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何以為家》觀后感范文
電影《何以為家》講述的是12歲小男孩贊恩,起訴自己的親生父母生下了他和幾個兄弟姐妹們卻沒好好撫養(yǎng)他們的故事。下面是關于電影《何以為家》的觀后感,讓我們來感受這部看似荒誕卻打動內(nèi)心的電影。
《何以為家》觀后感1
《何以為家》被提名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黎巴嫩電影從一場法庭戲開場,通過人物口述來梳理整個故事,插敘講述了一個約12歲黎巴嫩男孩贊恩的悲慘故事。
影片根據(jù)敘利亞難民兒童贊恩的真實經(jīng)歷改編,以12歲男孩的視角講述了在直線距離我們約6974公里的黎巴嫩底層民眾的生存掠影。
贊恩出生于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兄弟姐妹7個,與父母擠在一間破舊的閣樓里生活。贊恩和弟弟妹妹們沒有身份,也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毆打。
片中的這對父母把孩子一個接一個生出來,卻從未以愛的名義去保護和愛惜,反而把孩子當做自己求生的工具,甚至責怪其為妹妹報仇的兒子。
12歲,對于孩子來說本來享受著家庭的愛護與童年的快樂。但對于弱小的贊恩來說,不僅無法上學,還要上街賺錢養(yǎng)家,甚至還得忍受父母不時的謾罵的毆打。
反觀這對父母呢?無力負擔起養(yǎng)育和教育責任的同時依舊不停生育,為了幾只雞便拿11歲的妹妹被父母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最后懷孕慘死,徹底引爆了贊恩的憤怒。他拿起刀奔向兇手……
贊恩在監(jiān)獄里通過電話熱線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控訴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一個家,將他們告上法庭。
“我想起訴父母!
“為什么要起訴父母?”
“因為生了我!
當這一幕出現(xiàn)的時候會有許多父母會無法理解,為什么孩子不感恩卻反過來責備自己?
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嗎?
《何以為家》的前半段描述了贊恩的家庭背景和生存現(xiàn)狀,后半段則描述了贊恩離家出走后暫時得到了年輕黑人媽媽的憐憫庇護,可沒多久年輕黑媽被抓后贊恩不得不獨自艱辛照顧小黑娃。
一個連自己都三餐不保的12歲孩子卻還時刻想著照顧一個未足歲的孩子,只因為曾經(jīng)短短幾天的庇護,如果連這樣的舉動都算不上感恩的話,那什么樣的行為才算感恩呢?
《何以為家》不僅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更在“生育癌患者”臉上狠狠地甩了兩巴掌。
幾千年的文化沉淀,造就了中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和“多子多福”等傳統(tǒng)觀念。在壓抑了三十年之后許多中國人終于放開了肚皮,義無反顧投身進了生育浪潮。
但在這股浪潮里我們看到了許多個為了生而生的家庭,他們無視自己的年齡、無視經(jīng)濟承受能力,甚至是無視自己該有的責任就把孩子生了出來。在新生兒出世的那一天,不僅僅帶來了喜悅和希望,更伴隨著巨大的責任?赏陴B(yǎng)育的過程中,愛與責任時常是不到位、甚至是不對等的。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yè),因為成為父母不需要考試,也不需要經(jīng)過孩子的同意。但為了一己之私就把孩子生下來,讓他們經(jīng)歷人世間的苦難卻不給予他們愛與關懷,是何等的殘忍。
片中經(jīng)歷一切苦難的贊恩,最后法庭上發(fā)出了他憤怒的吶喊:“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yǎng)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生而不養(yǎng)”是贊恩對自己父母的控訴。贊恩在流浪時,與埃塞俄比亞單身母親相處,深刻感受到自己父母與這位母親的強烈對比。
延續(xù)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父母的責任又是什么?
若連給孩子一個身份的證明都沒有,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解決,周邊充斥著家暴、童工、販賣兒童,那么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來受苦的父母,與惡魔有何區(qū)別?
贊恩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懂得用盡全力對愛的人負責,他不像父母那樣用貧窮和低賤當做身不由己的借口,盡管生活讓他一次次紅了眼眶,但他始終堅毅,始終倔強,獨自和命運抗爭,最后獲得挪威永久居住權,兄妹開始了求學之路,一家人開啟新生活。
何以為家?唯有愛和責任才能成全一個家。
《何以為家》觀后感2
看過《何以為家》,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唯有悲傷足以治愈悲傷。
本片根據(jù)主人公真實經(jīng)歷改編。在我看來,是一部文藝現(xiàn)實片。以一個大概12歲的小男生贊恩(主人公)為主線,講述一個有父母生,但沒有父母養(yǎng)的一段悲劇。
本片沒有濃墨重彩的描述悲傷的故事。反而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錯覺。雖然全篇都是悲傷的鏡頭,但給人的不止是悲傷,還有更多的是感恩。至于具體感受,還是因人而異。
小男孩12歲,已經(jīng)開始忙于生計,還要照顧弟弟妹妹,在這些事件里,他從未笑過,他有些叛逆,但依然做著這些事。小男孩為了保護自己最愛的妹妹,和家人抗爭,最后激憤離家。那個爭執(zhí)的長鏡頭里,我看到了兩種人的縮影,他們堅硬的碰撞,卻無力改變?v想整個影片,任何一方的理由,你都能找到一定人性的點。他們只是力量微薄,無力反抗。然后愚昧的一代代的傳承,也因此,讓小男孩11歲的妹妹死于孕期大出血。
在法庭上,那個商人說,我的岳母也是這個年紀出嫁生孩子,他不知道會變成這樣。當時我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語的情感,當鏡頭切給男孩母親時,她雙眼含淚,眼神低垂,我發(fā)現(xiàn)這不是這個女人的錯,她只是一個縮影,一個社會的縮影。當你發(fā)覺,整件事情,它是一種無形的“傳承”時,僅僅只是這一個原因,就已經(jīng)讓人無比動容了。
個12歲的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要逃離這種生活,他經(jīng)歷了種種事件,努力生存,他能自己想辦法掙錢,也能拿起石頭砸門,還能和父母反抗斗爭,同時也能用鍋打節(jié)奏,唱歌哄埃塞俄比亞女人的孩子,并且不到最后一刻他都沒有放棄那個因為媽媽被抓而留下來的小孩。他用鏡子的反射看別人家的動畫,他好幾次看著校車上的孩子,投去一種渴望。影片的很多細節(jié),都看得出他靈活,聰明,大膽,善良,最重要的'是即使生活這樣不堪,他依然對未來報有希望。所以因為人物的特性,讓現(xiàn)實的殘酷突出的額外明顯。他的年紀本該享有教育的權力的,生活如此沉重的負擔,不該他來承受。
電影中還有很多觸動人心的畫面,我不想再冗長的一一說明,在故事結束時,我只是覺得有些傷心和難過,以及有一些讓人深思的東西。但當我看完第一個彩蛋時,知道這個故事里大部分的事件都是這個主演的小男孩親身經(jīng)歷過的,我的眼淚就無法忍住了,這個時候的感受,加上剛剛經(jīng)歷過影片中發(fā)生的一切,只要再稍微回想一下,你的難受就像達到一個頂點。但是讓我情緒崩潰甚至出現(xiàn)抽泣時,卻是因為看到第二個彩蛋,因為小男孩在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身份,就是海報中那個笑臉的照片,并且已經(jīng)開始接受教育了。情緒的失控,只是因為找到了一種安慰,就像是熬過苦痛后看到曙光,人們很容易喜極而泣,難以自抑。
看完影片后,我只想寫下:
愿,世界和平。
愿,世界公平。
哪怕只是多那么一點點!
《何以為家》觀后感3
故事是以回憶性手法講述的,情節(jié)很緊湊,一步步的剝開,露出事情的真相,那悲慘的身世,與他那不屈的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從小的經(jīng)歷讓他內(nèi)心變得堅強,以至于后來發(fā)生的事都沒有令這個小男子漢流淚。
雖然日子過得窮苦,但是也樂得苦中作樂,就如用鏡子看動畫片那片段,加上自己的配音,活脫脫一部重制版的動畫,逗的娃娃不亦樂乎。一些小聰明也看得出他小時候經(jīng)歷了多少事情,才成長的如同大人一般睿智,或許是狡猾。
我喜歡贊恩,喜歡他的擔當、堅毅和頑強。年僅12歲的他是個好哥哥,無時無刻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妹妹,我有個姐姐,大體能感受到那樣一種兄妹情;年僅12歲的他是個男孩,更是個未成年男人,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沒輕易向命運低頭。即使一個人帶著約納斯也沒有輕易拋下約納斯。
觀影結束以后,我回想起自己12歲的時光。12歲的時候,我在為可以合法的騎自行車上學而沾沾自喜;12歲的時候我心里基本只有自己;12歲的時候我心中還有很多純粹的夢。
故事的結局相對完美,直到最后,贊恩在警察局拍自己的證件照,當鏡頭定格在了他的笑容時,我淚水止不住的流。
電影是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現(xiàn)實中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或許對他們無法直接施以援手。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社會比他們不知道優(yōu)越多少,愿我們好好工作或創(chuàng)業(yè),來回饋親人跟朋友的愛。
《何以為家》觀后感4
今天和同學去電影城看前兩天剛上映新片“何以為家”,我們當時在選擇看啥電影時候,就看到這部在豆瓣評分挺高就購票了,其實也不知道其中內(nèi)容是什么樣,我當時想著評分這么高電影,應該不會太差,結果確實是如此,看完給我感覺真是一部好電影,值得肯定,很有教育意義。
電影開頭就講述了在法庭上12歲左右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卻并沒有盡到養(yǎng)育之責。他們親生父母生了八個孩子,贊恩是家里長子,古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卻在贊恩身上體現(xiàn)淋漓盡致,一個才12歲小男孩竟然要承擔了無數(shù)生活的重壓,贊恩看到其他人上學來回樣子,贊恩很是羨慕,于是跟父母親說:‘’他想去上學,父親顯然是不想讓他去,怕他去了因此丟掉現(xiàn)在工作(贊恩在一家商店打工),而母親是同意他去,理由是他去學?梢越鉀Q吃飯問題而且還可以從學校帶好多東西回家,母親還說要是擔心商販發(fā)怒辭了他,可以讓贊恩多做幾個小時工,最后也不了而之,贊恩也沒有去學校讀書,我當時看到這里時候贊恩父母親想得都是他們生存問題,我能站在道德制高點說他們做法是錯的嘛,當然我也不會說他們是對的,顯然我并沒有身處這樣環(huán)境,也沒有資格去過分評頭論足,但是我還是想發(fā)表自己意見,既然當初沒有能力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時為何要生下來呢?
人生的一部分經(jīng)歷和我說,這個世界本身就想惡的人或者極惡之人,唯利益之上是人的本性,但我沒有理由和立場去批判。也沒有一邊錯的體制(除了少數(shù)極端)。貧窮或許是原罪,而我也無法去責怪貧窮。所以我開始有了深深的無力感和頹感。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其實更像紀錄片,但是它比紀錄片更加具有觀看性和戲劇性。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也很豐滿,戰(zhàn)爭,宗教,生育權可能還有更多。但在我認為貧窮依然是原罪。
“我要起訴我父母”這句海報上驚到我的話在看完電影的時候才明白它背后的意義?赡芊捎肋h不能加上養(yǎng)不起卻一直生,生下來其實便算是犯罪這一條規(guī)定,但是在我認為它的的確確就是犯罪,相對于孩子來說的罪。也許有人反駁,說就算法律可以加上這條,它對無知的生育癌夫妻肯定是隱形的存在,這個時候我當然也說不了什么。但是我還是覺得這種想法需要被普及。
看的時候一直在驚嘆小男主的演技,為什么細微之處都可以那么真實。因為看之前并沒做功課,所以在看到片尾結束才發(fā)現(xiàn)他演的一直是他自己這個事實對我產(chǎn)生暴擊。讓我本來沒出來的眼淚一下子沒控制住。
何以為家,對贊恩來說哪里才是屬于他的家,家這個詞應該是給人溫暖,可是對于贊恩來說家是冰冷的,他沒有家?偠灾@部電影真是直擊人的心靈,影片后面注釋了該故事大部分是真實的,就是以這個小男孩親身經(jīng)歷再現(xiàn)當時社會底層的人掠影,當生存與罪惡之間選擇,后者不見得是一種罪。有時候很多事情我們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其實在這個世界某地方或某個角落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愿所有像堅強地贊恩那樣的人都能被世界呵護以待。不,我應該希望這樣類似事情可以越來越少,愿世界上所有善良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電影《何以為家》觀后感】相關文章:
《何以為家》觀后感06-21
何以為家觀后感10-27
何以為家觀后感05-08
何以為家觀后感08-26
何以為家觀后感09-25
何以為家觀后感10-21
何以為家觀后感范文06-12
《何以為家》觀后感范文09-27
《何以為家》觀后感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