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范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1
《伊犁河》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回族母親,把并不是自己親生的漢族小男孩養(yǎng)大,視如己出,卻要在孩子16歲時,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親身母親的出現(xiàn),改變了一切,為了兒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她寧可一人孤獨,忍痛逼孩子回到親身母親身邊發(fā)展。之后的每一天,她都期望著,有一天,丈夫和兒子都能回到家中?墒屡c愿違,當兒子和丈夫回到家中,可她卻患了絕癥離開了人世。
然而,電影是一場人生的濃縮。在新疆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中,我們已經(jīng)習慣從一部電影或一篇文章中去了解一個民族的風俗人情及他們內(nèi)心的豐富情感。這部電影不單單講述母愛的偉大,還教育我們民族團結對社會跨越性發(fā)展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我生活在一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中,在工作中我們團結一致,齊心協(xié)力,全心全意為各族患者做好服務;在生活中我們相敬如賓、互幫互助,其樂融融,親如一家!作為VIP外二科的一員,我感到榮幸,我感恩生活在這樣一個繁榮富足和平美好的時代;我感恩和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著不同的文化。
作為一名青工委副書記,我也將喊著“民族團結,從我做起”的口號,盡我所能廣泛宣傳動員全力量,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的生動景象,讓民族團結一家親像陽光一樣照耀在我身邊各民族朋友的心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成為民族團結的踐行者,人人爭當民族團結的模范,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2
4月21日,新疆哈密市法院組織干警觀看了新疆本土電影《伊犁河》,影片以真實感人、細致入微的故事情節(jié),讓干警們潸然淚下的同時,也讓影片中流淌出的民族團結的精神浸潤著每位干警的心田。
據(jù)了解,影片《伊犁河》講述了電影講述了伊犁河邊回族養(yǎng)蜂人法圖麥收養(yǎng)漢族小棄嬰的故事。作為孩子的養(yǎng)母法圖麥沖破血緣、民族的阻礙,將漢族棄嬰阿爾薩視為己出,含辛茹苦地養(yǎng)大。
在阿爾薩親身母親出現(xiàn)之時,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未來,毅然逼孩子回到親身母親身邊,選擇自己孤身一人的生活。當兒子再次返回身邊時,卻不幸身患絕癥離世。片中感人情節(jié)隨著片中美景緩緩流出,就像伊犁河水,時而湍急時而沉緩,使觀眾與劇情互動、同步悲喜。
觀看完電影后,干警們紛紛表示,民族團結的大愛正是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今后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做民族團結踐行者,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弘揚新時期新疆精神。
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3
“新疆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區(qū),伊犁又是這個核心區(qū)的支點、向西開放的.門戶。紀錄片《伊犁河》就是以伊犁河為載體,用國際化視野、紀錄片創(chuàng)作方式,真實記錄大河兩岸普通百姓生活發(fā)展和變化的中國故事。”紀錄片《伊犁河》總撰稿張海龍說。
人類文明都孕育于河流,新疆更是如此。張海龍曾擔任新疆廣播電視臺拍攝的16集大型紀錄片《塔里木河》總撰稿。同為新疆最重要的兩條河流,《伊犁河》怎樣才能拍出不一樣的味道,對張海龍而言,無疑是一次挑戰(zhàn)。而他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給伊犁河定位。
2016年年末,張海龍乘機來到伊犁進行前期調(diào)研。因為第一次來伊犁,他好奇地打開手機中的“航旅縱橫”APP,想看看伊犁在什么位置,他發(fā)現(xiàn)了很有意思的兩幅畫面!霸谥袊貓D上,伊犁位于祖國的西北角?墒钱斵D換為世界地圖時,伊犁則位于亞洲的中心!睆埡}堈f。
伊犁河谷在兩幅地圖中的位置,讓張海龍找到了伊犁河的定位,這就是亞洲之心!耙晾绾友刂粠б宦返姆较,一路向西流淌,最終匯入巴爾喀什湖。更有意思的是,我們在巴爾喀什湖發(fā)現(xiàn),這里的湖水一半是咸水一半是淡水,雖然這屬于自然奇觀,背后的寓意卻是萬物共生。
《伊犁河》的關鍵詞正是萬物共生。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共生、游牧與農(nóng)耕的共生、人與自然萬物的共生、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的共生、各民族之間的共生,在最后一集《不問西東》中,則以霍爾果斯為切入點,講述國與國之間的共生!睆埡}堈f。
塔里木河和伊犁河給予張海龍全然不同的感受。他說:“如果說塔里木河有一種濃郁的氣質(zhì),伊犁河則明亮而歡快!
調(diào)研中,張海龍發(fā)現(xiàn),伊犁河谷各個縣市沿著伊犁河構成一個城市群。“這種規(guī)模的城市群,在新疆,甚至在中亞也十分罕見。這樣的城市群,完全可以成為中亞最有發(fā)展?jié)摿Φ囊。同時,伊犁河谷又是新疆和全國向西開放的國際大通道。因此,伊犁河不僅是伊犁人的伊犁河,更是中國的伊犁河!睆埡}堈f。
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4
真實是紀錄片的靈魂與核心,故事化敘事是紀錄片講好故事的關鍵。
“內(nèi)地人看伊犁,會被這里的美震撼,但風光好的地方有許多,再好的風光,你可能只愿意看一遍,而只有人好,你才會一次次地來這里。紀錄片也是如此,人物的命運,人物的情感,才是觀眾最關心的。《伊犁河》作為一部現(xiàn)實題材的紀錄片,正是講伊犁人的故事。《伊犁河》中的人物,都是最普通的百姓,講述的是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薄兑晾绾印分破耸逭f。
如何講好故事?講誰的故事?2016年10月,攝制組在伊犁河谷展開調(diào)研。通過當?shù)匦麄鞑客扑],攝制組初選了60多個人物,經(jīng)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了40多人作為拍攝對象!半m然伊犁有不少名人,但選擇人物時,我們的著眼點就是普通百姓,用平凡人的故事,來講述新疆的發(fā)展和變化,講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他們生活中的巨大變化。當然,會根據(jù)每一集的主題,選擇不同的人物。拍攝時間跨度比較長,可能會從春到冬!笔逭f。
“因為時間有限,每個人物都需要提煉出精華。比如第一集《以夢為馬》中的天馬少年阿合交力,就是抓住幾個點,賽馬比賽、他對于未來的憧憬、他在賽馬過程中享受到的是一種怎樣的快樂。一般來說,每個人物故事會有4個動情點,平均2分鐘就有一個!辈讨緞傉f。
在《以夢為馬》中,阿合交力從一個失敗者,最終成為賽馬比賽的冠軍。其實在拍攝前,蔡志剛并不知道阿合交力會奪冠,甚至在最初,阿合交力并不是蔡志剛認為最合適的賽馬手。
“阿合交力是昭蘇馬場喀爾坎特學校馬術特長班的老師喬春江推薦的。當時,我覺得他的年紀偏大,想找一名年齡更小的孩子,喬春江卻說,阿合交力一定可以獲獎。于是,我們選定了他?墒,從春天一直拍到秋天,當2017中國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游節(jié)開幕前,阿合交力在參加的所有比賽中一直沒有獲獎,讓我們十分糾結,可已經(jīng)跟拍了半年時間,我們也只能希望他在天馬國際旅游節(jié)的馬術比賽上獲獎。但直到比賽的前兩天,由于阿合交力狀態(tài)不佳,一直沒有馬主選擇他當騎手。這時,我們有些緊張。如果阿合交力不能參賽,他的故事就缺少了最重要的部分。于是,比賽前一天,我找到一位馬主,請他將選定的騎手換成阿合交力。奇跡發(fā)生了,這匹馬好像與阿合交力心有靈犀,在比賽中率先沖過終點,阿合交力獲得冠軍。那一刻,我們都激動地哭了!辈讨緞傉f。
【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相關文章:
紀錄片伊犁河觀后感07-14
《伊犁河》觀后感范文01-02
紀錄片觀后感10-08
紀錄片《看見》觀后感01-19
紀錄片《華爾街》觀后感01-19
紀錄片極地觀后感08-23
紀錄片沖天觀后感09-12
地理紀錄片觀后感09-06
紀錄片家園的觀后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