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歷史故事
導(dǎo)語:秦始皇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在我國歷史發(fā)展長河中,樹立起一塊新的里程碑,其功績是偉大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中國的歷史故事:千古一帝秦始皇
在中華大地這個歷史舞臺上,上下五千年中來去匆匆走過了許多位風云人物。秦始皇就是在這個歷史舞臺上留下了重重腳印的一位。他從父親秦莊襄王手中接過了秦國先公先王傳下來的統(tǒng)一六國事業(yè)的接力棒,奮力拼搏,終于跑到了終點,建立了一個空前統(tǒng)一的秦帝國。
秦始皇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在我國歷史發(fā)展長河中,樹立起一塊新的里程碑,其功績是偉大的。但是,秦始皇橫征暴斂,農(nóng)民被迫把收獲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賦稅,還要負擔沉重的遙役,被征去修阿房宮、陵墓、筑長城達200多萬人。秦始皇的暴政,給自己種下了覆滅的惡果。
離奇身世
戰(zhàn)國末期,各國之間的爭斗異常激烈。秦是當時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聽取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把進攻的矛頭先對準了鄰近的韓國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lián)合。遵照當時的慣例,兩國互換人質(zhì)以示真誠。秦國派到趙國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子楚是秦昭王的孫子,即太子安國君(秦始皇的爺爺)的兒子。子楚的母親夏姬不被安國君寵愛,子楚又在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中排在中間,不是長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選人質(zhì)時便選中了他,于是他便作為人質(zhì)送往趙國居住。
當時,陽翟有個叫呂不韋的大富商經(jīng)過趙國國都邯鄲時,遇到了子楚,呂不韋是個善于投機鉆營的人,一遇到子楚便覺得“奇貨可居”,打起了要利用他來賺取功名利祿的算盤,于是便傾心結(jié)納。子楚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備感孤獨寂寞,現(xiàn)在竟有人如此關(guān)心自己,不僅令他感激萬分,于是兩人漸漸成為好朋友。
呂不韋決定想方設(shè)法讓子楚不但能夠回到秦國,而且還要在秦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他做了一系列精心的策劃——他很熟悉當時秦國的內(nèi)幕,知道安國君雖然最寵愛華陽夫人,但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于是他便打定主意要讓華陽夫人過繼子楚為子,那么以后在太子安國君即位后,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會利用特殊的政治資本賺來無數(shù)的錢財。
于是,呂不韋拿出千金送給子楚,讓他廣交朋友,他自己則帶著大批奇珍異寶,去了秦國。到了秦國之后,他首先找到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施展口才,說子楚如何賢達,如何聰慧,廣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雖然身處異鄉(xiāng),但天天想念安國君和華陽夫人,有時思念得都淚流滿面。呂不韋又勸說華陽夫人的姐姐去游說華陽夫人,讓她盡早在眾公子中過繼一個,并立為儲君,不然等到自己年老色衰的那天,有何依靠呢?現(xiàn)在子楚在趙國做人質(zhì),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何不趁此機會,立子楚為嫡嗣,這樣子楚必感恩不盡,夫人也就終身有靠了,何樂而不為?
雖然深受太子寵愛,但無子嗣一直是華陽夫人耿耿于懷的心事,經(jīng)姐姐一番游說,華陽夫人欣然同意了呂不韋的主張,于是她便利用安國君的寵愛,說服了他立子楚為繼承人。
從此,子楚的處境和地位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了子楚足夠的錢財,還讓呂不韋做他的師長,扶助子楚。 而呂不韋與子楚的交情也越加深厚,他們一起期盼著子楚回國做太子,準備以后繼承王位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呂不韋是個深謀遠慮的人,此時他已經(jīng)開始為將來依靠子楚在秦國大展宏圖做準備了,他先是不惜重金買來邯鄲的一位名歌妓趙姬為妾,等她懷孕之后,呂不韋就對她說:“我打算謀取秦國的天下,現(xiàn)在子楚在趙國做人質(zhì),尚未娶妻,我打算將你送給他,因為他以后必定要回到秦國,也必定會登基,等他去世之后,我們的兒子就必定會被當作子楚的子嗣,繼承王位了,那么秦的天下不就是我們的了嗎?”趙姬答應(yīng)了。
于是呂不韋便刻意制造了個機會讓子楚與趙姬見面,子楚一見趙姬,便立刻被綽約多姿、風情萬種的趙姬迷住了,呂不韋便借機“慷慨”地把美人拱手相讓,而美人已懷有孩子的事卻隱匿不提。不明就里、感激萬分的子楚當即表示若他日后為秦王,必與呂不韋共享富貴。
子楚得到趙姬之后,與趙姬日夕綢繆,八個月后,趙姬生下了一個兒子,子楚也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因孩子出生之日恰好是農(nóng)歷正月元旦,因此取名為正,后來就改為政,又因為出生在趙國,所以就叫趙政。
三年后秦趙失和,邯鄲被圍,趙國在秦國圍攻時想殺死子楚,結(jié)果呂不韋重金賄賂了守城門的官員,于是子楚得以逃出了邯鄲城,跑回秦國。趙政和母親在外祖母家的掩護下,逃過了殺身之禍。
子楚回到秦國見了華陽夫人就哭著訴說多年離別的思念之情,因為華陽夫人本是楚女,所以子楚就特地改穿楚服。華陽夫人激動不已,對子楚說:“我本是楚人,你能曲體我心意,我愿養(yǎng)你為子!庇谑亲映惆葜槐人笕龤q沒有子嗣的太子妃華陽夫人為母。從此早晚問安,格外殷勤。
六年后,公元前215年,秦昭襄王死,安國君即位,這就是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立為王后,子楚立為太子。此時,秦國和趙國的關(guān)系也恢復(fù)到以前的友好狀態(tài),秦始皇和母親得以回到秦國。秦孝文王在位時間很短,先是為父親服喪一年,正式即位后僅僅三天便死了。于是子楚即位為秦王,就是秦莊襄王,尊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為夏太后,立趙姬為王后,趙政為嗣子,這時的趙政因為回到了秦國,因此已改成了國姓嬴,改名為嬴政。子楚沒有違背當初的諾言,不但讓呂不韋做了相國,還封他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還擁有上萬名家僮,呂不韋終于靠投機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夙愿。
因為子楚過著糜亂的宮闈生活,精血耗盡元氣大傷,即位四年之后便中風身亡,年僅三十六歲。于是公元前247年,剛13歲的嬴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因為年幼,便由太后趙姬聽政,國事都委任呂不韋,稱為“仲父”。
發(fā)奮圖強吞六國
當年趙姬與呂不韋的感情就非常好,現(xiàn)在雖然做了太后,地位尊貴,但守寡時間一長,耐不住深宮寂寞,便和呂不韋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可是,隨著嬴政一天一天長大,呂不韋惟恐敗露,引來殺身之禍,于是便給自己找了個替身,他向趙姬推薦了嫪毐,讓嫪毐冒充宦官進宮,入宮服侍趙姬。從此趙姬與嫪毐在后宮朝夕貪歡,不久趙姬就懷孕了。嫪毐與趙姬密商,買通卜人,假稱宮中不利母后,應(yīng)該遷居避禍。嬴政不知有詐,就請母后徙往雍宮。從此母子不在一處,不必顧忌,以至于趙姬連生兩個男嬰,嬴政均不知曉,反而在母親的要求下,封嫪毐為長信侯,賜他數(shù)千奴婢,食邑山陽。
這樣,在嬴政的身邊有了兩個對他政權(quán)構(gòu)成威脅的人:一個是呂不韋,一個就是嫪毐。在秦王八年,即公元前239年,嬴政滿二十一歲,依照秦國的舊制,第二年要舉行加冠禮,然后就可以親政了。而呂不韋和嫪毐卻在此時向他示威,尤其是嫪毐則依仗趙姬的勢力,私自分土封侯,甚至私下與趙姬密謀,打算將他們的私生子,立為嗣王?墒琴谔翎吤媲安粍勇暽,而是按計劃舉行了加冠禮,暗地里卻在尋找機會,鏟除威脅。
嫪毐雖然威權(quán)日盛,但畢竟是個市井小人,得意時難免會忘乎所以,有一天,他與一個大臣飲酒,喝得酩酊大醉,便與之起了口角,嫪毐叱罵對方說:“我是秦王的假父,你敢與我斗嘴?你難道有眼無珠,不識高下么?”那位大臣不甘心受辱,便將這些話告訴了嬴政。嬴政聽到此等消息,不禁勃然大怒,立刻秘密派人暗中調(diào)查。后來得到密報,說嫪毐本不是閹人,確與太后有通奸且生子的丑事。嫪毐得知消息后,不甘坐以待斃,便偽造詔書想乘機叛亂,殺掉嬴政,結(jié)果被早有防備的秦始皇平息。嫪毐被捉,最后被五馬分尸,誅滅三族。他的同黨被誅殺的有二十多人,牽連的多達四千多家。趙太后和嫪毐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殺,趙太后則被軟禁起來,最后經(jīng)過群臣的勸說,嬴政才親自把母親接回咸陽。
呂不韋因送假太監(jiān)進宮伴太后,犯下欺君之罪,本當連坐,因念他侍奉先王有功,功罪相抵,被免去相國職銜,勒令去河南鄉(xiāng)下閑置。呂不韋在河南住了一年多,山東各諸侯國,多派遣使問訊,使者絡(luò)繹不絕。這件事被嬴政知道后,為了防止他謀變,嬴政就派人給呂不韋送去絕命書,信中對呂不韋大加斥責:“你對秦國有什么功勞,卻能封土洛陽,食邑十萬?你和秦國又有什么親緣,卻得到仲父的稱號?你快給我滾到西蜀去吧!” 呂不韋看完書信,長嘆數(shù)聲,幾乎淚下。他想如果告知嬴政自己是他的生父,那么性格暴戾高傲的嬴政,為了不讓家丑暴露,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可是如果去了西蜀也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想來想去,他覺得不如就此自盡,免得受苦。便取了鴆酒,勉強吞下,頃刻間斃命。幾年后趙姬也死了,趙姬死后,嬴政把母親悄悄埋在了子楚的陵墓中。
至此,嬴政可以說是清除了對自己政權(quán)構(gòu)成威脅的所有對手,于是他便開始對六國采取了軍事行動。在嬴政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將,在他們的輔佐下,嬴政采取了遠交近攻,集中兵力,先易后難,中間突破,后掃兩翼,最后滅齊的方針。在執(zhí)行中又及時抓住可乘之機。靈活機動地變通主攻方向,在軍事進攻的同時,配合以政治上的分化瓦解,兩者結(jié)合,得心應(yīng)手,加速了統(tǒng)一的進程,前后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后,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韓國;然后秦國攻打趙國,俘虜了趙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趙最后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大將王翦領(lǐng)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lián)軍。攻占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后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jīng)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國最后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同時,魏國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并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jié)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于拿下了楚國。
最后滅掉的是齊國。在秦國先后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jié)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zhàn)爭準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后,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御秦國,并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后,領(lǐng)兵大舉南下,一戰(zhàn)俘獲了齊王。從此,春秋戰(zhàn)國以后在中國大地上形成的諸侯爭霸,連年混戰(zhàn)局面結(jié)束了,六國統(tǒng)一于秦。秦的疆域異常遼闊,北到長城和陰山,南到南越,即現(xiàn)在的嶺南地區(qū),秦還設(shè)置了南海、桂林、象郡進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隴西,東則延伸到了遼東。
這時,嬴政才三十九歲。
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世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數(shù)千年專制時代的第一位君臨天下、叱咤風云的皇帝。六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君主嬪妃、王孫公主、皇親國戚無一不膽戰(zhàn)心驚地揖首跪地、俯首稱臣。然而,傲視天下的秦始皇內(nèi)心卻是異常脆弱,因為他對身世一直諱莫如深。
秦始皇是繼秦莊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趙姬,據(jù)說曾為呂不韋的愛姬,后獻予子楚,被封為王后。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后人爭議不休。
《史記》中記載秦國丞相呂不韋本為河南濮陽的巨富,是遠近聞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滿足這種擁有萬貫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對王權(quán)垂涎三尺。
于是,呂不韋打點行裝,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精心策劃一個大陰謀,將正在趙國當人質(zhì)的秦王的孫子異人,想法過繼給正受寵幸的華陽夫人,轉(zhuǎn)瞬之間,異人被立為嫡嗣,更名為子楚。
不久,國事生變。秦昭王、孝文王相繼去世,子楚堂而皇之地登上王位,呂不韋被封為丞相。之后,呂不韋將自己的愛姬趙姬獻給子楚,生下嬴政,被封為皇后,不料子楚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于是他的兒子嬴政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這就是后來的秦始皇。
呂不韋認為嬴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讓嬴政喊自己為“仲父”,自己則掌管全國政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quán)傾朝野、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呂不韋在邯鄲的秘計實現(xiàn)了。
認定呂不韋和秦始皇有父子關(guān)系的說法,其原因是:
其一,這樣可以說明秦始皇不是秦王室的嫡傳,反對秦始皇的人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
其二,是呂不韋采取的一種戰(zhàn)勝長信侯的政治的策略,企圖以父子親情,取得秦始皇的支持,增強自己的斗爭力量。
其三,解秦滅六國之恨!傲鶉敝藚尾豁f不動一兵一卒,運用計謀,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秦國的王位,奪其江山,因此,滅國之憤就可消除。
其四,漢代以后的資料多認為嬴政是呂不韋之子,這為漢取代秦尋求歷史依據(jù),他們的邏輯是,秦王內(nèi)宮如此污穢,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因此秦亡甚速是很自然的。
后世人也有認為上述傳說并不能成立的。
其一,從子楚方面看,既使有呂不韋的陰謀,但其實現(xiàn)的可能性也很渺茫。因為秦昭王在位時,未必一定將王位傳于子楚,更不能設(shè)想到子楚未來的兒子身上。
其二,從秦始皇的出生日期考慮,假若趙姬在進宮前已經(jīng)懷孕,秦始皇一定會不及期而生,子楚對此不會不知道。可見,秦始皇的生父應(yīng)該是子楚,而非呂不韋。
其三,從趙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記載,秦滅趙之后,秦王親臨邯鄲,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盡行坑殺。既然趙姬出身豪門,她怎么能先做呂不韋之姬妾,再被獻做異人之妻呢?這樣,就不會存在趙姬肚子里懷上呂不韋的孩子再嫁到異人那里的故事了。
身世之謎也只有留于后人去推測了,而“奇貨可居”這個成語卻由此流傳于世。
千古一帝秦始皇焚書坑儒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強中央集權(quán)。在完成政治上的諸多加強控制的舉措之后,秦始皇便開始了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為群臣及眾多的儒生大排酒宴。在宴會上,圍繞著是否實行分封制,眾多儒生之間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丞相王綰、博士生淳于越等人主張實行分封,而丞相李斯等則贊同郡縣制,并指責淳于越等“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最后秦始皇支持李斯的觀點,并采用、實施李斯的“焚書”建議,下令:除了秦紀(秦國史書)、醫(yī)藥、卜筮、農(nóng)書以及國家博士所藏《詩》、《書》、百家語以外,凡列國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作品、諸子百家著作和其他典籍,統(tǒng)統(tǒng)按時交官焚毀。同時,禁止談及《詩》、《書》和“以古非今”,違者定當嚴懲乃至判其死罪。百姓如想學一些法令,可拜官吏為師。從這一點來看,焚書的舉動秦始皇肯定做過。
秦始皇稱帝以后,力求長生不老,迷戀仙道,不惜動用重金,先后派徐福、韓眾、侯生、盧生等人尋求仙藥。侯生與盧生當初是秦始皇身邊的方士,由于長期為秦始皇求仙人和仙藥,卻始終沒有找到,而心急如焚,忐忑不安。依照秦國的法律,求不到仙藥就會被處死。因此他們深發(fā)感慨:像這樣靠兇狠殘暴而建立威勢并且貪婪權(quán)勢的人,不值得給他求仙藥。于是,侯生、盧生悄悄地遠走他鄉(xiāng)。
這件事使秦始皇十分惱怒,于是他下令,對所有在咸陽的方士進行審查訊問,欲查出造謠惑眾的侯生、盧生兩人。方士們?yōu)楸H约旱男悦,只得相互告發(fā),秦始皇最后把圈定的460余人,都在咸陽挖坑活埋。
秦始皇的“坑儒”是“焚書”的繼續(xù)。至于坑殺的人究竟是方士還是儒生,學術(shù)界各持己見。從分析“坑儒”事件的起因看,秦始皇所坑殺的人應(yīng)該是方士;但從長子扶蘇的進諫“眾儒生都學習孔子的學說”來看,秦始皇所坑殺的又好像是儒生。
而且東漢衛(wèi)宏在《詔定古文官書序》中記載,秦始皇在驪山溫谷挖坑用以種瓜,以冬季瓜熟的奇異現(xiàn)象為由,誘惑博士諸生集于驪山觀看。當眾儒生爭論不休、各抒己見時,秦始皇趁機下令秘殺填土而埋之,七百多名儒生全部被活埋在山谷里。于是有人便根據(jù)這一點而偏向于傳統(tǒng)的說法,認為秦始皇確實有過“坑儒”的行為。
但有人研究諸史籍,認為“焚書”有之,“坑儒”則無,實是“坑方士”之訛!翱臃绞俊笔乱娛蓟嗜迥,因為侯、盧二人求仙藥不成,他們懼“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罵了秦始皇一番后逃走。既然事端由方士引起,那么就只能是“坑方士”,當然不能說被殺的四百六十余人中沒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是由其代表人物可推知,被殺的主體應(yīng)該是方士,而被殺的原因更與儒家的政治主張和學派觀點無關(guān)。所以即使被殺者有儒生,也并非因其為儒生而得罪,總是與方士們有某種牽連之故。因此絕無理由說秦始皇“坑儒”。盡管秦始皇早因“坑儒”之舉背上千古罵名,然而,直到今天,秦始皇究竟有沒有“坑儒”這一謎團還是沒有解開。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歷史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名人秦始皇關(guān)于秦陵的故事05-17
歷史名人秦始皇私生子的故事07-28
關(guān)于秦始皇一生的故事01-28
乾隆帝禁書修書的歷史典故01-28
匈奴人稱漢帝的歷史典故06-29
秦始皇與寡婦清的歷史典故01-27
乾隆帝禁書修書的故事01-17
康熙帝平定三藩的歷史典故01-28
秦始皇兼并列國的歷史典故08-03
秦始皇滅六國的歷史典故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