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絕句《聽箏·端居正無緒》賞析
《聽箏》是一首唐代詩詞名家張九齡創(chuàng)作的詩詞作品。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五言絕句《聽箏·端居正無緒》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原文
《聽箏》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端居正無緒,那復(fù)發(fā)秦箏。纖指傳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揚思欲絕,掩抑態(tài)還生。豈是聲能感,人心自不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注釋
⑴金粟柱:古也稱桂為金粟,這里當(dāng)是指弦軸之細(xì)而精美。
、朴穹浚簭椆~女子的住處。
鑒賞
為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便故意將弦撥錯,彈箏女可愛形象躍然紙上。相傳三國時代的周瑜,二十四歲為建威中郎將,人稱周郎,他精通音樂,別人奏曲有誤,他就回頭一看,當(dāng)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贝水(dāng)然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fā)。
箏,一種弦樂器。從唐詩中所描寫的箏來看,箏是十三根弦,如:“花臉云鬟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大艑高船一百尺,清聲促柱十三弦”(劉禹錫《夜聞商人船中箏》)。柱,定弦調(diào)音的短軸;金粟,指柱上飾有金星一樣的花紋;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xì)潔白的手;房,箏上架弦的枕,玉房,指玉制的箏枕。詩的一二句寫彈箏的女子纖手撥箏,正處于彈奏狀態(tài)。按此寫法,接下去似乎應(yīng)該描寫女了的彈奏技藝,或者表現(xiàn)秦箏極富感染力的音樂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襲通常的寫法,而是描寫女子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錯撥箏弦。周郎,即三國時的周瑜,“瑜受建威中郎將,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周郎,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吳志周瑜傳》)。
“欲得周郎顧”,就意味著當(dāng)時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聽者)沒有看她,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已經(jīng)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箏聲中了,本來這應(yīng)該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時刻。然而,這情景卻不是這位女子此時最渴望的效果,因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聽者賞音,而在于一“顧”,怎么辦呢?她靈機(jī)一動,故意不時地錯撥它一兩個音,于是充滿戲劇性的場景出現(xiàn)了:那不諧和的旋律,突然驚動了沉醉在音樂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識地眉頭一皺,朝她一看,只見她非但沒有絲毫“誤拂”的遺憾和歉意,兩眼反而閃爍出得意的眼神:啊,原來是誤非真誤。“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正面寫出了彈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聽者以假當(dāng)真,而這種巧與拙、假與真,又在那無言的一顧之中獲得了奇妙的統(tǒng)一。它不僅說明彈者是高手,聽者是知音,而且傳神地表現(xiàn)出兩者的心理神態(tài)意趣韻味無窮。
【五言絕句《聽箏·端居正無緒》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古詩絕句《聽箏·端居正無緒》譯文及賞析02-04
五言絕句《聽箏》賞析11-12
五言絕句《聽彈琴》賞析11-10
《聽箏》李端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3
唐詩五言絕句《聽彈琴》賞析11-09
聽箏詩詞鑒賞07-11
柳中庸《聽箏》閱讀答案05-30
《聽箏》李端唐詩鑒賞12-25
《聽箏》柳中庸唐詩鑒賞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