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蘇秦的無間道名人故事
話說某甲做官遠游,在家鄉(xiāng)的妻子耐不住寂寞,與人有了私情。當某甲調(diào)動工作即將回鄉(xiāng)的時候,奸夫眼見“好事”不再,乃郁郁不樂,奸婦卻勸他“勿憂”,說:“吾已作藥酒待之矣”(“藥酒”即毒酒)。某甲歸來,奸婦辦了一桌酒菜,款待老公,并命甲之妾敬酒。其妾早已察覺主母的陰謀,她端起這杯毒酒,做了權(quán)衡:明說這是毒酒吧,良人必將驅(qū)逐主母;不說吧,則良人將喪了性命。面對兩難之局,她用行動做了解答,“于是乎,佯僵而棄酒”(假裝摔倒,順便將酒潑掉)。某甲大怒,賞了她一頓鞭子。
這個故事是蘇秦說給燕王聽的。君臣之間不談國家大事,竟談風月,為何?原來,蘇秦擔心燕王懷疑他的忠信,借這個故事來陳明心跡。小妾“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于笞”,蘇秦就是這個地位尷尬的小妾。若依譬喻,故事里的“妾”是蘇秦,“主父”指燕王,“主母”則是何人呢?這與戰(zhàn)國形勢有關(guān),此處略作說明。
概乎大勢而言,戰(zhàn)國中后期是“兩極世界”,一極在東,為齊國,一極在西,為秦國。另有楚、魏、趙、韓、燕五國,實力超乎其他諸侯,此即所謂“戰(zhàn)國七雄”。凡以齊國為首聯(lián)合五國抗擊秦國的外交計劃,稱為“縱”;秦國率領(lǐng)他國去攻打齊國,其名為“橫”。為前者而奔走的政治家,稱“縱人”,為后者而計慮的,則是“橫人”。蘇秦正是“縱人”的代表!妒酚洝氛f他取得六位國君的信任(“六國大封相”),率眾抵抗虎狼之秦,便是稱贊他對“合縱”的貢獻。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史記》所說有誤,其實,蘇秦僅擔任過齊、趙、燕三國的宰相。但是,在這三國中,蘇秦為之殫精竭慮并最終獻出生命的是燕國,齊與趙不過是蘇秦的棋子。他與燕王商定,自己去齊國當“臥底”,以達到削弱齊國保存燕國的目的。正是在此期間,燕王流露了不信任蘇秦的意思,怕他在齊國待久了,忘了燕國。蘇秦一時激動,便講了前面那個故事,并慨嘆:誰說忠信之人無罪呢?看這忠信的小妾,就因忠信換來一頓鞭子。我因忠信而獲罪,不正像這可憐的小妾嗎!燕王聽他一番話,感慨良久,自此堅定了對蘇秦的信心。
燕國并非蘇秦的祖國(他是洛陽人,在周天子王畿之內(nèi)),也不是他最初想效力的國家。初出道時,他先后向周天子、趙王和秦王自薦,遺憾的是,周、趙、秦皆“不用其言”。最終,他放棄了為強力諸侯(秦與趙皆是強國)服務(wù)的志愿,轉(zhuǎn)投實力最弱的燕國。這就好似一個有野心而又志氣絕人的女子,若不能嫁與王子,那就選一個合適的.男子,助他成為國王。西諺所謂Everythingornothing,或即蘇秦的寫照;換作中文,就含蓄多了,曰:士為知己者死。而且,燕王一貫信任蘇秦(偶有狐疑,一語則消,如前述),委以大任。他遂立志,拼死也要保住燕國的名號不在地圖上被人抹去。
然而,形勢詭譎。歷史上的蘇秦被定位為“縱人”,本應(yīng)指揮燕國跟隨齊國去抗拒秦國,但是,他的初衷乃至遺愿,卻是希望看到齊國被消滅,哪怕由秦國帶頭也在所不惜。一般來說,人與人,國與國,在斗爭哲學(xué)上都遵循同樣的道理: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他在秦國自薦不獲受,遭到羞辱,從人性來說,殺個回馬槍,對秦國還以顏色才是正解,為何他不用此計,反去禍害秦國的大敵呢?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蘇秦不以敵人(個人層面)為敵,反以敵人的敵人(國家層面)為敵,乃是公義戰(zhàn)勝私情的抉擇。
如此抉擇,也有戰(zhàn)略地理上的重要原因。當時,“七雄”中以燕國最弱。而燕國的切膚之害是齊國,時刻擔心被齊國吞并。對燕國來說,秦國的威脅遠不如齊國大。因為,就算因為削弱乃至滅亡齊國,為秦國擴張鋪平了道路,但是,到時秦國發(fā)動?xùn)|征,或?qū)⑼{甚至滅亡燕國,那也是多年以后的事。當務(wù)之急,須遏制齊國的吞并。這便是蘇秦表面合縱抗秦、暗里連橫滅齊之策的根本動機。
至于蘇秦的具體操作,主要在于說服各國聯(lián)合抗秦。舉兩個例子可見一斑。一是內(nèi)政。蘇秦甫任齊相,教導(dǎo)齊王的竟是“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齊王一度有稱“帝”的企圖——當時諸侯皆稱王,無稱帝者;帝的級別比王高,齊若稱帝,顯然會刺激其他諸侯。后來雖然放棄稱帝,齊王自恃國力強大可以小視諸侯的態(tài)度卻不曾改變。因此,蘇秦提議大興樓堂館所(“高宮室大苑囿”),正是順著齊王的意思給他上套(“以明得意”)。一是外交。本來,作為軍事強國的趙,既與齊聯(lián)合抗秦,兩國應(yīng)緊密合作才是,蘇秦卻在齊王前說趙的壞話,同時授燕王以聯(lián)秦、趙而攻齊之策。恰又風云際會,不久,智勇雙全的樂毅出任燕、趙二國的“共相”,并兼任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于是,三國進攻,將齊國打得一塌糊涂。對外,損害邦交;在內(nèi),削弱國力。這就是蘇秦的“敝齊”之策,其策收效甚佳,齊國因此被削弱。同時,燕國的近鄰?fù){也被解除。
然而,拿人錢財卻不替人消災(zāi),終逃不過報應(yīng)。齊國大夫有識破蘇秦之計者,收買刺客殺他,蘇秦受了重創(chuàng),奄奄一息。齊王仍在彀中,毫未醒悟,在國中通緝刺客和主謀,并去慰問蘇秦的傷勢。蘇秦對齊王說,我的傷太重,終不免一死,但可利用我這具將死之軀查出兇手。齊王問什么辦法,蘇秦說,請用“車裂之刑”將我公開處死,并宣明罪狀,說“蘇秦為燕作亂于齊”。齊王依計而行。果然,不久便有人出頭承認刺殺了蘇秦,齊王“因而誅之”。
蘇秦死無全尸,很慘。身后名聲也極可悲,所謂“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司馬遷語)。但是,用古代兵家的標準衡量,他也算生得偉大,死得光榮。《孫子兵法》有“死間”之說,謂“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其人受國主之托,潛入敵國,不令敵國敗亡誓不歸國,哪怕被執(zhí)就死亦不后悔。蘇秦無疑是“上智”,故能敝齊保燕,成就大功。然僅有“上智”并不足貴,蘇秦生平之貴在一個“信”字。當他離開燕國,曾對燕王許下“信如尾生”的承諾。尾生與情人相約在橋下見面,情人未至,而突發(fā)洪水,尾生守約不去,終于淹死。最終,蘇秦踐諾而死,“信如尾生”。
對齊國來說,他萬死不足惜。但對后人來說,他“以百誕成一誠”——千言萬語的欺騙,只為實現(xiàn)精忠報國的初衷——的行為,可敬可佩,彌足寶貴。稍覺遺憾的是,他的事業(yè)終于失敗。燕國擋不住秦國的侵略,終被滅亡。不過,這是他死后94年的事;次年,齊亡于秦。以最弱之燕,在險惡環(huán)境中延續(xù)近百年,幾與最強之齊同日而亡,任何謀國者似都應(yīng)笑對此結(jié)局。
【蘇秦的無間道名人故事】相關(guān)文章:
蘇秦刺股的故事07-15
蘇秦的哲理故事08-23
關(guān)于蘇秦合縱的故事03-17
蘇秦刺股的歷史故事04-12
蘇秦刻苦學(xué)習(xí)的故事04-12
蘇秦刺股的成語故事07-16
蘇秦刺股成語故事03-09
成語故事蘇秦刺股02-17
關(guān)于合縱六國蘇秦的故事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