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教師寫給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各位家長:
今天,因為孩子們的緣分,我們走進了高照小學,走進了六(1)班的教室,歡迎各位!感謝大家!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我們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機會,我們探討一下教育對策。
我有以下幾點要說的;
首先讓我們聽聽孩子們想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的心里話:我有時不聽家長的話是因為:
1、他們對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我做不到。
2、他們曾傷害過我的自尊心。
3、我對他們不服氣。
4、當時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們說的話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7、他們經(jīng)常打人,我反感他們。
8、我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
9、他們對我說話時態(tài)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們總拿我跟別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聽這些話。
11、我經(jīng)常挨訓,已經(jīng)和他們形成對抗心理。
12、他們說的話是假話,我才不愛聽呢!
13、他們說話太羅嗦,讓我厭煩,我就賭氣不聽。
14、他們經(jīng)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們說話我就聽不進去。
15、家長總愛帶一大堆人來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響我學習,我很反感。
16、家長遇上不順心的事總愛拿我們?nèi)鰵,所以我很生氣?/p>
17、家長每天看電視聲音太大影響我睡覺,所以我就和他們對抗,就不聽話。
18、我說的話他們從來不愿聽,甚至連我的解釋也聽不進去,所以他們說話我也不愛聽了。
19、我覺得我已經(jīng)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我了。
20、所有的時間都讓老師和家長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覺沒有時間做,我一點自由也沒有,越聽話越?jīng)]有自由。
聽了這些孩子的話,家長應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第一、平等。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個體,雖然年齡小,個頭矮,可他們有思想,有頭腦,我們成年人不妨蹲下來和他們對話。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其中第四個層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與自我尊重兩方面,前者希求別人的重視,后者希求個人有價值。所以,作為老師、家長,應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尊重他們的生命。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已經(jīng)盡了力,流了汗,我們做緊張的就不必太苛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礎上設法多交流。兩代人之間有一種心理隔閡,叫“代溝”,消除“代溝”,莫過于平等交流,加強對話。比如,孩子回到家隨便問問;今天學校有什么新鮮事?你的同桌有換了嗎?喜不喜歡他?你的語文老師講課有什么特色?你的課本中有哪些優(yōu)美的短文,讀兩段美文給我解解悶,等等。尋常的交談會引起孩子的興趣,產(chǎn)生親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錯誤,不要遏制個性。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一生要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曾經(jīng)有一個小孩喜歡動手。有一次他把媽媽剛買回的新表當玩具拆了。媽媽氣壞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頓。恰好老師來
家訪,媽媽數(shù)落了孩子拆表的錯誤。沒想到老師幽默地答: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媽媽感到不可理解。老師說:“孩子這種行為雖然沒有理性,但卻蘊含創(chuàng)造力,你不該打罵他!崩蠋熃ㄗh采取補救措施,帶孩子去鐘表鋪,滿足他的好奇心。這位老師就是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學生,正是他積極倡導“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讓他任意翱翔。”
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比較注重群體性,忽視個性發(fā)展,因而阻礙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
第四、鼓勵。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隨意指出幾名學生,對他們的老師說:這些孩子很有天賦,非常聰明。后來這些孩子果真越來越聰明了。其實,是因為老師相信了羅森塔爾的話,經(jīng)常鼓勵夸獎這些孩子。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梢,正面的鼓勵賞識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徑。比如一次考試考砸了,與其嘲諷他:瞧你這模樣,還有什么出息。不如換一個角度,效果會大不同:這么難的題目,也得了60多分,不錯呀!小 學教學 設 計 網(wǎng) WW w.xxjx SJ.cn
但是,我們的家庭中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無意識的錯誤教育,比如:
。1)常詢問孩子在班級的名次。家長不能以每次考試成績的排名來肯定或否定孩子,對于一個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復強調(diào)名次,勢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僅會使其學習成績進一步下降,孩子未來的整體發(fā)展都會受到妨礙。
。2)常指責孩子的失敗。比如有兩個孩子的語文考試不及格,家長甲對孩子說:“媽媽和爸爸都很關心你的語文成績,我相信這次考試還沒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長乙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學!”家長甲傳達的是關心和愛護,家長乙引發(fā)的卻是焦慮和憎恨,前者能激發(fā)孩子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注重于問題的解決;后者則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實踐父母和教師對他們的期望,給孩子摧毀性的預言會造成傷害。
。3)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書桌前。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學”,而且學之不盡,孩子必然會產(chǎn)生厭煩心理。成功的教育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即將外在動機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動機,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恰當?shù)慕逃,則只會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學習興趣也沒有了。
(4)在生活、學習中包辦太多,使孩子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家長承擔的最主要的職責不是陪讀,不是代替,而是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如果家長在孩子的生活、學習中包辦太多,孩子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礎,獨立學習能力自然建立不起來。于是,家長越著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別人替自己操心。結(jié)果,家長很累,孩子反而不長進。
。5)有時家長會實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為一時沖動,可是您是否知道: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xiàn)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tài)和心理偏差。
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為對孩子來說,騙過了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災難”?墒呛⒆诱f的謊話,往往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家長發(fā)現(xiàn)。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的態(tài)度會更加強硬;而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后更會說謊,這樣就構(gòu)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懦弱如果孩子經(jīng)常挨打,時間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會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樣的孩子往往惟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
孤獨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更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愿意和同學們一起玩,性格上也顯得孤獨。
固執(zhí)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chǎn)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往東,他偏要往西,存心讓家長生氣。還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犟勁越來越大,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zhí)。
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后,孩子就會有暴力傾向。家長打孩子,其實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怪僻有的家長打了孩子后,還硬要孩子“認錯”,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實上,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他的抵觸情緒很大。在被打之后,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怪僻。
喜怒無常有的家長打過孩子后,又覺得心痛后悔,就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并加倍給孩子以物質(zhì)上的補償。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他也就習以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會變得喜怒無常了。
其次,有句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德、行為習慣,使其受益無窮;同時也會使家庭成員關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標高尚,生活質(zhì)量高,充滿安全、幸福的感覺。
家庭文化氛圍包括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
物質(zhì)文化方面:
如果經(jīng)濟條件許可,居室寬大、明亮、整潔,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掃得干干凈凈,布置得體,也同樣可以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比如墻壁上懸掛著字畫(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贈送的、或者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字畫)、地圖、照片等,書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當前的暢銷書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給孩子安排一間光線充足、安靜而不受干擾的學習室,至少也要在房間一角給孩子擺一張書桌和一個小書架。應該認識到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現(xiàn)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裝修的富麗堂皇,高檔家具和家用電器應有盡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聲、喝酒猜拳聲和吵吵罵罵聲,卻沒有讀書聲,似乎是不可取的。
精神文化方面:
一要建立文明、科學的現(xiàn)代家規(guī),形成文明民主家風。家規(guī)不是單純約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明確規(guī)定家庭成員各自的權(quán)利和義務,對傳統(tǒng)的家規(guī)要批判地繼承。良好的家風是一種無聲的命令,有著巨大的力量。
二要形成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要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關心,講文明禮貌,講理解寬容,無論何時不說過頭話,不采取過激行動。處理家庭事務,家庭成員要民主協(xié)商,不搞一言堂。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勵孩子關心、參與家庭事務的處理,要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不僅要做他們的老師,而且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使家庭關系更加親密融洽。如有矛盾,妥善解決,切忌無原則的爭吵,甚至釀成糾紛,不可收拾。須知父母的專制只能使孩子變得懦弱無能或蠻不講理。
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圍。家庭成員在勞作和學習之余,不妨在一起講講見聞、故事、笑話,語言風趣幽默些;可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興趣愛好,如讀書看報,寫字畫畫,種花種草,打球,郊游,下棋,欣賞音樂,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
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如、嗜煙、酗酒等。四要愛科學,家庭要有尊重文化知識和科學的氛圍。要有科學精神,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要認識到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現(xiàn)代科技、不會操作電腦的人。家庭要有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這樣的家庭才能造就適應知識經(jīng)濟時代挑戰(zhàn)的有用之材。
蘇霍姆林斯基說:“家庭的智力氣氛對于兒童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兒童的一般發(fā)展、記憶,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家里的智力興趣如何,成年人讀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們給兒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響!北R梭也說:“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的毒害的最好良劑!笨梢娏己玫募彝ノ幕諊鷮τ谂囵B(yǎng)有文化教養(yǎng)的下一代,抵制和凈化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家庭的文化氛圍決定了孩子的未來。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圍則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正如杜威所說:“家庭中正常關系的失調(diào),是以后產(chǎn)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tài)的肥沃的土壤。”
家長最重要的是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而家庭教育的特點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鮮明的政治立場、強烈的事業(yè)心、高尚的追求與情操、助人為樂的精神等等,這些都能對孩子起著榜樣作用。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家長教育孩子,可以說是"全天候"的。家長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時才教育孩子的。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教材。這也正是言教與身教必須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六年級教師寫給家長的一封信】相關文章:
家長寫給老師一封信02-23
家長寫給老師的一封信08-30
家長寫給老師的一封信12-27
老師寫給家長的一封信07-16
寫給家長的一封信10-12
寫給家長的一封信11-18
寫給家長的一封信07-19
孫老師寫給家長的一封信07-25
家長寫給老師的一封信精選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