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與事實議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看法與事實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法與事實議論文 篇1
有人說,沒有事實的看法是空洞的,沒有看法的事實是無力的。誠然,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接受事實,發(fā)表看法,事實與看法,似乎是相互依存的組合。
事實,是指事情的真實情況,即客觀事實?捶▌t是指對客觀事物所抱有的見解和觀點。
事實是看法產(chǎn)生的前提,看法是基于一件現(xiàn)實的事情之上而產(chǎn)生的對此的認知與態(tài)度。一個憑空產(chǎn)生、沒有任何依據(jù)的看法,即使包裝得天花亂墜,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網(wǎng)絡上自媒體的一些虛假信息、捕風捉影的娛樂信息等,這些沒有事實基礎(chǔ)的觀點看法,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而依據(jù)客觀的看法能體現(xiàn)出事實的價值,讓事實在輿論面前挺身而出。當人們的看法站在事實這一方時,事實方能真正體現(xiàn)出作為事情真相的價值。由此可見,“看法”要以“事實”為基礎(chǔ),才不至于“空洞”;“事實”要有“看法”來提升,才不至于“無力”。
然而,如果我們跳脫時空的限制,矗立于歷史的長河中觀望,事實與看法,又好似互相抽離的組合。
當柏拉圖在公元前時期提出“洞穴之喻”這一理論時,并沒有所謂的“事實”可以佐證,這一看法看似是空洞無力的,然而這一理論卻正是以生活真相作為事實,并最終成為了了不起的“看法”。因此,事實并不一定是指一件具體的事。又如最早提出地球為球體的畢達哥拉斯,這一沒有確切事實作為依據(jù)的看法,在當時看來是荒誕可笑的,但后來的航海家證明了這一“空洞”的看法是真理。如果“看法”領(lǐng)先了時代,而“事實”卻又受限于客觀條件的約束,看法可能并沒有同時代的事實作為依據(jù),卻依舊無法阻止它成為真理。由此也可例證,并非所有的看法離開了事實都是空洞荒謬的。
而離開了看法的事實也未必無力。例如在法院判決時,即使“看法”尚未形成,所有的“事實”都是有力的,成語“鐵證如山”正是如此。因此“事實”的存在,本身便足以形成“看法”;又如在千百年間,孔子的形象經(jīng)歷幾番波折,輿論或許可讓他時而被批駁,時而被神話,但卻不能撼動本來存在的事實,不能撼動“孔子是哲學家”的事實。因此,“看法”是輿論導向,而“事實”本身就具有無可爭議的力量。
事實并非一定是眼中所見,看法可能是片面之談,在當今社會,信息高度密集,某些事實可能是輿論導向的產(chǎn)物,某些看法可能受限于時空的拘束,這樣的事實與看法即使互相依存,也注定無法成為真理。
因此,事實與看法終究是辯證統(tǒng)一的。特別對于我們青年人,面對當今各類紛繁復雜的信息,為了去蕪存菁,沿著正確的人生長路行進,必須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凡事力求探索事情的真相,具備精準的邏輯和清醒的判別力是關(guān)鍵的重中之重。
當今,只有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批評,結(jié)合真正的事實與看法,才能擺脫時空限制,明辨是非,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才。
看法與事實議論文 篇2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塞納河,它把我們的一顆心分作兩邊,左岸柔軟,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是看法,右岸是事實,左岸住著我們的欲望,期盼和掙扎,右岸住著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在我們心里打下的烙印。
事實之于真理更加嚴峻而難以抗拒,因為大多的事實都不依靠我們的意愿和存在。人們從理想和幻想中得到安慰也蒙受羞辱,好在事實更為長久。盡管它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事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我們常說事實勝于雄辯,將事實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是我們所知世界最直接的反映。
哈珀-李曾說:“去掉那些形容詞,剩下的就是事實了!比绻f看法就是事實的修飾,那么我們對此,需要保持冷靜甚至警惕,君子慎獨,偏信則暗,切勿讓看法凌駕于事實之上。1994年南非記者凱文以一張《饑餓的蘇丹》獲得當年的普利策獎,在那照片上,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死在地上,而禿鷲在不遠處虎視眈眈。榮譽過后,對他的斥責謾罵洶涌而來,譴責他是踏在女孩尸體上的卑鄙小人。但事實上女孩的手上帶著象征人道主義保護的手環(huán),而凱文也對她伸出援手?墒强谒目駳g下,沒有人愿意回歸理性的看法,幾個月后這位記者痛苦地離開人世。事實的分量比整個世界還重,我們需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事實離開了看法都是空洞的,因為我們的看法也從來不是事實本身。
但這并不代表看法是可以完全擯棄的。世界不只有復雜的事實,同樣包含了人內(nèi)心真實與直接的體驗。不論看法是積極還是消沉,總會與旁人的意見有所不同。若所有人悶聲不響,或是人云亦云,這樣無非就是將最真實的苦痛以及最熾烈的情感用最庸俗的套語來表達。如果沒有看法,我們將處在一個停滯的時空。而一旦看法基于事實,晦暗不明的時刻也有了堅持的信念。此次疫情中,我們接受痛苦和希望并存的事實,也在荒原中舉起一把火,善意會擁抱哭泣的靈魂,而罔顧事實的看法則令我們在氣憤之后更加珍惜而堅定。
還有一種看法更令我們震撼。15世紀,布魯諾為日心說毅然赴死,他對科學的堅持讓歐洲教廷都為之惶恐。1912年民國初立,孫中山先生在地圖上畫下心中的建國藍圖,他的夢想或者說是中國人的夢想,得需百年的時間才能初見成效。新冠疫情剛出現(xiàn)時,李文亮等14位吹哨人就已向外界發(fā)出預警,提醒身邊之人做好防護措施……他們的看法比事實先行一步,逆著眾人一致的步伐勇敢地發(fā)出不和諧的聲音;诂F(xiàn)有情況而對將來的合理看法,分明是黑夜破碎即將傾瀉出的紅日,是風暴侵襲前的一聲雷響,又有誰能說這些看法是無力的?
謊言之中,有勇士挺身而出,無畏的直言與血的印痕中,事實和看法依存而生,相輔相成,空洞被充實,無力變成堅實的力量。
為此,且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去期待一個嶄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且用真實架一座橋,讓言說者不空談,讓主事者不麻木,讓剛烈者不偏激,讓脆弱者不沉淪,讓書齋知曉江湖事,也求民間參知廟堂言!
我們站在事實與看法的岸上,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看法與事實議論文 篇3
事實是客觀已經(jīng)存在的現(xiàn)實,事實之后必然出現(xiàn)看法,那是人們的主觀見解。沒有事實的看法是空談,難以服人;沒有看法的事實所發(fā)出的聲音隱約縹緲,等待著一針見血的看法與它一同表述出背后擲地有聲的內(nèi)涵。所以我們都認同看法與事實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他們必定永遠同時出現(xiàn)嗎?
余秋雨的《道士塔》中有這樣的描述:“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凈白。才幾下,婀娜的體態(tài)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作者在這里描述的只是一個道士用石灰粉刷莫高窟壁畫、擅自揮鐵錘改造洞中雕塑的事實:,沒有摻雜一點看法,卻自有一種情感透過紙面直抵人心,引起共鳴——我們都能聽見文化消亡的呻吟求救聲。此時事實脫離了看法,因為當事實涉及到道德倫常、社會公理時人們有著一致的價值觀,不需要看法將某一處細節(jié)放大談論。澳大利亞大火敲響環(huán)境保護的警鐘,疫情期間無數(shù)逆行者背影所給人的溫暖……在這樣的事實面前看法沉默了,此時無聲勝有聲。
無看法的事實未必無力,而無事實的看法也亦未必空洞。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一書出版時尚無潛水服、海底隧道等發(fā)明創(chuàng)造,只存在于一部科幻小說中可是百年后的今天當他們成為現(xiàn)實、甚至真實到讓我們忘記這是一部科幻小說,我們才感嘆這種帶有一定想象力的看法的先進性。這樣的想象力應當歸為靈感,因為它是切實可行的而沒有憑空捏造凌駕于事實。科幻小說都如此,那么已經(jīng)被拍照公諸于世的黑洞、物理學上不存在于現(xiàn)實的理想模型甚至霍金的預言等等都不必贅述了。這樣的看法帶有科學的理性色彩,被證明則是預言,被證偽也是向著事實又近了一步。列寧說:“神奇的預言是神話,科學的預言卻是事實!边@樣的看法超前了時代,他們在等待一個事實。
即使大部分情況下看法與事實同時出現(xiàn)相互印證,我們也不能武斷地認為看法或事實只要其一缺席就空洞就無力。因為看法一般是滯后的,所謂前車之鑒就是說先有事實而后人們?yōu)榱宋〗逃栍辛丝捶,但是看法如果超前,那他們可能只是在等待事實的出現(xiàn)。所以,在我們應懷有寬容且等待,看法的多元引領(lǐng)著時代進步,如果只能容許當下正確的事物而盲目否定新觀念那么文明將永遠停滯在當下。
帕斯卡爾在《思想錄》里寫道;“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思想的火花會碰撞出各種看法,正是對每一個有理有據(jù)看法的尊重與等待事實以證明才讓人類這不起眼的葦草在萬物間脫穎而出。
看法與事實議論文 篇4
事實引導著看法,看法成就了事實。
事實,即事情的實際情況,是客觀存在的真實情況。這便應了那句“真相只有一個”,無論有多少種推理可能,事實只有一個。它就是如此死板,缺少了看法,事實只能單純擺在那,有了看法作為催化劑,就可以促進事實工具價值的.體現(xiàn),更加有力。
而看法往往是每個人對于一個事實產(chǎn)生的主觀意識。正因它更加的靈活,才會出現(xiàn)“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能通過解讀人物實際做出的行為,形成自己心中哈姆雷特的形象。當看法有了事實作為依據(jù)支撐,它的說服力和內(nèi)涵更加豐富。
既然有事實的看法是豐富的,那么沒有事實的看法一定是空洞的嗎?不敢茍同。
對于科學而言,理論猜測的存在始終不斷鞭策著人們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亞里士多德的三大錯誤引領(lǐng)著杰出的后輩踹開了經(jīng)典力學的大門;開爾文對X光不存在的判斷激將了不服輸?shù)哪贻p人開啟高能量射線的研究;霍金僅憑借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理論基礎(chǔ)推算出黑洞面積定理,使百年后的人們終于目睹黑洞的存在。對于文學而言,浪漫主義的存在在保留美好幻想的同時也有對后世的深遠影響。李白從未踏上過蜀道,卻能感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他對蜀道的看法并非基于事實依據(jù),但《蜀道難》的價值依然流傳千載。對于哲學而言,玄想思辨的存在始終能給予人們精神上的啟迪豐富世界思想文化。柏格森說過:“對新的對象務必創(chuàng)出全新的概念!边@樣的概念無法得到事實的支持,但我們需要它引導我們靠向真理,探尋未來。
而沒有看法的事實也許僅是工具價值的失去,很多時候確切事實的存在就比看法有力。
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的哥哥這般教導弟弟:“看法總是要陳舊過時,而事實永遠不會陳舊過時!庇嗳A先生很早就提出過一個比喻:“事實”要比“看法”寬廣得多,就像秋天一樣;而“看法”很可能只是一片樹葉。人們總是喜歡不斷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幾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們真以為一葉可以見秋了,而忘記了它其實只是一個形容詞。有些事實的本身存在的價值不需要催化劑就可以體現(xiàn):疫情期間無數(shù)逆行者決然的身影,無需看法的粉飾,熱血心中留,自當暖深冬。往往,“看法”比“事實”要無力。我們的看法本就受主觀情感,知識儲備,角度甚至他人看法的影響,正如蒙田所言,“按自己的能力來判斷事物的正誤是愚蠢的”。
身處信息冗雜的時代,我們甚至不能確定“事實”的確切性,判斷看法具有的積極意義。面對“事實”,我們需要敢于質(zhì)疑,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之思想,以理性與包容的態(tài)度面對;發(fā)布看法,我們需要敢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自己追求真理的精神,以辯證與客觀的角度發(fā)聲。
只有深化認知水平,擺脫“在當下”的局限性,才能融通“實”與“視”。只有憑事實支撐,借看法發(fā)聲,讓事實與看法并存統(tǒng)一,才能以事實為舟,以思想為槳,劃向真理的彼岸。
【看法與事實議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夢想議論文事實論據(jù)07-18
17個議論文事實論據(jù)素材01-24
12則實用的議論文事實論據(jù)素材04-16
關(guān)于陪伴的議論文事實理論論據(jù)素材03-28
事實論據(jù)大全02-08
關(guān)于以身報國的理論與事實論據(jù)素材04-05
我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看法的作文11-28