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了元宵節(jié)的夜晚,家里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著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母親終于答應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于我經(jīng)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么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后,用閃閃發(fā)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xiàn)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快來看!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在這里,我只說一句,元宵節(jié)快樂。。
習俗的作文 篇2
月亮悄悄地上來了,就像一輪銀盤,鑲嵌在深藍色的夜空上。月光靜靜的灑下來,整個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銀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們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猶如一支優(yōu)雅宛轉的月光奏鳴曲。
“快下來,帶你吃團圓飯去!眿層衷诖叽倭恕kS后,我們便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看見我,親熱地摸了摸我的腦袋,給我一個月餅,“乖孫女兒,給!蔽也[著眼睛,笑著拿了月餅,坐在椅子上……咦?這月餅正像天上的的那輪月亮的形狀,我的腦海里好像隱隱約約的出現(xiàn)了一些畫面……可怎么也想不起來。我很想知道,于是靠在椅子上,閉上眼睛拼命地想啊想……
我和家人一起在陽臺賞月。剛剛升起來的月亮傾泄下了一片清輝,月亮亮燦燦的,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白色。月光靜靜地灑在了地面上,整個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層銀色的光,鎮(zhèn)上像被籠罩著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了云朵,將光輝灑在了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用銀子鋪成似的。它還將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風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云里,一會兒又從云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了夢幻一樣的銀灰色。看著月亮,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jié)。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zhàn)士在中秋節(jié)這個日子里不能與家人團聚。
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jié)。
最熱鬧的要數(shù)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里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月餅大小不等,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就像長長的線,綿綿的絲,綰成一個結,它使我留戀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jié)日氛圍中……
習俗的作文 篇3
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jié)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jīng)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歷史傳說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后,曾借《經(jīng)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肮苋俗≌。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后來就發(fā)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qū)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shù)亓餍械拿耖g傳說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諸教并存,神靈之數(shù)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tǒng)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tǒng)的祭灶節(jié)日。
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shù)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簡介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兩邊配聯(lián)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lián)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qū)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xiàn)在統(tǒng)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貍、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jù)說它們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后,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傳承與發(fā)展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shù)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里,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在晉北地區(qū)流傳著“臘月二十三 、灶君爺爺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祭灶節(jié),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qū)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qū),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jié)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晉東南地區(qū)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 ,打發(fā)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lián)一齊貼”。體現(xiàn)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進士,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xiàn)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后者花梢。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lián)。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jié)的對聯(lián)數(shù)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lián)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lián):“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lián):“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lián):“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lián):“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lián),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猴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lián),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lián),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lián)珠。
臘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fā)。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qū)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qū)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
民俗活動
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間稱"灶王爺"。
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后又體棄續(xù)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chǎn)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后發(fā)現(xiàn)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
習俗的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中秋節(jié)既叫"仲秋"也叫"團圓節(jié)"。
在中秋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其中有一樣就是拜月神,我們家也不例外,晚上當月亮慢慢升起來時,媽媽和我洗完澡,換上干凈衣服,擺上小供桌,放上蘋果,月瓶等,我虔誠地在香爐中插上三枝點燃的檀香,在裊裊檀香中,我們一家人品茶、賞月,只見又大又圓的月亮象銀盤一樣掛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遠鏡,對著明月觀賞起來,月亮中還真有棵桂花樹呢?
這時媽媽跟我講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來:相傳在古代齊國,丑女無鹽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賞月,被月光籠罩著的無鹽,美麗出眾被天子封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隨后,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嬋娟!边@時,我不禁想到四川災區(qū)的兒童是否也在共賞一輪明月?
在這中秋之夜,我向月亮女神暗祈,讓四川災民早日重建家園,讓地球的生命都遠離災難。
習俗的作文 篇5
又是一個清明節(jié),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知杏花村!鼻迕鞴(jié)是一個紀念祖先,懷念先烈的日子。主要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xiàn)。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全家一行人回老家掃墓。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了我的大腿,我們經(jīng)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來到爺爺?shù)膲炃。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墒菭敔斪吡耍豢赡茉倩貋砹,我非常思念、悲傷、痛苦。
我們拿起掃帚,把墳的周圍掃了一遍,再用鋤頭把旁邊的草鋤干凈,又各拿了一把黃土灑向墳頭。奶奶拿出祭品,開始向爺爺祭拜,我向爺爺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拜了拜。奶奶嘴里嘮嘮叨叨地向爺爺訴說著什么。我想起奶奶平時對我說:“爺爺是一個勤勞肯干,吃苦耐勞的人”。但我已經(jīng)沒有機會能看見了,只能在照片上思念他。
我們掃墓結束,就要回家了。我心里默默地想:只要每逢楊柳青了,桃花開的時候,我一定會再回來看您的。
習俗的作文 篇6
臨近端午節(jié),朋友三四在一起聊起昆明端午節(jié)的話題,不約而同都認為現(xiàn)在的“節(jié)味”沒有小時候濃了,也許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豐富了餐桌、社會的變遷、鋼筋水泥的居住環(huán)境,這些種種把老昆明的味道慢慢隨風而逝。那和大家寫寫我所認識的老昆明端午節(jié)習俗。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11-25
習俗的作文01-17
過年習俗_寫節(jié)日習俗的作文07-14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過年的習俗作文600字:過年習俗01-12
傳統(tǒng)習俗作文-大屋諶的習俗12-31
貴州習俗作文02-28
春節(jié)的習俗_作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