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詩詞學習方法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古詩詞學習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古詩詞鑒賞10大規(guī)律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xiāng)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chuàng)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chuàng)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fā)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yōu)秀的古詩詞都創(chuàng)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梢姡プ∵@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xiàn)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xiàn)以后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lián)(一、二句)、頷聯(lián)(三、四句)、頸聯(lián)(五、六句)、尾聯(lián)(七、八句),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后產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發(fā)展于晚唐與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shù)不等、長短不一)、詩余(由詩歌發(fā)展而來)。根據(jù)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shù)”。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不同,是曲可在詞規(guī)定的字數(shù)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zhàn))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體接觸過,毋須多說。
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xiāng)、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于盛唐,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四、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chuàng)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郁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xiàn)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xiàn)實,真實地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游等。
浪漫主義:善于抒發(fā)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
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蕩。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代表人物:劉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種表達技巧
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xiàn)實客觀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虛景是詩人通過感覺、聯(lián)想或想象而虛擬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虛實結合往往是古詩詞意境的基本方法。
選材方面的反襯:古詩詞表達技巧中的反襯是相對“正襯”而言的一種表達技巧。在作品中為了使對某事物的描寫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對立的事物從旁陪補的方法。它與“對比”不同,對比的兩個事物間的關系是并列的,結果是突出對比雙方;反襯卻可以明顯地分出襯托的事物和被襯托的事物,突出被襯托的一方。
內容方面的動靜結合:有時可理解為“以動襯靜”,“動靜相對”。
結構方面的伏筆與照應:詩作者在讀者不經意處的暗示交代,使詩歌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
結構方面的對比:對比是指在作品中把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兩方面并舉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義,對于主題的表達也易產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意在言外,等等。
六、注意品味各種語言風格
古詩詞中對詞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內涵的深入解說,因此了解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很重要。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莊重、嚴肅與詼諧、風趣;形象、生動與質樸;簡練與縝密;含蓄與明了;犀利與平和;細膩、委婉與豪爽、熱烈。對語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鑒賞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詞、句:詩中的詞、句處在統(tǒng)一意境中,只有在詩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憶舍弟》的總體意境,就能正確理解“月是故鄉(xiāng)明”———因思鄉(xiāng)念故鄉(xiāng)而備覺故鄉(xiāng)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語法現(xiàn)象:為了合乎作詩詞的規(guī)則,所以往往有變式句存在。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詞中詞類活用現(xiàn)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種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
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
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夸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復等,都要求我們去注意。
八、注意關注詩歌題目
詩歌的題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線索。
如試題為“約客”,作者約人,對方遲遲沒有來,環(huán)境上“家家雨,處處蛙”的渲染,約了客人,怎么不來?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慮。
九、注意明察考題暗示
古詩鑒賞題后,往往會有一些注釋,填表式題目中已有內容實際上就是例題。
十、注意運用聯(lián)想、想象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式是聯(lián)想、想象。
如王駕的《雨晴》,作者沒有描寫鄰家院子景色,但寫了“蜂蝶紛紛過墻去”這一實景。如果考生緊緊依傍這一詩句,透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霧,會聯(lián)想到鄰家春色美不勝收,如此景致,連路人都會駐足觀望,更何況是喜花的蜂蝶呢!
古詩詞學習的四個技巧介紹
(一)注重語感。
閱讀作品,只有通過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一個缺乏語感的人,很難進行審美意義上的.鑒賞活動。優(yōu)秀作品,首先是以語言的直觀表達,形成強烈的明顯的“感覺”印象。對于古詩文,要引導學生反復吟詠誦讀,感受它的音韻和文氣,進入它的語境之中。
(二)展開想象。
想象,是指讀者的形象思維活動。文學作品通過個別反映一般,往往具有概括性。讀者在賞讀的過程中必須通過想象,去不斷擴大作品的生活畫面,從而獲得完整而豐富的形象美感,即從有限的描寫中推測、聯(lián)想,對原作品進行補充、擴展、聯(lián)系、對比的想象,在作者的頭腦中形成更加豐富、鮮明、豐滿的文學形象。
(三)深入體驗。
體驗,是指讀者的情感反應活動。文學作品的鑒賞,必須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場景去,從人物的喜怒哀樂中體會作者感情愛憎,感受作品所描寫的人物幸福與痛苦等。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強烈的情感反應,使文學作品收到應有的藝術效果。
(四)力求領悟。
領悟,是指讀者的理智認識活動,它是進行鑒賞性閱讀的高級層次。鑒賞作品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如果深入體味作品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的話,那么,領悟則是理智認識的要求與結果。只有達到情感與理智的高度結合境界,才能真正鑒賞出作品藝術描寫的深長意味。
高中語文古詩詞的背誦的方法
1.限定時間背誦
要求在規(guī)定的某個時間段內完成對某些內容的快速記憶。如果能夠配合適當?shù)臋z查就會強化背誦的效果,例如背誦之后的即時檢測。在學校里,教師采用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強制記憶。
2.形象化背誦
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詩的標志。因此,如果我們能在理解詩意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使一首詩所反映的畫面在頭腦中再現(xiàn)出來,記憶就會更加牢靠,背誦時就會流暢自如。
3.回憶背誦
朗讀有助于背誦,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單純重復,記憶效果還是欠佳的,的辦法是在朗讀到一定程度后,合上書試背,嘗試對記憶內容進行回憶,這樣能增強背誦的效果。這種嘗試回憶的方法還可在更廣泛的時間、場合中運用。
4.抓頭字背誦
背誦時常有這種情況,一些本來記得很熟的詩,突然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卡殼。這時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領頭字(或詞),就會很快地接上。這說明每句詩的領頭字,都具有誘發(fā)思維、幫助記憶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盡可能將它記牢。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常用的術語介紹
(1)表達方式:
、倜鑼(正面—側面,實寫—虛寫,動景—靜景,近景—遠景)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蟬噪”“鳥鳴”—動景,寫山林的“幽靜”;漢樂府《陌上!穼η亓_敷的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鼻八木涫钦婷鑼,寫羅敷的服飾美;后八句是側面描寫,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tài)。《望廬山瀑布》,前三句寫眼前所見,是實寫;第四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以銀河來比喻廬山瀑布,為虛寫。
、谧h論
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借代、夸張、排比、襯托、用典、設問、反問)
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用“綠”和“紅”良種顏色分別代替(借代)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的是反襯。
(3)抒情方式:
①直抒胸臆!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直接抒發(f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產生的情懷。
、诮杈笆闱椤!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惫嗜说纳碛霸絹碓竭h,最后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弁形镅灾(象征)!恫匪阕釉伱贰(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梅花”象征著不隨俗,出類拔萃、性格堅強的人,是詩人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寫照。
、芙韫胖S今(用典)“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繁華景象,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景,是實寫,寄予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萁栊蜗笳f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琴詩》(蘇軾)“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詩人從“琴”與“指”這兩個形象入手,通過兩個假設句和兩個反問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賴于主、客體的緊密配合”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
(4)描寫手法
、僖r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边@首詞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襯!儿o橋仙》(陸游)“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以“靜”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反襯。
、谔搶嵪嗌!昂s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鄙掀澳-闊”外,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
、垡謸P!堕|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毕葘懮賸D“不知愁”,后寫“毀”——先揚后抑。通過對少婦情緒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茕秩。本是國畫得一種畫法: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項背,以加強藝術效果。這種加強形象的手法,就是渲染。詩歌中則是指對環(huán)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白居易地《問劉十九》:“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地前三句,詩人盡情渲染:自己釀造的米就,為呈黃綠色,面上還浮有一些懸浮物,細如蟻;那酒正放在紅泥抹的小火爐上溫著,火爐是新的,紅的色澤;這時天快黑了,看來要下雪了。經過這一番渲染,最后一句的法問“能飲一杯無?”也就水到渠成,得到了突出。
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答題技巧
【第一步】準確解讀文本:在了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抓關鍵點:
(1)上看:看詩歌題目,圈出題眼(某一詞語),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再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
(3)中看:看全詩主體,每句圈出一兩個詞作為句眼,特別注意詩歌中的表現(xiàn)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如:孤獨自寂)。后部分一般運用議論、抒情手法,是詩的主旨。
【第二步】明了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小口徑問題什么答什么,大口徑問題一般要包括三個要點:
(1)采用的寫作手法:常見寫作手法(技巧)見后面所附四大類13小類。
(2)手法揭示的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點,或抒發(fā)(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種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內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應,虛實結合,先總后分,一問一答)
(注意:不同類型題目的三個要點的側重點不一樣,問什么則什么是回答的重點;且三個要點的順序要根據(jù)具體題目的類型有機組合。)
【第三步】詩歌鑒賞簡答題:根據(jù)題目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答題方法。
第一種類型:分析意象類(意象即詩中描寫的人、景、物)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哪些意象?
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或: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
注意詩歌中有固定含義的意象:
離別類:雙鯉、尺素(遠方來信),月亮(思鄉(xiāng)或團圓),鴻雁(游子思鄉(xiāng)懷親或羈旅傷感),寒蟬(悲涼),柳(喻離別留念或代故鄉(xiāng)),芳草(離愁別恨),鷓鴣鳥(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艱辛或離愁別緒),南浦(送別之地),芭蕉(離情別緒),燕(惜春或戀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變遷,或傳書敘離情或游子漂泊),關山(思家),長亭短亭(送別),陽關曲(送別的歌聲)。
情愛類:蓮(音同“憐”表達愛情),紅豆(男女愛情或友誼),紅葉(傳情之物)。
人格類: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殘敢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潔),松(傲霜斗雪堅守節(jié)操),
悲情類:梧桐(象征悲涼),烏鴉(衰敗荒涼),杜鵑鳥或子規(guī)(象征凄涼哀傷或思家思歸),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滅),猿(悲傷)。
其它類:昆山玉(人才),折桂(科舉及第),采薇(隱居生活),南冠(囚犯),柳營(軍營)。東籬(高雅,潔身自好)
形象型題
設問方式:
、龠@首詩以什么為詩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畫了什么形象。
、诳坍嬓蜗筮\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③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
、苄蜗笏憩F(xiàn)的情感特點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詩詞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詩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詩詞的形象,要根據(jù)詩詞描繪的具體物象或畫面識別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與景的交融,進而理解詩人寄托的思想感情,體會形象蘊涵的哲理。通常從形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動靜等角度進行分析。
答題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總體特征和意義,并以此為“中心論點”,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征,結合詩句內容對這個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論證。
答題要點:
①什么樣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坌蜗蟮囊饬x(詩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蘊涵的哲理。)
示例:問: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迸c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頭深藏碧傘中。”兩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試簡析兩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情感特點。
[答]擬人表現(xiàn)手法。杜詩的“綠荷”因“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低沉;而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詩歌的表達技巧往往表現(xiàn)在三大方面: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
表達方式是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見的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其中抒情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抒發(fā)了女詞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茍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為!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fā)了文天祥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氣概。
間接抒情常見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顧名思義就是借助景物來抒發(fā)情感,《憶江南》中詩人白居易借助于“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xiāng)的魂牽夢繞、久久不忘!度鐗袅睢分欣钋逭諏Υ汗獾牧裟钕e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間已是“綠肥紅瘦”的景象來抒發(fā)的。
【高中語文古詩詞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03-24
高中語文實用的學習方法10-31
高中語文趣味學習方法歸納10-26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解讀指導12-25
高中語文實用的學習方法技巧10-31
高效的高中語文學習方法09-23
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題型答題技巧09-13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之文學常識03-23
高中語文學科學習方法指導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