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朗讀者十二期青春的觀后感
【1】朗讀者十二期青春的觀后感
北京時間5月6日晚,央視《朗讀者》迎來第二季最后一期節(jié)目。在這場以“青春”為主題的朗讀中,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也受邀參與錄制和朗讀。
與主持人董卿對話時,郎平將自己運動員生涯刻苦訓練以及去年里約奧運會率隊攻堅克難的事跡娓娓道來。
您如果聽郎平的述說,也就不難理解她為什么選擇勃蘭兌斯的作品《人生》來朗讀了。
里約率隊摘金,她暴瘦14斤
去年里約奧運會,郎平熬夜看錄像,經常只能吃方便面充饑!皼]辦法,下一輪的對手很晚才結束比賽。我們的工作相當繁忙,做夢都是比賽的畫面。不過吃泡面也沒變胖,大家都說我瘦了、臉尖了,結果一稱體重,比奧運會前瘦了14斤!
盡管運動員時代歷經輝煌,但郎平很少向弟子們提及自己的高光時刻,“其實我更多地是屏蔽那段歷史,這是為了更好地站在教練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年苦練,她曾被球砸到腦震蕩
“勝利了,勝利了,是夢這是夢嗎?我只感覺我們場上六個隊員是那么默契,那只球那么聽話,任我們隨心所欲,站在球場的中國隊告訴人們,她們無所畏懼!
董卿深情讀出上世紀80年代郎平寫的一段文字,把時針撥回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摘金的場景,“當時無論中國的國力還是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都跟歐美差一截!
郎平則回憶道:“我身高1米84,要擱現在的中國女排肯定找不到位置,但當年在隊里是數一數二的。不過,歐美強隊又高又壯,我們要請一些男陪練幫忙,他們的扣球又快又重。記得有一次,有個教練站在高臺上扣球,前排攔網判斷錯了,那球啪地打我臉上了。當時我覺得臉不是疼,而是‘爆’了。后來一看,瞳孔都放大了,腦震蕩!我現在記憶力不好,可能跟那個球有關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訓練枯燥,超負荷……
但回顧那段青蔥歲月,郎平坦言自己是幸運的,“我還打排球,覺得特別幸運。在女排這個集體,遇到這么好教練和隊友,女排最輝煌的時候我參與了,我還是主力隊員,覺得特別幸福。”
郎平獲贊“場上戰(zhàn)神,場下女神”
節(jié)目中,惠若琪、魏秋月、徐云麗和袁心h4位女排隊員也登臺了。董卿讓她們每人用一句話說說心中的郎平。
惠若琪言簡意賅,稱贊郎導是“場上的戰(zhàn)神,場下的女神”。
魏秋月則說,郎導“有非常小女人的一面”,“去年奧運會我們都要戴驅蚊的手表,郎導用的是Hello Kitty牌子!
袁心h說:“對我們而言,郎導不僅是偶像,還是很好的榜樣。”
徐云麗直言,郎導是“一個能夠帶給我們希望、光明和力量的人”。
隨后,四朵金花朗讀了詩人流沙河的《理想》(節(jié)選),謹以此篇獻給郎平以及女排的前輩們。
《理想》(流沙河)|節(jié)選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
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
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
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理想使你忘記鬢發(fā)早白;
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
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
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
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
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來,以后要當心!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郎平深情朗讀《人生》
壓軸環(huán)節(jié),郎平朗讀了丹麥文學家格奧爾格勃蘭兌斯的《人生》,謹以此篇獻給一直支持中國女排的人。
《人生》(勃蘭兌斯)|節(jié)選
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它至多不過有一百來級。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過很慢。攀登本身沒有任何困難,而在每一級上,從塔上的t望孔望見的景致都足夠賞心悅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無論近處或遠處的事物都會使你目光依戀流連,而且瞻望前景還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了。
通常是一個人一年登上一級。當他走完十級登上一個新的平臺后,對他的祝賀也就更熱烈些。每一次人們都希望他能長久地攀登下去,這希望也就顯露出更多的矛盾。
這樣,大多數被稱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了。
然而這里還有一個地洞,那些走進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年復一年。
他們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宮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并樂此不疲,甚至忘記了歲月是怎樣逝去的。
這就是他們的一生,他們從事向思想深處發(fā)掘的勞動和探索,忘記了現時的各種事件。他們?yōu)樗麄兯x擇的安靜的職業(yè)而忙碌,經受著歲月帶來的損失和憂傷。當死神臨近時,他們會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的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
對于那些在一生中永遠感到饑渴的人,渴望著征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專注于攫取更多的領地,得到更寬闊的視野、更充分的經驗。
他們是不知足的,不可測的,強有力的。他們保持著青年的全部特征:愛冒險,愛生活,愛爭斗,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著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
【2】朗讀者十二期青春的觀后感
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各方好評不斷。在2月18日第一期節(jié)目播出后,該節(jié)目在豆瓣上的評分就已經高達9.0分,在微博熱門話題榜上連續(xù)兩小時排名第一,張梓琳、許淵沖等嘉賓的名字紛紛登上微博熱搜,許淵沖先生多部作品也登上當當圖書板塊熱搜榜……《朗讀者》收獲了觀眾“零差評”的好口碑,被追捧為“綜藝節(jié)目的一股清流”。
將值得尊重的生命與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
《朗讀者》采用“明星結合素人”的嘉賓陣容,既有著名作家麥家、企業(yè)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們熟悉的名人,也有來自四川金堂縣的周小林、殷潔夫妻倆這樣的普通百姓。節(jié)目將他們的人生故事與文學佳作相結合,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边@是節(jié)目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中的開場白。
“做《朗讀者》,一方面是因為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應該承擔起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另一方面是我個人的興趣,我對文學很感興趣,同時對人也很感興趣!倍湔J為,“從《朗讀者》中像是尋找到了其高吻合度,因為這檔節(jié)目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讓時代背景和個人興趣同步共鳴!
總導演之一田梅認為,真誠是《朗讀者》最大的特點。事實證明,“非市場化手段”一樣能夠贏得收視率與口碑雙豐收。當下,藝人參加真人秀綜藝的片酬水漲船高是公認的事實,但田梅認為,《朗讀者》在邀請嘉賓時更多是靠真誠與情懷而非其他,“很多人是花錢請不來的,比如馬云先生,他很愿意參加我們的節(jié)目”。
“節(jié)目為觀眾打開了斑斕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類共通的,它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睂τ谶@樣一個清新脫俗又平易近人的節(jié)目的走紅,另一位總導演劉欣并不感到意外,他認為隨著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級,文化類綜藝確實迎來了“突圍”的時機,“直擊觀眾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感動,才能引發(fā)最大程度的共鳴,做到這點很難,但是卻很重要!
從文學出發(fā),走向情感和生命體驗
飽含書卷氣,是這檔綜藝的另一顯著特征。朱自清在《文學的美》一文中寫到:“文字的藝術,材料便是‘人生’!碑斠粚碜运拇ǖ钠胀ǚ驄D念起《朱生豪情書》中的語句,“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愛”,我們很難不被感動;翻譯家許淵沖已96歲高齡,卻仍堅持每天工作至凌晨三四點,說到動情處,他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記住了多少日子”,我們心中也很難不起敬意。
“理學家朱熹說,凡讀書需字字讀得響亮。朗讀是一種學習方法,但更多時候,朗讀也是傳播思想、傳遞情感、傳承精神的一種手段。通過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風化人,也正是我們做這個節(jié)目的初心。”董卿表示。
文匯報首席記者王彥談道:“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jié)目不疾不徐的節(jié)奏中漸次打開!
為了讓《朗讀者》能擁有期望中的獨特氣質,董卿邀請了北京奧運會閉幕式導演陳維亞、作家劉震云、導演陸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劃,還邀請了著名作家鐵凝、王蒙、余秋雨、馮驥才擔任文學顧問。在朗讀者的選擇上,不管公眾人物或普通人,唯一的標準是必須具有閱歷和感染力,這樣才能很好地勾勒出文字所描繪的情感。而至于讀什么,節(jié)目策劃之一的劉震云認為:每個人都有朗讀的原動力,他們讀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么要讀這段文字,這段文字會與我們產生怎樣的共情。說到底,《朗讀者》想做的是從文學出發(fā),走向情感和生命體驗,將每個人連接到一起。
文化類節(jié)目未必“冷”
“我參加《朗讀者》,是因為看了第一期以后,聞到了它的氣息,這是一個在泛娛樂時代下的反時尚節(jié)目。如今我們正缺少這樣的節(jié)目!惫(jié)目嘉賓麥家說,“《朗讀者》讓你可以感覺到它在向經典致敬,那種莊重性正是時下所需要的東西!
目前,每個省會城市的電視臺都有一兩檔自稱為“金牌節(jié)目”的綜藝節(jié)目,各地方臺也或多或少“跟風入市”,砸錢做綜藝、搞真人秀,但真正值得一看的節(jié)目卻寥寥無幾。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發(fā)文點評:“如今越來越多沒營養(yǎng)的綜藝節(jié)目占據了市場的主體,而《朗讀者》卻別具一格,‘慢下來’用朗讀做電視,這才是真正稀缺而有價值的電視文化!独首x者》證明文化類節(jié)目未必‘冷’!
“其實文化類節(jié)目該怎么突圍,我覺得首先還是我們期待著整個社會的大環(huán)境有所改善!倍湔f!独首x者》節(jié)目組除了把這份對精神文化的尊重移植到節(jié)目中來,還在節(jié)目之外扛起了更多責任。節(jié)目組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設置的流動朗讀亭引起很大反響。作為節(jié)目的一個“強設置”,在劉欣看來這能起到情感上的紐帶作用,“走到朗讀亭,借助朗讀,把我們每個人聯(lián)系到一起”。而這也是節(jié)目貼近性的一種體現,他說:“我覺得很多人都有傾訴情感的欲望,我們只是幫他們找到了一個出口而已!
【3】朗讀者十二期青春的觀后感
今年第一季度,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集體走紅,而其中最紅者莫過于董卿擔任制片人的《朗讀者》。但打造這樣一個文化爆款并不容易,4月7日,董卿在國家廣電局總局例會上向全國廣電同行介紹經驗,形容籌備之難時稱:“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
弘揚優(yōu)秀文化責無旁貸
節(jié)目火了之后,董卿接受了許多媒體的采訪,很多記者會問同一個問題:“你怎么會想到做這樣一個節(jié)目?”
對此,董卿以自己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采訪為例:“單霽翔院長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另外四座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你看這五個博物館所在的國家,正好是聯(lián)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這說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博物館,還當不了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當然他最后一句話有些玩笑的意思,但細細去體會,真的有道理。一個國家的自信最終是文化的自信,文化是更加持久、更加基本、更深層的力量。作為國家媒體,弘揚和傳播優(yōu)秀文化,責無旁貸!
要學會低下那已經習慣了高昂的頭
話雖如此,在娛樂真人秀的擠壓下,文化類節(jié)目招商并不容易。董卿形容,當初籌建《朗讀者》之難是“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為此她和同事調侃“現在明白了吧,做制作人要學會低下你那已經習慣了高昂起來的頭!
除了錢,真正困難的還是“怎么樣讓文化節(jié)目引發(fā)大多數人的參與和共鳴。”為此,董卿和模式研發(fā)者以及國內的眾多學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研究“《朗讀者》誰來讀?讀什么?怎么讀?”最后大家形成的共識是,朗讀者的情感、所要朗讀的文本的寫作者的思想、聽節(jié)目看節(jié)目的觀眾情感,這三種元素要和諧凝結,一定要凝結起來。
所以,觀眾看到:麥家很糾結地講述完他和他父親、他和他兒子這兩代父子之間掙扎的故事之后,再來讀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許淵沖老先生,他講一個人一輩子重要的.不是活過了多少日子,而是記住了多少日子,之后再來讀林徽因;得了罕見疾病的“企鵝人”夫婦,依然樂觀、依然相愛、依然行走在路上,這樣一對年輕人講完他們的故事之后,再來讀同樣一直在路上的三毛……這個時候,文字的魅力就產生了疊加效應,充滿了感染力。
曾經被許淵沖拒之門外
朗讀者第一個火起來的人物是96歲的翻譯家許淵沖先生。董卿坦言,在第一期推出這樣一位“高冷”的人物當時確實有顧慮,“96歲的翻譯家,翻譯的是什么?唐詩宋詞莎士比亞。他一切的標簽都是高大上的,都距我們很遠。但做了兩次采訪后,我們發(fā)現這許先生是一位特別單純樸素、特別豐富而有趣的人。所以我們決定:這樣的朗讀者要放在第一期。要讓觀眾知道,這個節(jié)目做的是什么!
有趣的是,正因為老先生至情至性,沒少讓導演吃苦頭。董卿介紹,“第一次約許老先生的錄制時間是在2016年的夏天,后來不得不推遲。第二次確定的錄制時間是2016年的冬天,又沒錄成。第三次,2017年1月終于真的要開始錄制了,再去請他,老爺子不搭理我們了,他覺得我們是騙子、沒信用,完全把我們拒之門外。導演團隊只能今天抱著果籃站在人家門口,明天抱著鮮花站在人家門口,終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節(jié)目播出第二天,許老爺子的譯著就直接沖上了當當網的熱搜。他告訴我們,他家的電話成了24小時熱線,為什么是24小時,因為他有很多學生、親朋好友在國外。媒體蜂擁而至要采訪他,老人家的回應特別可愛:‘我在《朗讀者》里面表現完美,不會接受任何采訪。’”
不要低估“年輕人”
節(jié)目如愿火了,但讓董卿最滿意的卻是年輕人和新媒體對這檔節(jié)目的贊許。據統(tǒng)計,節(jié)目播出了7期,閱讀突破10萬+的公眾號文章已經有132篇了;喜馬拉雅客戶端的收聽量是1.79億次;相關視頻全網播放4.97億次,“別人問年輕人為什么這么喜歡《朗讀者》,我說年輕人為什么不喜歡《朗讀者》。他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富裕、更加開放、更加文明的社會,現在的90后、00后,能夠接收到更多信息,受到了更好的教育,這兩條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沒有審美和判斷力,只是我們之前很自以為是地低估了他們,一味以為他們只熱愛某一類節(jié)目!
“我記得李宗盛有一次聊天的時候很憤怒,他抨擊一些流行樂團的創(chuàng)作只限于口水,他說如果你只給聽眾吃豬食,那時間久了他們就成豬了。就像許淵沖先生,96歲的老先生,很多熱愛他的年輕觀眾可能只有26歲,有差距嗎?當然有,這當中隔著70年呢,一定是有年齡差距的。那我們要做什么,媒體人要做的就是在年齡差距之外,找到認知的統(tǒng)一!
“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
經驗分享最后,董卿以作家畢飛宇的錄制為例講述《朗讀者》對于細節(jié)的認真,“那次錄到凌晨兩點多,但效果一直不滿意,因為燈光我覺得太過花哨。畢飛宇讀的是自己獲茅盾文學獎的《推拿》中的一個片斷,獻給他的父親,他父親雙目失明恰巧是在他寫完《推拿》后。這個世界上會有這樣的事情?他寫《推拿》寫的是盲人的故事,他這部書寫完兩天后,他的父親眼睛完全看不見了。他在節(jié)目現場把這段朗讀獻給他的父親。所以我說要調整燈光,要和他的內心、情感、朗讀更匹配。燈光調了很長時間,到凌晨兩點多,大家覺得很過意不去,但畢飛宇沒有絲毫怨言,興致勃勃。結束之后他給我發(fā)了一條短信:我在歐洲讀過,在美國讀過,在印度讀過,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朗讀。我們一定要讓中國的觀眾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頓飯,是耳朵飯!
“我特別感動,他的這句話也讓我想到了我很喜愛的巴金先生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绻忻襟w人的工作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所有的堅持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義的!
《朗讀者》的三點啟發(fā)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總結點評了《朗讀者》給電視人的三點啟發(fā)――模式、情懷、主持人內功。
第一個關鍵詞是“模式”!啊独首x者》通過模式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個節(jié)目不只是讀書節(jié)目,先是講述人生故事,故事講到了情感的高潮點之后,才來用文藝作品抒發(fā)當事人的情懷。這個節(jié)目不是不講究朗讀者的朗讀技巧,而是更講究參與者的真情實感!
第二個關鍵詞是“情懷”!昂芏嘧龉(jié)目的人一開始想到的就是經濟收入,沒有經濟收入,再好的想法都會放棄,但做文化節(jié)目首先要有情懷!兑娮秩缑妗返谝患竟(jié)目是裸奔的,其實董卿的《朗讀者》也同樣,有商業(yè)贊助和廣告收入,但是很艱難。聽說有商家想要在這個節(jié)目上投廣告,但董卿認為那個產品和這個節(jié)目不匹配,就果斷拒絕了。”
第三個關鍵詞是“主持人內功”。“董卿說有每天閱讀的習慣,每天睡覺前大概有一小時的讀書時間,是多年保持的一個習慣。她的手機、iPad是不拿進臥室的。我覺得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是她日積月累后能夠爆發(fā)的基礎。主持人要想主持好節(jié)目,要想體現出獨特的氣質,離不開內在的修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詩書,想裝出來是不可能的!
【朗讀者十二期青春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朗讀者第十二期觀后感06-05
《朗讀者》第十二期觀后感05-06
朗讀者第二期觀后感01-12
朗讀者觀后感第二期11-26
朗讀者第十二期觀后感800字06-11
朗讀者第二期觀后感600字02-15
《讀者》的讀者08-05
董卿朗讀者第二期觀后感范文07-15
朗讀者青春觀后感范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