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不分伯仲
導語:在中國文明五千年和漢語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歷史典故璀璨奪目,蔚為壯觀,它是文明的積淀,漢語的精華,智慧的結晶,文化的瑰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史典故不分伯仲,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典故:不分伯仲
傅毅與班固都是東漢有名的文史學家,均為扶風郡人,經(jīng)歷也極為相似,班固16歲時到洛陽太學求學,與傅毅成為同學,一起在太學中嶄露頭角。永平五年(62年),班固遷為郎,典校秘書,二人又在洛陽相遇。
漢明帝時期,神雀群集,明帝要求百官作《神爵頌》,班固、傅毅獻賦,均得到了漢明帝的.稱贊,平分秋色。在反對遷都長安問題上,班固作《兩都賦》,傅毅也作了《洛都賦》、《反都賦》。漢章帝即位后,召傅毅為蘭臺令史,二人又成了同事。傅毅作《顯宗頌》十篇,顯于朝廷,班固心中頗有不平,在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譏諷傅毅“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引出了“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的千古話題。
漢和帝時期,竇憲任車騎將軍,請傅毅為主記室。不久,竇憲升大將軍,又以傅毅為司馬,班固為中護軍。至此,二人又成為同僚,均作《北征頌》歌頌竇憲北伐的功績。在幕府中,班固和傅毅受到了竇憲的重用,希望有朝一日成就功名。不久,傅毅去世,班固也在永元四年,因竇憲謀反案受株連,死在獄中。
傅毅作為東漢的文史學家,為世人交口稱譽,與班固不相上下。王充在《論衡》中記載了當時人們的評價:“是以蘭臺之史,班固、賈逵、楊終、傅毅之徒,名香文美。”三國時期,曹丕在《典論》中也說:“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
【歷史典故:不分伯仲】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歷史典故」03-20
精選歷史典故12-11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9-23
歷史典故:旱魃拜夜叉-歷史典故素材03-28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