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時間:2023-07-14 15:02:56 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2021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精選13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精選1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精選13篇)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1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從2003年到2022年,《感動中國》已走過20載。20年來,一個個發(fā)光發(fā)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現(xiàn)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實錄了社會變遷、時代前進的鏗鏘足音,其中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力量,穿透時光的隧道,照亮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走過20年,《感動中國》為何依然打動人心?頒獎詞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觀眾?記者采訪了《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等主創(chuàng)人員。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跡全面展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的精神風貌

  一幅厚重長卷被徐徐展開,紅底灑金紙上,啟功先生親題的“感動中國”四個字緩緩出現(xiàn)。緊接著,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張張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畫面,書頁猶如片片“龍鱗”,記錄了《感動中國》創(chuàng)辦以來留下的感動瞬間……這是《感動中國2021》宣傳片中的畫面。

  不知不覺間,這檔欄目已陪伴觀眾走過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跡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開篇人物將目光聚焦在歸根清華、為中國科學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百歲物理學家楊振寧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間長達20余年的僵局,當美國剛發(fā)布公告解除外國人訪問中國的禁令時,思鄉(xiāng)的楊振寧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歸途。在受到阻礙沒能回國的歲月里,楊振寧用無可辯駁的學術(shù)實力取得了多項頂尖的科學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國”二字越發(fā)熠熠生輝;貒ň雍螅瑮钫駥帪槲袊敿饪茖W人才傾盡心血,始終關(guān)心中國重大科學工程及科技決策,繼續(xù)用他的科學精神和學術(shù)人格,在中國科學界起著顯著的引領(lǐng)作用。

  從中華少年,到愛國游子,到歸根老人,歲月須臾而過,楊振寧用50年的時間回應(yīng)鄧稼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的約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動容、引人落淚。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與祖國同心同向,一起向未來是本次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奠基者彭士祿“深潛”一生,只為永遠守望祖國海洋;超越年齡、傷病、體能局限,被稱為“中國飛人”的運動員蘇炳添,始終堅信“我們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醫(yī)學研究50余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讓青藏鐵路14萬筑路大軍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愛國精神之外,自強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顯著特點。

  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條腿,面對這樣的狀況,生活該怎樣度過?《感動中國》講述了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堅強、自信、樂觀的故事,他們依靠僅有的勞動能力,讓一兒一女考上大學,讓全家人徹底告別了貧困。

  像張順東、李國秀夫婦這樣的,還有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朱彥夫,槍桿子、鋤桿子、筆桿子,每一段人生都書寫精彩;從小幾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大學生江夢南,在父母的幫助下,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還走出了偏遠的瑤族鄉(xiāng)鎮(zhèn),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這些“平民英雄”彰顯的堅強、自信、樂觀精神,為社會前行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021年是中國航天的豐收年,本年度《感動中國》的特別致敬環(huán)節(jié)聚焦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航天人。

  從1970年中國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案疑仙n穹攬月,不畏艱險啟航,豪情問天,壯志報國!睆暮教齑髧~向航天強國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強,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把夢想化作現(xiàn)實。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2

  當蘇炳添正被世界矚目時,他回到了家鄉(xiāng)———中山,見到久別的父母,他說,很想念家里人,想好好陪一下父母,安安靜靜休息一下。沒有榮歸故里的張揚,沒有載譽歸來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家人的牽掛,對未來體育事業(yè)的思索。這就是中山人,敢想敢思敢為天下先,這是中山先賢留下來的精神特質(zhì),它被中山人很好地繼承,而蘇炳添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百米賽場上將這一精神特質(zhì)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正因為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讓蘇炳添一次次創(chuàng)造奇跡。

  蘇炳添說,一開始,他的短跑事業(yè)并不順利,而自己的進步源于起跑技術(shù)和前半程跑法的改變,即從以前先出右腳改為先出左腳,并且重點訓(xùn)練了30米至50米,以及50米至70米兩段途中跑技術(shù),兩項技術(shù)的改變讓他進步飛速……看起來,這里面似乎沒有太多秘密,更多的是一種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嘗試改變,甚至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我們看到的是9秒99,而我們看不到的是9秒99背后的汗水與淚水、煎熬與奮斗,蘇炳添用成績證明亞洲人同樣能站在百米決賽的跑道上,用成績展示出“敢為人先、不斷超越、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蘇炳添精神”。

  “添仔回來了!”家鄉(xiāng)人在朋友圈里歡呼、祝福,平靜下來,作為蘇炳添的家鄉(xiāng)——中山需要這種“蘇炳添精神”,它帶給家鄉(xiāng)人驕傲的同時,帶來希望,激勵著中山各行各業(yè)砥礪前行。

  中山,曾創(chuàng)造出可喜的成績,但成績代表著過去,如今的中山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實施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關(guān)鍵時期,有機遇同時面臨挑戰(zhàn)和壓力。如何破局,是否能從蘇炳添的身上看到些什么,是否能像全球短跑專家研究蘇炳添一樣來研究學習些什么,“主動適應(yīng)和引領(lǐng)經(jīng)濟新常態(tài),加快從要素驅(qū)動向創(chuàng)新驅(qū)動轉(zhuǎn)變”,像蘇炳添那樣發(fā)現(xiàn)問題的同時敢于改變,敢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從而推動中山新一輪大發(fā)展。

  我們相信,香山先賢們留下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特質(zhì),不僅僅在蘇炳添身上傳承,同時會在每一個中山人的身上傳承,成功沒有秘密,成功靠的就是這種在蘇炳添身上完美呈現(xiàn)的“敢為人先、不斷超越、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精神。

  我們希望這種精神不僅是帶來9秒99的快感,朋友圈里的雀躍,而是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凝心聚智,將中山推向最美的巔峰,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每一天都感受到9秒99被不斷刷新的愉悅!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3

  “像《感動中國》這樣走過20年的節(jié)目,是不多見的。龍鱗裝是一種源于唐代的書籍裝幀形式,非常適合呈現(xiàn)時間軸序列,每一頁翻開就是一座豐碑!被貞浧鹬谱鏖_篇畫面的過程,龍鱗裝非遺傳承人張曉棟感慨道,在接到節(jié)目組的邀請后,他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悉心完成這幅長卷。

  作為節(jié)目的忠實觀眾,張曉棟告訴記者:“節(jié)目中榜樣人物的事跡不斷啟示我,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過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書,可能我這輩子也只能干非遺傳承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與張曉棟一樣,《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也陪伴節(jié)目走過多年,在專注于撰寫頒獎詞的過程中,他收獲了更多的感動與溫暖。

  20年間,時代發(fā)展、社會變遷,頒獎詞的寫作風格卻始終保持穩(wěn)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錘煉出來的。從最開始每個人1000多字,再精簡到幾十個字,中間還要經(jīng)過很多同事的傳閱、提意見、修改。頒獎詞是儀式的一部分,要盡可能短,和儀式緊密結(jié)合,才能起到點睛的作用!眲P告訴記者,寫作中強調(diào)樸實、準確,不堆砌辭藻,不過分華麗,盡量用中國人常用的行文習慣,讓觀眾接受起來毫無障礙。

  翻開今年的頒獎詞,簡單、準確、優(yōu)美的風格撲面而來:楊振寧的“曾經(jīng),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xiàn)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彭士祿的“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朱彥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jīng)歷”,江夢南的“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寥寥數(shù)語,感人至深。

  頒獎詞為什么總能打動人,是劉凱經(jīng)常被問到的'問題。在他看來,獲獎人物的事跡是感動的核心,同時觀眾心中還要存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欣賞,才有可能被感動!芭D梅生得再好,還需要賞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歷史的升華,歷史是精神的展開。頒獎詞打動人心的秘訣,在于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價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中心綜合部制片人孫金嶺,貢獻了節(jié)目的定位語“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他認為,《感動中國》有兩大獨特氣質(zhì),一是節(jié)目氣質(zhì),一是歷史氣質(zhì)。通過一年一度的廣泛評選,通過莊嚴儀式,將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聲音在時間中定格,在記憶中凝固,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氣韻悠長、綿延不絕的歷史組成部分。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4

  說到蘇炳添的田徑生涯,可謂是“開掛”一般:2007年進入廣東省隊,兩年后進入國家隊;2012年在倫敦奧運會上,他以小組第三晉級半決賽,成為中國短跑史上第一位晉級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的選手;2015年5月,在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美國尤金站,他以9秒99獲得男子百米第三名,成為首位進入9秒關(guān)口的亞洲選手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更是以9秒83的成績晉級決賽,盡管最終由于體力消耗過大與搶跑選手的影響未能奪得獎牌,但這已然足夠。在當時100米賽道長期由歐美國家壟斷的背景下,能夠進入決賽已然難得可貴,更別說蘇炳添還跑入了10秒大關(guān),這打破了亞洲紀錄,創(chuàng)造了歷史性的時刻,為我國未來短跑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光明的前景。

  蘇炳添的卓越成就,與他數(shù)十年來的不懈努力與艱苦奮斗是分不開的,這一點在他與博爾特的多次競爭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蘇炳添首次與博爾特交手。在巨大的實力懸殊下,蘇炳添最終以0.41秒的差距敗給了博爾特,盡管如此,他并沒有氣餒,而是繼續(xù)努力訓(xùn)練,不斷提升自己,積極為下一次比賽做準備。就這樣,經(jīng)過了三年的準備,蘇炳添終于完成蛻變。在2015年北京世錦賽百米半決賽中,蘇炳添又一次遇到了博爾特。在國人期盼的目光中,他以極快的速度起跑,并在前80米一度帶亂博爾特,只可惜敵不過博尓特的中后程加速。最終博爾特險勝,拿下冠軍,但蘇炳添也同樣以第四名的成績晉級,更加令人驚訝的是,他的成績與博爾特的差距縮小到了0.3秒,這也向我們說明了一個道理:萬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有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從蘇炳添身上,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優(yōu)點:他很自律,據(jù)教練與親人回憶,他對于布置的任務(wù),從來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家庭聚餐時,他也從不喝酒,吃豬肉,嚴格遵守國家的飲食要求;他也很謙虛,即使拿到了全國冠軍,蘇炳添也不曾有絲毫的驕傲自滿,一有機會,還是一如既往地回家看望親人及啟蒙教練,匯報一些日常的訓(xùn)練情況。同時,作為一名體育生,他的文化科目成績卻十分優(yōu)異,雖然因訓(xùn)練會落下一些課程,卻總是及時補上;他也能同他人和睦相處,他與張培萌協(xié)手共進,互相幫助,拿下了亞運會冠軍,并刷新了全國紀錄用一句話總結(jié)蘇炳添的真實寫照:不論在路上走得多遠,始終不忘記當初為何上路。

  從第一次跑進10秒到跑進決賽,蘇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與時間和命運賽跑,一次次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沒能拿到獎牌,又有何妨?致敬“中國速度”,也致敬每一位為了國家榮耀而拼搏的英雄!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5

  “劇變中的不變,喧擾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佇立,眼花繚亂中的凝視!薄陡袆又袊方o主持人敬一丹帶來了這樣的感受。在缺席《感動中國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歸。

  “我們對每一個人物表達不過分、不濫情,沒有拔高的表述,盡可能介紹一個真實的人,將真正的好人表現(xiàn)出來。”在敬一丹看來,接近真實就是這檔節(jié)目能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尋找好人”,這是《感動中國》的初心,是節(jié)目最早的“核”——梳理過去一年所發(fā)生的事,發(fā)掘新聞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畫歷史瞬間,放大歷史細節(jié)。

  我們的時代從來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樣的偶像與英雄。從創(chuàng)辦初始,《感動中國》就聚焦于推動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主體力量,成功評選推出了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偉大、樸實而真誠的典型人物。

  從“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的張桂梅,到“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的王繼才、王仕花;從創(chuàng)造卓越成就的科學巨擘錢學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薪的.普通郵遞員王順友……在人們眼里,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感動中國》實現(xiàn)了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動員。每屆“感動中國”的籌備都歷時數(shù)月,這本身就是發(fā)現(xiàn)先進、褒揚先進、學習先進、效仿先進的宣傳過程,更是先進人物感動公眾、傳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徑。

  在節(jié)目開播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為《感動中國》送來天上的祝福,其中葉光富講述了他與節(jié)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號一飛沖天,當時我只有23歲,還是一名飛行員,震動環(huán)宇的首次飛行給我內(nèi)心種下了航天夢的種子!倍且荒甓鹊母袆又袊宋,正有我國第一位飛天的航天員楊利偉。

  近年來,各地也推出當?shù)氐摹案袆尤宋铩。在一個個“感動人物”故事的講述中,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斷傳承發(fā)揚。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6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zhuǎn)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边@是給予香港無線電視的主持人陳貝兒的頒獎詞。

  2021年春天,陳貝兒來到內(nèi)地,帶著滿腹疑問,踏上了一條“無窮之路”。歷經(jīng)3個月,陳貝兒一行5人,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qū),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制作了12集紀錄片,生動具體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

  偉大精神引領(lǐng)著偉大事業(yè),“無窮之路”,寓意“沒有貧窮的道路”,陳貝兒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發(fā)生在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偉大實踐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jīng)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wù),創(chuàng)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這樣的人間奇跡,寫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寫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也誕生了無數(shù)的感人故事:有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的黃文秀;有“一心只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暫生命兌現(xiàn)了對黨和人民承諾的`貴州省晴隆縣委原書記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院教授李保國。

  在節(jié)目中,蘇炳添直言:“一路走來,我最想感謝的是國家。是祖國的幫助,讓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運動健兒一次次突破極限,創(chuàng)造佳績。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隊勢如破竹,連續(xù)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奮勇拼搏,連續(xù)第五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東京奧運會,金牌數(shù)、獎牌數(shù)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奧會,創(chuàng)造“史上最好成績”。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無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

  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fā)出來,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chuàng)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fā)展的偉大歷史。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7

  楊振寧青年時期喜愛物理,而且想成為一位實驗物理學家。1943年楊振寧赴美國留學時,就立志要寫一篇實驗物理論文。1946年,楊振寧進入芝加哥大學費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費米的指導(dǎo)下寫篇實驗論文。當時,費米正忙于在阿貢國家實驗室從事軍事技術(shù)研究。像楊振寧這樣初到美國的中國人是不能隨便進入阿貢實驗室的,于是費米建議楊振寧先跟泰勒做些理論研究,實驗則可以到艾里遜的實驗室去做。

  艾里遜是芝加哥大學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在費米的推薦下,楊振寧成為艾里遜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實驗室工作的近20個月中,楊振寧的物理實驗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做實驗時常常發(fā)生爆炸,以至于當時實驗室里流傳著這樣一句笑話: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楊振寧。此時,楊振寧不得不痛苦地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比別人差!

  一天,一直在關(guān)注著楊振寧、被譽為美國“氫彈之父”的泰勒博士關(guān)切地問楊振寧:“你做的實驗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泵鎸α钊俗鹁吹那拜,楊振寧誠懇地說。

  “我認為你不必堅持一定要寫一篇實驗論文,你已經(jīng)寫了一篇理論論文,我建議你把它充實一下作為博士論文,我可以做你的導(dǎo)師。”泰勒直率地對楊振寧說。

  楊振寧聽了泰勒的'話,心情十分復(fù)雜。一方面,他從心底深處感到自己做實驗確實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輸,非常希望通過寫一篇實驗論文來彌補自己實驗?zāi)芰Φ牟蛔恪K指兄x泰勒的關(guān)懷,但要他下決心打消自己的念頭實實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慮一下,兩天后再告訴您!睏钫駥帒┣械卣f。

  楊振寧認真思考了兩天。他想起在廈門上小學時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課,楊振寧興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雞,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爸媽看了笑著說:“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腦海浮現(xiàn),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實在不強。

  最終,楊振寧接受了泰勒的建議,放棄寫實驗論文。從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轉(zhuǎn)至理論物理研究,1957年10月楊振寧與李政道聯(lián)手摘取了該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放棄有時候是十分困難的,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適時地放棄,不僅需要勇氣和膽識,更需要遠見和智慧。人生之樹,只有舍棄空想與浮華,才能擷取豐碩甜美的果實。

  志向堅定固然有助于人生走向成功,但超出自身能力的志向無異于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正確認識自己,揚長避短,放棄不切實際的追求目標,人生才會轉(zhuǎn)向真正的成功。楊振寧放棄物理實驗研究轉(zhuǎn)向理論研究是理性而明智的,他的選擇是他的人生與事業(yè)的華麗轉(zhuǎn)身。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8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國幅員遼闊,解放軍叔叔把邊境守衛(wèi)的固若金湯,讓我感覺,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從“東方紅”一號拉開中國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開始,中國人民不斷進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航天成就。2020年4月24日,我國將迎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特殊的一年,讓我們學習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不怕困難、戰(zhàn)勝疫情!

  在那一窮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為榮,以苦為樂,常年超負荷工作,默默承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困難和壓力。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艱苦奮斗永遠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yè)勝利的重要法寶。只有以艱苦奮斗作支撐,我們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才能發(fā)展進步,我們的各項事業(yè)才能永葆生機活力。我們也要秉承前輩們的精神,在特殊時期克服一切困難在家認真的、刻苦的、堅持不懈的完成學業(yè),將來才能為祖國建設(shè)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9年建國70年慶典,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其中有一個片段就是關(guān)于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改變一對少年流浪兄弟一生的故事?赐暌院,我不是很明白,回家后我就問媽媽,一個飛船,怎么就讓這兄弟倆感覺這么激動啊?媽媽說,不止這兩兄弟激動,全國人民都激動,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wù)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成果,為后續(xù)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chǔ),說明中國航天事業(yè)在世界范圍內(nèi)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媽媽跟我說,我認知的祖國領(lǐng)土,不僅限于地面的領(lǐng)土,還有領(lǐng)空和領(lǐng)海。領(lǐng)空的防護就靠中國的航天員,還有解放初期研究火箭、原子彈、導(dǎo)彈、衛(wèi)星的科學家,他們同樣是英雄。沒有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犧牲精神,在領(lǐng)空戰(zhàn)役中,中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不會有如此底氣。

  航天人,正帶領(lǐng)中國進入新航天時代,航天事業(yè)的成熟,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關(guān)乎一個國家在太空時代的生死存亡。在和平年代,不能忘了時刻守護我們的英雄們,向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9

  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著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斗的足跡?姑涝陂g,年僅13歲的吳天一申請入伍,之后被分派到中國醫(yī)科大學學習。1958年,經(jīng)歷了朝鮮戰(zhàn)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diào)防到青海,在這里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shè)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軍的戰(zhàn)友尤其讓他印象深刻。

  吳天一:痰多得從鼻子里、口腔里、嘴里面都涌出來,缺氧特別嚴重。他說飛機大炮都沒把我打倒,我到了這個地方,得了這個怪病。最后,他就去世了。這個話也刺痛了我,這也是激發(fā)我要從事這一項研究的一個起因,一個動力。

  從此,吳天一開始了他六十多年的高原病學研究,而在當時的中國,這是一項空白。為了獲得第一手的研究資料,吳天一人生的黃金時代,多數(shù)是在青藏高原的調(diào)研中度過的。山路崎嶇,需要騎馬行進。在騎兵支隊當過兵的吳天一,常常笑稱自己是塔吉克族的好騎手。

  趕著馱儀器和行李的牦牛,餓了吃凍成冰坨的羊肉,渴了喝牧民的奶茶。為了拿到一份珍貴的樣本,吳天一常常要一天騎行六、七十華里。

  在調(diào)研途中,吳天一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14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就戳入心臟。100天后,他又出現(xiàn)在了馬背上。在高低壓綜合艙的人體實驗中,吳天一耳膜穿孔;阿尼瑪卿山科考,雙眼白內(nèi)障;長期高原奔波,導(dǎo)致慢性高原心臟病。

  吳天一:應(yīng)該說全身很多地方的機器都有損壞。但是你做高原,你沒有這樣的'獻出你不可能會有這樣的獲得。

  身體屢遭重創(chuàng),而理想的火焰卻愈然愈旺,吳天一對于高原病學的研究也愈發(fā)深入、透徹。2001年,青藏鐵路修建,吳天一擔任醫(yī)學專家組組長,他主持修建了45個高壓氧艙、38個低壓艙,建立了三級救援體系,以確保每一位筑路工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高原救治。

  吳天一:因為要保證工人的安全,生命是第一位的,青藏鐵路建設(shè)的時候,這些工人很多都要寫血書的,一定要參加。

  吳天一和醫(yī)療團隊的目標是“不死一個人”,他們按照最高標準,制定了縝密周全的醫(yī)療救助體系,而最終5年14萬筑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被國際醫(yī)學界稱為高原醫(yī)學的奇跡。

  守護高原人民和建設(shè)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而六十多年來,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進了廣袤的青藏高原。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10

  楊振寧,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家。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留學歸來的知名學者,1929年應(yīng)清華大學之聘任數(shù)學系教授。自此,清華園中8年的少年生活,給楊振寧留下了溫馨的回憶。

  清華園對聰穎好學的少年楊振寧,是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日后成才有著重要的影響。

  西南聯(lián)大,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無疑是一個神圣的殿堂,楊振寧曾回憶道:“想起在中國的大學生活,對西南聯(lián)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聯(lián)大的生活為我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我在物理學里的愛憎主要是在該大學度過的六年時間里(1938-1944)培養(yǎng)起來的”。

  進入西南聯(lián)大后,楊振寧既沒有選擇父親專長的數(shù)學,也沒有選擇自己報考的化學,而是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物理學。可見求學道路上,興趣至關(guān)重要。

  出國留學,是楊振寧生命中的轉(zhuǎn)折。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范圍很廣,包括基本粒子、統(tǒng)計力學和凝聚態(tài)物理學等領(lǐng)域。對理論結(jié)構(gòu)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創(chuàng)建性強,眼光深遠。

  楊振寧的求學之路是艱辛的,尋師也是屢屢受挫。歷經(jīng)辛苦遠赴美國,先是到哥倫比亞大學找尋仰慕已久的費米教授,卻大失所望的撲了個空。隨后前往普林斯頓大學,希望求學于維格納教授,卻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撲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聯(lián)大的`教授張文裕,在其指點下終于到芝加哥大學尋得名師,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師費米。

  實驗是理論的源泉,科學的根本。楊振寧的第一個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實驗物理論文。由于動手能力和實驗技巧的欠缺,雖然經(jīng)過了20個月的實驗工作,楊振寧還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實驗論文。雖然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楊振寧的這一志向還是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親身動手進行實驗的重要意義。實踐出真知,楊振寧這20個月的實驗工作也為他日后成為成功的理論物理學家奠定了基礎(chǔ)。

  演繹法和歸納法,在科學研究上各有所長。巧妙地結(jié)合應(yīng)用兩種方法,使這兩種方法互為補充,取長補短,會使科研收效良多。這也正是楊振寧日后能在科學事業(yè)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可能不守恒,震動了整個物理界,使得兩個人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這些成就的背后,是這位科學家從小到大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遠大的理想和信念,越挫越勇的求學理念,巧妙結(jié)合的科研方法,孜孜不倦的鉆研和探索。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11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您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yī)院原研究員吳天一當選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頒獎典禮上,視頻短片里一個個感人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話語,還原了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跡。

  作為高原醫(yī)學事業(yè)的開拓者,1958年,吳天一響應(yīng)祖國號召來到青海。當時,國內(nèi)的高原醫(yī)學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沒有任何經(jīng)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吳天一克服自身頭痛、胸悶、失眠等高原反應(yīng),頻繁出入高寒地帶,爬冰臥雪,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數(shù)據(jù)。受強烈紫外線的影響,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nèi)障。在高低壓實驗氧艙進行首次人體模擬實驗時,他的.鼓膜被擊穿,聽力嚴重受損。在調(diào)研途中,他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十四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戳入心臟……憑借著一股韌勁,吳天一的高原醫(yī)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成果。青藏鐵路建設(shè)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chuàng)造了鐵路建設(shè)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投身高原醫(yī)學研究60余年,吳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chuàng)藏族適應(yīng)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12

  3月3日晚,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揭曉,在東京奧運會上,打破男子百米亞洲紀錄并歷史性地闖進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飛人”蘇炳添獲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chuàng)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緊盯著那張被黑色、白色皮膚人種包圍著的面孔,緊盯著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guān),已讓世界萬般驚嘆,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zhèn),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獲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于結(jié)果,雖然喊了那么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沖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斗志,感受到了他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后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fā)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創(chuàng)造新的紀錄,本身這個過程已經(jīng)十分精彩絕倫,給人驚喜,至于結(jié)果,問心無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這樣說:“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結(jié)果和成績不重要!笨墒牵瑏淼秸嬲邮墁F(xiàn)實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么說,心里還是萬分看重那個結(jié)果。

  是啊,我們要言行一致,才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既然這么說了,就要這么做。蘇炳添的經(jīng)歷,就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認真和艱辛地付出過,享受過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結(jié)果不如期許,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負能量,哪些東西該大力宣揚,哪些東西該遠離唾棄,每個成熟的人心中應(yīng)該都有一桿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guī)е鴥鹤涌戳颂K炳添半決賽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家伙激動得上躥下跳,像個欣喜若狂的猴子,馬上催促我趕緊吃完飯,回家去看決賽。在車上的時候,我給他講了近期發(fā)生的事件,有某個明星,剛剛被刑拘了,還沒講完,他已經(jīng)知道我要說什么,對我笑了起來。我說,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我們的心里,要十分清楚;每一個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會;必定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問心無愧的付出,才能贏得別人真心的尊重。聽完我一席話,兒子點點頭。

  蘇炳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健康自律,訓(xùn)練刻苦,堅忍不拔,胸懷國家榮譽……當前,我們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會蹦蹦跳跳,靠臉蛋、靠流量去贏得燈光和打賞的小鮮肉們,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堅實更勇敢的榜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時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堅韌意志與人生歷練。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正是這個用意與要求!

  再次,蘇炳添的人生經(jīng)歷,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奇跡總會降臨,逆襲遲早發(fā)生!一直以來,因為體質(zhì)和肌肉構(gòu)成等原因,黃種人都被認為無法在田徑100米短跑上跑贏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蘇炳添做到了!通過系統(tǒng)而科學的訓(xùn)練,長年的艱苦付出和不斷突破,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襲!無論在哪個行業(yè),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希望,人人皆可通過卓越努力,達到并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

  此外,從蘇炳添成功的人生經(jīng)歷中,除了他個人艱苦的付出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體育人才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也可以佐證,基礎(chǔ)性、系統(tǒng)性的體育建設(shè)十分重要,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與培養(yǎng),從小抓起,抓出實效,無論硬件還有軟件,都要加大投入。而現(xiàn)在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孩子們從繁重的作業(yè)和培訓(xùn)之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們,站上自己或者國家的榮譽臺,為自己的人生或我們的國家增添絢爛的光彩!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 13

  亞洲人百米也可以跑到9秒85。蘇炳添一句話讓所有人熱血澎湃,而我現(xiàn)在就是那個無限接近這個成績的人,也許當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荒謬,但是三年后的東京,蘇炳添讓這一幕真真切切的實現(xiàn)半決賽,九秒八三,成功戰(zhàn)勝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他指著自己胸口的China字樣,告訴世界,我來自中國,我叫蘇炳添。

  截止到今天,全世界百米跑進十秒的只有區(qū)區(qū)155個人,但是登上太空的人類,可已經(jīng)超過550人啊,蘇炳添只有一米七二,平均步幅兩米零八百米,跑道終點需要48步,而博爾特九秒五八那次只用了41步,這意味著,蘇炳添同樣沖刺的情況下,必須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如果說博爾特是非人類的壯舉,那蘇炳添的突破,更像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勵志故事。

  2008年,博爾特統(tǒng)治北京奧運會的時候,蘇炳添19歲,在所有人感慨為何跟博爾特同一時代的時候,每天默默地把汗水留給了朋友,相信博爾特也看了今天這場決賽,那個險些曾經(jīng)打敗自己的中國人,如今站在了他最熟悉的位置上,向著一段新的歷史發(fā)起沖擊,自律職業(yè)值得大部分運動員學習。

  蘇炳添的教練亨廷頓如此的評價,為了訓(xùn)練和比賽,他甚至放棄了陪伴懷孕的妻子,安胎帶著30多歲的年齡,也是蘇炳添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連博爾特也選擇在自己31歲的時候,承認他曾考慮過退役這件事,因為很多人已經(jīng)懷疑他還能不能跑進十秒,他很不開心,想在在東京大干一場的夢想永遠在他的`心中燃燒。

  他默念著把半決賽當決賽跑,于是,放下了,這次永載史冊的中國速度,我的天哪,每個人的生命當中,總有幾次刻骨銘心的感動,而今天,蘇炳添在亞洲的土地上,在兩小時之內(nèi)跑出兩槍,十秒以內(nèi)的成績觸碰了每個中國人的心里,也感受到了那一幕幸福的淚水,加油,蘇炳添,希望你還能突破自己!

【感動中國頒獎禮簡短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后感05-18

感動作文-“2015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禮”觀后感01-27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后感范文600字(精選13篇)12-01

202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禮觀后感(精選7篇)03-09

《感動中國》觀后感簡短范文04-17

感動中國的2023觀后感2022年感動中國觀后感03-13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作文01-26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的作文「精選」01-27

感動中國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