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滿井游記》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本中第六單元的第四課,這是一個以寫景記游為主的古代散文單元,經(jīng)過前三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基本能把握這種游記的特點。根據(jù)要求,通過這些文章要學習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并學習文章的寫景方法!稘M井游記》作為一篇自讀的記游小品,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寫出了一個南方人眼中的“北國之春”,而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文中春色之美呢?根據(jù)以上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
1、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
① 理解作者寫景的特點;
、 重視誦讀,力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技巧,增強自身寫作能力;
、 過程與方法:
要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同伴互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是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思考者、探索者,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長。
、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作者鐘情于山水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教學重點:
學生在朗讀中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作者鐘情于山水的情感。
3、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獨特的文風與性情。
4、教法與學法:
由于這是一篇自讀篇目,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⑴ 誦讀教學法,使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會語感,把握作品的藝術風格,通過聽朗讀,讓學生自己想象文章畫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破教學重點;
、 比較閱讀法,通過與其他同類篇目的比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進一步體會作者個性化的寫景特點,完成教學難點的突破。
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堂討論,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在學法上,力求讓學生掌握通過畫面想象,再現(xiàn)藝術形象,學習賞析寫景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
【過程描述】
一、新課導入
師: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代文人喜歡寄情于山水。我們曾學過哪些古代文人的作品呢?
(生紛紛舉例作者及作品)
師:今天,我們將來認識一位明代的大文學家袁宏道,看他又是寄寓山水怎樣的情感?(引出課題)
二、感知課文
(說明:這是一篇自讀的文言文,因此文言字詞的疏通在課前布置給學生課外完成,在本課時可留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質(zhì)疑問難,主要由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在疏通字詞后,教師組織學生讀課文,感知文意。)
師:文章記敘何時的景色?請找出你判斷的依據(jù)。
生1:春天的景色,根據(jù)文中描寫景色的語句。
生2:我認為是早春的景色,根據(jù)文中“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知道這時候正是早春季節(jié) 。
師:很好,你讀得很仔細。這是一篇描寫北國早春的游記散文,如此美的文章只有在朗讀中才能感受其魅力。朗讀課文要注意課文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誰能說說課文各段的感情基調(diào)呢?
生1:應是“歡快”的感情,因為文中表現(xiàn)作者熱愛自然景色。
生2:我覺得本文三段話的感情不一樣,根據(jù)內(nèi)容第①段應用無奈的語氣讀,第②的感情比較熱烈,歡快;第③段要讀出作者寄情山水閑情逸致。
師:請你給全班同學示范朗讀,好嗎?請同學們在聽讀的時候注意完成以下表格的填空。
(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媒體播放配樂 )
(聽讀結束,學生舉手發(fā)言。)
滿井
所見
景物
景色描寫語句
三、品讀課文
師:美文需要用心感受,請同學們自主品讀課文第2段中你喜歡的語句,可從景物特征或作者情感等角度品析,并以“我讀習習習習習習習習,讀出了習習習習習習習習”與全班同學交流。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品讀,然后組織班內(nèi)交流互動)
生1:我喜歡讀“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我讀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樣子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師:同學們還認為這句中哪個詞用的特別妙?
生2:“微潤”,這個詞語表達了早春時肥沃的土地開始復蘇。
師:一個“潤”字與“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微”字更四凸現(xiàn)了“早春”的季節(jié)特征。
生3:我喜歡讀“于時冰皮始解,,……冷光乍出于匣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事物感到欣欣然。
生4:我也喜歡這句話,但我從“波色乍明”中讀出了早春河水的明亮清澈,而且后面還運用比喻句“晶晶然如鏡之新開”。
師:你能從文中關鍵詞語和修辭的角度品味語言值得同學們學習。你在朗讀這句話時覺得那個字詞應該讀重音?
生4:(輕讀)我覺得應該是“解”“明”“清澈”,因為這些詞語都寫出了波色的特征。
師:還有不同意見嗎?(提示學生放聲朗讀品味)
生5:我在讀“乍”這個字時聲音比較響亮。
師:從這個“乍”字中你能品出作者的感情嗎?
(生感到疑惑,師提示:理解“乍”字的含義。)
生5:“乍”這個詞語是“突然”的意思,在文中表現(xiàn)了作者對眼前所看到的景色感到意外,精神感到振奮。
師:品得太妙了,一個看似無義的虛詞居然有如此深刻的內(nèi)涵。請同學們齊讀這個句子來感受作者的感情。
生6:我喜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這個句子讓我讀出了作者對能夠欣賞到如此美麗的景色而無比喜悅。
師:你能解釋“而”字的含義嗎?由此你對這個語句是否有新的理解?
生6:(思考、頓悟)哦!“而”表示轉折,這個句子還表達了作者為“城居者”未知郊田之外的春景而感到遺憾。
……
生7:我 覺得“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寫的很好,因為這句話寫出了鳥魚等景物的悠然自得,而且還運用擬人手法。
師:你能品出運用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嗎?
生7:運用擬人手法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動,充滿生機。
生8:賦予這些景色以生命和人的感情。
師:袁宏道山水小品善于把人的感情與景物情景交融,把無形的情思化微有形的景物。后人曾這樣評價:往往花有人的容貌、柳有人的感情、山有人的體態(tài)、水有人的情意。文中還有哪些句子運用擬人手法?請繼續(xù)品讀。
生9:還有“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也運用擬人,這句話也賦予山巒靈氣,并且給人留下煥然一新的感覺。
師: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創(chuàng)作追求: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筆。文章用極其清新傳神語言描繪了滿井早春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這正印證了“一切景語皆情語”。
……
四、拓展延伸
師:面對美景,因作者的個性各不相同,所以進入筆下的景物各不相同,所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自然也不相同。請閱讀課文末段,結合相關資料,談談袁宏道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與本單元其它三篇課文的作者所寄予的感情有何不同?
相關連接:
袁宏道輕視名利,始終無意于仕途,他萬歷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西湖游記二則》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在登臨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創(chuàng)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游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jiān)助教。由于所任職務比較清閑,使得他有空閑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寫于此時。
(生結合課文小組討論、交流。)
生1:本單元其它三篇文章都是表達作者因被貶官而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心情和感想,而袁宏道是借景抒情,來表達自己對山水的熱愛。
生2:《小石潭記》表達了柳宗元被貶官后的凄涼,《岳陽樓記》表現(xiàn)了作者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報復,《醉翁亭記》也是表達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主張。這三篇文章都與作者的政治追求有關,而《滿井游記》中作者卻表現(xiàn)出自己不慕榮利,追求自由的生活。
師:你能結合文中末段的具體語句加以說明嗎?
生2:文中說“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記?”說明作者喜歡這里的山水,表達自己欣賞山水的閑情逸致。
師:你覺得這句中的“近”應是什么意思?
生2:應該是作者的住處與這里的距離很近。
師:還會有其它深意嗎?
生3:我覺得還應該有作者的心與景色的很近,可以說融為一體。
(全班同學對該同學的回答予以熱烈的掌聲)
師:辛棄疾曾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此”,真是無我相融,相逢如知己呀!
傳統(tǒng)的文學主張“文以載道”,唐宋時代的游記重寄托政治理想。袁宏道的山水游記更注重于對自然風景的客觀描寫,表達作者厭倦仕途,輕視名利,鐘情于山水的情感,強調(diào)自然、天真、趣味。(板書:獨抒性靈)
師:除《滿井游記》外,袁宏道還給后人留下大量的游記名篇,如《西湖游記二則》請同學們齊讀(西湖一),并用簡潔的語言加以點評,可整體評價,也可抓關鍵語句細品。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生齊讀。然后點品文章)
生1:“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這一句句式整齊,并且運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西湖景色的魅力,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的感情。
生2:本文運用比喻句,把山、花、風、波浪的特點寫的恰到好處,并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陶醉語山水之間的情懷。用簡潔干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熱愛之情。
生3:文章語言優(yōu)美精練,運用比喻繪聲繪色,句式駢散結合,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意境。
……
師:(課堂總結,然后組織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齊讀課文)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情感與態(tài)度:引導學生用心傾聽、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豐富多彩
過程與方法:朗讀法點撥引導法仿寫法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運用生活體驗,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仿寫)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聽力大比拼,看誰反映最快,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了聲音的存在,才會變得更加地豐富多彩,更加的生機勃勃。今天,我們將走進桂文亞的《你一定會聽到的》這篇課文,一起去感受那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
二、整體感知,把握主旨
1、學生散讀并圈劃能表達作者思想的關鍵語句(議論性語句)。
2、歸納主旨。
從聲音里,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取了知識。愉快動聽的聲音,帶給我們快樂,嘈雜無聊的`聲音,則會使人痛苦。從聲音里,我們逐漸成長!凇奥牎敝谐砷L
用心聽,用心看,也用心想,構成了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眯膬A聽
聰明的人,知道什么時候該聽,什么時候不該聽,這是因為他在“聽”的成長過程里,學會了選擇和思考,他聽進心里的聲音,不僅“好聽”,也是“有益的”——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學會選擇與思考
想想看,如果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已經(jīng)無動于衷,必然也是一個“視而不見”的人了。當一個人喪失了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著這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嗎?——敞開心靈
主旨歸納:我們要善聽、樂聽,在聽中快樂地成長。
三、品讀語言,品味特色
1、作者在描寫聲音時,運用了哪些手法?(著重聲音描寫方面)
2、交流
3、歸納語言特色,及其表達作用
明確:
特點一:運用修辭
A、比喻: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B、擬人:賦予其人格,使其形象更生動。
c、排比:增加語勢,起強調(diào)作用,使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
特點二:運用問句:激活讀者的生活體驗,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特點三:運用擬聲詞: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特點四:運用多種感官角度:從多方面捕捉景物特征,使得被描寫物的形象更豐滿。
特點五:運用第二人稱:與讀者直接對話,拉近和讀者的距離,
小結:描寫聲音的基本方法:抓住聲音的本質(zhì)特征--以聲寫聲巧用各種修辭--以形寫聲展開聯(lián)想、想象,融入真情實感--以情寫聲
四、知識拓展——仿寫
1、齊讀1、2、3段
2、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仿照1-3段,用心品味,寫一種生活中你所聽到的細微、難以覺察的聲音。
。1)教師指導:觀察(用心感受)+想象(設置情境)+語言(運用修辭,生動形象)=你一定會聽見的
仿寫注意要點:格式、手法、描寫性
如有困難可作提示(機動)
學生仿寫內(nèi)容提示:花開的聲音、春筍破土的聲音、蝴蝶煽動翅膀的聲音、野花在風中跳舞的聲音……
。2)討論交流
五、總結
作者用充滿詩意的筆調(diào)為我們展示了奇妙無窮的聲音世界,引領我們?nèi)A聽,去感受。聲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讓我們伴隨著聲音一同成長,做生活的有心人吧,把你的耳朵叫醒,你一定會聽見的。你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讓我們在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這首歌中結束這節(jié)課……
六、作業(yè)布置(1、2任選一題)
1、課文結尾處寫了幾種聲音游戲,選擇其中一種,試著把感覺記下來。
2、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最令你感動的聲音,試著把它記錄下來。
3、收集古代詩歌中描述聲音的詩句。
板書:
寫聲方法。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看注釋,掌握重點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屏”的有關知識。
3.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弄明白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朗讀和勾畫圈點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以屏風為媒介,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屏”的有關知識,體味語言。
教學難點:
弄清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上網(wǎng)查找。如果學生家中有屏的小藝術品,也
可借來一用,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5分鐘
學生拿著自己找的圖片或小屏風,向同學作介紹,語言可能不生動,教師可以就此導入,看做者是怎樣介紹的。也可以用古詩詞中有描寫屏風的詩句導人。
二、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教師正音。 15分鐘
教師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并思考:
a.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b.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
聽讀完后,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b.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
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nèi)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
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三、研讀與賞析 20分鐘
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jīng)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討論明確:
a.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向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后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fā)和使用屏風的愿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四、課堂小結: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fā)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借此喚起建筑師、家具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永遠散發(fā)著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著,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煥發(fā)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五、布置作業(yè);
A組(學優(yōu)生): 完成練習冊基礎部分。
B組(中等生):完成書后習題。
C組(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課前復習: 10分鐘
1.陳從周:
。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園林專家,并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
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2.作者對“屏”的感情:
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chǎn)生喜愛、向往之情;后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贊賞之情。
3.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么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tǒng)器具是相稱的。
二、授課過程: 20分鐘
1. 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
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
比如:李商隱的《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詞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2. 想像一下,屏風將會有怎樣的用途?
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3. 研讀賞析
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三、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練習。10分鐘
將《說“屏”》與《文房四寶》比較閱讀。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A組(學優(yōu)生):把課堂上所說的“想像屏風的用途’’整理好,寫在作業(yè)本上,學著用上古詩詞佳句,要用得得體。
B組(中等生):完成練習冊。
C組(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說“屏”
陳從周
作用
分類 → 設置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一、解題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jù)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xiàn)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堵毅憽肪褪且黄獋魇兰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賞析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回答: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一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南陽諸葛廬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們一層層講解。(出示與第一層意義相吻合的山水畫膠片)
3.教師講解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并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么寫起呢?
回答:山水寫起。
4.教師講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八辉谏,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xiàn),興云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八故锹遥┪岬萝啊,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fā)散很遠的香‘乙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5.提問: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山和水來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
(回答)陋。
用仙和龍來比?
(回答)德。
用名和靈來比?
(回答)馨。
6.教師講解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nèi)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盡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馨”字畫龍點睛,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臺階上已經(jīng)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huán)境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huán)境(板書環(huán)境)。作者寫陋室的環(huán)境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7.提問:苔痕相對?
回答:草色。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五》,來自網(wǎng)!
提問:階綠相對?
回答:簾青。
提問:上相對?
回答:入。
除了對偶還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擬人。
8.教師講解“上、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huán)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huán)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huán)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9.教師講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的人物。鴻儒,大學問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在這個陋室里.常有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鴻儒談笑風生,高談闊論。
這兩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對偶。
10.提問:談笑相對?答:往來。
有相對?回答:無。
鴻儒相對?回答:白丁。
11.教師講解作者并沒有寫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板書:朋友)。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于襯托(板書:襯托)。主人德才兼?zhèn),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時有鴻儒來往,常同高朋談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diào),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jīng),佛經(jīng);絲竹,管弦樂器,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說,在陋室里,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jīng),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12.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diào)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
提問:“閱金經(jīng)”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3.教師講解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xiàn)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傊,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五標簽:初二下冊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知識目標:
1、學習以“物”為敘述角度、按地點的轉換(游蹤)安排結構的寫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
欣賞文章自然洗練的語言風格;
情感目標:
1、學會觀察和欣賞自然,懂得去發(fā)現(xiàn)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麗江的歷史故事,熱愛我們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以“物”為敘述角度、按地點的轉換(游蹤)安排結構的寫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寫的特點;
3、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平凡寧靜生活的美。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課前讓學生畫出麗江風景地圖。假想自己是一滴水,會經(jīng)過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風景。
2、朗讀教學法。學習散文離不開朗讀,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洗練的語言風格。
3、品讀鑒賞法。細讀文中的寫景句子,對其進行賞析,并仿寫。
課前準備:
學生:預“讀讀寫寫”的字詞,搜集有關麗江的民俗、故事,了解麗江的各個景點和地理位置,畫出麗江風景地圖,寫一段導游詞。
教學流程:
。ㄒ唬┣榫硨搿鴮в斡嘻惤
師:這個單元我們都在名山大川游覽,昨天去看了壯觀雄渾的壺口瀑布,今天我們?nèi)庫o別致的世外桃源麗江。有請我們的導游先給我們作麗江介紹。
2名同學預先準備好了導游詞。學生介紹麗江。
。ǘ┱w感知——跟著水滴游麗江
這一板塊主要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之上掃除生字詞的障礙,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梳理游蹤,即一滴水流經(jīng)了哪些地方?讓學生圈點勾畫表明地點的.詞。
學生梳理出路線圖:玉龍雪山山頂——麗江壩——黑龍?zhí)丁窈印姆浇帧泻印獫不ㄈ说拇髩亍m花上——壺——中河——金沙江。
老師總結游記文章可以以地點變換為線安排結構。
。ㄈ┢肺短骄俊鯓拥柠惤,怎樣的水滴
1、讓學生聯(lián)系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說說最喜歡哪處的風景,為什么?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朗讀寫景的句子,在談為什么喜歡的時候,老師適當引導賞析句子。
2、根據(jù)對課文的品讀對語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脑~語。
這是習習習習習習習習習的麗江。
。利、祥和、寧靜、美好、人們安居樂業(yè)、充滿文化氛圍……)
3、品讀“水”的形象。
這是習習習習習習習習習的一滴水。
學生找文中描寫水的句子,說說“水”的形象。參考:憧憬和向往美好、執(zhí)著追求、善于發(fā)現(xiàn)美好、敬仰傳統(tǒng)文化、對未知充滿好奇和熱情、積極快樂……
4、探究主旨
這滴水為什么一定要流過四方街?
結尾作者寫道:“作為一滴水,我終于以水的方式走過了麗江”,如何理解這句話?
示例:因為麗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從玉龍雪山山頂奔流而下,就為了去往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實是借“一滴水”來講述自己的心愿,“終于”一詞表現(xiàn)出作者對麗江的贊美和喜愛,對寧靜淳樸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頌。
。ㄋ模┩卣寡由臁偃缒闶且坏嗡
學生小組交流:如果你變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會有怎樣的經(jīng)歷?(啟發(fā)學生想象,鍛煉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
(五)體驗反思——一滴水的視角
請學生仿照此文寫一篇以物為敘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貓、一堵墻……的角度來寫作。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一、教學目標、任務和教學要求。
1、基礎知識方面的目標:
讓學生了解消息、通訊、抒情詩等文學體裁,能夠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具體意思,了解短語及短語的類型。繼續(xù)積累生詞,能夠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對于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方法,下定義等說明方法繼續(xù)學習。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要求。
根據(jù)上下文,體會語句中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寫了幾件事,哪件事寫的詳,哪件事寫的略。事件之間有何聯(lián)系。學會欣賞詩歌,體會詩歌中豐富多彩想象,優(yōu)美的意境,真摯的感情。繼續(xù)提高自己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寫作能力,這一冊繼續(xù)練習寫記敘文,能夠?qū)懗鲆黄挥谡媲閷嵏,語言生動,語句優(yōu)美,且富有一定寫作技巧的完整的記敘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過本冊的語文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學會欣賞美,體會事物中蘊含著的哲理,從而進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并且通過投影儀,微機、錄像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創(chuàng)新意識。
從課堂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課堂上,在聽好課的同時,利用一切機會大膽發(fā)言,這對于聽好課具有積極作用。實踐證明,“插嘴”似乎使課堂秩序顯得亂,但卻能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chǎn)生,活躍了課堂,另外,以小組為單位自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外,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多搞摘抄札記,多背誦精美的片斷,有條件的時候讓他們觀看幻燈片,錄像和多媒體。
5、學習方法指導。
學會預習,具體任務要明確,對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記下來;初步自讀提示部分的基本內(nèi)容;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把本課后面的練習嘗試性的做一做,不會的可以記下來,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問。
課堂上分學習小組討論自學,教師重在講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膽提問。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初二四、五兩班的語文教學,這些學生來源于不同的八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經(jīng)過半學年來的指導和訓練差距逐漸縮小。平日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基礎知識輔導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增強了努力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他們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語文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1、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學生能力發(fā)展水平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觀察和了解,這四班五班兩個班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發(fā)展不平衡,一部分優(yōu)生具有較高的寫作水平,他們不僅寫作水平高,而且朗讀能力也很高是班級中學習語文帶頭人,如王藝林、邢子娜、韓冰、黃文章、張小輝、鐘敬梅、閆晴晴、王迪、鐘振華、孟子杰、王曉芹、王文燕、楊曉龍等。
但是后進生的比例也不少,約占班級總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如黃敬龍、宿祥星、莊雪梅、于發(fā)成、楚金龍、宿愛順、代仁友、馬政鵬、鐘友民、毛民英、黃元富、寇永祥等這些學生中有的連小學中鞏固訓練的漢語拼音都沒有掌握,不能正確給漢字注音,如:于發(fā)成、楚金龍、宿愛順、代仁友等;有的同學書寫極差,有的寫連筆,有的連基本筆畫都寫不好,結構安排不緊湊,如毛民英、黃元富等。
還有的同學日記內(nèi)容不真實,把小學中的一些命題作文又搬上來了,不是圍繞一個中心來組織材料,而是記“流水帳”,沒有主次,詳略不當,缺少個人的一些想法、見解,文章不生動,語句不通順?梢,抓好學生的寫作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艱巨的任務。
還有“兩本”的利用也不夠好,生活積累運用不經(jīng)常,即使運用也是應付,根本達不到練筆的目的,閱讀積累的運用也是如此,積累的內(nèi)容沒有經(jīng)過精選,只是隨便記一些沒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級四、五班語文。
學生來源于原初一的六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水平也參差不齊,新學期開始要耐心的教育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他們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盡快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2、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分析
通過近幾天的學習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認真刻苦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但從課堂上來看,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言,課堂氣氛欠活躍,這是一種不正之風,今后要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弱點。
由于受學習習慣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有一部分學生的時間觀念不強,表現(xiàn)為課下只顧玩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能及時認真地完成,造成“作業(yè)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業(yè)了,這樣長期下去會出現(xiàn)厭學的兆頭。在作業(yè)的書寫方面要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保證作業(yè)及時上交。
個別學生書寫潦草,對學習缺少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應采取鼓勵措施,多一份幫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勵,少一分批評,加強養(yǎng)成教育,教育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增強努力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揚起知識的風帆,努力把學習搞好。
3、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語文的基礎性比較強,知識點比較零碎,考試以課外閱讀能力為主,因而許多同學反映學好書本知識,成績反而不會提高。大部分同學不會學語文,機械記憶知識,學習上不講究方法,死記硬背,對所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不強。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數(shù)同學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套路。課外閱讀能力強,語文素養(yǎng)高,今后教學中要好學生帶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拓展課外知識面,豐富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學生習慣。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內(nèi)容構成
本冊教材分為五個板塊六個單元。這是從以往教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而來,且現(xiàn)今教材大都采用了這種模式。五個板塊分別是閱讀、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六個單元是指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或體裁把入選課文分為六個單元。
本冊教材六個單元共有30篇課文,根據(jù)內(nèi)容和體裁分為:一單元,關于戰(zhàn)爭題材的文章;二單元,以“愛”為主題的文章。兩個單元都是記敘性文體,分別反映的是戰(zhàn)爭生活和平民生活,目的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區(qū)分正義戰(zhàn)爭和非正義戰(zhàn)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三單元,事物說明文;四單元,事理說明文。
兩個單元都是說明性文體,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五單元,文言文單元(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六單元,關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單元。這兩個文言文單元,記敘、描寫、說明、議論的內(nèi)容都有,通過學習,陶冶學生情操,豐富文化積累。本冊教材共有精讀課文16篇,略讀課文14篇。
(二)編寫的具體特點
。1)教材在編排上呈現(xiàn)出來的特點是各單元以專題組元,但同時也兼顧文體。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九年級在閱讀方面規(guī)定的目標有:“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沒有明確提出對文體方面的要求。但是文體是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古人說“文無體不立”,學生不了解一點文體的知識,就等于沒有掌握閱讀和寫作各類文章的一個把手。因此,從教學的角度,八年級的學生應該了解記敘文、說明文及議論文的基本特點與要求,并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本冊教材要求學生了解兩種文體:記敘文和說明文;同時相應地了解兩種表達方式:記敘與說明。教師在教學時,應讓學生在閱讀記敘、說明類文章中認識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與要求,也要著眼于學生能夠理解、運用,而不能僅僅提供學生一些死的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一句話,我們不是為文體而文體,而是意在幫助學生閱讀和寫作。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使所選文章豐富多樣,以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為了便于進行比較閱讀,編者有意在記敘文單元中選入雨果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這樣一篇帶有論說性質(zhì)的書信,在說明文單元中選入《橋之美》《說“屏”》這樣帶有一定說明性,但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說明文的小品文。
因為“記敘文”和“說明文”只是教學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編者在選編課文的時候,突破了舊有的束縛,大量選入文學作品。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們把文學作品作為記敘類作品的典范來對待,正是對課程標準的順應與尊重。
當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質(zhì)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們的作品為人們接受和喜愛,總是表現(xiàn)了對真善美的肯定與追求,給讀者以思想與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掘作品的內(nèi)涵,體味其中深長的意蘊,而不只是讓學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
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簡單,主要就是“我”和老王,敘述的事情也不復雜,主要寫在特殊時期“我”和老王互相關照(老王更多關照“我”)。事情很瑣細,但我們在被那種質(zhì)樸無華的感情深深地打動了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多方面的思考:為什么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質(zhì),并且始終不泯滅?怎樣才能讓每一個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學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禮。
。2)從八年級上冊開始,文言文和白話文分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七年級教材出于和小學銜接及學生接受能力的考慮,文言文分量較輕,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養(yǎng)學生比較扎實的文言文功底,培養(yǎng)文言語感,必須集中學習文言文。語文課程標準對七~九年級的學生在文言文閱讀方面規(guī)定的目標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對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
要達到這些目標,必須有一定的閱讀量,即古人所謂“觀千劍而后識器”。目前對于文言文教學,大家的共識是減少煩瑣的講解;注重朗讀、背誦;注意字詞的遷移運用;培養(yǎng)文言語感。而要使這種新的教學觀念見成效,學生就必須接觸較多的文言詩文。
當然,學習文言詩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對詩文中所含的應該被揚棄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記》表現(xiàn)出的.對烏托邦式美好社會的贊美和向往,《陋室銘》和《愛蓮說》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現(xiàn)出的文人孤芳自賞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應該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
本冊教材中為課程標準推薦篇目的詩文有:《桃花源記》《陋室銘》《愛蓮說》《三峽》《記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ㄈ┙滩木唧w內(nèi)容的分析與各單元學習重點
1)教材具體內(nèi)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閱讀、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這五個板塊來具體說明。
基本篇目;酒坑砷喿x提示、文本、研討與練習、讀一讀,寫一寫這幾個部分組成。有的篇目后面還附有相關的語文知識短文。如《阿長與》一文后,就有《關注記敘文中的議論與抒情》的語文知識的介紹;還有說明文單元中也有關于說明文文體知識的介紹。我的看法是,對知識短文,應該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與以前的教材相比,說明文已經(jīng)從過去的第四冊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級上冊(第三冊)。閱讀的量由以前的三個單元
15篇課文減少到兩個單元10篇課文,并在單元設置上,把說明文單元安置在兩個記敘文單元和兩個文言文單元中間。與以前教材第四冊前三個單元都是說明文相比,更為合理,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另一點變化是,本冊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將文言文收編在兩個單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應地編排了兩個單獨的文言文單元。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最好是將兩個文言文單元提前分開進行教學,使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識記、背誦。
閱讀提示。一般都給學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節(jié)、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價值取向等,給學生預習提供了指引和幫助!疤崾尽弊⒅亓巳宋男缘奶攸c,語言簡潔生動,也是學生積累語言的一個好材料。
研討與練習。課后的練習題目在數(shù)量上與以往教材相比減少了,但是信息量與科學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題目難度的層遞性與可操作性。一般來說有文體知識的相關介紹、課文的重難點解析和開放的習作訓練,兼顧到學生的聽、說、讀、寫各種能力,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如《新聞兩則》中,第一題就是相關的新聞體裁知識的介紹;《阿長與》第三題就是課文相關重難點的分析;《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最后一題就是開放性題目,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談體會。
讀一讀,寫一寫部分,是作為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個部分,落實到文本的字、詞、句的掌握上,因為誰都知道語文重在積累。教師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實施,要因人而異,根據(jù)學生程度的不同來區(qū)別對待。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在每個單元的后面,安排與單元相適應的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這種模式貫穿整個新教材的始終。但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單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本冊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
第一、三、五單元的是相對大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活動來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可貴,思考調(diào)查橋的歷史,領略蓮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單元的是相對小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以寫作為主,以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為輔,通過練筆來感悟“愛”的世界,走上辯論臺,收集資料撰寫小論文。
其中《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活動內(nèi)容豐富,信息來源多,牽涉的問題也比較復雜,對學生查找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寫作研究報告的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以及辯證思維的能力都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學時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爭取使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得到全面鍛煉,嘗到“綜合性學習”的甜頭。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有三種呈現(xiàn)方式:
1、整合于綜合性學習活動中;
2、設置在課文后面的“研討與練習”中,是由課文生發(fā)出來的;
3、以補白的形式出現(xiàn)。為保證課程基本目標的完成,編者特地安排了寫作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練習。
如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讓世界充滿愛》,要求學生寫一篇記敘文;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讓學生就一座橋“寫一篇介紹性的文字”,或者就“家鄉(xiāng)城市里某座立交橋?qū)懸黄緳C指南’式的短文”,這些都是對說明類文章的寫作訓練。
在課后的“研討與練習”中,除了較多的寫“心得與體會”的寫作練習外,也有寫作記敘類和說明類文章的訓練,如《阿長與
如《蠟燭》一課的練習中要求設想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并寫下來;《老王》一課的練習中要求改寫老王給“我”送香油和雞蛋這一部分等。口語交際訓練安排在課后及綜合性學習里,而關于口語交際的要求和指導則在補白里。
課外古詩詞背誦
課外古詩詞背誦也是貫穿整個新教材始終的一個板塊,每冊教材都有十首古詩詞供學生學習、背誦。在背誦中,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感受詩詞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導讀
名著導讀和課外古詩詞一樣,都是新教材的亮點,是最能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教學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冊教材推薦三部名著,總計近20部。包括:《愛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魯濱孫飄流記》《昆蟲記》《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游記》《海底兩萬里》《名人傳》《水滸》《傅雷家書》《培根隨筆》等。
教育部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課程目標中要求:“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要達到這個目標,教師怎樣指導學生閱讀名著,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實際教學中,條件的限制應該是我們面臨的直接困難,F(xiàn)在許多出版社已經(jīng)出版了相應的名著學生讀本,我們可以為學生推薦,允許一部分學生先“富”起來。另外,比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們給學生講名著的有關內(nèi)容和主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進行自主閱讀。
2)各單元學習重點
課程目標是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的。各單元的“單元說明”中都依據(jù)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重點。本冊教材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并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重點如下。
。1)一、二兩個單元要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zhì)量和速度。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2)三、四兩個單元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要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3)五、六兩個單元要先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本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彩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nèi)容大意。在反復誦讀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這些學習重點簡明,針對性強。如第一、二單元的課文主要是記敘類文章,第一單元就記敘文的特點提出要求,即要求學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對作品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至于隨后提出對默讀的要求,則是由于《蘆花蕩》《蠟燭》等文章篇幅較長,教學中要經(jīng)常使用默讀這一手段。
第二單元換了一個角度,讓學生在對記敘文有了初步的認識后,再結合以前所學過的記敘類文章,把握記敘、描寫這兩種表達方式的特點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記敘文的語言。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單元雖然都以記敘文為主,但學習重點上有遞進,有循環(huán),各有側重,形成一個小整體。第三、四兩個以說明文為主的單元也同樣如此。第五、六單元指點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強調(diào)了學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2、教師要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編輯者的意圖及內(nèi)在聯(lián)系,從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網(wǎng)上學習的探索,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效率,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yǎng),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nèi)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終身受用,為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措施
1、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把握常規(guī)教學,提高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zhì)量,注意教改難點的挖掘和講授。
2、全面貫徹教學常規(guī),努力提高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質(zhì)量,訂好計劃,上好課,認真批發(fā)作業(yè)。
3、作業(yè)布置適中,搞好課外輔導,利用自習課,課外活動的時間,搞好優(yōu)生優(yōu)培,差生轉化工作。
4、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說、講、評一體化活動。
5、精心進行單元策劃,定出單元知識的處理方法,設計好單元過關測試題,并作評析,總結,及時反饋、糾正。
6、充分利用圖書櫥,加強學生課外讀書量,并且加強學生的練筆活動,大作文8篇,并設生活、材料積累本。
7、作文命題,結合單元學習精心命題,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訓練。
8、平日上課注重電教手段的運用,在條件許可的范圍內(nèi),充分使用錄音機,投影儀,多媒體教室,以調(diào)動學生學生語文的興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明確說明對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說明順序中邏輯順序。
3、體會本文生動有趣的語言。
4、認識巖石記錄時間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說明的層次。
2、學習本文生動有趣的語言。
3、掌握說明順序。
教學難點:
1、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說明的層次。
2、掌握說明順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先來欣賞圖片,第一張“恐龍化石”、第二張“三葉蟲化石”、第三張自然界中的沉積巖。(屏幕顯示)。我們看到的這些巖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時,還記下了時間的痕跡。那么,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時間的腳印》。(屏幕顯示標題)
二、識記字詞
腐蝕(shí) 渾濁(zhuó) 山麓(lù) ?菔癄(kū)
粗糙(cāo) 龜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們大聲齊讀一遍。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打開書63頁!稌r間伯伯》這首小詩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緊扣題目。我們一起來看正文。請同學們給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標上序號。
明確:全文共31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提綱如下:(屏幕顯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話題: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又分為兩層:
第一層(5-21)巖石的厚度和順序可以記錄時間。
第二層(22-29)巖石保存了歷史的痕跡。
第三部分(30-31)讀懂巖石記錄的意義。
2、課文的第一部分告訴我們,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重要方式。那么,巖石是如何記錄時間的呢?看我們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獨句成段,引出下文。從結構上講,這是一個過渡段。
請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水平較高得同學讀第六自然段。讀得好極了。
本段點明了物質(zhì)時刻都在運動著這一普遍規(guī)律。巖石的運動規(guī)律是什么?
被破壞--被搬運、被堆積--重新生成巖石。這是總起段。
巖石從被破壞到生成新的巖石,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
請同學們四個人一組,研讀課文8至18自然段?磶r石是如何從毀滅走向新生的。邊讀邊討論并用筆勾畫出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巖石→小石子→沙礫、泥土→沉積→重壓→膠結→新巖石
。▽W生復述、點擊,顯示流程圖)
這是一幅沉積巖的圖片,巖石像書頁一樣平臥著,一層一層疊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據(jù)層與層的順序,我們就可以知道過去的年月。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思考。我們研究巖石的形成過程是為了說明什么?
巖石的厚度及生成順序記下了時間的`蹤跡。
這是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一種方式。
3、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二種方式是它保存了許多的歷史痕跡。請大家分組討論并閱讀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問題:巖石保存了哪些歷史的痕跡?
①巖石記錄了地殼的活動②巖石記錄了氣候的變化(插入說明方法:舉例子)
、蹘r石記錄了古代生物狀況④巖石記錄了地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
、輲r石記錄了自然界轉瞬即逝的活動(學生總結,屏幕顯示)
小結:普普通通的巖石上,竟有著如此豐富的歷史記錄?梢哉f,巖石是一部無字的史書。
4、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巖石有了新的認識,了解這些內(nèi)容對現(xiàn)實生活有什么意義?(教師朗讀最后一段)大家邊聽邊找出答案。
明確:增加知識、尋找寶藏,造福人類(屏幕顯示)
總結:文章從巖石可以記錄時間寫到巖石怎樣記錄時間,最后寫了讀懂巖石記錄的重大意義,這種依據(jù)事物內(nèi)在聯(lián)系、逐層進行說明的順序,就是邏輯順序。
四、品味說明語言
1、說明文以向人們傳授知識為主,所以,說明文的語言必須準確、嚴密。請同學們找出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如:“據(jù)計算,大約3000-10000年的時間,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巖石”。
(大屏幕顯示。插入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
如果去掉“大約”,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巖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時間。事實上,人類讀懂巖石的年齡,不論方法有多精確,也不論有多科學,都是推測出來的。所以,“大約”一詞,恰恰體現(xiàn)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和嚴密。(大屏幕顯示)
2、為了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文的語言也力求生動、形象。本文就多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
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笨重的石塊想跑也跑不動,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礫卻能隨心所欲的走向很遠的地方,生動、形象(點擊,顯示)的語言,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
請你找出文中的擬人句,并用“我喜歡……句(段),是因為……”的句式說話。(屏幕顯示,適時點評)
五、拓展遷移訓練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塊看似普通的巖石,就能記下時間的痕跡,保存歷史的記錄?梢哉f,
巖石是一部無字的史書。巖石是大自然的語言。
巖石還可以比作什么?請你用“巖石是……”的句式仿寫一個句子(顯示)
六、結束語
大家說出的這些比喻句,新穎、貼切、生動、形象。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巖石記錄時間、保存歷史痕跡的功能。其實,除了巖石,大自然還有許多記錄時間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學們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努力讀懂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更好地造福人類!
七、作業(yè)
1、找出本文的過渡段并簡要說明其作用。
2、根據(jù)你對巖石的了解,以“?菔癄”為題,寫一篇短文。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 準確認讀文中生詞、把握結構安排及各種修辭手法。
2 學習寫景與敘事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布置預習,輔導。
問答法、討論法、誦讀法。
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1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2從民俗風情感受傳統(tǒng)文化美的一面。
教學重點
1 生詞及文言常用詞匯。
2 結構安排、語言組織、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1 對錢塘潮形成直觀整體的印象。
2 感受自然之美和傳統(tǒng)文化美。
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傳看相關資料,要求學生講訴自己心目中的錢塘潮。
討論,描述。
2 要求學生了解時代背景和當時的風俗,導入課文。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并翻譯。
1 指導學生朗讀。
。1)放錄音帶,示讀。
(2)自由朗讀。
。3)抽取一名學生范讀,并加以指正。
。4)學生齊讀。
2 指導翻譯。
。1)學生參照注釋以及工具書自行翻譯。
。2)由學生舉出難以理解的語句,討論,教師小結。
。3)抽取部分學生翻譯重點語句。
。4)抽取部分學生翻譯段落,一學生翻譯全文。
(5)齊讀課文。
三、梳理文章結構。
1 學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結構安排。
2 討論并抽取幾名學生回答。
3 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深入學習。
1 導入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觀潮的'主要內(nèi)容,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學習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辭手法、藝術技巧及有關的民風民俗。
2 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對上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
二、品味修辭。
1 速讀一遍文章,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修辭方面的內(nèi)容。
2 逐段分析講解修辭的運用,及其對文章內(nèi)容的表達作用。
三、民風民俗的延伸
1 講述一些民風民俗的知識。
2 講述的過程中一起翻譯文中的段落。
四、指導完成課后練習題。
1 學生自主完成。
2 討論交流。
3 教師小結。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
2、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重點:
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學難點:
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創(chuàng)意:
以反復誦讀為手段,以抓關鍵詞為方法,以情感變化為抓手,帶動對文章脈絡的梳理,對小石潭美麗景色的賞析,以及對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體悟。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背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找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心境的兩個字。沒錯,“孤”和“獨”,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寄情山水,寫了八篇游記,史稱“永州八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一記,《小石潭記》。
二、譯讀,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初讀,圈出生字詞,查字典讀準字音。
2、讀懂文意
以小組為單位,借助課下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3、讀出文脈
。1)作為一篇游記,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請同學們在文中標示出表明作者游蹤變化的詞語。
從小丘西行——下見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記之而去
把握游記以游蹤為序以及本文寫景移步換景與定點觀察相結合的特點。
。2)在游覽的過程中,隨著景物的變化,作者的心情也隨之變化。請同學們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
“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三、品讀,緣景明情
柳宗元為什么先是快樂的后來又悲傷了呢?下面我們就循著文脈來找答案。
1、品讀“心樂之”。結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樂”。
課文開頭就說“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意思是聲音很好聽,使我很高興,作者是“樂其水聲悅耳”。請大家讀課文,試著將“心樂之,樂其----”補充在文章某句話后面,連起來讀一讀,感受作者的“樂”。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毙臉分瑯菲涮端鍥。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毙臉分,樂其岸邊石頭姿態(tài)萬千,形態(tài)各異。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毙臉分,樂其樹木青蔥,藤蔓翠綠,搖曳多姿。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心樂之,樂其潭水清澄純凈。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毙臉分,樂其魚兒自由靈動,調(diào)皮可愛。
無意間發(fā)現(xiàn)小石潭這么個幽靜美麗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動的.,驚喜的。
2、品讀“凄神寒骨”,結合小石潭氛圍,感受其“凄”。
景美人樂,作者是不是流連忘返了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如此美景卻不能長時間的停留,為何?“以其境過清”。朗讀直接表現(xiàn)“其境過清”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斌w會作者凄涼悲傷的感情。
是什么引發(fā)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變化的呢?找到關鍵字。“潭西南而望”的“望”字。他望到了什么?“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辈⒉幻篮玫脑O喻,正是作者凄寒、迷茫的內(nèi)心體現(xiàn)。指導朗讀,語速要緩慢,語調(diào)要低沉,讀出淡淡的憂郁之感和作者內(nèi)心的迷茫。
四、悟讀,知人論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邊沒動,眼前的景客觀上也沒有變,那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一樣了呢?結合作者身世,從作者由“樂”變“凄”的微妙情感變化中領悟其孤獨的內(nèi)心世界。
屏幕顯示柳宗元身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歲即中進士。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后任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終年46歲。)
當作者向西南望去,見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勢如犬牙一般交錯,于是有一種幽深不可測度的內(nèi)心感受,而這一感受,似乎隱約的與自己被貶謫以來一貫的心境有某種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勃勃生機了,而是顯得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以作者不禁觸景傷情,為小石潭的處境感傷,也為自己感傷。所以再美的風景也只能帶給他短暫的快樂,卻始終走不進他苦悶而孤寂的心靈。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緒的變化,觸摸到了柳宗元孤寂卻不頹廢的心靈。推薦大家課外閱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宗元游記的獨特魅力。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ㄒ唬 知識與技能:
1、 積累詞匯,明確“狼籍”、“躊躇”、“賦閑”“頹唐”、“觸目傷懷”等詞語的含義。
2、 整體感知課文,歸納中心意思。
3、 學習文章飽含深情的、樸素的語言。
。ǘ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誦讀,深入體會文中表現(xiàn)的父子情深。
2、 找出文章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仔細揣摩文中行動描寫的表達作用。
。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珍愛親情,增進子女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飽含深情的、樸素的語言。
教學難點:
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揣摩行動描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情況: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同學們一定耳熟能唱,但我也經(jīng)常聽到有同學把它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確實,父愛和母愛是一樣偉大的,只是父愛可能比母愛更深沉、更含蓄,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同樣能體會到。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于過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種職務!巴菩丁,用于某種責任。
奔喪(sāng),有關死人的事,名詞。奔喪,在外地趕回辦理尊親喪事。喪,別讀sàng,丟掉,失去。動詞。
躊躇(chóu chú),猶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舊的準則。迂,另意“迂回”,曲折、繞遠。
蹣跚(pán shān)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頹唐(tuí),精神委靡,意氣消沉。
瑣屑(xiè),指細小繁雜的事。
晶瑩(yíng),光潔透明。
2、學生朗讀課文。
找學生朗讀課文,最好分三個部分,找三個同學分別朗讀,提出朗讀要求。
二、引導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掌握結構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個部分,應怎樣分法?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三個部分的分界線,劃出三個部分后,歸納大意,要求用同樣的.語式(字數(shù)、結構形式大體相同),訓練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現(xiàn)在與回憶的分界線!斑@幾年來”是回憶與現(xiàn)在的分界線。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間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歸納如板書所示。
板書:
、匍_篇寄思 ②往事回憶 ③結尾懷念
如學生能用“背影”作線索概括,也應肯定:
①不忘背影 ②描寫背影 ③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按照文章敘事的層次又可以分成幾層意思呢?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中間部分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父子分別時的家境 第二層次:送行前父親的細心關照
第三層次:送行時看到父親的背影還可以有別的概括,比如:
中間部分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家境 第二層次:浦口送別
在第二層次“浦口送別”中又可以分為三個小的層次:
第一、細心照顧 第二、車站買橘 第三、車門話別
。3)在劃分段落層次時,應從開始就告訴學生,文章本身的結構形式是固定的、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劃分層次應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結構形式,但由于讀者認識的差異、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這就要作具體分析。
三、。引導學生弄清情節(jié)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1、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節(jié)連接起來并且貫串起來?
“背影”,F(xiàn)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樣用“背影”來貫串并連接全文的?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并隨時歸納。
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
本文在四處寫到“背影”。
這四處寫“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思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望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別背影)
第四次在結尾,淚光中再現(xiàn)背影。(想背影)
這四次背影的出現(xiàn),是怎樣隨著文章情節(jié)的推進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力的呢?或者說,文章對父親的回憶是怎樣以“背影”為線索連貫起來的呢?
可以做這樣的理解:
。2)作者為什么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并用它來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后集中發(fā)言,教師擇優(yōu)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于表現(xiàn)內(nèi)容的需要,體現(xiàn)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倏梢员憩F(xiàn)父親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用“背影”來表現(xiàn),最能體現(xiàn)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②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xiàn),結合文章內(nèi)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nèi)涵。
、鬯囆g視角的創(chuàng)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后,開拓了藝術表現(xiàn)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四、小結
父愛是深沉的,偉大的。當我們用心去感受父愛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父親,他就像巍峨的高山,具有博大的胸襟;他就像洶涌的大海,具有寬闊的胸懷。
五、布置作業(yè):
1、反復涌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二。
附:板書設計:
十一 背影
朱自清
難忘背影:點題 家境:禍不單行
父子 描寫背影: 送別前:細心關照 父親疼愛兒子
情深 (細致刻劃) 買橘子:周到入微 兒子憐愛父親
再現(xiàn)背影:思念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王維。
2.講析詩歌,清楚詩歌中的“征蓬”這個意象,能賞析頸聯(lián)。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1.導入: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影響了后來的文人墨客,特別是唐朝的幾位詩人,王維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王維的一首邊塞詩。齊讀題目《使至塞上》
2.簡介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
3.分析詩歌,理解王維的`特定心境。
解題:使:出使;(王維)出使到邊塞。
學生讀詩。個讀+集體朗讀
回答王維為什么出使?(用詩句中的詞回答)——問邊
單車欲問邊——出使時隨從很少。一般作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問,隊伍浩浩蕩蕩,而王維只是“單車”,為什么呢?
王維當時的背景資料:開元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二十五年,受張九齡提拔的王維也遭牽連,奉使赴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李商隱——《無題》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xiāng)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xiāng),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五、六兩句寫景,境界闊大,氣象雄渾。蘇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這一聯(lián)詩句由兩個畫面組成。
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
“直”:《坤雅》:“古之煙火,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鼻迦粟w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詞語,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體味本文準確的語言,學習幾種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朗讀,小組討論,教師啟發(f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和盧溝橋是石拱橋的杰作,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了解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學習幾種說明方法,體味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對說明方法的區(qū)分
【課前準備】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2、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課題引入生活中,你見過很多橋,這些橋各有各的特點,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兩幅圖片,說說這兩座橋各有什么特點?(投影拱橋和梁橋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中國橋梁的文章《中國石拱橋》。學生討論并回答它們各自的特點。
小結:橋梁有兩種形式,橋洞呈弧形,中間高起的叫拱橋;橋洞并不彎曲,橋身與水平面平行的叫梁橋。拱橋承受的壓力比梁橋大。就外形看,拱橋具有曲線美;梁橋橋式單調(diào)。我國的拱橋大多是用石塊砌成的。石拱橋具有外形美觀、橋身堅固、取材方便等優(yōu)點,所以我國橋梁很多是石拱橋。 1、激發(fā)動機 運用投影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盡可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
二、作者:茅以升。
看注釋①,了解作者的有關資料。
三、交代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教師進行學法指導:這是一篇說明文,閱讀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習說明文的方法,對象、特征、順序、方法、語言。
檢測字詞的預習情況。
2、教師范讀課文,并投影下列問題。
、僦袊皹虻目偟奶攸c是什么?
、谟靡痪湓捀爬慷味我,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③中國石拱橋很多,文章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重點說明的例子?
3、提問、啟發(fā)、歸納以上問題,并板書。
①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谟梢话愕絺別的邏輯順序。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典型杰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
③這兩座橋是我國石拱橋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備石拱橋的共同特點,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這兩座橋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獨拱,后者是聯(lián)拱,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選擇兩者可以互相對照,互相補充,說明中國石拱橋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的特點。
五、重點研讀“趙州橋“段落
本文先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又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做了具體說明。那么作為杰出代表,趙州橋和盧溝橋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樣說明的呢?
問題:
、僮髡呤前丛鯓拥捻樞蚪榻B趙州橋的?
、谮w州橋有哪些特點?
、奂偃缒闶菍в危埬愀鶕(jù)課文內(nèi)容和插圖,設計一段話,然后向游人介紹趙州橋的有關情況。
學生齊讀課文課文第4、5段,思考左邊的問題,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完成。
歸納:
、傧瓤傉f、后分說的順序。抓住“著名”“最古”兩個詞語,先概括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和寬;然后逐一分析橋身的結構特點及其科學原理。
、诠为毠埃还凹缂庸;拱圈拼成;結構勻稱。
、坌〗M交流,全班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和研討,我們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理清了本文的說明順序,領略了趙州橋這座獨拱石橋的獨特魅力。那么作為聯(lián)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又有哪些與眾不同的魅力呢?下節(jié)課探討。
七、布置作業(yè) :
A(學優(yōu)生):識記說明文知識,深入領會本課內(nèi)容。
B:(中等生):識記說明文知識。
C:(后三分之一學生):字詞小卷。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為了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進行說明。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部分,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趙州橋的特點?
過渡: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杰出代表,那么我們今天來看看作為聯(lián)拱石橋的杰出代表——盧溝橋有什么特點?(播放盧溝橋的圖片,投影本課時目標) 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內(nèi)容,回答提問。
二、合作探究:
1、小組內(nèi)交流所查找的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
2、對照圖片,參照課文內(nèi)容,小組研討盧溝橋與趙州橋的異同點。 學生齊讀第6、7、8段盧溝橋部分;小組內(nèi)交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思考左邊的問題,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
3.探討“盧溝橋”的特點及說明方法。
三、拓展延伸——齊讀課文后半部分
解放后,中國石拱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橋梁的畫面。
四、布置作業(yè):
A(學優(yōu)生):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座橋梁,畫出示意圖,并寫出簡要的介紹。 學生設計橋梁,畫示意圖,寫出介紹文字。
B:(中等生):完成練習冊。
C:(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第三課時
一、探討說明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教師講授
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
2.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教師引導
(1)舉例子:本文在我國的石拱橋中,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最具有代表性。
。2)列數(shù)據(jù):第4、5、6、10段都列舉了數(shù)據(jù)。
(3)引用古籍:第7段,馬可·波羅的游記,贊美盧溝橋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寫盧溝橋的外形,唐代張嘉貞《安濟橋銘》寫橋設計。“旅人橋”
。4)作詮釋:第5段“大拱的兩肩上……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5)作比較:第6段“永定河發(fā)水時……足見它的堅固”。
。6)打比方:第1、5段
。7)摹狀貌:第6段最后一句
3. 小結:
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性質(zhì)、特點、作用,闡明整理,使人們對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認識,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這就是說明文的特征。本文就是說明文特征顯著的.典范。
二、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 說明文要準確說明對象,語言運用要做到恰到好處。舉例說明:
。1)第2段中說石拱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是由外表到內(nèi)在,是從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即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來寫的。它們之間是遞進關系,詞語次序不可移動。
。2)第3段中說到旅人橋,用“大約”“可能”,是根據(jù)寫文章時僅能占有的資料,還不可能有更確鑿的證據(jù),如果去掉“大約”“可能”,就變成絕對的結論語氣了。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是對“到處都有”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處都有”,因為事實上不可能到處都有,這里用語準確。
。3)第5段“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可算”一詞表示估計,作者在說明事物特點時,既有一定的資料作依據(jù),但又有資料掌握不全的顧慮,故必須留有余地。這 是從時間上相對的說,不犯絕對的毛病。
2. 數(shù)字的精確,是說明文語言準確的一個重要方面。
如第6段對盧溝橋的介紹,從修建年代、長度、寬度、石拱數(shù)、甚至每個石拱的長度,都運用數(shù)字說明,使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了更精確的了解。
3. 第9段“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省”“巧”“高”三個字不僅用得準,而且用得精,位置絕不能變動。
△說明文中要準確運用詞語,這樣才能保證文章內(nèi)容的嚴密性,達到預期的說明效果。
三、布置作業(yè):
A(學優(yōu)生):完成課外說明文語段。
B:(中等生):書后習題
C:(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說明對象: 趙州橋和盧溝橋
對象特征:
說明方法: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 限制性詞語的使用:(大約、幾乎、左右……)
2. 運用數(shù)字說明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的]
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向往追求美好愛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即《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誦讀的要領,掌握誦讀技巧。
2、《詩經(jīng)》的內(nèi)容理解。
[教學時數(shù)]
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語設計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今天我們學習的二首詩均出自于《詩經(jīng)》。
二、解題
《詩經(jīng)》本稱“詩”,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郎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論語》說:“不學詩,無以言!闭既苏J為經(jīng)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詩經(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jīng)》,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三、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范讀課文,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
雎鳩(jiū):一種水鳥。
窈窕(yáotiáo):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這里指時時。寤,醒著。寐,睡著。
蒹葭(jiānji。禾J葦。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邊。
。2)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①題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鄄捎茂B章的形式,即重復的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転榱双@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
《關雎》寫的是詩人對河邊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愛戀。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
四、布置作業(yè),熟讀全文,口譯全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具體研習
1、從內(nèi)容上來說這二首古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表達了作者對所愛之人的思念。
《關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等句。詩人從夜不能寐到主動接近,表達了對采荇菜姑娘的無限傾慕和大膽追求。在《國風》中,最集中的是關于戀愛和婚姻的詩。在《詩經(jīng)》時代,在某些地域,對男女交往的限制還不像后代那樣嚴格,由此我們在這些詩中可以看到年輕小伙對美麗姑娘的大膽追求。
《蒹葭》“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暗雷枨议L”、“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說明愛的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巴鹪谒醒搿、“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意。
2、從總體上說,社會的制約是逐漸嚴格起來的,戀人們對自己的行動,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們在《國風》里看到許多情詩,詠唱迷惘感傷和可求而不可得的愛情。在后人看來,這也許是一種含蓄微妙的藝術表現(xiàn),但在當時,恐怕主要是壓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詩歌的藝術風格都不是無緣無故地形成的。明朗熱烈的風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產(chǎn)物;含蓄委曲的表達,總是感情壓抑的結果。
3、《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
《詩經(jīng)》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它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它往往用于一首詩的開頭。
《關雎》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時關雎和鳩,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
《蒹葭》里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繪在一個秋日的清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蘆葦叢卻呈現(xiàn)出冷寂與落寞的氣氛。
4、《詩經(jīng)》的語言特點。學生朗讀歸納,體會作用。
。1)詩經(jīng)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為主干?捎纱送葡耄敃r演唱的《詩經(jīng)》音樂旋律是比較平穩(wěn)的、簡單的。
。2)常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幾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只有少數(shù)的改變!遁筝纭啡3章12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tài),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xiàn)出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在現(xiàn)代歌曲中,還?吹竭@種情況,這說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過小組朗讀體會。
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音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在古漢語的規(guī)則中,這類詞匯扼抵是形容詞,所以也有助于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精彩美麗的自然。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例子,并體會其作用。《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xiàn)淑女向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tài),“輾轉”(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遁筝纭分械摹吧n蒼”、“萋萋”、‘采采”(疊字)形容蘆葦茂盛的樣子,為下文“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作了輔墊,渲染了氣氛。通過全體朗讀體會。
三、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識記古代文言實詞,積累常用詞意義。
2、用自己語言賞析詩歌,體會細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發(fā)揮想象力描繪浪漫的愛情場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chǎn)生愛慕之心,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蛾P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入《關雎》,欣賞一場古人的愛情戲吧。
二、誦讀,熟悉字音,結合注釋掌握文意
1、范讀正音。老師飽含情感朗誦或播放名家錄音。
2、學生齊讀、男女生分讀、個別誦讀。
3、解釋重點字詞,掌握文意(關關、洲、窈窕、好逑、參差、流、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友、芼)。
三、共同研討文意
1、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請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來。
明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學生創(chuàng)作并個別演示后,老師做總結示范:展示多媒體畫面,并伴輕柔音樂,深情描繪:“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2、《關雎》中有一句對心中戀人的贊美已成為贊美女性的'現(xiàn)代成語,請找出。
明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人又是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愛慕之情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
。ɡ蠋熅o接著翻譯此句)文靜美麗的姑娘啊,醒著夢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難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著她。綿長的思念啊,教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3、愛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見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膽地去追求美麗的姑娘吧。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展開愛情攻勢的。?
明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如此煞費苦心先“友之”:親近她,再“樂之”:取悅她。結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會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四、文學常識補充
1、“興”手法的運用。
一開始我們分析場景,大家也許注意到了,這些場景是分散描繪的,基本是一句場景一句敘事夾雜進行。這也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手法叫作“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例如開篇先言他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鳩鳴叫,引起所詠之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八铩迸c“所詠之詞”不是毫無關聯(lián),而恰恰是有共通點的。正如上例雎鳩的相互鳴叫與君子對淑女的愛慕是一致的。試從文中再找?guī)桌⒎治銎涔餐c。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時左時右采荇菜的動作和千方百計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2、重章疊句。
誦讀時能發(fā)現(xiàn),許多句子是重復出現(xiàn)的,這種手法有利于反復吟唱,以充分地表達出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參差荇菜”等。
五、布置作業(yè)
1、選取《關雎》中某一細節(jié)描寫,發(fā)揮想象,拓展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力求語言流暢。表現(xiàn)出特定的意境氛圍。
2、熟讀、背誦《關雎》,掌握課下字詞注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如果說《關雎》是一支完整的愛情進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場愛情馬拉松。誰能告訴我,馬拉松運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路途遙遠、艱險,需要耐力和持久的決心、勇氣,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努力不放棄。《蒹葭》便是描寫了對愛人不懈的尋找,讓我們來聽聽這場愛情告白吧。
二、誦讀、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1、蒼蒼伊人溯洄,且溯游萋萋晞湄躋坻采采,未已涘沚。
2、學生齊讀、男女生分讀、個別誦讀
三、賞析、思考下列問題組(四人小組合作)
1、詩人心中的戀人不知在何處,詩人尋找了幾處地方?
明確:三處“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請分別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
明確:“長”、“躋”、“右”。
3、詩人面對如此曲折艱險的路,又是什么態(tài)度?
明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四、能力拓展
1、任選《蒹葭》中的一節(jié),用優(yōu)美的語言重現(xiàn)詩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個霜凝霧罩的清晨,我又來到水邊,那蒼蒼的蒹葭在微微曉風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霧之中。我心中的戀人!你究竟在哪里。课以父冻鲆簧臅r光,跋山涉水,來到你的身旁。
2、比較《關雎》與《蒹葭》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相同之處?(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1)都用了“興”的手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2)都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參差荇菜”;“所謂伊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關雎》和《蒹葭》,或從《詩經(jīng)》中找篇詩歌,要求配樂,為詩歌比賽作準備。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概括聞一多演講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思想感情。
2、體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3、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2、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精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讀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進行新課之前,我先為大家播放一段視頻,請同學們觀看。(播放視頻)
同學們對剛才視頻中所演繹的歷史事件有了解嗎?誰能說一說?(請學生說一說,師補充)
同學們知道,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想要奪取勝利的果實,陰謀發(fā)動內(nèi)戰(zhàn),大肆暗殺愛國人士,李公樸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在7月15號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聞一多先生發(fā)表了演講,結果在當天晚上回家的途中慘遭殺害。于是這篇演講就是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這珍貴的最后一次演講。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閱讀課前導讀部分。(板書標題、作者)
從導讀部分我們可以看出本文與以往所學文章有所不同,這是一篇演講詞,那什么是演講詞呢?演講詞,又叫講演詞、演說詞,它常在各種大型群眾集會或較為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或者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演講詞具有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
二。檢查預習
請同學們自己給下列字注音,然后請同學讀一讀。
卑劣(liè) 污蔑(miè) 卑鄙(bǐ)
蠻橫(hèng) 賦予(yǔ) 挑撥離間(jiàn)
三。讀課文,析內(nèi)容
。ㄒ唬┗顒右唬簝A聽愛國心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思考:
1、聞一多先生演講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請學生先自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重音、停頓、語速和語氣等問題,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反復朗讀,然后展示讀給大家聽。
參考: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義正詞嚴地當眾揭露、痛斥_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2、聞一多先生在演講中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依據(jù)是什么?請從文章中找出答案。
參考:
。1)“他們這樣瘋狂地來制造恐怖,正是他們自己在慌。≡诤ε掳。∷运麄冎圃炜植,其實是他們自己在恐怖。
2)“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3)“歷沒有一個反 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
。ǘ┗顒佣浩肺鰫蹏
1、從聞一多的演講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李公樸、昆明人民和國民黨_分別是怎樣的感情?
同桌二人討論,積極回答。
參考:高度贊揚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的斗爭精神,對李先生的被殺表現(xiàn)得十分悲痛。痛斥了國民黨特務的罪惡行徑,面對面地揭露_的虛偽本質(zhì)。愛憎情感強烈。
2、由聞一多先生在演講中所表達的強烈情感,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參考:愛憎分明,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正義浩然等等。
。ㄈ┗顒尤汉献魈骄
聞一多先生強烈愛憎情感和堅決的斗爭決心是通過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的`?請結合具體句子談一談。
提示:從詞語的感情色彩、句式特點、修辭手法、語氣語調(diào)、人稱等角度思考。
參考:1.運用口語。句子略。
2、運用近義詞、反義詞等詞語。句子略。
3、運用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句子略。
4、運用反復、對比的修辭方法。句子略
5、運用語調(diào)抑揚頓挫的變化。句子略。
6、運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句子略。
總結: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情強烈,愛憎分明,富有戰(zhàn)斗力,富有感染力。
。ㄋ模┗顒铀模何艺f我心
聞一多先生的遺愿,上一代青年人已經(jīng)完成,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但在當今形勢下,仍然出現(xiàn)了日本侵犯我國的領土——釣魚島的事件,身為炎黃子孫,你能像聞一多先生一樣仗義執(zhí)言嗎?
小組交流,學生代表展示。答案略。
四?偨Y
聞一多先生雖已經(jīng)不在,但他的精神卻鼓舞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這里我們送給聞一多先生一段話,以此表達對聞一多先生的深深敬意。
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指示著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團火,照明了黑暗;引領著國人,危難里挺直胸膛。
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毀了自己!遺燼里爆出個新中國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07-05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2-07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案06-16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教案08-25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14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2-09
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教案12-17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案08-06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15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浣溪沙》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