以達到的,F(xiàn)在的人作詩,把拙劣簡易當成了平淡,讀了這樣的詩,有見識的人沒有不譏笑的。梅堯臣在《和晏相》這首詩中說:我按我的性情作詩,力求平淡,但又苦于不夠圓熟,像菱芡一樣刺口、有澀味?梢娫妼懙狡降@一步是很難的。所以他在《贈杜挺之詩》中說: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李白也說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平淡到了自然天成的程度,那就真是好詩了。
。ㄋ巍じ鹆⒎健俄嵳Z陽秋》)
《漫齋語錄》說:詩歌的用意要精深,語言要平淡。我很欣賞這句話,每寫一首詩,往往要改三五天,有時過一段時間又拿出來改。為什么呢?就因為追求用意精深要一半工夫,追求語言平淡又要一半工夫。用意欠精深不能超出別人而領先,語言欠平淡則不能讓大家讀懂。朱子說:梅堯臣(圣俞)的詩,不是平淡,而是枯槁。這是為什么?即因為用意欠精深之故。郭公甫說:黃庭堅(山谷)的詩,費了不少力氣,也不知說的什么?這是為何?即因為語言欠平淡之故。有孝廉汪某投詩給我,我看不懂這詩好在什么地方。汪某說:我的詩要等五百年后,才有人知道其價值。我笑道:一般人讀不懂,五天都難得傳下去,哪里談得上傳到五百年呢? (清·袁枚《隨園詩話》)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2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面句中劃線字詞的的含義。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2)或異二者之為( )
。3)然則何時而樂耶( )
。4)進亦憂,退亦憂(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誰與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聯(lián)系全文看,這里的“古仁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對比。
4、“微斯人,吾淮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闡明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與他同時代的歐陽修則在《醉翁亭記》中以樂字貫穿全篇,抒寫情懷;東晉陶淵明卻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一幅與世隔絕,怡然自樂的凈土。請將句子補充完整,(要求補寫后的句子能分別體現(xiàn)這三篇文章的中心,限七個字)。
。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歐陽修: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淵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曾經(jīng)
。2)行為,作為
。3)既然這樣,那么
。4)提升
2、(1) 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對即可)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遷客騷人
4、一是對朋友的勉勵,二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們應當不要過分看重身外物,應有一個豁達開闊的心胸。(意對即可)
5、(1)先天下之憂而憂;
。2)與民同樂;
。3)怡然自樂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3
予初杭時,求士于鄭希道先生。先生為余言,照玄上人之為詩,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詩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鄭君善鑒而言不過,心常懷之。及訪于杭人,無能言上人之能詩者,心竊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萬松嶺之壽寧寺,于是始得遍觀其所為詩。蓋浩如奔濤,森如武庫①,峭如蒼松之棲縣崖,凜乎其不可攀也。而憂世感時之情,則每見于言外。嗚呼!是宜不以詩聞于杭之人矣!
夫詩何為而作哉?情發(fā)于中而形于言,《國風》、二《雅》列于六經(jīng),美刺風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驗風俗、察治忽,以達窮而在下者之情,詞章云乎哉!后世太師職廢②,于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詩將其諛,故溢美多,而風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誹謗之獄興焉,然后風雅之道掃地而無遺矣。今天下不聞有禁言之律,而目見耳聞之習未變,故為詩者莫不以哦風月、弄花鳥為能事,取則于達官貴人,而不師古,定輕重于眾人,而不辨其為玉為石。惛惛怓怓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轉(zhuǎn)相詆訾⑤,而詩之道無有能知者矣。然則上人之不以詩稱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嗚呼有伯樂而后識馬有匠石而后識梧槚⑥自古以及于今伯樂幾人匠石幾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詩,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鄭先生之為伯樂、匠石也,故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庫:儲藏武器的倉庫。此喻其詩歌之富于才識,于各體制無所不能。②太師職廢:指停止采詩。③夸毗:諂媚,卑屈。意謂或以大言夸之,或以諛言阿附之。戚施:駝背,腰直不起的人,以喻諂諛獻媚之人。④惛惛怓怓:喧擾爭吵。⑤詆訾(zī):誹謗非議。⑥梧,梧桐。槚,即楸樹。
1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余素知鄭君善鑒而言不過 過:過分
B.峭如蒼松之棲縣崖 縣:同“懸”
C.悉以詩將其諛 將:助長
D.于是誹謗之獄興焉 獄:監(jiān)獄
17. 下列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無能言上人之能詩者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是宜不以詩聞于杭之人矣 不賂者以賂者喪
C.莫不有裨于世教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D.取則于達官貴人,而不師古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寫出了杭州詩壇一個怪現(xiàn)象:照玄上人之詩情辭并茂,“憂世感時”之情常溢于言表,卻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為人知。
B.作者認為詩歌從宋代開始溢美多,諷諫少,形成了吟風弄月、取媚達官貴人,更相朋附、不問詩歌好壞的詩風。
C.作者把詩序的寫作與對當時詩壇的尖銳批評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因而自然激發(fā)了讀者要讀一讀本詩集的興趣。
D.全篇行文流暢,夾敘夾議,引人入勝,在針砭時下詩風格調(diào)低下的同時,贊頌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詩品,同時也凸現(xiàn)出照玄上人卓犖不群、剛正不阿的人品和節(jié)操。
19.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用“/”標示。(3分)
嗚 呼 有 伯樂 而 后 識 馬 有 匠 石 而 后 識 梧 槚 自 古 以 及 于 今 伯 樂 幾 人 匠 石 幾 人耶 抱奇 材 而 不 遇 以 泯 死 者 不 少矣。
20.把文言文閱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⑴近世之以能詩名者,莫之先也。(3分)
⑵然則上人之不以詩稱于今之人,不亦宜哉!(4分)
答案:
16.D(案件、案子。C將:順從。《史記·管晏列傳》:“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此處引申為助長)
17.A(都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上一句“以”介詞,憑借;下一句介詞,因為 C項上句“于”介詞,對;下句介詞,比 D項上一句“而”連詞,表轉(zhuǎn)折;下一句連詞,表遞進)
18.B(宋代之前詩歌就已經(jīng)“溢美多,諷諫少”)
19.(3分)嗚呼︱有伯樂而后識馬︱有匠石而后識梧槚︱自古以及于今︱伯樂幾人︱匠石幾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20.⑴近代的憑借寫詩歌聞名的人,沒有超過他的。(3分)
。P鍵詞:名,先。句式:莫之先,賓語前置。)
、七@樣那么照玄上人不能憑借詩歌在現(xiàn)在的人中著稱,不也是應該的嗎!(4分)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4
【甲】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zhuǎn)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③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ㄟx自《聊齋志異.牧豎》)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兕櫼坝宣湀鯻________
、谝焕嵌雌渲衉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人與狼的較量,屠戶與牧豎對狼的做法,你更贊同哪一種?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回頭看
、诖蚨
2.①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增加笑料罷了。
、谀镣瘡臉渖舷聛硪豢,大狼已經(jīng)斷氣了。
3.更贊同甲文中屠戶的做法,是因為屠戶面對的`是惡狼,被迫自衛(wèi),除惡務盡,殺狼是正當?shù);而乙文中牧豎“殺狼”則出于一種無聊的殘忍,張揚的是人性中惡的一面。(意對即可)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5
惠子相梁①,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郑延趪腥杖。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飲。于是鴟⑤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注釋】①相梁:在梁國當宰相 ②鵷鵮:yuān chú 傳說中像鳳凰一類的鳥 ③練實:竹實,即竹子所結(jié)的子 ④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鴟chī:貓頭鷹 ⑥嚇:hè,模仿鴟發(fā)怒的聲音,下文的“嚇”用作動詞
11.解釋下列句子里加點的詞(4分)
、 或謂惠子曰( ) ② 非梧桐不止( )
12.對劃線句翻譯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A.現(xiàn)今你想用你的梁國(宰相的職位)來嚇唬我嗎?
B.現(xiàn)今你想用你的梁國(宰相的權(quán)威)來趕走我嗎?
C. 現(xiàn)今你因為是梁國的`宰相就能夠趕走我嗎?
D. 現(xiàn)今你因為是梁國的宰相就能夠嚇唬我嗎?
13.莊子是惠子的朋友。莊子來見,惠子不但不高興,反而恐懼;葑涌謶值脑蚴牵ㄕ堄米约旱脑捇卮穑2分)
14.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莊子筆下的“鵷鵮”是高貴與圣潔的象征。
B.“鴟得腐鼠”是莊子對惠子及相位的嘲諷。
C. “不止”“不食”“不飲”,是莊子暗示要與惠子絕交。
D. 莊子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功名利祿的態(tài)度。
答案
11.有人 棲息
12.B
13.擔心莊子取代了他梁國宰相的職位
14.C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歐陽修閱讀理解附答案04-26
子規(guī)閱讀理解附答案01-03
雨閱讀理解附答案04-24
《孔乙己》閱讀理解附答案03-19
醫(yī)者的閱讀理解附答案01-06
父親閱讀理解附答案01-02
海燕閱讀理解附答案04-18
《落葉》閱讀理解附答案11-29
校門閱讀理解附答案05-07
《背影》閱讀理解附答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