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品】游兵馬俑作文匯編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游兵馬俑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游兵馬俑作文 篇1
今天,很早我就被媽媽叫醒了,因為我們要乘坐六點整的k1034次火車去西安。我三下五除二地洗漱好,蹦蹦跳跳地和媽媽出發(fā)了。
我可是第一次坐火車,心情好激動。上了車,好家伙,里面人真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座位。
到了西安,我們轉乘306路公交車前往臨潼兵馬傭。到了兵馬俑景區(qū),面前一塊半圓形的巨石上刻著大大的繁體“秦”字,再往那邊瞧瞧,一個木牌上標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往里面走去,竟然還有長長的一段路。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二號俑坑,里面是一個大沙坑,躺著許多兵馬俑的碎片,我很是失望。媽媽請了一位導游阿姨給我們講解。阿姨告訴我,兵馬俑的第一位發(fā)現(xiàn)者是一位姓楊的'農民。二號坑發(fā)掘時全是一堆碎片,考古學家把它們一片一片地粘起來,這才成為我們看到的兵馬俑。遺憾的是我們來晚了,只看見了考古學家的工作場地,沒有看到他們怎么修復文物的。
阿姨又帶我們去了最大的一號坑。一進去就看見秦始皇宏大的軍隊,排著整齊的隊伍,就像解放軍整齊的方陣,讓人感受到了幾千年前秦朝軍隊的威武氣勢。我本來以為兵馬俑只有玩具那么小,但實際上它比我還高大呢!我從心里感嘆:古人真了不起!
最后,阿姨帶我去了三號坑,那是一個作戰(zhàn)指揮部。我很好奇那里怎么有一些無頭俑?阿姨告訴我兵馬俑是頭和身體分開做的,然后粘和起來才成為完整的人形。因為當時起義軍殺過來了,這些俑的頭還沒有做好或者來不及安上就匆忙掩埋了起來。阿姨還告訴我們一共有四個坑,四號坑尚未發(fā)掘,原因是它是個運糧草的空坑。一號坑最大,三號坑最小,高度都是5。40米……
看完兵馬俑,我了解了很多的歷史知識,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我要好好學習,參加祖國建設,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和美好!
游兵馬俑作文 篇2
今天天氣格外炎熱,今天又是重要的一天,我們將來到世界十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入口處,我們駐足聽解說員解說:"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博物館里面除了兵馬俑就是各式各樣的戰(zhàn)車了。雖然這些戰(zhàn)車都是銅馬車,但造型各異。” 順著解說員的話語,我看到第一輛馬車是四匹馬在前,車身呈梯狀,車夫頭上有一把平平的大傘,活靈活現(xiàn)。第二輛馬車的輪子縮小,車身是一個小房子,只不過房頂很平。另外和兵馬俑一起的陪葬物還有秦嶺青銅鼎、秦嶺青銅鶴等面積最大的一號坑里,站在前面的兵馬俑穿的是布衣服,后面的則是穿鎧甲的,這是級別分配。據(jù)說兵馬俑剛出土時是彩色的,后來氧化了,才變成了現(xiàn)在的'灰色。因為多次展出,兵馬俑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最早出土的兵馬俑是在水井里的。一位老先生去打水,結果撈上來了一個又重又硬的大家伙---這就是兵馬俑。秦始皇生前被保護,死后他的陵墓也被保護,應該是有史以來最享受的人了。
遠眺秦始皇嶺,一片碧綠。草坪之上是大山,大山之下又是草坪。誰會想到這里藏著這樣的寶藏呢?
秦兵馬俑啊!你是西安的驕傲,更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你引起了世人的矚目,有著"20世紀考古史上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的美稱。你吸引著中國、外國的廣大游客,讓他們也來目睹你的光彩,讓中國更加輝煌。
游兵馬俑作文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李玟。我是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很高興為大家服務,希望我能給大家?guī)碛淇斓穆糜误w驗!這次我們去西安臨潼參觀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在此請大家注意不要損壞文物,不要破壞公物,讓我們的文化遺產變得更加美麗!好了,秦兵馬俑到了,各位朋友們排著隊下車,我會在車下等各位,然后我們一塊參觀。
朋友們請看,兵馬俑是不是特別整齊有序?猜一猜兵馬俑的俑坑有多少平方米?是的,它有2萬平方米,相當于5個足球場那么大呢!俑坑里有兵馬俑約8000多個,每個都個性鮮明。敲,那尊武士俑面帶微笑,像剛剛打打完勝仗回來的樣子;看,那尊騎士俑瞪大眼睛,仿佛在怒視敵人……秦兵馬俑是如何建造出來的呢?傳說秦始皇快離世的'一個月前,他命令手下的將領去給他建造許多的兵馬俑。始皇帝子所以建造這么多的兵馬俑,是因為他想在他思后也有生前那樣強大的軍隊,讓他永遠有著至高的權利。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雖然我們只在短暫的時間內參觀了兵馬俑,但是秦兵馬俑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永遠都會刻在我們心中。讓我們銘記這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兵馬俑吧!
游兵馬俑作文 篇4
秦始皇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轟動整個世界。暑假到了,我嚷著讓爸爸帶我去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看一看兵馬俑到底都長什么樣子?終于,爸爸有三天假期,開著車帶著我和媽媽、爺爺、外婆自駕車到西安旅游。
到了西安,我們的第二站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進了博物館大門,我迫不及待地跟著解說員馬阿姨一起快步地走到了秦始皇帝陵文物成列廳,我們先看到了秦始皇的銅馬車一號車,這是一輛仿制車。這輛車又名立車、高車,車馬長225厘米,車通高152厘米,總重1061公斤。車前駕四匹馬,車廂是橫長方形,車廂較低,四面敞露,車廂里立著一個高杠銅傘,傘下有一個御手俑。車上配有銅弩、銅盾、銅箭等兵器。這輛車看上去就像現(xiàn)在的警車一樣威嚴、帥氣。除此之外,文物成列廳里還成列著各種秦始皇的陪葬品,這些文物都非常精致、非常珍貴。
緊接著,在解說員馬阿姨的帶領下,我們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了一號坑。映入眼前的“敢死軍”兵馬俑,他們穿著威武的鎧甲,證明秦始皇的“敢死軍”很壯大。中間是核心兵力,左翼和右翼都是拿刀槍的重型兵力,后面是一排排威風凜凜的戰(zhàn)車,讓我驚訝無比,我的腦子蹦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秦始皇要設置這么隱蔽的軍隊?秦始皇選派的工匠是怎樣設計這些秘密的機關的呢?……馬阿姨把她所知道的答案都告訴了我,讓我吃驚不已。一號坑觀看完以后,我們又來到三號坑。三號坑位于一號坑的西端北側25米處。它現(xiàn)在被考古學家認為是一、二號俑坑的指揮部,坑洞比一、二號俑坑小得多,每一個角落都有衛(wèi)兵站崗,不許任何人進入軍營,每個陣營都有大將在兩側來回巡察?赐耆栙缚又笓]部以后,我們又走進了二號俑坑,它是三個俑坑中的精華,俑坑的東北端是由332個弩兵組成的'方陣,中間是160個跪射俑,四周是172個立射俑。這種排列方式與弩兵的特點有關,一立一跪,讓敵人無機可乘。
暑假的西安真是無比熱辣,就像進入了火爐一般。但是,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國古人是多么的厲害。同學們,你們是不是心動了呢?那就趕緊和家人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去參觀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吧,它絕對會讓你驚嘆不已。
游兵馬俑作文 篇5
8月5日,我們全家去西安參觀兵馬俑,那是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為什么叫兵馬俑呢?因為有兵傭和馬車傭。
兵馬俑里面的兵傭下有一塊石塊,這樣它們就可以穩(wěn)穩(wěn)當當?shù)牧⒅。兵馬俑的兵傭有的笑好像在說:“我們一定能贏;”有的很嚴肅似乎要打一場大戰(zhàn):有的神氣十足仿佛打了勝仗。那些兵傭各色各樣,惟妙惟肖,而且這成千上萬的兵馬俑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十分的逼真和真的'人一樣。
這么多的兵馬俑排成一個個方陣。這個隊伍最前面的叫敢死隊簡稱前鋒、隊伍中間的叫中鋒,那些對著墻的叫側鋒,在隊伍后面的叫后衛(wèi),最后面還有替補。所以這個隊伍由前鋒、中鋒、后衛(wèi)、替補組成的。我仿佛看到了秦始皇率領著一支強大的部隊馳聘沙場,所向披靡,統(tǒng)一了中國的情景。
怎么分辨兵傭的等級呢?根據(jù)頭飾,發(fā)紋,配飾可以區(qū)分出來,普通士兵不帶冠,扎發(fā)髻,有的戴布制或皮制小帽,按照鎧甲來分,傳扎甲的是普通士兵,穿魚鱗甲的一般為將軍。 你看這位兵馬俑人高馬大的而且盔甲上的花紋多、鞋的前面翹的很高、頭個還帶了個帽子。應該是大官。
望著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不由的贊嘆起古代勞動人民來,多少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壯觀的兵馬俑。
游兵馬俑作文 篇6
幾年來,在校訊通上我們聆聽著小伙伴成長中的小故事,收獲成長的喜悅,今天我就給同學們分享一下我今年春節(jié)的快樂。
大家看到我發(fā)的照片了嗎?那就是我游秦兵馬俑的留念照!大年初八,我姑姑帶我去了西安,雖然這是我第二次去了,但我還沒去過兵馬俑,聽我姑姑說要帶我去,我心里忍不住高興起來。
似乎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兵馬俑,在我心里它是個神圣的神秘的偉大的地方,一直對它向往之極,所以這次在到那里之前我特意上網(wǎng)查了查兵馬俑的資料。哦!兵馬俑是西安出土,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兵馬俑有三個坑,共有大概兩萬平方米以上,差不多相當于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介紹的內容太多了,看著這些資料我更加迫不及待地要親眼目睹它的壯觀。
我們從臨潼住宿的賓館乘公交車到了兵馬俑,公交到站了,我疾奔下車。走了一段小路后,幾棟仿古的建筑映入我們的眼簾,上面寫著“兵馬俑一號展廳”的篆體,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想:“兵馬俑是什么樣子呢?……”我緊緊地追隨在一名導游后面,仔細地聽她給我講,今天我的注意力格外認真,耳朵聽她給我講,眼睛照著導游所講的.對號入座,隨著她給我講的,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走進了最大的一號坑,一號坑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一排排,一列列,有六千多個。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每一個神態(tài)、動作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將軍俑,他們身材健壯,頭戴紫金冠,身披披風,手拿神劍,很是威武,一看就是武功高強,鞋子翹得很高,那時鞋子翹得越高說明官職越高。再看武士傭,手拿利刃,身高1。7米,一看像是殺敵無數(shù)的人。然后,我走到這些兵馬俑的旁邊,仿佛能聽到他們的呼吸聲。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二號坑、三號坑,他們都沒有一號坑那么壯觀,三號坑是指揮部,但也是每個坑有每個坑的特色,這些兵中有騎兵、文兵、官兵、武兵、弩兵等……他們都是把頭發(fā)便道在頭頂上。二號坑由四個方陣構成,跪式和立式的弩兵個個手持弩弓,目不轉睛地注視前方,張弓待發(fā)。步兵一手持盾防御,一手持矛攻擊,眉宇間仿佛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四個方陣組合為曲尺陣型,攻防兼濟,應變靈活。
兵馬俑,是我國舉世聞名的景區(qū),也是中華人民智慧的象征,他向人民展現(xiàn)了以往秦國強大的力量,我看得不愿回去,真想有一天再來看看祖國的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
游兵馬俑作文 篇7
寒假里,我和爸爸來到西安參觀兵馬俑。望著一號坑中一列列整齊排列的兵馬俑,我仿佛聽見了兵馬俑的低語,回到了幾千年前的古老王朝。
那時,我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泥土,直到有一天,秦始皇下令修建始皇陵,我才被能工巧匠們塑造成了精美絕倫的兵馬俑。經過風干,我被送進了溫度高達4000攝氏度的窯中。一個個同伴在我身旁爆裂,化為碎片,我死死咬著牙關,終于度過了這難熬的時間。我是幸運的,我,經歷千錘百煉,蛻變成了兵馬俑。我自豪,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
隨著一聲封陵,我的.頭頂從此覆上了厚厚的土層,俑坑從此暗無天日。歲月變遷,我佇立在地宮中,默默見證一個個朝代建立、興盛、衰敗、滅亡;我頭頂上的土層也一天比一天厚。在這黑暗且安靜的地方,我默默地佇立著。如果沒有人發(fā)現(xiàn),我將一直佇立下去。直到后來,我聽見了鉆土機的聲音,聽見了泥土爆裂開的聲音,聽見了久違的說話聲……我終于得以重見天日,雖然亮麗的外表早已丟失在時間的長河中,但現(xiàn)在,我接受著成千上萬游客的參觀,展示著千年前的繁榮昌盛,我是多么自豪!
誰能想象這成千上萬的兵馬俑是這樣被制造出來的?誰又能想象它們在這過程中,經歷了怎樣一番錘煉呢?我望著這些兵馬俑,若有所思,在學習與生活中,我們不也正像這兵馬俑,經歷著風雨嗎?一個人,只有經歷過挫折與失敗,才能獲得寶貴的成功。一個國家,只有贏得人民的尊重與敬佩,才是真正的強國。而我的祖國媽媽,完美地詮釋了這些。我愿和祖國媽媽一起努力,一起進步!
游兵馬俑作文 篇8
國慶,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地陜西臨潼參觀兵馬俑。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部隊,秦始皇希望他死后這些兵俑還可以繼續(xù)守衛(wèi)他的江山。
十月的午后,陽光依舊刺眼,但還是無法阻擋我們與秦俑這次穿越歷史的約會。走過一條彎彎曲曲的林蔭小道,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氣勢恢宏的兵馬俑博物館。
我們首先走進了一號館,一號館是三個館中最大的,這里展示的是一個以戰(zhàn)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憑欄俯視,東端3列步兵俑面向東方,是軍陣的前鋒;后面接著戰(zhàn)車和步兵相間的38路縱隊構成軍陣主體;俑坑南北兩側和西端各有1列分別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橫隊,是軍陣的翼衛(wèi)和后衛(wèi)。好一個大秦國兵陣,他們披堅執(zhí)銳,軍容嚴整,勢不可擋。剎那間,我的耳邊似乎響起了陣陣戰(zhàn)鼓和軍馬的`嘶叫聲,眼前浮現(xiàn)出喊殺震天、戰(zhàn)馬嘶鳴的古戰(zhàn)場,這就是一號館的震撼。
還沒從一號館的震撼中回味過來,我們又來到了二號館。
二號館位于一號館北側約20米處,是秦俑坑中的精華。特別是里面騎兵俑,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腳蹬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持弓,活靈活現(xiàn)表現(xiàn)出一個行動敏捷的騎兵。
還有那工藝精細的彩繪銅馬車,它主體為青銅鑄造,造型逼真,是我國出土文物中制作最精良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最大青銅器。雖然穿越了上千年,但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還是那么逼真。
駕駛著戰(zhàn)車的御手俑,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戴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仿佛在戰(zhàn)場上馳騁廝殺,為秦始王統(tǒng)一六國而征戰(zhàn)。
那精致的做工,那逼真的眼神,那天衣無縫的結構!真佩服古代工匠的精致手藝!
還在感嘆二號館的神奇,三號館已在眼前。
三號館在一號館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夾道的環(huán)衛(wèi)隊形排列,象征古代的軍幕,是軍陣的指揮系統(tǒng),是三個館中規(guī)模最小的,但是它卻是最高指揮部。他們衣著華麗多彩,飄逸非凡,突顯出他們等級、身份,以及在兵馬俑中的與眾不同。他們圍在一起仿佛是在開作戰(zhàn)會議,謀劃戰(zhàn)役,繪制統(tǒng)一六國的作戰(zhàn)計劃。
終于到了告別兵馬俑的時候了,我的腦海全是兵馬俑的影子,與他們這次穿越時間的會面,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兵馬俑還有許多沒有講完的故事,深深地埋在黃土高原下,仿佛在向我們現(xiàn)代人訴說著他們輝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