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八洞村》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八洞村》觀后感1
彌漫山間的薄霧、航拍下呈鏡面的梯田、旋轉在盤山公路上的黃色小車、飄浮云間的矮寨大橋,一只威武帥氣的公雞站在屋檐上抖擻羽毛,下過雨后干凈窄巷——清新,就像清明過后,大地變得翠綠,空山新雨后的純凈。
近期,單位組織收看了《十八洞村》,還未收看時,想應該是一部“政治色彩濃厚的教育片”。但是當屏幕中的美景出現(xiàn)時,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一位永遠在田間插秧的主角、一位每當想女兒時就喝酒“唱歌”的啞叔、一位張口閉口“娶媳婦”的年輕漢子、一位整天坐在門欄上望天“想要兒子”的落魄男子、一位吃了一段時間苞谷飯的護林員,這樣一群楊家班的精準識別貧困戶,在駐村干部的帶領下,組成了一支脫貧攻堅隊伍,也是影片的主人公。
整部片子,看到的是人間溫暖和大愛,溫暖而感動。很多鏡頭是在路上奔跑,沾滿稻田里泥土的膠鞋在山間的小路上急切奔跑——只為攔截拉著菜刀去找拐走女兒的男子的楊英蓮,只為追趕怕因自己被氣走的駐村干部……兒子多年前帶走的母親陪嫁的三把板凳,在多年后依舊完好無損地帶了回來;麻妹重復了三遍臺詞:“小南瓜,我們永遠守著你。你活一歲,我們活五十歲;你活五十歲,我們活一百歲;你活一百歲,我們活一百五十歲”,既是搖籃曲,又是祖父母愛的誓言。
整部片子,帶著農村的質樸感,多出了很多不用硬凹就浮出來的萌點,充滿著詼諧:駐村干部小王第一次進村,并不認識路,直沖沖地開著車來了,至山前,沒路了,遇見一拉著牛的大叔,問大叔如何進村,大叔淡淡地說了一句“背著車進去”;主角楊英俊斗志昂揚,帶著隊伍脫貧時,妻子麻妹難得幽默地說“你自封為班長,為什么不封個連長當當”;小王到楊懶家去,說“這是我見過的單身狗里最亂的家”,楊懶似夢似醒地反駁“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麻妹給小王講述火屋上的板凳經過多年的煙熏結實得很,楊英俊說了一句“擠火車會擠壞”……諸如此類,忍俊不禁。
整部片子,看到是尊重。導演并沒有去渲染楊家班的貧困戶生活的“窮困”,反而更多筆墨去描寫他們從一開始的不認同、不配合,到后來的反思,積極響應,感受到了導演給予被幫扶的對象尊重;楊英俊帶著楊家班的貧困戶們愚公移山、填土造田,讓他們當回“農民的樣子”,是對中國8億多農民的尊重;鏡頭里的智障小姑娘永遠穿著一身干干凈凈、粉粉嫩嫩的衣服,是給予特殊家庭的尊重;鏡頭里楊英俊最多的場景就是插秧,楊懶面對修路占了自己的田土時的流淚,是對于土地的尊重。
整部片子,流露的是淳樸的生活氣息。十八洞村里的人自給自足,每頓一碗酸魚、一碗辣椒、一碗酸面、一碗苞谷燒,一口架在柴火上的鍋,這就是生活;偷樹人看上好的樹材,可以做屋梁的那種,不經主人同意伐去,然而禮性不能少——一瓶酒、一塊紅布包裹幾張鈔票,就放在樹根那兒,這是流傳的“砍屋梁”習俗;對于楊懶和村里人舉行絕交酒的場景“反光的地面倒映著藍天,中間一張長桌一只雞,村里的長老們以一種凝固的姿態(tài)占據著長桌的周圍”,這是流下來的規(guī)矩。
整部片子,展示的是一種包容。鏡頭里的十八洞村既有白色的小樓房、也有木制的老房,整體構成一副和平安寧的小村;施又成提著兩大桶酒——請鄉(xiāng)親們喝酒來彌補曾經欠鄉(xiāng)親們的水,鄉(xiāng)親們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唱歌,給予其冰釋前嫌后最真摯的祝福;當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殘的時候,留守鄉(xiāng)村的人們更多的不是怨念,而是對一方水土割舍不下的鄉(xiāng)情,還有對兒女們越飛越高,越過越好的期盼。導演并沒有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審視鄉(xiāng)村被城市蠶食的失落,沒有刻意煽情,而是以克制、包容的情緒客觀的展示真實發(fā)生的故事。
看完這部這部電影,記憶最深刻的是,主角楊英俊說的那句話:“我楊英俊辛辛苦苦種地幾十年,到頭來還是貧困戶”。他安分守己種了幾十年,除了自家3畝田,還為村民種了7畝多田,卻種成了貧困戶。駐村干部小王說“誰說種地不能脫貧”。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書記說的“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種地是一份職業(yè),老百姓將此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yè),我們所選擇的工作同樣也是自己的終身職業(yè)。選擇做什么其實并不難,難的卻是一輩子的執(zhí)念,腳踏實地,執(zhí)著地堅守著同一份事業(yè),唯有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每一件事情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方得始終。
這部片子,看到的是希望。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老一輩的楊家班不忘對土地的熱愛,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新一代的楊家人通過開網店、組織刺繡培訓,借鑒外來經驗,將本土文化和特色廣泛傳播;十八洞村在追求物質脫貧的同時,用雙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脫貧與超越。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他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我想電影就是生活本身,一如電影最后,年輕人回到鄉(xiāng)村,帶著離家時帶走的母親陪嫁的三把板凳,薪火相傳,自強不息。
《十八洞村》觀后感2
《十八洞村》講述了軍人楊英俊在退伍后沒有和戰(zhàn)友一起出去打拼,也沒有像村里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而是緊緊守護著自己家鄉(xiāng)的那片故土,守護著自己的妻子和智障的孫女小南瓜,用祖輩留下來的田地和插秧經驗,在家鄉(xiāng)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務農的故事。
楊英俊為了給孫女治病而返貧,當被識別為貧困戶時,相比于其他人的開心,他卻顯得格外的焦慮,他回到家中重新認識自己,不甘心當貧困戶,甚至想把貧困戶的牌子摘掉,認為自己務農一輩子,最終還被識別為貧困戶,這是一件可恥的事。秋林鎮(zhèn)顯頭村第一書記張少華說:“當我看到這里時,由衷的欽佩這位老戰(zhàn)士,因為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甘愿做貧困戶等待國家的救濟而不愿自己去努力,甚至把黨的好政策錯誤的當成了養(yǎng)懶人的政策,爭著當貧困戶、低保戶等,但是國家的幫助只是暫時的,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認為楊英俊的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雖然貧困、艱苦,但他不甘落后,不想拖國家的后腿。”“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困難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為此,扶貧工作隊的小王認為楊英俊正是有這種斗志和勇氣,讓他當他們楊家族的班長,帶領楊家班立志、立身、立行,一起與“窮”打一場脫貧攻堅戰(zhàn)。
在與楊家班一起商討下,找到了真正貧窮的首要原因是沒有土地。于是,扶貧工作的小王在網上找到了一片上百畝的煤礦地,這讓扶貧工作隊看到了希望,讓楊家班看到了希望,因為很少人會覺得礦地可以用來種地,即使知道能作為耕地的時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利用它,但是楊家班的人做到了,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楊英俊帶領楊家班在荒地上一起填土造田,改造尾礦,解決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吸引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員都回家,造福家鄉(xiāng)。他既改變了自己的境遇,更改變了楊懶、楊三金的精神面貌,讓他們當回了"農民的樣子"。
不管是貧困戶還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首先要重視的是精神脫貧,沒有誰生下來就要不如別人,不要放棄向上的.希望,使貧困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摘掉貧困的帽子,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我們作為基層工作者也應當像小王一樣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和片中的主人公一樣有不懼怕任何問題的決心和毅力,要像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的雄雞一樣,永遠志氣高昂,永遠朝氣蓬勃,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奮勇向前,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洞村》觀后感3
之前許久沒有看過電影了,最近的這次就是單位組織觀看《十八洞村》。
甫一看名字立即就聯(lián)想到了湖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脫貧攻堅工作。電影一開,果不其然,任務式的觀影總是讓人提不起興趣,所以剛看開頭的時候是存著幾分漫不經心和無所謂的,但是隨著畫面的徐徐展開和劇情的不斷發(fā)展,我逐漸看到了湖南山鄉(xiāng)所保有傳統(tǒng)、溫情、質樸、堅持,以及最重要的底層困難群眾苦苦維護的。體面和尊嚴,一樣樣無不令人動容。
雨后一片空靈、鮮綠、清新充滿桃源氣息的梯田,阻斷村里村外車不能進的山間小道,反復出現(xiàn)的雄赳赳氣昂昂抖擻精致羽毛來回踱著大步好似巡視王國一般的傲然獨立的雄雞,村委會高高懸起的不斷增加的被褥鋪蓋,為救自家豬崽不顧安?P繩而下的殘疾人老楊,身體永遠板直雙目堅定有神的楊英俊,堅持不住的年輕包村干部,等等等等,這一切要素激蕩交融完美敘述了十八洞村的扶貧故事,以及最核心的楊英俊的自尊自強和艱苦奮斗。
片中最令我動容的兩句話,“我楊英俊辛辛苦苦種地幾十年,到頭來種成了貧困戶”“小南瓜,我們永遠守著你。你活一歲,我們活五十歲;你活五十歲,我們活一百歲;你活一百歲,我們活一百五十歲”。頭一句自嘲深刻反映出了楊英俊的無奈不甘和深藏心底的尊嚴,后一句看似輕松實則沉重的童謠般的誓言描繪出了麻妹夫婦對小南瓜不離不棄的大愛和擔當。
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失去奮斗的方向,失去活著的勇氣和尊嚴,失去對生活的摯愛,踏著所幸的是,楊英俊夫婦有志有愛有夢,有勇氣和決心面對這一切,改變這一切,足矣。魯迅先生曾說過,真的猛士敢于面對慘淡的人生,或許楊英俊就是我們的猛士,如片中特寫的雄雞一般,永遠羽毛鮮亮儀態(tài)方正,敢于櫛風沐雨迎難而上,盡管步履艱難卻從不回頭永不屈服的猛士。
《十八洞村》觀后感4
精準扶貧先要精神扶貧,只有在精神上脫貧,才有機會去做后面的物質扶貧。
以楊英俊為代表的楊家班成員由于種種原因,被定義為精準扶貧對象,但是楊英俊不同,他只是踏踏實實種地,但沒有更加有效的途徑致富,并沒有懶惰,但有的人是只想要得到國家的扶貧政策幫扶,并不想自己努力過上好日子,并以此為榮,幫扶小隊通過深入農戶家庭,與他們心交心,了解他們的思想,激發(fā)他們主動想要脫貧的愿望,來達到讓十八洞村村民脫貧的目標。
在這其中,我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小南瓜由于腦膜炎致殘,但是她的祖父母都很愛她,想要一輩子陪在她身邊,我在想,對于殘疾孩子的家長來說那是最殘酷的事情,接受事實很困難,本該因為新生命的降臨而充滿希望與歡喜,但是他們要承擔的卻是無盡的痛苦和巨大的心理負擔。
我也在重新思考我自己,不應該責怪我的家長,在我小時候沒有把我送進醫(yī)院進行治療,導致我的左腿行動不便,我也開始慢慢化解內心的堅冰。
再者是要想使現(xiàn)狀得到改變,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當面對煤礦開采導致的大片荒地的時候,幫幫扶小隊看到了希望,沒有人會覺得那可以用來種地,但即使知道那能作為耕地的時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利用它,一望無際的荒地很容易讓人感到失去希望,但是楊家班的人做到了,不僅看到了機會,還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荒地上填土,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還造福了其他村民,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家。
我認為,不管是困難戶還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首先要重視的是精神脫貧,永遠不能自己就應該是貧窮的,沒有誰生下來就要不如別人,不要放棄向上的希望,不要忘記愛人、愛自己。
要像片子中多次出現(xiàn)的雄雞一樣,永遠志氣高昂,我們的中國也就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出彩而出彩。
《十八洞村》觀后感5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是書記2013年11月3日視察十八洞村時提出的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戳穗娪啊妒硕创濉,我感慨良多。作為湖南省偏遠的花桓縣十八洞村,交通、經濟、教育等一直相當落后,即使到了近年仍未能駛入時代發(fā)展的快車道,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與極度貧困的現(xiàn)狀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耳邊響起書記的話“全面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精準扶貧首先要扶的就是精氣神。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但長期的貧困會使部分群眾喪失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扶貧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出差距,確定對策,重拾信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如果困難群眾的集體智慧發(fā)揮出來,潛力是十分驚人的。
精準扶貧關鍵在精準,方法在分類施策。對貧困戶和貧困地區(qū)要進行精準“號脈”,精準扶貧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十八洞村有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傳統(tǒng)的苗繡、鮮美的酸魚,這些都是現(xiàn)成可以利用的,可以開發(fā)的,引入現(xiàn)代市場機制,用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推銷、開辦農家樂吸引游客,這些很快就收到了實際效果,村民增加了收入,增強了信心。
精準扶貧要善于利用經濟能人,復制成功模式。貧困地區(qū)有不少的人外出打工,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剜l(xiāng)創(chuàng)業(yè)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選擇,既可以就近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孩子,又可以增進夫妻感情免除兩地相思之苦,同時可以有效利用家鄉(xiāng)的資源,打造因利制宜的產業(yè),回報社會、回報家鄉(xiāng)、回報鄉(xiāng)情。先富起來的幫助貧困對象,使命光榮,而且能得到鄉(xiāng)親們的尊重和愛戴。
精準扶貧要注意短期產業(yè)和長期產業(yè)相結合,注重發(fā)展支柱產業(yè),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貧困群眾等米下鍋,等不得長期項目,所以要首先發(fā)展“短、平、快”的項目,盡快打開局面,增強人民的信心,同時也要選準適合當?shù)匕l(fā)展的支柱產業(yè),從根本上解決落后地區(qū)的經濟面貌。
精準扶貧要充分利用配套政策,積極利用金融手段,走農戶加公司的模式,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號召村民不拘形式組成股份制企業(yè),入股可以是技術、資金、土地等生產資料,盡可能使貧困戶搭上經濟發(fā)展的快車,讓他們有做主人的感覺,要讓他們在不同的崗位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和社會的價值,感受社會主義溫暖,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裕。
【《十八洞村》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十八歲的天空作文(通用12篇)03-22
春游張公洞作文03-07
藏寶洞探險英語作文03-26
善卷洞游記作文03-24
燕翔洞作文3000字09-21
游西岸慶云洞_900字01-26
探險洞一游英語作文03-26
憂傷十八_1000字01-24
情系硝洞灣_700字01-27
游十丈洞瀑布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