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什么被稱為史圣
司馬遷,字子長,生于龍門,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司馬遷為什么被稱為史圣,希望有所幫助!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龍門夏陽人,即今天的陜西韓城縣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可考。他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一生主要活動在漢武帝時期。他的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學識廣博,深通天文歷算,喜黃老之學,立志以繼《春秋》修史為己任,這些都給司馬遷以很深的影響。
司馬遷十歲隨父到長安后,開始學習古文書傳,并向當時經學大師董仲舒學習《公羊春秋》,向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qū),所到之處,考察風俗,訪尋古跡,采集傳說,了解風土,接觸各方人物。
此后,司馬遷又因為侍從武帝,巡狩封禪,游歷了更多的地方,這些實踐活動豐富了司馬遷的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擴大了司馬遷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觸到廣大人民的.經濟生活,體會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這些考察見聞為他后來著作《史記》做了良好的準備。
元封三年即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使他有機會讀遍皇家藏書處石室金柜收藏的文史經籍,諸子百家及各種檔案史料!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奠定了司馬遷以后著書立說的厚實基礎。
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司馬遷支持修改秦漢以來的顓頊歷為夏歷的工作后,開始撰寫《史記》。五年后,因替戰(zhàn)敗將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觸怒武帝,獲罪下獄,并受腐刑。
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xù)發(fā)憤著書,至五十三歲時終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記》。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通史的恢宏先河,在史學上有著重大的貢獻,對后世史學影響深遠。
《史記》上起黃帝,下至漢武,記載三千多年間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fā)展變化,真實反映了上古社會是全貌,是上古史的總結。全書包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五千六百字。
《史記》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塑造人物,通過眾多歷史人物的生動形象,展現出各個歷史時期的巨幅畫卷,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因此我國后世文人學者無不奉《史記》為楷模,小說戲曲更多從中選取題材,至今不衰。故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位巨人,后人為紀念和祭祀他修建的司馬遷祠,位于陜西省韓城市南十公里處的芝川鎮(zhèn)龍亭原半山上。整座祠廟東視黃河,南臨深溝,北一峭壁,西枕梁山。芝水,慮水從旁而過,氣勢磅礴。
登上司馬坡之巔,眼前雕梁畫棟,身旁古柏參天,風光迷人。穿過漢太史司馬祠木牌坊,邁步石條鋪就的司馬古道,再踏上青磚砌成的朝神道,然后攀登99級石階,方可跨入祠院。祠院內古柏林立,花木竟秀。
寢宮中司馬遷塑像長須飄拂,雙目炯炯。獻殿廊柱上木刻對聯:“剛直不阿留得正名凌霄漢,幽而發(fā)憤著成史記照塵寰”,高山仰止,拜謁史圣的道路正是史圣精神的寫照。
司馬遷祠院內陳列著歷代文人墨客憑吊司馬遷的詩文石刻和石碑,有的陳列在享殿中,有的鑲嵌在享殿和寢殿的墻壁上,甚至木冢上,牌坊的基座上也有。這些碑文成為研究偉大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及其光輝著作《史記》的寶貴文化遺產。祠后是司馬遷墓,墓體用青磚鑲嵌,嵌有八卦磚雕。然而乾坤方向顛倒,似乎在駁斥封建帝王不明事理,獨斷專橫。
【司馬遷為什么被稱為史圣】相關文章:
王之渙被稱為什么10-17
楊貴妃為什么被稱為美人10-22
李賀為什么被稱為“鬼才”11-05
李賀被稱為什么呢11-27
關于摩詰居士王維被稱為什么12-11
劉禹錫的詩作 為什么劉禹錫被稱為“詩豪”11-28
楊萬里的詩被稱為什么11-07
張九齡為什么被稱為文壇宗主11-27
張九齡為什么被稱為張曲江11-25
南宋楊萬里的詩被稱為什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