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青的聲音作文
這是一個被聲音浪潮席卷的時代。
似乎所有人都想就一事件說點什么,無論了不了解真相。穿過嘈雜的電波和狹長的網(wǎng)線,大家一起爭先恐后地,像想大口喘氣的溺水者一般,爭奪話語權(quán)的制高點,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是一個集體用聲音狂歡的時代。沒有人愿意在這場狂歡中落下聲勢。有人造謠,就有人辟謠;有人打假,就有人曝真相;有人好當(dāng)國師指點江山,就有人針鋒相對指桑罵槐。公眾人物草根代表們很高興地發(fā)現(xiàn)隨意說點什么都能成為一時的焦點,普通民眾跟風(fēng)而行結(jié)黨同盟攻訐謾罵且樂在其中……
這場狂歡的終點在哪,沒有人看得清,但它究竟帶來了什么,卻值得每一個人思考。在這些聲音中,有很多已沒有理智,沒有思考,沒有克制,所有單憑主觀感受或片面信息而發(fā)出的聲音,除了單純的'情感宣泄,意義又何在?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的聲音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不是太壓抑,而是太混亂。
我們都被淹沒在了難以分辨的聲音中。每個人都有發(fā)聲的權(quán)利,但同樣的,每個人都有對自己所說有承擔(dān)責(zé)任的義務(wù)。過去龍應(yīng)臺號召臺灣民眾不做“沉默的大多數(shù)”,而如今,我們更應(yīng)該做好個人言論的承擔(dān)者,這不僅需要說話的勇氣,更需要堅守立場。
能有一個自由的發(fā)聲平臺來之不易,不要用被情緒和有色眼鏡綁架的聲音去破壞它。每個人都該在吶喊前思考一下,言論自由的邊界,究竟在哪兒?
我很欣賞《詩經(jīng)》中的一句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有細微處的生活和洋溢的靈動,還有那聲聲蟲鳴。
然而許多年過去了,有些聲音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聽覺,比如越來越少的蟲鳴,比如山中寺廟傳來的晨鐘暮鼓,比如牧童越過田野的笛聲!
有一位印第安人和朋友一同去美國的城市。在大街上他叫停朋友,說他聽見了蟋蟀的聲音。朋友認為他被這個城市的發(fā)展嚇傻了,印第安人卻循聲在綠化帶里捉來一只蟋蟀。朋友駭然。
印第安人的世界,現(xiàn)代人或許不會明白。當(dāng)他們?yōu)榱撕推较蛎绹说皖^的時候,酋長西雅圖說:“這是一個為每聲蟲鳴都會流淚、為每個湖泊都會心痛的民族,我是印第安人,你不懂!蔽蚁嘈庞〉诎踩宋幢厥锹犃ψ詈玫姆N族,但他們比任何人都懂得自然之聲,更懂得詩意地生活。
私以為在五官中,人們最對不住的便是耳朵,因為它不像其余器官那樣,開關(guān)自如。它必須被迫接受各種各樣的聲音且無力回擊,而人們對于耳朵的折磨恰恰最為猛烈。今天你必須聽見金融風(fēng)暴的喧鬧,明天你又會聽見次貸危機的哭泣。窗外工地的打樁機器按著瘋狂的節(jié)律向你咆哮,鋼筋水泥又將它們變成回聲還給你。
其實你還有許多事想做,還有更多聲音想聽。你本想趁著三月陽光,聽聽燕子的呢喃;想那個在杏花春雨時節(jié),打馬江南過,聽一曲悠遠清笛;想對皓皓明月,聽聽“長安一片搗衣聲”;也想自己能靜聽花開之聲,因為你知道苕樹梅開時真的會響。
或許聲音給人以悲涼,正源于它契合當(dāng)下的時代節(jié)拍,而你無力拒絕,唯有默默接受。終有一天你不再分辨得出那種感動心靈之聲,也漸漸“失聰”。
真期盼有一天我能聽見那花開的聲音……
【張牧青的聲音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我的牧醫(yī)作文07-10
以春牧為題的作文03-31
作文800字:牧鈴聲聲05-26
《晨牧》改寫作文05-08
晨牧改寫作文05-27
暮春牧春-初二作文03-31
公孫牧豕的歷史典故07-09
家鄉(xiāng)的牧野湖作文650字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